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国护珠塔才是第一斜塔!

众所周知,倾斜的东西很容易就会倒塌,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比萨斜塔就是著名的倾斜而不倒的著名例子。其实中国的护珠宝塔才是第一斜塔,因为从倾斜程度来讲后者较前者更甚。那么,护珠宝塔究竟凭借着什么而不倒呢?

护珠塔

护珠塔

护珠塔不倒之谜?如果说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是因倾斜不倒而成为世界之谜的话,那么中国的护珠宝塔应是斜塔不倒的第一谜。因为比萨斜塔倾斜角度为5°16′,而护珠塔已倾斜达约6°52′。护珠塔建于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坐落在上海市“松郡九峰”的最高峰一天马山上。该塔是一座7层八角形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宝塔,也称宝光塔。千年古塔,在200多年间,既遭大火焚烧,塔基又被破坏,塔身严重倾斜,却始终斜而不倒,屹立于天马山巅。

中国古代用糯米饭拌以桐油石灰来粘合砖块,这种粘合剂的强度甚至超过了现代的水泥砂浆。护珠塔用这种优良的粘合剂,加上古代砌砖技艺的精湛,使整座塔能够浑然一体,再加上这种粘合剂随着建筑时间推移会越来越坚固,因此残缺的塔砖不会一块块塌落。另据有关专家考察研究,古塔不倒也是由于当地地质构造的关系。

护珠塔

护珠塔

由于天马山护珠塔是建造在沉降不均匀的地基上,东南方向土质较软,西北方向土质较硬,所以塔向东南方向倾斜。但江浙一带多东南风,护珠塔建在天马山顶,四周空旷,所受东南风力更强。因此,塔的倾斜力与风力相平衡,风力起到支撑作用,使护珠塔斜而不倒。

传说一:在塔的东面20米处,有一株古银杏树。相传是周文达所植,古树分技呈龙爪状,向西扑抱塔身。当地老人云,此银杏树是山神之手,支撑着护珠塔,所以几百年来斜而不倒。

传说二:百年前一个漆黑的夜晚,几个神秘人来到护珠塔脚下,他们用镐在塔底刨个不停,一阵忙碌后,他们好像找到什么。于是只要到了夜晚,护珠塔脚下就会经常出现挖宝人;终于有一天,护珠塔塔底被挖出一个大洞。于是一种恐怖的说法开始流传,护珠塔的镇塔之宝被人挖走,护珠塔就要倾倒。根据这个传说,林晓明认为传说中被挖走的镇塔之宝很有可能是舍利子。

护珠塔

护珠塔

但这颗舍利子真的是在塔底被偷的吗?按照江南古塔的结构,五色舍利珠应该藏在塔叉顶部,塔砖结构有一个天宫,天宫里有一个银匣藏在里面,然后盖顶时把它封起来。经过查找资料,林晓明似乎找到答案:“乾隆五十三年,护珠塔经历一场火灾,塔顶全部烧毁,木结构荡然无存。”据传说,护珠塔之所以会发生该次大火,也是与塔藏著舍利子有关。据了解,传说塔里埋藏舍利子后,人们都来朝圣,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香火非常旺,到清代乾隆年间,朝拜时焰火掉在塔心里,就造成火灾。根据该说法,似乎护珠塔倾斜的原因是挖宝引起的。

1.中国著名古建筑专家杨家佑说认为,塔建在一个山坡上,从土层来讲,东南土深一点,西北土浅一点,那么它的基础是一边硬一边软,这就是塔倾斜的最主要原因。另外,乾隆时期的那场大火对塔身破坏比较严重,也进一步加剧塔身的倾斜。

护珠塔

护珠塔

2.建筑专家提出塔的倾斜和塔使用的建筑材料有很大关系。护珠塔的材料是混凝土结构,古代建筑用很粘稠的米烧成粥,打成浆,和石灰、砂子拌在一起,这样的材料很坚固,接近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除了建筑材料外,护珠塔的建筑结构也很特殊,护珠塔的塔身是一个八角形结构,塔门的设计是每隔一个面开一个门。

而且每层的门不开在同一个方向的墙面上,这样就使每个没开门的墙面像四条腿一样支撑著每一层塔身。每层墙面之间既相连又不承受一层的压力,使塔身受力十分均匀。同时因为使用十分牢固的石灰糯米等材料,即使遇上较强的台风、地震等外力作用,某些墙面断裂塔身也不会轻易倒塌。虽然因为地层原因护珠塔发生倾斜,但是仍可以保持斜而不倒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