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骆宾王在狱咏蝉的故事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骆宾王-骆宾王在狱咏蝉的故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骆宾王在狱咏蝉的故事
骆宾王在狱咏蝉
公元前678年,骆宾王刚荣升侍御史不久,因为性情耿直,在上书议事时触犯了武则天,随后又遭到了小人污蔑,以贪污和忤逆罪被判入狱,《在狱咏蝉》便是这次牢狱之中创作的。
骆宾王-骆宾王在狱咏蝉的故事
骆宾王在狱咏蝉图
《在狱咏蝉》有两部分组成,简短精美的骈文作的序和五律诗。序文是一段抒情故事,讲述了骆宾王作这首诗的起因,综合的叙述了蝉,借之表达了自己身陷囹圄的哀怨及希望朝廷能够明察秋毫为自己平冤的期望,为下面的主体诗文做好了铺垫。
序文中,骆宾王用典故来表达自己当时的心境与期望。在听到蝉鸣心中产生了悲伤之感,用反问的语气将蝉与他自己紧紧的结合在了一起。随后便开始综合性的叙述了蝉,包括蝉的形态,蝉的习性以及蝉有哪些美德,虽实在介绍蝉,但骆宾王将蝉影射到自己身上,用蝉寓己,达到了一种人蝉合一的境界。
做好了铺垫,在五律诗中,便将蝉与自我融合的更加彻底,使得骆宾王想要表达的感情与期望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从开始用蝉鸣来勾起了思乡之情,一个人在异乡,在狱中,对于家乡的思念比以往更深。接着一蝉一人的并排描述,让人与蝉结合在了一起,用比兴的手法来表达自己身陷囹圄、一事无成的凄惨感情。然后不提蝉,不提人,将自己与蝉真正的融合在了一起。
这首诗情感细腻深邃,字里行间处处体现着骆宾王深厚的功力。对于蝉的妙处不仅仅只是在于结构上的符合,更是在于蝉的意向上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了后世脍炙人口的佳作。
骆宾王简介
骆宾王是唐代初期着名的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字观光,浙江义乌人。骆宾王的父亲曾是青州博昌县令,死于在任期间,而其父死的时候骆宾王还尚且年幼,便只能流落他方,在穷困潦倒中生活。
骆宾王-骆宾王在狱咏蝉的故事
骆宾王像
直到永辉年间,骆宾王成为了李元庆的府属,凭借着自己的才能被封为东台详正学士,但因他犯事被降职,发配到了西域,驻守边疆。在此期间,他写了很多边塞诗。到了公元678年,骆宾王被调任为武功主簿,之后有过两次升迁,官至侍御史。当时正是武则天当政,对于受传统思想影响的骆宾王而言,认为女子执政是极为讽刺的,故骆宾王便多次上书讽刺武则天的行为,致使他受到了牢狱之灾。在他入狱的第二年遇到特赦才得以被释放,被派到临海作县丞,后来他自动放弃官位,过起了云游的生活。公元684年,骆宾王成为徐敬业的府属,参与了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自立为女皇事件,并写下了《为徐敬业讨武瞾榭》这篇气势磅礴的名作。同年十一月,徐敬业起义失败,被诛杀,骆宾王则下落不明。对于骆宾王的死,有多种说法,一说是骆宾王被徐敬业的部将王那相所杀,还有一说是骆宾王逃了出来,最后出家为僧。
骆宾王七岁便能写诗,被人称为是“神童”,据说朗朗上口的《咏鹅》正是他七岁时候作的。骆宾王擅作七言歌行,比较出名的是初唐时期较为罕见的长篇《帝京篇》,在当时被认为是千古绝唱。骆宾王在五律诗、骈文上也有具有时代意义的代表之作,如《为徐敬业讨武瞾榭》,他的诗作是“初唐四杰”中最多的。
骆宾王的诗
骆宾王,初唐时期着名的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为“初唐四杰”。他是七岁能作出《咏鹅》的“神童”,在诗词方面极具天赋,极其擅长写七言歌行,七言歌行的长篇代表作《帝京篇》辞藻华丽、形式灵活,且言辞工整、音节和谐、感情丰富、朗朗上口,在当时被称为是千古绝唱。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china/201609/26413.html
以上是关于骆宾王-骆宾王在狱咏蝉的故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