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一生传奇经历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司马迁-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一生传奇经历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司马迁经历
世人对司马迁这一历史人物必然不会陌生,作为《史记》的作者和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经历坎坷,曾被接受宫刑获罪入狱,坎坷的人生经历塑造了司马迁隐忍不屈的品格,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司马迁画像
司马迁出生于汉景帝与汉武帝年间,家庭生活比较富足。司马迁从小跟随父亲读书,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十岁时司马迁就能诵读多部古文。汉武帝建元年间,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前往长安担任太史令,此时年幼的司马迁仍在老家龙门过着读书耕作的生活。年长后的司马迁已经学有所成,他来到父亲的身边,司马谈令其游历河山搜集遗闻古事,于是司马迁在二十岁的时候开始寻访天下,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拜访的地方也多是历史名人的故乡和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这为他以后的《史记》撰写积累了大量素材。游历结束后,司马迁返回了父亲身边,并在朝中担任郎中。汉武帝元丰元年,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而司马谈因病留在洛阳而不能前行,司马迁在父亲病危之际赶到了父亲身边,司马谈千叮万嘱司马迁一定要接管他的工作,完成史书整理,并记载好历史,不能让国家历史文献中断。司马迁流泪接受了父亲的遗志。
为完成撰写史书工作,司马迁广交天下贤能,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董仲舒和孔安国。在编写《史记》的过程中,司马迁还参加了《汉历》的定制。然而汉武帝天汉二年,李陵战败被俘,投降匈奴,汉武帝大怒,群臣纷纷声讨谴责李陵,只有司马迁一人为李陵辩解说情,汉武帝定了司马迁诬罔之罪,按律当斩。司马迁自请宫刑免除一死,他只为完成尚未写完的史书,于是在狱中的司马迁隐忍着书。出狱后他又担任中书令,仍然笔耕不辍,终于写完了伟大的历史巨着《史记》。
汉武帝驾崩后,司马迁也离开了长安,不知所终。然而他留给了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不只是他的《史记》,还有他那伟大崇高的品格。
司马迁的名言
司马迁是西汉着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所着的《史记》中也有许多振聋发聩的言语,被后人奉为圭臬。
司马迁小时候学写字
其中最着名的就应该是出自《报任安书》中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用这样一句话,解释了他内心甘愿为自己的理想抱负饱受屈辱的决心和毅力,但是使这句话出名的还是毛泽东主席,这句话曾被毛泽东主席引用到《为人民服务》中,高度臧洋了张思德为人民牺牲的奉献精神。因此,这句话也为广大人民所熟知。
“鱼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一句体现了司马迁的思想追求,为道而生,为道而死,这是司马迁人生的真谛,也是后世万千人的人生的信条和准则。当然司马迁也说过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话,比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司马迁在李将军列传中所用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做人要真诚、诚实,这样就能够感动别人收获回报。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民以食为天”也是司马迁所说的话,能有这样的觉悟,司马迁在今天也应该是个吃货吧。
另外我们常用的成语“兔死狗烹”也出自司马迁的名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也揭露了人性中丑陋的一面,形容有的人过河拆桥不懂回报。“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也都是出自司马迁的名言。
司马迁与史记
众所周知,《史记》是西汉着名的也是最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着作,司马迁倾其一生,最终完成了这部经典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而这其中也有许多曲折的故事为后人所知。
以上是关于司马迁-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一生传奇经历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