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上皇削弱四王八公的权利,北静王韬光养晦。
北静王是四王八公集团的首脑。他们的祖辈都是跟着太祖打天下的功臣。天下初定,这些人有的被封王,有的被封为国公。
太上皇继位后,开始忌惮四王八公的权利。从贾府人的职务就能看出,太上皇在削弱四王八公的权利。贾府第二代贾代化袭爵一等将军,担任京营节度使。可是到了第三代贾赦这里,虽然袭爵一等将军,却没有实权了。贾珍同样也是只有爵位,没有什么实权。
太上皇觉得四王八公集团权力大,不利于自己的统治,于是开始削权。
北静王的父亲明智地赋闲在家,不问朝政。后来父亲死后,北静王袭爵。北静王继续执行父亲的策略,不问朝政,韬光养晦。
北静王年纪虽然小,但是有大志向。他表面上是闲散王爷,暗地里,他在海内外搜罗一批有识之士,作为幕僚,试图东山再起。
北静王不以王位自居,他为人谦和,对下属宽厚,人人称赞北静王是贤王。在北静王的手下有一大批人士。
二、北静王在太上皇和新皇帝之间里外不是人。
太上皇后来禅位给新皇帝。新皇帝成为太上皇的牵线木偶。新皇帝希望在太上皇手里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利。
由于新皇帝和太上皇互相争夺权力,导致,新皇帝收买被太上皇打压过的四王八公集团。北静王和新皇帝年龄相仿,他们还可能是兄弟。北静王投靠了新皇帝,成为新皇帝夺权的帮手。新皇帝通过北静王开始拉拢贾府。
新皇帝封贾府的大小姐元春为贵妃。他要拉拢贾府的意图非常明显。
不过贾府人的政治头脑不敏锐。太上皇和皇帝打擂台。新皇帝颁布一项让后妃娘家人进宫探视的命令,收买后宫的人心;太上皇和皇太后就给后宫人更大的恩惠,允许她们回家探望父母。
新皇帝本想提拔、重用贾府,贾府就应该向新皇帝表忠心。可是贾府却听从了太上皇的旨意,元春回家省亲。这是公开和新皇帝过不去。因此元春省亲后,贾府人也没有受到重用。
北静王推荐的贾府不得力,新皇帝对北静王不满。
太上皇同样对北静王不满,因为北静王投靠了小皇帝,不再是自己的忠臣了。
三、忠顺王使用反间计,北静王和贾府产生隔阂。
北静王和贾府的关系很好。北静王亲自参加秦可卿的葬礼;过年了,北静王还特意派人给宁国府送礼物;北静王和贾宝玉结为知己。不过贾府和北静王的关系却被忠顺王离间了。
北静王和忠顺王是死对头。忠顺王是太上皇的人,北静王是新皇帝的人。两个人经常斗来斗去。
忠顺王有一个心上人,戏子琪官,也就是蒋玉菡。北静王派冯紫英将琪官领到自己府上,还赏赐给琪官一个大红汗巾。并且将琪官藏起来。
忠顺王发现琪官逃跑后,就派人查找琪官。最后发现有人将琪官藏到了紫檀堡。忠顺王的人还发现,,贾宝玉和琪官有来往,他们还曾经换过汗巾子。
忠顺王没有直接去抓琪官,而是要走一步棋,使了一个反间计。忠顺王府的长史官来贾府要人。
贾宝玉开始还抵赖说不认识琪官,后来长史官说出了汗巾的事儿,贾宝玉就招供了,说出了琪官的藏身之地——紫檀堡。
贾宝玉招供,相当于贾府背叛了北静王。从此之后,北静王和贾府产生了隔阂。
四、新皇帝与北静王密谋囚禁太上皇失败,北静王被削爵,贬为庶人。
新皇帝与太上皇之间后来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新皇帝觉得自己羽翼丰满了,北静王手下也有一批死士,新皇帝与北静王密谋造反,囚禁太上皇。
没想到,姜还是老的辣。太上皇先声夺人,先下手为强,命令忠顺王抢先囚禁了新皇帝。
贾府名义上是新皇帝一派,但是已经不被北静王和皇帝信任了。因此贾府不是皇帝造反的核心成员。
新皇帝为了自保,丢卒保车。皇帝赐死元春,将贾府等八公、四大家族抄家。北静王被削爵,罢为庶人,闭门思过。
五、太上皇死后,皇帝重新掌权,北静王成为铁帽子王。
活着,就是胜利。
太上皇毕竟年纪大了,皇帝正值盛年。几年后,太上皇驾崩了,皇帝重新掌握政权。
宦海浮沉,不到最后,不能说谁胜谁败。
北静王迎来了事业的春天。皇帝重新启用了北静王。北静王成为皇帝的股肱之臣。北静王相当于胤祥之于雍正。
北静王成为皇帝的左膀右臂,被封为铁帽子王,世袭罔替。子子孙孙共享富贵。
六、北静王的感情归宿如何?与林黛玉有关吗?
1.北静王不会与林黛玉泛舟于江湖。
有人说,北静王和林黛玉泛舟于江湖,归隐了。
这个说法不可信。林黛玉是来还泪的,泪尽而亡是必然。除了贾宝玉,林黛玉不会和任何人结婚。即使这个人高贵如北静王,即使这个人英俊如北静王,林黛玉都不会和他结婚。
2.北静王不会娶林黛玉为妃。
北静王和林黛玉虽然有瓜葛,但是以北静王的为人,他不会强娶林黛玉为妃。
北静王的感情归宿与林黛玉无关,他应该和北静王妃举案齐眉,相扶相守到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