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陶器的制成:黄土是如何变黑色的

黑陶的历史距今已有4600~4000年之久,是中国龙山文化时期的典型器物。黑陶的出现代表着新石器时代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制作黑陶的是黄土而不是黑土。那么,黄土是如何变成黑色陶器的?

黑色陶器

黑色陶器

蛋壳黑陶代表了当时制陶技术的最高水平,由于它“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被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黄土如何变成黑色陶器的?秘密就在黑陶烧制环节。

制作黑陶的土料要求非常严格,一般需要将土加水进行多次沉淀过滤,使泥料细腻无颗粒。经过坯体制作、塑型砑光、阴干雕刻后,就要进入最关键的烧窑环节了,就是在这一环节中,黄土变成了黑色陶器。

烧制黑陶

烧制黑陶

烧制黑陶的温度要求很高,一般在800~1200摄氏度之间。为了使温度上升得快且保持稳定,需要将陶器一层层码放到窑里后封住窑顶,只留下放入燃料的窑口。各地烧制黑陶的燃料有所差异,有的是松针、木炭,有的甚至是破轮胎。但是燃料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能够产生浓浓的黑烟,这就是黄土变黑陶的关键所在。

点燃燃料,窑内温度慢慢升起,使窑内温度稳定在800度以上,此时达到了黄土陶坯变黑色陶器的重要条件——高温。再放入能够产生浓浓黑烟的材料,如松针、破轮胎等,从而产生了大量黑烟,在连续燃烧一段时间后,就要及时封严窑口,从而实现高温渗碳,使碳元素渗入到黄色坯体中。

黄土变黑陶

黄土变黑陶

它的原理是这样的:烧烤过的陶器坯体由于水分大量排出和有机物分解,内部结构接近真空有极强吸附力,此时燃烧过的燃料在氧气不足情况下产生含碳元素的黑色浓烟,微小碳颗粒便由表层渗入陶坯体内,从而达到了黑陶无釉却乌黑发亮的艺术效果,这就是黄土变黑陶的奥妙所在。

黑色陶器

黑色陶器

黄土变成黑色陶器,关键在烧制的过程中。黑色陶器表面的碳元素最多,所以是乌黑发亮,越靠近坯体内部,黑色浓度逐渐减轻,由此可见,黑陶的烧制主要在温度上,只有高温渗碳法才能使黄土变成了黑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