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2年,英国国王委派马戛尔尼伯爵为使臣,带领英国使团出使大清国。
马戛尔尼率领的舰队抵达广州后,两广总督接待了他们。当时,正是乾隆皇帝的八十大寿,所以,两广总督向朝廷报告:英国派使臣来给乾隆皇帝拜寿,而且带着大量的寿礼。
这是欧洲国家第一次派人来给大清国的皇帝拜寿,乾隆心里美滋滋的。他当即决定,亲自接见英国使团。
这正中马戛尔尼的下怀。他来中国,就是要见一见乾隆皇帝。当然,目的并不是两广总督所说的拜寿,而是另有所图。
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离“日不落帝国”仅有一步之遥了。他们急需扩大海外市场。而中国偌大的市场,正是他们所垂涎的。所以,他此行的目的,是说服乾隆皇帝,开放口岸,与英国通商。
但在觐见乾隆皇帝之前,却出了岔子。这岔子,出在一个“礼”字上。
在乾隆的眼里,大清国是天朝上国,是世界的中心,其他国家都是蛮夷之邦。既然前来拜寿,就应该按照中国的礼仪,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但马戛尔尼显然不这么认为。
他来中国,是为了做买卖,并不是来朝拜的。他带的那些新鲜玩意儿,也并不是两广总督所说的寿礼,而是前来炫耀的筹码。意思很明白:瞧瞧我们生产的这些东西,你们有能力生产吗?
普通的商人只为图利,跪一下也无妨。可人家马戛尔尼是英国贵族,伯爵的身份,而且是英国国王亲自任命的使臣,代表英国的尊严。关键是,英国也把自己当大国,根本就没把大清国这个天朝上国放在眼里。
两个心怀“老大心态”的国家碰在了一起,都把对方当成了自己的小弟,于是产生了并不美丽的误会。
马戛尔尼说,我坚决不跪。
乾隆皇帝说,你必须跪。
最后几乎要弄僵了。马戛尔尼一想,他还有求于乾隆皇帝啊。于是他就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我可以跪拜大清皇帝,但是清朝的大臣也要跪拜英国国王。可是英国国王远在千里啊。怎么办?
好办。马戛尔尼的船上有英国国王的画像,对着画像跪拜就行了。
乾隆一听,不答应:我天朝上国的大臣,怎么能跪拜你蛮夷之邦的国王呢?这样不是和我平起平坐了吗?
他要的是唯我独尊,讨厌平起平坐。
最后还是和珅聪明,成功说服了乾隆,免去了马戛尔尼的跪拜大礼。和珅的说词是:他们蛮夷之邦,哪懂咱们天朝上国的礼仪,咱们不跟他们一般见识。
这样一来,乾隆心里舒服多了。他别别扭扭地获得了天朝上国的优越感。
但不管怎么说,乾隆皇帝对马戛尔尼以及英国的印象已经很差了。尽管最终接见了马戛尔尼,但一口否决了马戛尔尼提出的通商要求。连马戛尔尼带来的那些新鲜玩意,乾隆皇帝也看都没看一眼。
马戛尔尼灰溜溜地回到了英国。
大约五十年后的1840年,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