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陈寅恪的生平简介(3)

1961年8月30日,陈寅恪静坐在房间内,时间已接近午夜12点,虽然目不能明、腿不能行,但其坐姿依旧端正,他正在等一个人,等一个阔别12年的挚友吴宓,他们是在哈佛一同留学的同窗,而现在吴宓是清华研究院的主任。

《牡丹亭》中柳如是剧照

《牡丹亭》中柳如是剧照

午夜将过,终于等来了吴宓,陈寅恪将其所著《论再生缘》油印本作为礼物赠送于吴宓,之后两人相谈甚欢,陈寅恪向吴宓透露自己正在准备一部壮观大作的大纲,此作便是后来的《柳如是别传》。

此书发表后在学界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是因为陈寅恪打破了以往历史叙述中的守固观点,推陈出新,从另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解读一代风尘女子柳如是的人物背景与人生历程,塑造出了一个在轻浮卖弄外表下甚有主见与胆识的独立女性形象,在当时混乱的时局下,从事着反清复明的秘密任务。并引发世人感慨,明清之际,烟花之地的弱女子竟然比五尺男儿更重家国情怀,更重民族独立,在当时的年代,柳如是所处的社会地位卑微,更是被满口仁义道德的士大夫所不齿,但陈寅恪偏偏要为此奇女子立传,以彰显民族独立、精神自由的先进思想,通过柳如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形象展开对明清时期社会大历史的讨论与剖析。

这本明清社会的百科全书历时整整10年,陈寅恪从柳如是的遭际中联想到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无奈,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抗日战争中所经历的挫败,深感触动,故而倾其心血,创作了这部85万字的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