司汤达代表作是什么(2)

这位世界性的伟人就这样突然离世了。司汤达之所以在文学史上拥有如此高的地位,不仅是他在创作上的成就,更在于他的创作思想是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所以司汤达才会如此的成功。在19世纪20年代中,司汤达首先提出了文学的时代性问题,同时以卓越的反映时代的杰作,在当时反对法国古典主义的文艺斗争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人们了解和研究那个时代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司汤达的思想超越了时代,超越了一切,他的作品被现代派作家誉为小说创作艺术的化身。可见,司汤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同凡响。

就是这样一位文学巨人,在1842年3月23日,突然离世,让法国人们,甚至世界人们都措手不及。但即使离世了,他的作品和他的思想一直流传着。

司汤达墓志铭是什么

司汤达,1783年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尔城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1842年因为突发的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这样一位文学巨人,司汤达墓志铭是什么呢?

司汤达墓

司汤达墓

司汤达逝世后,在他的墓志铭上写着这样一段话:米兰人阿里戈·贝尔长眠于此,他活过、爱过、写过。这一墓志铭简单明了,不矫揉造作,并且精练,将司汤达的一生都概括了。

司汤达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有很多作品,包括数部上篇,数十个短篇故事,还有数百万字的随笔、散文等。司汤达以精准的人物心理分析和精练的笔法而闻名,被誉为是最早和最重要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虽然司汤达的人生不到六十岁,而且在文学上起步也很晚,但是他给人类所留下的文化遗产却是很巨大的。

在1832年到1842年,这十年期间,是司汤达最困难的时期,经济拮据,环境恶劣,而且还疾病缠身。但同时,这也是他最重要的创作时期,在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人生最重要的代表作《吕西安·娄万》、《巴马修道院》等数十部。在1833年,司汤达再次来到意大利后,在他朋友家的藏书室里,发现了“古代的手稿”。这些手稿真实地记录了意大利十六、十七世纪的一些重大的“社会新闻”。当他阅读了以后,十分感兴趣,认为它们是“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意大利历史的有益补充”,他反复阅读,并用部分翻译加部分创作的手法,将这些手稿改写成了短篇小说。

所以说司汤达墓志铭是反映他最真实的一生,毫无虚假。

法国作家司汤达简介

司汤达,19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原名是叫马里-亨利·贝尔,司汤达是他的笔名。他的一生有很多作品,代表作有《红与黑》、《巴马修道院》等等,那么司汤达简介是怎样的,他的一生是怎样的呢?

司汤达照片

司汤达照片

司汤达,1783年出生在法国格勒诺布尔城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中,他年幼时就失去了母亲,他的父亲是一个有钱的律师,思想保守,信仰宗教,司汤达是由信奉伏尔泰的外祖父教养成人的。因为从下在家中受到的压抑和束缚,所以司汤达从小就十分憎恨他的父亲。司汤达少年时候,兴趣就十分广泛,尤其酷爱数学,数学老师格罗经常向他讲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并且指导他学习洛克等哲学家的唯物主义学说。这些都为他世界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799年,司汤达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之后来到了巴黎,原来是准备投靠著名的综合工艺学校,但为了革命的形势所鼓舞,于是就加入了拿破仑领导的军队,并担任了一个职位。之后辞去后,就开始练习写作。1817年,司汤达用他的笔名M。B。A。A在意大利发表了他的处女作《意大利绘画史》。不久,他第一次用司汤达这个笔名,发表了游记《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

1842年,司汤达突然脑溢血,抢救无效逝世。他一生不到六十年,在文学上起步也很晚,但是他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文化遗产,司汤达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举世闻名,并被誉为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