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或者手机:17773126171
国学知识一千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知识一千条 > 哲学常识 > 哲理名句

6

哲理名句(0501-0530)

050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语出《周易·乾卦·象传》。大意是:天(也就是自然)的运动规律刚强劲健、永不停止;君子应当像天宇那样,刚毅坚定,发愤图强,即使颠沛流离、历尽挫折和磨难,也不屈不挠,永不止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就好像司马迁在腐刑的耻辱下,写出了千古流传的《史记》。

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中华民族也不会始终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050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语出《周易·系辞下》。是说事物到了尽头的时候就会发生变化,变化之后才能通达,通达之后便能够长久。这句简单的话说出了一个真理:世间的万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衰落的过程,任何事物在事物发展到衰落阶段时,就要寻求变化以谋出路。如果一味坚持原来的旧规矩而不思变化,只能僵化致死;反之,如果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策略,做出相应的调整变化,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比如一个陀螺,静止不动时只能躺在地上,处在高速旋转的运动状态,反而能达到新的平衡,稳稳地、优美地在地上起舞。可见,“变”是常态,是根本的规律,我们应学会在变动中把握事物、把握我们的事业和人生。

0503.满招损,谦受益

语出《古文尚书·虞书·大禹谟》。意思是:谦虚谨慎的人会受到益处,骄傲自满的人会招来损害。这是因为,人一旦有自满高傲的心,就无法客观地看待自我和认识事物,那么失败也就悄悄隐伏其中了。只有以谦虚谨慎的态度,以宽广的胸怀包容吸纳不同意见,才能建大功,立大业。历史上,谦虚谨慎、器量宏大的人获得成功,而骄傲自满、拒谏饰非的人遭到失败的事例不胜枚举,成功者如刘邦、刘秀、王导、李世民,失败者如项羽、关羽、杨广、李存勖等。崇尚谦虚谨慎、从善如流,摈弃骄傲自满、不纳忠言,已经成为中国人千百年来的共识。

050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语出《论语·述而篇》。意思是说三个人并肩而行,他们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告诉大家一定要注意学习他人之长,随时随地向所有人学习。只要别人有哪方面优点是自己所没有的,那么我们就要不问其余,虚心去学习;这样的话,谁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我们也就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好学如此,他的好学精神世代被传承。唐代韩愈写过《师说》,就讲到学生不一定就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只不过是时间上有先学有后学、专业上有钻研领域不同的区别罢了。所以我们求取的是真理,不用在乎我们请教的是什么样年龄、职业、资历的人,只要他在这个方面懂得比我们多就行了。

0505.三思而后行

语出《论语·公冶长篇》。原文是说有个叫季文子的人,他做事情时总有一个特点,就是反复再三思考之后才行动。孔子听说他这个特点后评价说,一件事情想一想、再想一想就可以去做了。“三思而后行”是说反复思考、彻底想清楚才下决心去做的行事方式,强调事前多思考、处事谨慎小心的态度。当遇到要做重大决定时,“三思而后行”显然非常必要,但并不是胆小怕事、瞻前顾后,更不是“多谋而寡断”。孔子的看法是有先见之明的,想想、再想一想就够了。我们确实需要思考,但我们需要的是适度的思考。

050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语出《孟子·公孙丑下》。意思是适宜作战的时令与天气,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与军事工事,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与军事工事比不上人们的上下团结。孟子在这句话中阐述了用兵的道理:作战的时候时令与天气固然重要,但是得到了天时的一方却无法战胜拥有险峻的地形或是坚固的城池的一方;拥有了险峻的地形或是坚固的城池,如果上下不能同心,那也无法赢得胜利。现在这句话也常常应用于商业竞争、体育比赛中。

0507.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语出《旧五代史·安重荣传》。意思是时机难得,必须抓紧,不可错过。晋高祖石敬塘是靠契丹的扶持才称帝的,所以他在位的时候一直对契丹抱着姑息忍让的态度。然而晋高祖手下有一个将军叫作安重荣,他性格暴戾,甚至对契丹使者箕踞谩骂,更是杀死契丹骑士,惹得契丹主大怒,责令晋高祖杀掉安重荣。但是高祖隐忍,一直都没有治他的罪。然而安重荣还不死心,联合了吐谷浑和其他一些民族,想要与契丹进行对抗。于是安重荣上书高祖:“仰认睿智,深惟匿瑕,其如天道人心,难以违拒,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方面指斥高祖对于契丹的软弱行为,另一方面试图得到朝廷的准许去抗击契丹。佛教有“天晴不肯去,直待雨淋头”之语,意思是做事错过了时机,不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甚至可能招致某种灾祸或不利后果。

050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语出《孟子·公孙丑下》。这句话的意思是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书中的原句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说的是拥有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丧失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丧失道义到了极点的程度,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拥有道义到了完美的程度,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并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的君主。孟子的“道”指的就是施行仁政,施行仁政便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只有施行仁政,才能民心归服,天下归服,行事也会无往而不胜。

050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语出《论语》。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想接受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句话在《论语》中出现过两次,一次是《颜渊篇》,“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另一次是《卫灵公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论语》中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之一。强调了人应当懂得宽恕的道理,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千万不要心胸狭窄,要宽宏大量,宽恕地对待别人。倘若自己讨厌的事,就不要强加给他人。这是互相尊重、平等待人的理念,现在仍然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051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语出《左传·僖公十四年》。意思是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这句话的原文是这样的:“冬,秦饥,使乞籴于晋,晋人弗与。庆郑曰:‘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说的是春秋僖公十四年的时候,秦国发生了大的饥荒,于是秦国便向邻近的晋国借粮食。

晋国的庆郑主张借给秦国粮食,因为这是仁德的表现。但由于之前晋国曾经答应要送给秦国几座城池却最终反悔,与秦国结下了仇怨,所以虢射主张不借给秦国粮食。这里他以皮来比喻承诺送给秦国的城池,用毛来比喻粮食。他的意思是,既然晋国已经与秦国结下了很深的仇怨,即使现在借给他们粮食,就好像没有皮却给人毛一样,无补于两国的关系。

051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语出《论语·雍也篇》。原文是:“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智者喜欢水,是因为智者的才智敏捷,喜欢运用自己的才智来治世,就好像水在流动而不知道停止一样。仁者喜欢山,是因为仁者安于义理,性情稳固,自然不动而万物自得。智者常常务求进取,因而处于动态;仁者没有贪欲,故而处于静态;智者运用自己的才智,成功了之后会很欢乐,而仁者少思寡欲、性情安静,故而多长寿。这句话现在多用来比喻各人的喜好不同,性情动静各异。

051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语出《论语·学而篇》。意思是不要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忧虑,要担心自己不能够了解别人。人常常会忽视了要去了解别人,而常常希望别人能够了解自己。一般人的才德修养不够,因此难以宽容地对待别人;另一方面也容易使自己误解别人,由此而产生评价失误。但君子却不能这样。君子以宽恕的心态来对待别人,不求全责备,当自己不被别人了解的时候,希望被了解,却不责怪别人的不了解。孔子在这里说明了一个责己不责人的道理,充分体现了他的宽恕思想。《论语》中还有类似的话,《宪问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卫灵公篇》“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都在讲同样的道理。

051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语出《论语·微子篇》。意思是已经过去的事情不可挽回,未来的却还来得及去把握。原文是:“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说的是一个楚国的狂人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经过,他唱道:“凤呀!凤呀!为什么你的德行(运道)竟如此衰败?已往的事情不可挽回,未来的事却还来得及。算了吧!算了吧!如今从政太危险了!”这个狂人唱这支歌来劝告孔子:你周游列国宣传自己政治主张的做法是徒劳的;已经过去的就算了,以后还是不要过问政治了。孔子听到了这样的歌,下了车想要和这个狂人交谈,但是这个狂人却赶紧避开,使得孔子最终也没办法与他交谈。时至今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对我们处理生活中的事情、总结自己的成败得失等,都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051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语出《汉书·东方朔传》。原文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大戴礼记》中也有同样的话。水过于清澈,鱼就无法在其中生存,这是一个尽人皆知的道理。而“人至察则无徒”,这里“察”是苛察,人如果过于精明苛察就没有朋友,因为过于精明苛察的人标准太高,往往容不得别人犯错或违背自己的意思,因而很难交到朋友。这句话是东方朔所作《答客难》中的一句,是东方朔在上书“陈农战强国之计”遭冷遇后写来自我安慰的。全篇带有俳谐的特点,发泄了他怀才不遇的牢骚情绪。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却成为后世人们立身处事的原则之一。

051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语出《老子》第二章。意思是说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原文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几句话通过日常的社会生活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的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这是一种相对主义观念,在某种意义上揭示了事物的客观相对性。

0516.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语出《老子》第四十八章。“为学”指钻研学问,因年积月累,知识日益渊博。“为道”靠自我修养,要求静观玄览,虚静无为,无知无欲,故以情欲自损,复返纯朴。“益”是指增加、扩充、完善,即精益求精;“损”乃减、剪、简。这句话点明了“为道”的途径与“为学”是不同的。就学习来讲,知识的积累一天天增加,学习一天天进步,应该力求做到精益求精;而就“为道”来讲,则是对虚幻的声色名利的欲望一天天减少,从现实到理想、从物质追求到精神追求过程中的阻隔障碍都要一一剪除,将影响学习的诱惑或者不良情绪排斥在外。如果一直减损到“无为”的境界,这时就可以“无不为”了。

0517.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语出《老子》第四十四章。意思是,过分的溺爱必定造成极大的耗费,储存过于丰富必定招致惨重的损失。这是告诫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不要太过分。

名利权势都是身外之物,它们是为生命服务的东西。但人们往往本末倒置,喧宾夺主,为了名利权势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爱”和“藏”是人们现实生活中需要的,但要有一个度,“甚爱”和“多藏”就离损失不远了。

0518.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

语出《老子》第二十八章。意思是,心中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利于天下的溪涧。

在繁殖季节,雄鸟极尽所能展示华丽的羽毛,终日躁动不安,四处争斗,然而却是默默无闻的雌鸟担负着繁衍生息的伟大使命。“守雌”含有持静、处后、守柔的意思,同时也含有内收、凝敛、含藏的意义。

“水”在《老子》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伟大的善就像水一样,滋养哺育万物却不争名利。了解常人好胜争强的雄心,不断检点和反省自己,祛除自己的野马之心,以山一样的沉静从容安守雌伏之道,才能真正成为利于别人、利于天下的溪水。人也应该踏实无争、默默工作,像小溪般于无声中滋养大地。

051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语出《老子》第四十二章。这是老子对宇宙万物来源的推论假说。“道”为万物之始,其原始状态是阴阳未分的“无极”,“一”就是阴阳初分而仍混沌的“太极”,“道生一”就是无极生太极。“二”就是阴、阳两仪,亦谓天地,“一生二”就是太极生两仪。“三”就是阴阳化合天地气合而生的“和气”,“二生三”就是两仪化生和气;“三生万物”就是从和气中化生出天下万物。

05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语出《老子》第六十四章。老子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合抱的大树是由细小的幼苗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一筐的土堆砌而成的,千里远的行程是从迈出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尤为著名,这个比喻是说人们要想实现任何远大理想、成就大事业,都必须从头开始,一步一步地前进。

在现实世界里,每个人都有梦想,都渴望成功,然而志大才疏、不愿从细微处做起的毛病,往往是阻碍人们成功的最大障碍。要想达到目标,使理想成为现实,积累是绝不可少的。无论多么远大的理想、多么伟大的事业,都必须从小处做起,从平凡处做起。

052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语出《老子》第八十一章。信言是指真实、朴素、诚信的话,美言则指华美、中听的话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真实朴素可信的话是不虚饰、不华美、不夸夸其谈的,而华美、中听、花言巧语的话则往往是不可信的。这体现了老子对“信言”与“美言”关系的思考,包含了他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是从生活历史中总结出来的智慧,不论从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这句话都在不断地证明着其正确性。《论语》中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对花言巧语的伪善面目进行了揭露和批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即有人把话说得很漂亮,可谓巧言令色、巧舌如簧,使人不得不信,但实际上却是不折不扣的假话;有些人不善言辞,话说得很平常,甚至显得木讷,但是所说的话却句句属实。如果我们不认真思考、仔细分辨,就有可能被假话迷惑,而把假话当成真话,把良言当成假话。老子提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对当时社会存在的用漂亮言辞掩盖假、恶、丑的现象的批判,也反映了他对真、善、美的追求。这与老子推崇本真、自然的哲学思想也是一致的。

0522.少则得,多则惑

语出《老子·第二十三章》。原文如下:“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少则得、多则惑”的意思是说,人在面对较少选择、诱惑的时候,往往会有所得,而一旦面临更多选择、诱惑之时,则可能受到迷惑而迷失自我,最后反而一无所得。老子在此是告诫人们,在面对种种诱惑之时,要学习“圣人”们的“抱一”精神,坚守住对理想与信念不懈的追求,不可贪多贪得,否则就会变得无所适从,陷入迷茫之中。

这句话对我们修身养性和日常生活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五彩缤纷的当今世界,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和诱惑,“少则得、多则惑”提示我们,要学会在纷繁芜杂的选择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淡看一时的利益得失,如此方能有所成功;反之,则可能事与愿违,陷入迷惑的境地。

0523.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语出《庄子·天下篇》,其意为:一尺长的木杖,每天截取一半,这样不停地截取下去,总会有一半留下,所以永远也不会穷尽。

这句话讲的是理论上的物质无限可分性,体现了高度的辩证思想。庄子认为,从理论上来说,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就像一尺长的木杖一样,一半一半地截取下去,虽然人们的肉眼已经无法辨识,但是总会有剩余,所以可以永远分割下去。科学发展证明,这句话体现出来的对物质构成的探索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0524.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语出《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思是,君王就如同行在水上的船,而老百姓则是水;老百姓虽然可能载着船顺利航行,但也可能使船倾覆。后来,唐朝的魏征曾以此劝诫唐太宗,唐太宗深以为是,把此语作为他治理国家的座右铭,久之,许多人以为此话出自唐太宗。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是劝诫统治者要尊重民意,勤勉执政,与民造福,这样民众才能支持国家政权,使得国泰民安;而如果统治者昏庸腐败,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那么人民就可能起来推翻现政权,实现政权的更替。

此语最初讲的是君主与民众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化,这句话的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比如,许多事物具有相互依存、唇亡齿寒的联系,也是相互制约的,按照“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必须正确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促进和谐的发展,否则就有可能阻滞发展,甚至带来不可挽回的局面。

052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语出《吕氏春秋·尽数》。意思是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生蛀虫腐烂。是说经常运动的东西不会受到侵蚀。这是从客观现象中领悟到的自然与人生哲理。这句话包含的道理很丰富,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解读。比如,在社会政治上,要与时俱进,不断变革,以适应时代发展,不致停滞落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因为“生命在于运动”,人体只有不断运动才能保持活力,才能增强抵抗力,不受疾病的侵蚀。而在学习问题上,“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也有鲜明的指导意义。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不可已”,“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知识爆炸、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学习,更新知识,才能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活力,才能不断提高,不断进步,适应时代的脚步,也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故步自封,裹足不前,最终会被社会淘汰。

052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语出《淮南子·人间训》。讲的是一个边塞老人家里养的马跑到胡地去了,别人都为他感到惋惜,老人却觉得祸事也许会转变成好事。果然,很快老人的马带着一些胡地的马一起回来了。别人都为他感到庆幸,老人却觉得好事也许会转变成坏事。不久老人的儿子在骑马的时候从马上摔下来,瘸了一条腿。别人又为老人感到悲伤,但老人还是认为这次也未必是坏事。不久,战争爆发,年轻男子都上了战场,许多人死去了,而老人的儿子因为腿已残疾没有被征入军队,得以保全了性命。故事通过福祸之间的几次转换,说明事物的性质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审视问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可以说是《道德经》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思想的形象说明。

052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李左车向韩信进言道:“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广武君的本意是说自己虽然愚笨,说的话不一定有道理,但还是希望韩信能够听听自己的观点,也许会有所帮助,因为即使聪慧如圣人也会从狂夫的话中得到一些启发。后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作为一个成语广泛流传,是说即使最聪明、最有智慧的人考虑问题也总会有失算的时候,而即使是愚笨的人考虑问题也总会有正确的时候,所以我们要广泛吸纳各种意见来全面地审视问题,不要过于自信个人的聪明才智,这样才可以避免考虑不周而遭到失败。

0528.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语出《淮南子·说山训》:“尝一脔肉,知一镬之味;悬羽与炭,而知燥湿之气;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论远。”品尝煮好的一小片肉,就可以知道锅里所有肉的味道;看见一片树叶凋零了,就知道秋天即将来临。意思是说通过观察身边的细小事物的变化迹象,可以推断出即将来临的大的变化,即见微知著。这要求我们善于观察事物,并能够通过事物的微小变化而预测出未来的走向。佛教的“隔墙见角,便知是牛;隔山见烟,便知是火”,与此语意近。

0529.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语出《汉书·景十三王传》。说的是西汉景帝的皇子之一河间献王刘德的故事。刘德虽贵为诸侯王,但他不爱飞鹰走马、宴饮享乐,而一心爱好儒术,亲自修订礼乐,派人从民间广泛地搜集先秦古书并认真地抄写,将原本留下,把抄写本还给书的主人,并赏以金帛。刘德的修学好古之风感染了民众,大家纷纷慷慨地向其献书,一时间,河间献王搜集到的书籍数量之多堪比西汉朝廷,其中包括《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等经传说记,为我国文化的恢复与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世遂用“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来形容一个人一心向学、不伪饰、真挚诚实的性格。

0530.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语出《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知道满足就不会招致羞辱,适可而止就能够避免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这种观点在《老子》中处处可见,比如“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者富”。正确的生活态度,应该对各欲望加以节制,在财富、地位、荣誉、享乐面前要懂得满足,适可而止。如果贪得无厌,人心不足蛇吞象,最终只会把自己撑死、噎死。春秋时期,范蠡、文种辅助越王勾践灭吴称霸,二人功高名重。此时,范蠡深谙“功成、名遂、身退”之道,急流勇退,飘然而去,泛舟五湖,乐享天年;而文种居功自大,贪恋权位,最终落得个赐剑自杀的下场。伍子胥、李斯、韩信、黥布、彭越……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因为不知足、不知止而身死族灭?“知足”“知止”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满足于小富即安,而是让每个人量力而行,审时度势,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事,不要追求不该拥有的东西,否则就会遭遇危险,招致侮辱,甚至大祸临头。欲望无止境,知足者常乐,满足是快乐的基础。

上一章:哲学概念

下一章:没有了

6

哲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