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1582年10月5日到10月14日这十天在历史上不存在?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为什么1582年10月5日到10月14日这十天在历史上不存在?的相关内容:1582年以前,欧洲人使用的历法,还是著名的凯撒大帝制订的,叫做儒略历(尤里乌斯·凯撒,旧译儒略·凯撒)。儒略历是古罗马的恺撒大帝和在公元前46年制定的,365年作为一年,单月为大月31天,双月为小月

1582年以前,欧洲人使用的历法,还是著名的凯撒大帝制订的,叫做儒略历(尤里乌斯·凯撒,旧译儒略·凯撒)。

儒略历是古罗马的恺撒大帝和在公元前46年制定的,365年作为一年,单月为大月31天,双月为小月30天,2月29天。4年一闰,称为“儒略历”或“恺撒历”。当时,罗马帝国判死刑的罪犯都在二月份处决,古罗马人因此把二月叫做“凶月”,从二月里减去一天,使二月不和其它月份相同是理所当然的。

但令人遗憾的是,当时那些颁发历书的祭司们,却不了解改历的实质。结果,可笑的是,当时罗马执掌颁布历书的祭司竟把原来历法上规定的“每隔三年置闰”误解为“每三年置一闰”。从公元前45年起,到公元前9年为止,这之间本应设置10个闰年,他们却设置了13个闰年。

公元前9年,人们终于发现这一差错,这时恺撒的外甥奥古斯都执掌政权,他纠正了这个错误,才停止了“三年一闰”。当改正这种闰年的错误时已经多闰了3年,为了去掉着多闰的3年,奥古斯都又下令停闰3年,即以公元前5年、公元前1年、公元前4年仍为平年,以后恢复了每4年一闰的规定了。奥古斯都为了宣扬这一功劳,仿效儒略·恺撒的做法,下令把自己出生的儒略历中的8月改称为奥古斯都月(这一名称在西方沿用到今天)。

8月后的大、小月份都翻转过来了,9月为30天,10月为31天,11月为30天,12月为31天,这种置月方式一直沿用至今。如此一来,一年多出了一天,于是也从二月份29天里再减去一天,二月份只剩下28天了。

我们知道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也就是一个回归年),真实的时间长度是365.2422天。那么,按照儒略历算下来,一年是多少天呢?我们来算一算。三个平年加一个闰年,再除以4,算一下它的平均长度:(365+365+365+366)/4=365.25天。

和回归年相比,儒略历每年多出了0.0078天,也就是11分钟14秒。

这个误差看起来很小,但长年累月积累下来,那就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误差了。

公元325年,教廷在小亚细亚的尼西亚召开会议,确定了复活节的日期,是每年3月21日。但由于儒略历每年存在0.0078天的误差,所以随着时间的延长,误差越来越严重。

到了1582年时,误差已经扩大到令人无法容忍的10天。

于是在这一年,也就是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对原来的儒略历进行了修改。规定被4整除的年为闰年,但逢百之年只有能被400除尽才能是闰年。比如1700年不算闰年,而1600年才是闰年。这样一来,每400年里就少3天。这样算下来,每年的平均长度就等于365.2425天,非常接近回归年了。这就是使用至今的“格里高利历”。

回归年的周期是365.2425天。儒略历一年的平均长度为365.25日,比回归年(365.2425天)长11分14秒,自公元325年(该年采用儒略历作为宗教日历)积累到十六世纪末,春分日由3月21日提早到3月11日。

格里高利在改革历法的时候,是在1582年,由于这年与325年相比,已经多出了10天,所以格里高利下令,在两种历法交接的时候,也就是改年10月4日开始,减去10天,10月4日之后,就直接是10月15日。

于是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Gregorius XⅢ)于1582年10月4日还下令将次日(即原10月5日)定为10月15日,把春分日又恢复为3月21日。这样,1582年的10月5日-14日这十天就成了“不存在”的日子,变为历史的空白。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为什么1582年10月5日到10月14日这十天在历史上不存在?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