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书目答问内容概述(2)

在张之洞劝学篇中将中学内容划分为4大块,包括经、史、子、集,其中特别强调明纲,因为张之洞认为三纲五常是中学之本原。这也提出了张之洞的观点,他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

在西学内容则将其概括为三部分:西史、西艺、西政。张之洞一直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通过这种方式来强化封建君主制。张之洞的这一主张有着明显的保守型与反动性。

张之洞劝学篇提出的教育主张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这也是张之洞劝学篇给后人带来的价值所在。

张之洞与梁启超的关系居然如此恶劣

张之洞和梁启超是两个立场上的人,代表着各自的利益主张。张之洞是封建地主利益的代表人,梁启超是维新派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人,两人在政见上不一,但是在才华上确是不相上下的。这两人之间还有着一段小故事呢。

梁启超照片

梁启超照片

张之洞在湖北任总督,驻地武昌,在此期间兴利除弊,做了很多好事,于是名声在外,声名远播,其本人也成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一日,梁启超游历武昌,于是来拜见张之洞,递上一张名片,上面写着“新会士子梁启超”,要求拜见张之洞。张之洞是科举出身的所以看见这名片心中大不悦。

会见时,梁启超没有长揖也没有叩拜就昂然而入。张之洞看见梁启超小小年纪却颇有志气心中不免欢喜,于是打算考考梁启超的才学。于是做一上联,用天比喻成围棋盘,星辰比作棋子,通过这种形式来展现开阔的胸襟。梁启超一听就有了下联,他将地比作琵琶,路比作琴弦,通过这种形式来展现博大的胸襟。

张之洞再出一联,梁启超对答如流。张之洞对梁启超咄咄逼人,但是他每机智应对,通过诗对答表现了自己就算在大名人面前依然不畏惧,不卑不亢。

张之洞和梁启超的一番对答,张之洞为之叹服不已,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梁启超最后成为戊戌变法的一大能人也不是空穴来风的,其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张之洞到底是哪里人

张之洞的祖籍是位于河北沧州南皮,但是张之洞的父亲张瑛早年中举后就去兴义当知府了,1837年,张之洞在贵州兴义(也就是现在的安龙县)出生,所以要说张之洞是哪里人,可以明确的是河北南皮人。

走向共和张之洞剧照

走向共和张之洞剧照

张之洞是晚清时期的名臣,晚年自号抱冰老人,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并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理念。清朝末年这个乱世时期,张之洞的出现无疑给了这个封建末端王朝一个强生剂,在张之洞的努力下,中国才有了一个快速的发展。

张之洞大力倡导一个新式教育理念,注重教育及治安,在张之洞的大力倡导下,创办了中国历史上首个幼儿园,结束了1300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引进了新式教育,并且创办了工农商兵等多个种类的学堂,支持学生出国留学深造,筹办近代工业企业,创办了钢铁厂,枪炮长,纺织局等多个工业企业,还修建了多条铁路,不仅如此还操法练兵,编练新兵。

总体来说,上面的所以事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办新式教育办失业练新军。这就是张之洞用一生在奋斗的,张之洞在重工业和教育上的贡献是巨大的,毛泽东曾这样评价张之洞:提起中国的重工业,是不能忘了张之洞的。足以看出张之洞在重工业的贡献及地位,没有张之洞的努力与坚持,那么中国能再用多少时间来补救这个洞呢?

张之洞三不争是什么意思

张之洞三不争出现在张之洞的遗嘱中,原句是这样的: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士争名;三不与无谓争闲气。张之洞用这三不争鞭策着自己也教育着后人,从这里也足以看出张之洞的人格魅力与其个人的素质修养,张之洞也凭借着这三不争聚敛人才,专心做事,最终成就一番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