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在位期间都有哪些政绩?

在传统史学界对汉景帝历史贡献的总结过程中,认为汉景帝最主要的贡献是延续了文帝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与民休息,为汉武帝时期汉王朝的崛起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其本人并无出色之处,能位列明君之侧是因为上面有一个好父亲,为他留下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治国方略,下面有一个好儿子,能够将他留下的基业发扬光大,这基本上是基于“景遵父业”一说进行的总结。如今在详细探讨了汉景帝改革之后,自然应当重新对其历史贡献进行归纳。

  一、解除汉初统治危机

  有人说,汉景帝所有如今的名声,是因为他有一个好父亲,但实际上,应该说,汉文帝所以有如今的名声,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儿子。汉文帝晚期,社会危机逐渐加深,表面虽安,却如"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其威胁有很多。

  1.七国之乱

  汉景帝三年,在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汉景帝一生最大的一次危机——七国之乱爆发了。这一叛乱的爆发虽不是没景帝主观有意激起的,但从客观上讲,这一次叛乱的爆发对汉王朝来讲并非坏事。七国之乱之初,吴楚叛军之所以声势浩大,只是因为其所面对的都是郡县兵,而汉庭主将拥兵自重,并不驰援。

image.png

  到叛乱后期,吴楚面对梁国,胶西、胶东、笛川面对齐国尚能借助兵力占得上风,一旦遇到汉庭主为便一战而败,再不能复起了,这是吴楚之乱爆发三月便失败的主要原因。景帝突然削藩,使吴王仓促谋反,以至威胁大大降低,虽然中间出现了军功集团逼杀谋臣的意外,但其消除已颇为严重的诸侯国隐患的目的己经达到。试想若此时景帝继续放纵藩国,任其发展,待其准备充足,兵粮具备,内结外联之时谋反,其威胁就远大于当时了。

image.png

  2.七国之乱后消除隐患

  经过七国之乱,汉庭取得大量诸侯王郡县,国力不减反増。在这样的情况下,汉景帝进行了第二次改革,基本解除了除匈奴外的诸多隐患,诸侯王无治国置吏之权,已名存实亡,地方再无威胁;军功集团已丧失了对朝堂与军队的掌控能力,皇权再无掣肘。

  即使是强大的匈奴,其威胁也大大减小。匈奴虽仍有来犯,但在李广、程不识等诸多名将的抵抗下,危害远低于文帝时期。在汉景帝富国的政策之下,高祖、惠吕、文帝时期休养生息所产生的民间财富开始回馈国库,国家府库充盈,为汉武帝提供了相当丰厚的物质基础。

  二、改变统治形式

  汉高祖建汉之时,鉴于秦王朝的速亡和项羽政权的覆灭,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实行了一种"共天下"的统治形式:在外设立藩国,有较强的独立性,后改为同姓藩国,但性质并无变化;在内则以军功受益阶层为统治阶层,通过军功受益阶层控制朝政、军队以及社会基层的运行,是一种间杂在分封制与郡县制、世卿世禄制与官僚制之间的特殊统治形式,而这种统治形式在汉景帝解除社会隐患的同时也发生了改变。

image.png

  1.诸侯国的郡县化

  汉朝诸侯国的郡县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但到了景帝时期,发生的变化达到了质变,即诸侯国的郡县化。汉景帝下诏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剥夺了诸侯王的治国置吏权,同时"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剥夺了诸侯王司法、财政权。

  军权在这一段时期也被夺,此时的诸侯王"唯得衣食租税,贫者或乘牛车",仅剩余收取租税的权为,完全丧失了治国的权力,后又以诸侯国丞相为相,降低其社会地位。至此诸侯国虽仍称为国,但其权力职能方面和一个郡县差不多,此时郡县化基本完成

  2.汉初军功受益阶层的消散

  在外完成诸侯国郡县化的同时,汉景帝也在潜移默化地解除军功阶层的势力。一般认为,汉代诸帝对军功阶层打击的完成是在汉武帝"酥金夺爵"之后,实际上汉景帝时期已基本完成。汉景帝颁布"省列侯遣之国",即解除汉文帝时期"令列侯之国"的政令

  汉文帝即位后不久"令列侯之国",是因为怕列侯集中于长安,影响文帝的皇权,而到汉景帝后期,吃过军功阶层大亏的紋景帝能够"省列侯遣之国",放弃在这方面对列侯的控制,说明在景帝看来,此时的军功阶层、以至于军功集团已不足为虑了。

image.png

  3.从"共天下"到"私天下"

  随着诸侯国的郡县化和汉初与刘邦共享天下之惠的紋初军功受益阶层的消亡,汉景帝完成了从"共天下"到"私天下"的转变。在刘邦建汉之时,不以天下为私,不独受得天下之惠,而是在得天下后能够与功臣们平分其利,此举便是汉初功臣"共天下"了。到了汉景帝时期,随着汉初军功受益阶层的消亡,当初与刘邦一起打天下的文臣武将的影响也随之消失,再加上诸侯国完全成为汉之郡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专制王权形成了。

  三、提升综合国力

  汉景帝在解决文帝遗留下来的社会危机和塑造专制皇权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对汉王朝的贡献却远不止于此。随着汉景帝富国强兵改革的深入,汉王朝的国为迅速上升,而景帝借助强大的国为与匈奴断绝和亲,在不断的战争中也潜移默化的扭转了没王朝在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1.汉王朝国力的迅速上升

  汉景帝即位来,不断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通过打击军功阶层和诸侯王集团,汉王朝基本完成了对域内的掌控,直辖的领土扩大了一半左右,国力大幅提升。同时汉景帝还通过重农抑商、积极勉农等措施,大幅増加国家收入,使国库由空虚转为丰盈

image.png

  在汉景帝之前,尤其是文帝时期,由于国家的富民方针和对工商业的宽容政策,社会出现了国家贫困、财富积于民间富人之家的局面。鉴于此,汉景帝继位之后,通过重新征收田税、收回铸币权等一系列措施,増加国家财富,在短短的十六年中积累了大量财富。汉景帝一系列重农抑商、藏富于国的政策,一方面为汉武帝留下了丰盈的财富,另一方面也为武帝时期更加激进的经济政策提供了借鉴。

  汉景帝在富国的同时,也通过马政改革,増大战马的养殖力度。战马是战争,尤其是对匈作战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一匹马从出生到长成需要五六年的时间,而其中能成为战马的也不在多数。因此,如果没有景帝时对马政的重视,即使武帝初年便加大养马力度,贫乏的战马基数也会限制战马数量的増长。

  2.扭转对匈作战的不利局面

  伴随着国为的加强,汉景帝的底气越来越充足,在位期间和匈奴断绝和亲长达10年之久,这十年也是汉匈实力对比扭转的重要转折点。断绝和亲和攻守态势的变化,匈奴的经济受到了较大打击,和亲之约所包含的除了嫁公主及所带赠礼外,还包括"每年奉送一定数量的粮食,丝绸",这些收入随着景帝断绝和亲而终止,同时匈奴南下次数较少,且收获不大,都使得匈奴经济衰落,国力下降。

image.png

  与之相对的,则是汉王朝开始主动进击草原,著名的“飞将军李广”就由此而来。对于景帝时期主动攻打匈奴的事迹,《史记》、《汉书》中均未记载,结合景帝时期未有因击匈奴而封侯者,可以推断景帝时期攻打匈奴并无大胜,这一阶段应该是汉王朝与匈奴的相持阶段,两国保持战争状态,互有小规模进攻,但都未有较大的胜利。

  汉匈国力的此消彼长、两国君臣也态的变化,都己说明,经过汉景帝的改革,匈奴已不再拥有强大的军事优势了,而汉王朝的国为却仍在迅速増长,汉武帝能北击匈奴,扬级天威,不得不说是建立在汉景帝的巨大贡献之上的。

image.png

  四、总结

  文景时期是汉代乃至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汉景帝继位之后,在延续休养生息主题政策的同时,并没有沿用文帝的黄老无为之道,而是以汉代兴起的新法家思想为核心,在轻徭薄赋的基础上,对统治阶层内部进行改革,巩固了王朝的统治,为武帝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西汉前期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固国到强国,汉景帝的改革在巩固汉王朝统治的同时也试行了很多新的政策,被没武帝发扬光大,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