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的出现,使得大唐成为当时世界文明的大国。那么贞观之治的背景是怎样的呢?当时隋朝结束南北朝的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但隋炀帝滥用民力、横征暴敛使得百姓民不聊生,在三次远征高丽失败后,社会矛盾加剧,天下大乱,此时唐朝应运而建,开启新的盛世。
唐朝建立后,李渊和李世民都比较开明,他们重视历史教训,常常将隋朝灭亡的教训记在心中,以史为鉴。唐太宗登基称帝后,密切关注着百姓的生活,减少苛捐杂税,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等措施,就是不愿看到百姓民不聊生,在当初李世民和李渊一起南征北战的时候,深深地知道民众的一些疾苦,所以这也促使了贞观之治的产生。虽然隋炀帝刚愎自用,但他开凿大运河,施行科举制都是不错的政策,只不过对隋朝来说,这样繁重的徭役赋税很难承受,才导致天下大乱。因此,李世民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用于对人才的选拔,对有才能的人,也报以敬重的态度,从不问其出身和地位,因此形成了人才济济的局面。
除了这些从隋朝灭亡的教训上学到的,还有一点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自己有远大的抱负,实现民族大团结、扩大唐朝的版图,将唐朝打造成一个世界文明的强国,一直都是唐太宗自己的伟大抱负,而这些也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构成了贞观之治的背景。
贞观之治的影响有哪些
贞观之治的影响其实有很多,在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但如果想要表现的更为清晰明了,可以将贞观之治的影响分为两方面,一种是对当世的影响,另一种则是对后世的影响。
对当世的影响主要有这些:唐太宗贞观年间,李世民施行的各项善政,使得官吏廉能,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经济也发展迅速,奠定了唐朝274年的基业;对人才的任用,不问出处,完善科举制度,提高了平民高仕的机会,清除了旧社会的观念,缓和了社会矛盾;不仅如此,唐太宗复兴文教、奖励学术,接收各国的移民和留学生,促使了大唐文化的传播;除此之外,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打造成为文化最为强盛的国家,造成四方臣服,被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进一步促使大唐声威远播;在文化强盛的基础上,李世民还平定突厥,远征高丽等,将唐朝的版图进一步扩大,这对大唐的国际地位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再说对后世的影响,除了以上这些影响,唐太宗时期施行的三省六部制、均田制、科举制等,对后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而李世民自身选贤举能、克己纳谏也成为一种良好的风气,对后世君主的作风和对自身的要求方面都有一定的表率作用;还有一点必须要提,现代的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也是因为唐太宗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政治态度决定,李世民对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实现民族大团结,在外交方面也接受各国人士前来移民、做官、做生意以及留学等。
因此,贞观之治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喜闻乐见的。
贞观之治措施有哪些
贞观之治,就是指唐太宗统治下的治世。唐太宗以此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杰出君王,也正是因为贞观之治的出现,为后世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的农业社会推向了最为鼎盛的时期,那么贞观之治措施有哪些呢?
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重视百姓的生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李世民下令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得百姓有田可以耕作,贞观九年,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唐太宗还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完善科举制度,选贤举能,只要有治国安邦之才,从来不会计较他的出身,这才出现了“人才济济、文武兼修”的景象,也正是因为这些人才,才促使了贞观之治的出现。当然,一个国家肯定需要法制,一切都应该要以法为准。唐太宗作为一个皇帝,法律推崇出来之后,李世民以身作则,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因此,唐太宗时期犯罪率都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