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知识一千条 > 文学知识 > 古籍常识
6
0317.七略
《七略》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系统反映国家藏书的分类目录,又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图书分类法,成书于公元前6年,是根据当时的国家藏书编制而成,作者刘歆。《七略》是在刘向《别录》基础上摘取要点编撰而成的,比较简略,所以叫作“略”。它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所以称《七略》。
辑略为说明其他六略的意义与学术源流,阐述六略的相互关系和六略书籍的用途,是六略之总括,相当于全书的概要。六艺略分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九种。诸子略分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种。诗赋略分屈原赋之类、陆贾赋之类、孙卿赋之类、杂赋、歌诗五种。兵书略分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种。数术略分天文、历谱、五行、蓍筮、杂占、刑法六种。方技略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种。以上六略共三十八种,即刘歆对当时书籍的分类。刘歆《七略》早已亡佚,但班固《汉书·艺文志》存有它的目录,我们可窥见《七略》的概貌。《七略》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具有开创之功,它在校勘整理古籍的基础上创立了撰写叙录、总序、大序、小序等方法,著录了数万卷图书,实际上是一部古代文化史。
0318.三洞四辅
道教经书分部的总称。三洞指洞真部、洞神部、洞玄部。三洞,义分三乘,洞真为上乘,洞玄为中乘,洞神为下乘。四辅即太玄部、太平部、太清部、正一部。也就是说:三洞是经,四辅是对三洞经文的论述和补遗,太玄辅洞真,太平辅洞玄,太清辅洞神,正一则为以上各部的补充。道教经书首由南朝宋道士陆修静于泰始年间编成《三洞四辅目录》,后宋代张君房和明代邵以正督校《道藏》,仍以三洞四辅分类,故三洞四辅成为道藏分类的代称。
0319.三藏
佛教书籍的分类方法。藏,本意为筐箧等容纳物件的用具,引申为“摄”,总摄一切所应知之意,即以谙诵之法而师徒口传。三藏指佛经中的经、律、论三个部分。经藏是佛亲口宣说阿难复述的佛法,也就是佛本人的言教;律藏是佛制定的戒律,即律是佛针对僧团集体因时因地所作的纪律规定;论藏是僧人或菩萨对佛法的论述,就是对经、律中要点进行的阐释解说。所以《西游记》中玄奘法号“三藏”,就是佛典总称。
有关三藏的顺序,到现在没有定论,就三藏结集之先后而言,它的顺序为经、律、论;若就行修之顺序而言,为律、经、论。三藏各有不同作用,经藏用来解除疑问烦恼,律藏用来解除受用两方面烦恼,论藏解除自我固执带来的烦恼。此外,西藏喇嘛教把三藏同三毒相配,律藏可断除贪欲,经藏可断除嗔恙,论藏可断除愚痴。
0320.校勘四法
著名史学家陈垣在《校勘学释例》中第一次用近代科学方法对传统校勘学做了总结,归纳了古籍致误的通例,提出“对校”“本校”“他校”和“理校”等四法,以四法校版本、核异同、辨真伪、定是非,四者互相联系,各有长短,须综合运用,便能取长补短。对校法也称为“版本校”,是最基本的校勘方法,是在广泛搜集同一书籍的不同版本的基础上,从中选择一个错误较少的版本作为底本,再用其他版本进行校勘的方法,可以发现并改正书面材料错误。本校法是一种用本书校本书的校勘方法,通过前后文字的对照,比较分析其异同,从而找出其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他校法是用其他文献中的引文及相关文字来校勘的方法。理校法运用推理的方法进行校勘,是校勘的补充方法。我们发现了书面材料中的确存在着错误,可是又没有足够的资料可供比勘时,就运用分析、类比、综合等手段,据理推断文献中的错误。
0321.包背装
包背装是中国古代图书的一种装订形式,起于南宋后期。包背装用相反的折叶,每版仍然单面印刷,但是折叶时是向外折叠,即将书页背对背地正折起来,使有文字的一面向外,版口作为书口。折好的书页依顺序排好,这意味着空白页折在里面,装订后读者看到的均为有字页面。然后将书页的两边粘在书脊上,再用纸捻穿订,最后用一张厚纸比照书脊厚度,双痕对折,作为封皮,以保护书脊和首末书页,再裁齐天头地脚、封面的左边,这样书衣包裹书背,所以叫包背装。包背装流行元明清数百年,直到清朝末年,特别是明清政府官书都是包背装。包背装解决了蝴蝶装开卷就是无字反面和装订不牢的问题。但由于包背装的书口向外,竖放会磨损书口,所以包背装图书一般是平放在书架上。包背装图书的装订及使用较蝴蝶装方便,但装订的手续仍较复杂,后被线装所取代。
0322.雕版印刷
我国最早出现的印刷形式。雕版印刷的过程是这样的:先将文字、图像雕刻在平整的木板上,再在版面上刷上油墨,然后在上面覆上纸张,用干净的刷子轻轻地刷过,使印版上的图文清晰地转印到纸张上。雕版在我国古代有各种各样的叫法,常见的有“镂版”“刻版”“梓版”等。通常所用的雕版材料主要是选用纹理较细又坚硬的木材,如枣木、梨木、梓木、黄杨木等。所以雕版印刷有时也称“付梓”或“梓行”等。在古代的出版、印刷的文献中,往往是“版”“板”通用,较多的则是运用“板”字。到了清代,才普遍使用“版”字。我国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的《金刚经》,现存大英博物馆。
0323.宋本
宋代刻印的书籍。雕版印书约始于唐代,至宋大盛。当时的浙江杭州、福建建阳、四川眉山等地都是刻书的中心,分官刊、家刻、坊刻三种。刻书时,选用工于书法的人缮写,字体既美,校刻也精,由于他们多是根据隋、唐写(抄)本刊刻的,比以后的明清翻刻本更接近于原书;而且很少甚至没有经过后人臆改,因而更多保存了原书的本来面目,比如宋黄善夫本《史记三家注》、宋本《资治通鉴》都可以用来校正后世刻本的错误。由于战乱等原因宋版书传世很少。所以宋本极其珍贵,为后世所重。如明清刻本书每页一铜钱,宋本书每页要用黄金来计算。藏书家也多以拥有宋本书为荣,黄丕烈把自己的藏书楼叫“百宋一廛”;陆心源称自己的藏书楼为“皕宋楼”,夸耀藏有宋版书二百部,以傲视黄丕烈的“百宋”。
0324.善本
善本最初的概念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无讹文脱字的刻本。印刷术产生前,把原稿或别本认真缮写下来,经过与原文校核无误,就成为善本。唐以后,雕版印刷盛行,善本的内涵也比原来更扩大了,往往指校勘严密、刻印精美的古籍,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张之洞在《书目答问》中认为,所谓的善本之义有三:一是足本,无阙卷,无删削;二是精本,即精校精注;三是旧本,包括旧刻、旧抄。清末藏书家丁丙对善本也提出了四条标准:一是旧刻;二是精本;三是旧抄;四是旧校。现在通用的善本“三性”“九条”说。“三性”指书籍应具备较高的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九条”主要包括: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抄写的图书;明代刻、抄写的图书;清代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抄本;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刊印的图书;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辛亥革命以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辛亥革命以前的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过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本、抄本;在印刷术上能反映古代印刷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技术水平的各种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精校版画、插画的刻本;明代的印谱、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有特色的亲笔题记等。
0325.百衲本
指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片拼印或用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拼配起来的书本。这是个借喻性的版本称谓。衲,原义补缀。百衲,指用零星材料集成一套完整的东西。王隐《晋书》说,董威在集市上乘车,得到残破的布片就制成衣服,叫作百衲衣。蔡絛《铁围山丛谈》说唐济公号称擅长弹琴,于是自己积累材料制琴,称为百衲琴。可见“百衲”具有杂拼的意思。所以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片拼印,或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拼配而成的书本,也就名为“百衲本”了。百衲本书始出于清初的宋荦,他用两种宋本、三种元本,配置成一部《史记》八十卷,称为《百衲本史记》。傅增湘用几种宋本拼配了一部《资治通鉴》,称为《百衲本资治通鉴》。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曾汇集不同版本的史书,拼配了一部《二十四史》,称为《百衲本二十四史》,最为人所熟知。
0326.内府本
唐代有内府之役,它是指划归五府三卫和东宫三府三卫管辖的折冲府,下设几个监分管内廷庶务。内府刻本,并不是专指由内务府各监所刻的书本。现在一般指中央各部院衙署和内廷各部门所刻的书本,或指官刻本中属中央国家机关所刻的那一部分书。我们在使用内府本时应谨慎,凡能够指出具体刻书单位的,都应当具体著录,尽量准确。
0327.坊刻本
版本类型之一,指中国唐至清历代各地书坊刻印的书本。编刻图书并经营书业的书坊,唐代已经出现,至两宋而兴盛。书坊,又名书斋、书轩、书林、书堂、书肆、书棚、经籍铺、书籍铺、纸马铺等。清代书坊遍布全国各地,但有的已是单纯经销,并不编刻图书。所有这些历代书坊刻印的书,都可以称为坊刻本。书坊刻书有营利的目的,所刻的书多为社会所需要。早期书坊的书商为了速成易售,降低工本,印得狭行细字,纸墨粗糙,校勘不精,避讳不严,开本瘪曲的也不少。后来加强编纂,校勘日精,不乏精刊本。为了推销书籍,历代书坊在版面设计上,诸如二节版、字栏、竹节栏、博古栏及插图形式、牌记广告等装帧艺术方面,也有不少发明创造。
0328.三通
唐朝杜佑《通典》、宋朝郑樵《通志》、元朝马端临《文献通考》,合称三通。《通典》二百卷,记载自上古至唐代宗时期历代典制的沿革,内容丰富,对唐代制度叙述尤为详尽。《通志》二百卷,是上古到隋唐的纪传体通史,多抄录前史和《通典》,其中总序和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记载自上古至宋宁宗时期历代典制沿革,分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经籍、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舆地、四裔、帝系、封建、象纬、物异二十四门,内容较《通典》丰富,所记宋朝制度更加详备。
“三通”记录了从上古到唐宋时期典章制度的沿革发展,对于经世治国具有重要价值。但明清八股文士却很少读这类书,所以清代徐灵胎批评他们不通历史:“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那一朝皇帝?”
0329.《五经正义》
唐孔颖达等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编撰,初名《五经义疏》,是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儒家经典注释本。古代经书流传到唐代时,因版本差异、传抄讹误等原因,存在着不少异字别文。而那些注经释义的书,又各持己见,多有歧义。解经者为了阐明自已的主张,往往不惜笔墨,详作解释,致使字多文繁,冗杂难读。贞观年间,唐太宗诏令中书侍郎颜师古校定五经文字,国子监祭酒孔颖达等撰写义疏,后改为正义。所谓正义,即对经书原有的注释再作注释,以统一异说,便于阅读。《五经正义》历时近三十年而修成刊行,全书共一百八十卷。《五经正义》所采用的旧注(即正注),《周易》为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尚书》为汉孔安国传,《诗经》为汉毛公传、郑玄笺,《礼记》用郑玄注,《左传》为晋杜预注。《五经正义》先释经,后释注,广征博引,采选众说,并对各派经学家的见解进行了协调折中。《五经正义》颁布之后,作为官方的定本而被广泛接受,一直处于独尊的地位。科举考试均以此书为依据。后来成为《十三经注疏》的组成部分。
0330.十三经
十三经是指由汉朝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的十三部儒家经典。汉代以《易》《诗》《书》《礼》《春秋》为“五经”。唐朝时,《春秋》分三传:《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礼经》分为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加上《易》《书》《诗》,并称为“九经”,用于开科取士。晚唐文宗在国子学刻石,除了“九经”之外,加上《论语》《尔雅》《孝经》,南宋时加上《孟子》,合称“十三经”。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易》《诗》《书》《礼》《春秋》是“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的“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著作。这十三种文献,“经”地位最高,“传”“记”次之,《尔雅》又次之。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十三经”的尊崇地位更加深入人心,了解和研究中国社会必须阅读《十三经》。
0331.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总共三千二百一十三卷,约有四千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史记》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明史》的1644年止,前后历时四千多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清朝乾隆年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二十四史作者、篇目、卷数表
按:上表篇目、卷数按中华书局标点本统计。
0332.二十二子
先秦至魏晋二十二部子书的合称。包括《老子》《庄子》《管子》《列子》《墨子》《荀子》《尸子》《孙子》《孔子集语》《晏子春秋》《吕氏春秋》《贾谊新书》《春秋繁露》《扬子法言》《文子缵义》《黄帝内经》《竹书纪年统笺》《商君书》《韩非子》《淮南子》《文中子中说》《山海经》。它集中保存了我国丰富的思想、文化及学术资料。代表了历代研究诸子书的学术成果,其中包括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史家、医家,甚至还有《山海经》。清光绪初年由浙江书局辑刊的《二十二子》,注重吸收历代学者,尤其是清代诸家整理和研究诸子书的成果,汇编了历代刊本中较有代表性的精校、精注本,有些子书还附录了有关参考资料。选目精当,刻印尤善,在这一时期所出版的诸子书汇刻本中,堪称上乘之作。
0333.宋代三大千
北宋初期官方修纂的三部类书:百科全书性质的《太平御览》、史学类《册府元龟》、文学类《文苑英华》。因为它们的卷数均达千卷,故称为“宋代三大千”。《册府元龟》的规模最大,初名《历代君臣事迹》,北宋真宗年间由王钦若、杨亿等人修撰,历时八年完成。全书分三十一部,一千一百零四门,收集广泛,可以说概括了十七史。《太平御览》编纂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由翰林学士李昉奉宋太宗命主纂。全书分五十五部,保存了大量古代佚书。宋敏求《春明退朝录》说:书成之后,太宗每天读三卷,一年内全部读完,赐名《太平御览》。《文苑英华》由李昉、徐铉等人奉宋太宗诏命编纂。全书分三十九类,选录作家两千余人,作品近两万篇,选材范围与《文选》相衔接,上起南朝梁代,下迄五代,按文体分赋、诗、歌行、杂文,还收录了诏诰、书判、表疏、碑志等。这三部类书和小说类的《太平广记》(五百卷)一起又称被为“宋代四大类书”。
0334.《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初名《文献大成》。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1404年十一月编成《文献大成》。全书目录六十卷,正文两万两千八百七十七卷,装成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到明初,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全书体例用韵母统领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永乐大典》仅抄写一部,存于皇宫深院中。嘉靖末年虽抄写成副本,而正本却杳如黄鹤,不知踪迹。副本《永乐大典》清代收藏不善,续有遗失;近代更是被八国联军焚毁、劫掠。至今残存的嘉靖副本由于其重要的文献价值仍被学术界视为珍宝。据统计,现在嘉靖副本《永乐大典》在全球范围尚存四百余册,国内藏有二百二十三册(其中国家图书馆藏二百二十一册)。
0335.《四库全书》与七阁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丛书,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三万六千三百零四册,近二百三十万页,约八亿字。全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之间的大量重要古籍,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四十四类,甚至还有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以及来华欧洲传教士的一些著作,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但修书过程中,对古籍的销毁与删改也一直为后人所诟病。
《四库全书》修成后,共抄写七部,乾隆时专门修建了七座藏书阁,用于存放此书。
①文渊阁,在北京故宫,乾隆三十九年建。第一部《四库全书》存于此,全书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②文溯阁,在沈阳故宫,乾隆四十七年建。全书现存甘肃省图书馆。
③文源阁,在北京圆明园,乾隆四十年建。咸丰十年书、阁俱被八国联军焚毁。
④文津阁,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乾隆四十年建。全书现存国家图书馆。
⑤文汇阁,在江苏扬州大观堂,乾隆四十五年建。咸丰四年被焚。
⑥文宗阁,在江苏镇江金山寺,乾隆四十四年建。咸丰三年被焚。
⑦文澜阁,在杭州圣因寺,乾隆四十九年建。咸丰十年倒毁,书亦流散,光绪六年重建。
前四阁称“内廷四阁”,后三阁在江浙一带,称“江浙三阁”。七阁都是仿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样式建造的。
0336.晚清四大藏书楼
①山东聊城“海源阁”。创始于杨以增(1787-1856),其子杨绍和、孙杨保彝秉承先志,收书不辍,历史长达百年,到清末,藏书已达三千余种、二十多万卷。后历经战乱,所藏图书大部散失。
②江苏常熟“铁琴铜剑楼”。原名为“恪裕斋”。瞿镛继承藏书楼后,珍藏铁琴一张,铜剑一把,故更名“铁琴铜剑楼”。藏书达十余万卷,而且管理极为严格。后经几代人相继守护,藏书大部分入藏北京图书馆。
③浙江吴兴“皕宋楼”。主人陆心源(1834-1894),藏书总数在十五万卷以上,多是《四库全书》未收之书,为江南之望。陆心源搜购宋版书二百种,取楼名为“皕宋楼”。另“十万卷楼”,专藏明以后精本,建“守先阁”贮一般书籍。1907年,皕宋楼、十万卷楼、守先阁的全部藏书被陆心源之子陆树藩售与日本静嘉堂文库,令国人扼腕叹息。
④浙江杭州“八千卷楼”。由丁国典创立,因为追慕其远祖宋朝丁顗曾藏书八千卷,故名。到其孙丁丙(1832-1899)、丁申(?-1880)时,又增建后八千卷楼与小八千卷楼,藏书一万五千余种、二十多万卷,其特点是藏明人著作甚多。现仍完好保存于南京图书馆。
上一章:文字音韵
下一章:必背诗文名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