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辛氏帝喾简介
帝喾,是三皇五帝里的“五帝”之一,字俊。封地在高辛,出生于高辛,又被称为辛氏、姬夋民。他是黄帝的曾孙,子女有弃、契、帝挚、尧、嫦娥,帝喾堂叔父叫做颛顼,封为诸侯,生于公元前2480,死于公元前2345.曾经是上古时期一个大部落的首领,寝商丘帝喾陵、颛顼帝喾陵。
帝喾画像
帝喾从小就聪明好学,是山海经里面“帝俊”的形象原型,但是帝喾不是帝俊。他十五岁的时候就被封为辛候,十五年之后继承父亲的禅位。被商族认为是开天始祖,帝喾是母亲脚踩巨人足迹而生,他在同胞兄弟里面德行最是高尚,深受父亲和族人的喜爱。
帝喾是炎黄和尧舜禹之间的过渡,承上启下,开启华夏文明。帝喾的祖父叫玄嚣,曾祖父是元妃嫘祖的长子。帝喾的父亲是蟜极,是部落首领,他死后帝喾继承他的首领位置,帝喾的叔叔叫做颛顼。
帝喾是华夏文明的创始者,他继位的时候三十岁,之后南征北战,天下共主。帝喾把亳州作为都城,改年木德。帝喾深谙治国之道,百姓安居乐业,非常爱戴他,在帝喾死后,他的后人把他葬在了辛。
帝喾有四个老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他的儿子都是妻子感受天地灵气孕育而生,和他没有多大关系。帝喾是一个讲诚信的人,因为奖赏身边一条忠狗去敌方阵营咬下敌人首领首级,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蟜极之子帝喾迁都亳州设立二十四节气
帝喾三十岁的时候兴起于高辛,成为高辛氏。帝喾成为部落首领之后,能够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他体察民意,为老百姓着想,体察疾苦,迁都到亳州,制定二十四节气,所以有了帝喾迁都亳州设立二十四节气的故事。
迁都到亳州设立二十四节气的帝喾
帝喾迁都亳州是因为他体察民情,在农业社会,农耕经济就是最主要的生产来源,为了能够拥有沃土,让百姓免于洪水的灾害,他做出一个重要决定,迁都亳州。亳州有着优越地形,亳州是由平原和丘陵构成,四分山丘,六分平原。一旦山下起了洪水,百姓可以迁移到高山上,让百姓免受水患。此外,他平复共工氏的余部,将其从黄河流域赶到了长江流域。在亳州建立都城之后,他击退了犬戎部落,开始着手内政,让内部团结。
帝喾为了能够让百姓安居乐业,他设立二十四节气,注重农业水利发展,懂得天人合一,在帝喾之前,百姓都是根据太阳的变化来安排自己的农业生产,当时虽然有一年四个季节的概念,但是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农艺畜牧都是一样的生活劳作规律,百姓没有休息,没有科学的时间顺序,制约了生活质量。帝喾看到这件事情之后,开始学习天文地理,探索天象,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按照春夏秋冬划分二十四时令,从此人们按照二十四节气规划自己的农耕畜牧活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让华夏时期的农耕文明进入一个全新时代。
帝喾和帝俊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
帝喾和帝俊都是古代神话故事里的人,不仅是因为读音相似,还因为帝喾字俊,因此会有人问帝喾和帝俊是不是同一个人呢?
帝喾画像
帝喾和帝俊不是同一个人,炎帝叫汤昊,他才是“帝俊”,又被称为“鹓人”,在《山海经》里面有相关记载。他生于成纪,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炎帝是伏羲后裔,日姓。帝喾的后人被分封在天水,和帝俊相同。但是两人并不是同一人。
帝喾和帝俊不是同一人,首先体现在封地上的不同,帝喾在亳州,帝俊在南阳。再者,帝俊汤昊的汤源自于帝喾的儿子,一个十四世的子孙汤,也就是商朝的创始者“汤”。“汤”这个姓氏的起源证明他是帝喾后人契的后代,所以说帝俊是帝喾的后代,帝俊和帝喾不是同一个人,只是帝俊继承了商朝的封地罢了。所以这些都可以看得出,夏商周的创始者都是帝喾的后代,也就是伏羲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