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战争双方损失多少(2)

而后此战引起两国人民的激烈反应。阿根廷一往无前的强势,英国的毫不相让的坚持,使得在双方战斗的过程中都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并且,两个国家的政治领域都因此发生剧烈的变革。马岛战争时间结束于6月14日,以英国的爱国反侵略的正义战斗获得胜利而告终。这场战争结束后,阿根廷的军政府彻底被推翻,从而建立起民主政府,客观上促进了阿根廷社会的民主进程。同时英国取得胜利,维护了自身传统的大国地位。

马岛战争阿根廷失败原因

马岛战争是1982年4月2日,英国与阿根廷为了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而进行的一场战争。战争共历时74天,英国以阵亡258人,775人负伤的代价赢得了胜利。阿根廷有649人阵亡,受伤者1068人。战争结束后,战败的阿根廷军政府在民众的反政府运动中倒台。那么马岛战争阿根廷为何战败呢?这场战争对于两国又有何影响呢?

马岛战争旧照

马岛战争旧照

作为一场二战后规模最大的岛屿争夺战,战争伊始的主动权实际上是掌握在阿根廷一方的。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出兵占领马岛,俘虏了守岛英军,一度占有巨大的优势。那马岛战争阿根廷为何战败了呢?在马岛被阿根廷占领后,英国快速成立战时内阁,调集军力准备夺回马岛。英国距离马岛13000公里,而阿根廷距离马岛只有500公里,英军远道而来,投入的兵力也少于阿根廷,然而战争的结局却是英国胜利,马岛战争阿根廷为何战败呢?

战争爆发后,英军迅速封锁马岛海域,空袭阿根廷舰艇,切断其海上补给,逐步夺得制海与制空权,并取得了美国与北约的支持,最终赢得胜利。而阿根廷一方误判战略形势,国内国防工业体系薄弱,军队思想不统一,过高的估计了本国的军事实力,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最终败于英国。英国取得了马岛胜利,国内民众的爱国热情再次高涨,政府权威得到提高,保守党也因此赢得了第二年的普选。反观阿根廷,战败后再次爆发了反政府运动,导致当时的军政府不得不黯然下台。

法国与马岛战争的关联

法国与马岛战争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军队发动马岛战争,法国起初与英国合作,支持英国,后来为了经济上的利益,出售武器给阿根廷。为此撒切尔与密特朗展开斗争,曾威胁法国。如果法国不停售武器,英国将对阿根廷动用核武器,迫使密特朗总统作出让步。法国与马岛战争最大的联系在于如果没有法国的参与,英国和阿根廷胜负难测。

密特朗总统旧照

密特朗总统旧照

法国先进武器在马岛战争中的应用让世界震惊,法国的武器装备在战争发挥了巨大作用,评论者称如果法国当时支持阿根廷,战争结局会是另外一个样子。法国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在英阿之间摇摆不定。一开始,法国武器的应用给予英国致命的打击,英国强烈反对法国对阿根廷的武器供给,法国不得已停售武器,并且对阿根廷已付款的订单不予发货。这让阿根廷被动受敌,也为阿根廷在战争中失利埋下伏笔。

出于英法传统的联盟关系,法国是支持英国的。为阿根廷提供武器,只是单纯的出于利益考虑。与其他国家的反应相比,法国显得两面三刀。中国与苏联保持中立,欧洲国家受英国影响对阿根廷出口禁运。拉美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都支持阿根廷,亚洲国家也声援支持阿根廷。对于这场战争,有人评论道:弱国无外交,战场上失去的东西,在外交上不可能夺回来。要彻底解决领土纠纷,必须要摆出强硬的态度,瞻前顾后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法国与马岛战争之间是场博弈,法国在战争得到的远比预想的多。

马岛战争结果如何

马岛战争是在二战结束后爆发的一场战役,也称得上是二战以来唯一一场海陆空联合参战的现代化战争。马岛战争历时74天,那么马岛战争结果是怎样的呢?是设备先进且军队训练有素却面临恶劣天气和长途跋涉的英国获胜,还是占据天时地利却经历着严重经济危机的阿根廷获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