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一千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知识一千条 > 历史知识 > 曾侯乙墓

6

0105.曾侯乙墓

战国初期曾(随)国国君乙的墓葬,位于湖北随州市擂鼓墩。葬于公元前433年或稍后,1978年发掘。整个墓葬分作东、中、北、西四室。东室置曾侯乙木棺,双重,外棺有青铜框架,内棺外面彩绘门窗及守卫的神兽武士。中室放置随葬的礼乐器。北室放置兵器及车马器等。西室置殉葬人木棺十三具。墓中共出土随葬品一万五千多件,其中有一套曾侯乙编钟,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钟在我国商朝时就已出现,人们按钟的大小、音律、音高把钟编成组,制成编钟,演奏悠扬悦耳的乐曲。曾侯乙编钟共六十四枚,八组,分三层悬挂在铜、木做成的钟架上。钟架由六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几根圆柱承载,总重量达三千五百千克,它的重量、体积在编钟中是罕见的。尤为可贵的是,钟体和附件上,还篆刻有两千八百多字的错金铭文,记载了先秦时期的乐学理论以及曾和周、楚、齐等诸侯国的律名和阶名的相互对应关系,这一重大发现,摒弃了“中国的七声音阶是从欧洲传来、不能旋宫转调”的说法,被认为是世界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墓中还出土了编磬、鼓、瑟、笙、排箫等大量乐器,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出土的一件漆木衣箱盖上,绘有包括青龙、白虎、北斗图形及二十八宿名称的天文图像,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立二十八宿体系的国家之一。曾侯乙墓出土的漆器有二百二十多件,是楚墓中年代最早也是最为精彩的,体现了楚文化的神韵。

上一章:侯马盟书

下一章:郭店楚简

6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