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瓦族俾格米人(Pygmies)是非洲最原始的民族,世代生活在热带雨林中。他们属南方古猿——赤道人种的一个特殊支系,也称“尼格利罗人”,即“矮小黑人”之意。 俾格米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身材矮小——男性的平均身高在1.42米~1.45米左右,最高不超过1.50米,女性则更矮一些。
特瓦族俾格米人
“俾格米”这个名字源于希腊语,是古希腊的长度量度单位,大约是从手肘到手指关节的距离。在荷马的史诗里亦有提及过这一种人种,并指他们在埃塞俄比亚居住。过往研究普遍认为这两种人并未有任何关连,纯粹是19世纪时欧洲人借用了古希腊的名称来形容这种当时新发现的人种。
然而,在近年考古学家对黑色非洲人种的研究,显示可能俾格米人的种种传说是由当时游走于非洲大陆的科伊桑人流传到欧洲。俾格米人(单数作Pygmy)并不是一个种族,而是泛指所有全族成年男子平均高度都少于150厘米或155厘米的种族。对于身高稍长的人种,又称作“类俾格米人”(pygmoid)。
比较知名的俾格米人都生长于非洲中部,例如:Aka、Efe及Mbuti等民族;在泰国、印尼、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巴西及玻利维亚亦有俾格米人。这些棕种人是东南亚最早定居的人种。此外还发现至少有25个小型人类个体,大约于1000到3000年前在密克罗尼西亚的帕劳群岛生活。现时“俾格米人”这个名词一般被用来专指在非洲的相关人种,不过“俾格米人”这个名词一般被认为带有贬义,但由于现时未有一个较好的词语来形容这班在非洲中部的人种。
特瓦族俾格米人
Hewlett建议采用他们的自称“森林的儿子”("Forest people"或"Forest forager",而他们比较喜欢其他人以他们实际所属于的种族的名称来命名,例如:阿卡族(Aka,又名姆邦加族/Mbenga)、巴卡族(Baka)、木布提族(Mbuti)和特瓦族(Twa)。俾格米人最早大约在晚石器时期出现,他们原是位于中非洲的热带雨林里的居民,是一班狩猎采集者,后来被邻近新移民的农耕者吸收或取代,并学会使用他们的语言。
因此,在非洲的俾格米人现时使用的语言都是中非洲当地的语言,包括有:中苏丹语、Adamawa-Ubangian及班图语。不过,这个看法目前尚未得到考古学方面的支持,而在遗传学及语言学方面的研究亦未能提供毫不含糊的证明。热带雨林内非常低的紫外线水平,可能是俾格米人的矮小身材的成因,因为紫外线是令人体皮肤产生维生素D的必要元素,而维生素D亦会影响身体对钙质的吸收,从而影响到骨骼的生长及保养。
特瓦族俾格米人
以下国家皆有非洲俾格米人在生活:卢旺达、布隆迪、乌干达、刚果民主共和国、中非共和国、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安哥拉、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及赞比亚,主要集中在中非和西非。大多数的俾格米人都是狩猎收集者,主要依靠从生活环境中取得的食物。他们有时亦会跟邻近的农夫交易,以取得耕种得来的食物,又或其他所需的物品。
非洲俾格米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种族:当中最为知名的是姆邦加族(Mbenga),包括了阿卡族和巴卡族,他们居住在西部的刚果平原;木布提族,包括了在伊图里热带雨林(Ituri Rainforest)居住的埃菲族(Efe)等民族,以及在非洲大湖区居住的特瓦族。
特瓦族俾格米人
俾格米人发育快,八九岁时性机能就发育成熟,开始结婚、过性生活,随后便生儿育女,却只有三四十年的寿命。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吃了俾格米人的性器官能增强体 质和力量。一位刚果(金)的俾格米少女说:“我们实行一夫一妻制。结婚后,夫妻间要忠诚于对方,不能乱来。”俾格米人的听觉、视觉和嗅觉十分灵敏,是捕猎 的高手。如果一只蜜蜂在距离他们10米外飞过,他们能准确地说出蜜蜂的种类和雄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