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黑夜的献诗》不是孤立的,与其相关的还有两首诗,分别是《献诗》和《最后一夜和第一日的献诗》,这三首共同构成了海子的黑夜献诗三部曲。“黑夜”是海子诗歌中的非常重要的意象之一,这三首献给黑夜的诗歌分别写于1989年,而海子死于1989年3月。《最后一夜和第一日的献诗》写于1989年1月下旬,《黑夜的献诗》写于1989年2月初,所以这些都是海子自杀前一两个月的作品。
海子故居在哪里
海子故居是海子死后他的家人用他的所有稿费,和社会的捐款为纪念海子而建立的,仿照海子老家解放前独有的建筑风格的老房子。一共三间黑砖瓦房,是海子家人用海子生前的稿费和社会捐款建立的,是海子出生,儿时生长的地方,在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
海子故居
海子故居竣工后,他的家人请我国著名的书法家邓晓峰先生为门头题词四字:海子故居。海子故居的摆设是其家人按照海子生前学习生活的方式摆设的。充分还原了当时海子的生活工作状态,栩栩如生。
海子故居的会客厅位于正中,右边是书房,左边是海子爸爸妈妈的卧室。在会客厅的周围墙壁上挂着海子生前的照片。海子的弟弟和堂姐为了还原海子生前的真实生活写照,还把他的部分遗物,包括书籍、手稿、笔墨等一些用品搬到海子故居里。
海子故居的建设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地政府为弘扬海子文学作品的影响力,还设立了海子文学作品研究会并把会址选在了海子故居的旁边,为后人了解海子故居和海子故事提供帮助。
海子故居的建立是对海子的认可,也说明了海子在中国近代诗坛的影响是巨大的。海子故居的建立也是为那些海子的敬慕者、崇拜者以及喜欢诗歌的朋友一种安慰。虽然海子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海子故居是我们了解海子精神、海子作品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
海子秋天的特点是什么
查海生是著名的现代青年诗人,笔名海子。海子15岁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8岁开始诗歌创作,20岁以海子的笔名发表了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1982年至1989年间,海子凭借自身过人的才华和想象力写下了200多万字的作品,成为了当代文坛的一颗璀璨之星。
海子诗集
海子不但文采飞扬,创作力惊人,他还有着一颗纯粹干净的心灵,也正是这种赤子般的热诚造就了海子那些经典的诗句。但是海子本身是痛苦的,他的理想和热情不被理解,不但家人、同事不理解,甚至于亲密的恋人也不理解。初恋的失败给了海子很大的打击,他为此消沉消瘦,甚至独自到西藏、青海等西部地区游历和感怀,虽然西部的原始风情让海子的心绪得到释放和平静,但是执念已深的海子最终还是以卧轨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海子秋天是一个常出现在他作品中的元素,海子喜欢用秋天入诗,喜欢以秋天寄情,这首《秋天》写于1984年11月,是海子参加工作后不久的作品。
海子在最抒情的时期创作了海子秋天这部作品,这些源于灵魂的抒情,是海子内心纯美、真挚的感情流露,饱含着悲伤之美。但是海子的抒情诗又是充满矛盾的,这种意象上的矛盾与冲突让海子的感情真实而动人,海子的诗歌之美大多源自这种凄美。海子的诗具有中国文学的传统理念,又有梵高、尼采等外国艺术理念的晕染,他的作品像是哲理的表述,又像是感情的倾吐,朴实的字句总能冲击到读者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海子的这首《秋天》应该是海子的抒情诗中运用意象以及刻画意象的代表作品。
海子和常远是什么关系
1989年3月,年仅25岁的海子突然自杀,在铁轨上完结了他年轻的生命,自此,众人对这个有着浪漫诗歌情怀和极度矛盾心理的男子的死因产生了好奇。对于海子的死,众说纷纭,但追根究底,好像都和一个叫常远的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