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正-吕蒙正不记人过胸襟大 吕蒙正不受镜为官清廉

吕蒙正-吕蒙正不记人过胸襟大 吕蒙正不受镜为官清廉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吕蒙正-吕蒙正不记人过胸襟大 吕蒙正不受镜为官清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吕蒙正不记人过胸襟大 吕蒙正不受镜为官清廉

吕蒙正不受镜

吕蒙正,北宋初期的宰相,为人仁厚善良,敢于进言,对部下百姓宽容有德,是历史上着名的以贤良着称的官员。且吕蒙正为人一身正气,不受贿赂,对此他还有一个着名的镜子典故。

吕蒙正-吕蒙正不记人过胸襟大 吕蒙正不受镜为官清廉

吕蒙正 画像

当时吕蒙正作为一国宰相,位高权重,又极其受到宋太宗的赏识与关照,因此在朝中十分有名望,很多人想要须溜拍马,欲与其搞好关系。

朝廷中一位收集珍贵古镜子的官员,他家中藏有一面古镜,声称这面镜子可以照到两百里以外的事物,他想将这面古镜作为礼物送给吕蒙正,可是又担心他不收,就想通过吕蒙正弟弟的关系,将礼物送给宰相。

有一次,吕蒙正的弟弟登门拜访,特意找了一个机会假装闲聊谈及吕蒙正是否对这面镜子感兴趣。谁知吕蒙正笑称:“我的脸不过也就一个碟子那么大,我要一面照两百里以外的镜子干什么,哪里用得着呢?”他弟弟听到这样的回答,便明白了他的意思不再说什么了。

听说过这件事的人都十分佩服,对吕蒙正的品行连连称赞,将他与唐代以严拒请托着称的宰相李德裕相比,可见吕蒙正的品行之端正,他极少有什么嗜好,也不容易为外物所动,这对于过去封建社会的官员来说是十分难得的。

吕蒙正为官不受贿,心系国家、百姓,重实事轻财物,淡泊名利,秉公廉政,敢于清贫,实在是少有的清官贤相。

吕蒙正不记人过

吕蒙正,北宋初期的宰相,为人仁厚善良、正直敢言,对部下百姓宽容有德,且清廉拒贿,是历史上着名的以贤良着称的官员。历史上流传着关于他的典故不少,其中“不计人过”就是十分着名的一个。

吕蒙正-吕蒙正不记人过胸襟大 吕蒙正不受镜为官清廉

吕蒙正画像

吕蒙正为官时,虽然受到皇帝赏识,但他却不记仇,不去惦记着别人的过错。

在吕蒙正刚刚担任副宰相的职位时,有一次进入朝堂上朝,此时朝中有一名官员在朝堂的帘子里面说:“连这小子也能进朝参政啊?”吕蒙正好经过,知道那人是说给自己听的,于是装作什么都没有听见就自顾自走了过去。和吕蒙正一同为官的其他官员们听到这样的言语感到十分气愤,纷纷去责问那个官员的姓名以及是什么官职,吕蒙正见状赶忙去制止他们,由于那个大臣在帘幕后面被遮挡因此看不清是谁。

退朝以后,与之同行的几个官员仍旧愤愤不平,问吕蒙正为何阻拦他们,十分懊悔当时没有将对方的底细探个究竟。而此时,吕蒙正却说:“如果知道了那个人的姓名和官职,想必定会在心上牢记终生,一辈子念其过错不能忘记,因此还是不知道对方是谁为好。不去追究那个人到底是谁,大家各为各的官,互不干涉,对我来说又有什么损害呢?”大家听闻都深受感触,自愧不如。

可见吕蒙正是个心胸宽广,度量博大的人,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错而捆绑自己,能够放下心中的不愉快,十分具有容忍度。

吕蒙正故事

吕蒙正是北宋时期着名的贤才兼备的宰相,他为人宽厚仁德,对上敢于直言进谏,对下和善清廉正直,十分受到皇上的赏识与重用,度量宽大,此外他还独具一双识人慧眼,能够知人善用。

吕蒙正-吕蒙正不记人过胸襟大 吕蒙正不受镜为官清廉

吕蒙正

有一天,宋太宗与吕蒙正商议派谁出访辽国,吕蒙正向皇帝推举了一名姓陈的大臣,皇上认为此人不合适,就没有同意。次日,皇上又以此事问他,吕蒙正还是推荐了昨天那位陈姓官员,皇上依旧否决了。第三次,当皇上又问起此事时,吕蒙正再次提议此人,气得皇上大拍桌子,十分生气,问他:“卿为何如此固执?”吕蒙正回答说:“陛下,不是臣固执,而是您未能查明谅解啊。这个人可以出任辽国,别的人都不如他。为臣不愿意像其他人那样顺着您的意思去发表意见,这样只会耽误国政。”吕蒙正的话气得其它大臣都敢怒不敢言,反而使皇上深受感触,自愧不如。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china/201609/32963.html

以上是关于吕蒙正-吕蒙正不记人过胸襟大 吕蒙正不受镜为官清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