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思想家荀子的君道解说 荀子主张的子道是怎样的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荀子-思想家荀子的君道解说 荀子主张的子道是怎样的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思想家荀子的君道解说 荀子主张的子道是怎样的
荀子君道
《荀子·君道》是《荀子》现存三十二篇中的第十二篇,主要研究治国之道的着作。《荀子·君道》共有十小段,层层递进,对治国之道、治国之本、治国之要进行了论述。
荀子-思想家荀子的君道解说 荀子主张的子道是怎样的
荀子石像
《荀子·君道》写到,治国离不开法制,但相对于法制而言,对治国更重要的是君子。因为法制最终是由君子制定而出,来源于君子。所以治国之根本之道在于如何选用君子,发挥出其贤能之才,并为世人予以表率。而君子何以能够治国,即在于君子以何种德行来作为标准,对国民进行约束和管理。正所谓“礼”是衡量一切的最高原则。因此,君子要想治理好国家,必须先从加强自身的德行修养入手。
与此同时,还需要尽可能的拉拢民心。因为一个国家是否强盛,关键即在于民心与君心是否并齐。如何拉拢民心,就要看君子身边有多少有能力辅佐君子治国的贤能之士。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看君子如何利用这些贤能之士,使其发挥出贤能之才。荀子认为,君子对贤能之士的信任可谓是决定贤能之士能否充分发挥出能力的关键因素。
君子在任用贤能之士时一定要给予其充分的信任,那些只选用亲人担任治国重任的君子,治国必定会以失败告终。除此之外,贤能之士用于治理国家内部事宜,君子治国也离不开那些能够妥善协调诸侯关系、体查君主意志的外交能人之士,通过任用这些人士,了解他们的优势与劣势,以更好的处理人主关系。
荀子子道
荀子,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尤其在思想上颇有建树,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他认为“人之性恶”,因此必须以后天的教化礼仪来改造升华人性,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荀子-思想家荀子的君道解说 荀子主张的子道是怎样的
荀子画像
《荀子子道篇》论述的是孝悌之道,指子女应该怎么对待父母的道德和行为规范。荀子认为孝敬父母的孝道固然应该遵守,但这其实只是一个人很小的德行,顺从上级也只是人的中德,只有遵守道义才是真正的有道德,这是人的大德,也可以说这是“大孝”。
一个公认的孝子不服从命令的情形有三种:一种情况是如果服从命令那么父母就会有危险,如果不服从命令则父母则更安全,这种情况下不服从命令就是一种忠诚;第二种情况是如果服从命令,父母就会受到侮辱或者感觉耻辱,如果不服从命令,父母则会感觉很光荣,那么这时不服从命令就是一种很有道义的行为;第三种情况如果服从命令,就会变得如禽兽一般,不服从命令则显得谦恭有礼,这时不服从命令就是一种恭敬的行为。
因此不能以对父母的命令来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地孝顺,有时服众是对父母不孝,而不服从是对父母真正地恭敬孝顺。文中还以孔子与其弟子的答问来对此进一步阐述,如同君主需要敢于纳谏的臣子一样,孩子也不能一味服从父母,合乎道义才是真正的孝顺与忠诚。
此外文章还论述了其他问题,如结尾段子路问孔子,君子为何没有忧虑,孔子说其实是心态问题,他说:“君子,其未得也,则乐其意;既已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者,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这对于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人生得失很有启迪意义。
荀子简介
荀子作为战国的一位儒学大师,生平有着比较多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所以很多的人对于荀子的印象也是比较深刻的。荀子是赵国人,名字叫做况,是儒学大师。在古书中经常以孙卿的身份出现,如此优秀的大师,让后世还是念念不忘的,但是这位大师是什么时候离开人世间的,在书籍中却没有任何的记载。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china/201609/33025.html
以上是关于荀子-思想家荀子的君道解说 荀子主张的子道是怎样的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