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知识一千条 > 经济知识 > 经济名著
6
0866.《史记·货殖列传》
《货殖列传》是西汉司马迁《史记》中的一个篇目,记载了自春秋末到西汉初期以工商业致富的货殖家们的事迹。主要内容有三个:一是为春秋末至汉武帝时的著名富商大贾立传,包括范蠡、子贡、白圭、猗顿、郭纵、卓氏、程郑等共三十多位;二是介绍了当时各地的山川、物产、人口、交通、都市等经济地理概况,及人们的生活习俗,特别是工商业发展的状况、这一历史时期的经济特点;三是阐述了司马迁本人对经国济民问题的一些看法,他以无可辩驳的史实,充分肯定了商业在社会经济流通中的作用,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阐明了商业和国计民生的关系。《货殖列传》还包含了相当丰富的经济历史、经济地理和民俗风情等方面的资料。《货殖列传》通过叙述商贾之行事,说明财货滋殖的道理,充分肯定商业在国家经济结构中的重要流通作用,批判极度“抑商”的专制主义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害思想,打破以农为本的自然经济治国观,不仅具有一定的朴素唯物论思想,而且在封建经济确立的时期显示了反抗传统思想的民主精神,有相当的历史进步性,成为中国经济史上的宝贵财富。
0867.《史记·平准书》
《平准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门记载社会经济发展史的著作。主要论述与商品货币相联系的经济问题,特别是封建国家管理商品货币经济的政策措施。因“平准”是汉武帝时实行的直接控制市场、调节物价的一系列政策,因此,司马迁以“平准”作为本篇的篇名。《平准论》着重记载了汉初至汉武帝时一百多年间的社会经济发展、财政状况、经济政策和货币制度的变化。同时,司马迁对当时发生的经济现象和实行的经济政策也进行了评论。这些评论反映出司马迁不赞成国家对经济生活的专制干预,主张自由放任,听其自然发展。因此,他对桑弘羊的“平准政策”虽然也予以较充分的肯定,但态度上有所保留,而对从事“牧畜”致富的卜式则备加赞赏。他载录卜式关于盐铁、均输和攻击桑弘羊的言论,实际上也是表达了自己的倾向。《平准书》的问世,为后代史书载有专门记述经济活动的专篇提供了一个典范。
0868.《汉书·食货志》
中国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32-92)所著纪传体史书《汉书》中专述经济史的一篇。该篇不但论述了殷周至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对“食货”作了开创性的解释和应用,从此“食货”成为中国古代表示社会经济的专有名词。“食货”一名取于《尚书·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指生产,“货”指交换或流通。“食货”即相当于现代“经济”的概念。《汉书·食货志》上篇述“食”,下篇述“货”,实际内容已经包括了整个经济。
纪传体史书列专篇论述经济,始自《史记·平准书》,但是该篇只述及西汉武帝以前的财政演变。《汉书·食货志》则在内容上扩大、时限上延伸了。其上篇从传说的“神农”开始耕作和“日中为市”说起,追述了殷周时代的土地赋税制度和农业生产内容、生产组织,然后重点叙述了战国以来至西汉的农业经济,包括春秋战国井田制破坏,西汉初年经济凋敝与恢复,武帝晚年重新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昭宣之世经济的复兴,以及王莽改制等;下篇则叙述从周代到王莽时期货币的变化和西汉财政的发展,保留了许多珍贵的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资料。
0869.《盐铁论》
西汉桓宽根据汉昭帝时召开的盐铁会议记录“推衍”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全书十卷,六十篇,篇各标目;前四十一篇写会议辩论的情况,第四十二至五十九篇写会后余谈,最后一篇“杂论”是作者写的后叙。公元前81年二月,朝廷召集全国各地六十多位贤良文人到京城长安,与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政府官员共同讨论民生疾苦问题。当时,双方以盐铁问题为中心,对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均输、平准等财经政策,以至屯田戍边、对匈奴和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规模较大的关于国家大政方针的辩论会。三十年后,桓宽据这次会议的官方记录,加以“推衍”整理,增广条目,写成《盐铁论》一书。《盐铁论》广泛记述了有关汉武帝统治时期的经济、政治、外交、文教等方面以及若干思想意识领域的争论问题,尤其是当时财经政策的得失问题,既为后世保留了较丰富的西汉中叶的经济史料,也记录了辩论双方的较系统的经济思想。
0870.《天下郡国利病书》
清初顾炎武编著的一部专门论述中国地理经济的著作。全书一百二十卷,写于1639-1662年,前后共历二十多年。写作此书的目的在于寻求挽救天下危亡的有益学问。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者根据二十一史、《明实录》,取天下府、州、县志书和历朝奏疏、文集,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考察所得,分类辑录有关民生利害部分成书。首为舆地山川总论,次以明代两直隶、十三布政使司分区,对地理形势、矿山资源、农田水利、粮额、屯田、户口、田赋、徭役、设官、边防、关隘等都有详细论述,偏重于经济和军事形势概论,记录了西域、交趾和海外诸国的情况,是一部别开生面的经济地理史稿。但因此书属未成之作,故其内容编排次序不统一,辑录的论点也多是同异并列。虽然如此,此书的地位还是不可低估的,它为后世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社会经济史料,对于今天的经济史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上一章:经济制度与措施
下一章:老字号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