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奸臣温体仁周延儒成明朝灭亡重要原因

明朝-奸臣温体仁周延儒成明朝灭亡重要原因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明朝-奸臣温体仁周延儒成明朝灭亡重要原因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奸臣温体仁周延儒成明朝灭亡重要原因

温体仁周延儒

对于温体仁和周廷儒这二人,《明史》中把这两人归纳到了奸臣传中,认为就是崇祯帝重用他们两个奸臣,才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并且一致认为温体仁的奸远胜于周廷儒。

明朝-奸臣温体仁周延儒成明朝灭亡重要原因

刘季卿版温体仁

两个人都只是朝中大臣,都还没有资历入阁,在朝中推阁臣的时候,他们两个人都没有被推荐,于是乎,两个人心中极为不满,就准备相互勾结。先是由温体仁发难,之后周廷儒从中推波助澜,把魏忠贤一案重新翻出来,借题发挥,就是为了推倒钱益谦等人,为了让崇祯帝感觉到参与此次推选,朝中大臣们有都结党营私之嫌疑,想要否定所有的推选名单,并且罢免了钱益谦。

就是通过这次事件,周廷儒再一次的取得了崇祯帝的好感,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被破格升为礼部尚书,参与国家决策。野心勃勃的周廷儒并不满足这些,再次勾结温体仁等人,设计杀害了大将袁崇焕,他的真实目的就想要把在他之上的几人都给除掉,最终的目的就是当上内阁首辅。

可怜的周廷儒当上首辅没多久,就遭到了自己亲手提拔上来的温体仁背后倒戈,温体仁不顾昔日的友情。他觉得自己已经羽翼丰满,采取措施,想要取而代之。于是,他抓住了周廷儒的三件事情,开始背叛周廷儒,暗中唆使百官对其的弹劾。崇祯帝看了这些奏折大怒,将要怪罪到周廷儒身上,而可怜的周廷儒还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温体仁身上,但是他不知道温体仁是何为人,将其拖下首辅之位,罢官还乡。

温体仁在位之时,导致朝政很乱,还在可控制范围之内,但是温体仁一死,朝局大乱。周廷儒才出山,继续官复原职。

我们可以从两人担任首辅的时间判断,在明末时期,温体仁连着当了8年的首幅,而周廷儒只是当了2年就已经抵挡不住,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温体仁的奸诈是远超于周廷儒。

历史人物温体仁的评价

温体仁是明朝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后在京城一直为官,从低级的位置一步步地上升,最后坐到了明朝大臣最高的位置——首辅大臣一职。但是温体仁坐上这个位置并不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而是通过奸诈卑鄙的手段残害忠良坐上来的。

明朝-奸臣温体仁周延儒成明朝灭亡重要原因

温体仁画像

温体仁的处事圆滑之厉害,从他历经数朝还能安稳度日就可看得出来。魏忠贤如日中天的时候,他过的有模有样,魏忠贤垮台的时候,他也能独善其身。但是前期的温体仁毕竟没有多少名声,在朝中没人把他放在眼里。这样他也只能在底层干一辈子,这他是万万不做的。

当崇祯帝开始遴选首辅大臣的时候,温体仁借机翻出钱谦益的陈年老账,弹劾他收受贿赂,结党营私,当年的浙江会试就是证明。于是多疑的崇祯信了,钱谦益倒霉了。但是朝中还是有明眼的大臣,他们不信。于是一个个上书为钱谦益辩护,并指着温体仁。温体仁有借机胡诌了一番,说这些人都是钱谦益的旧党,都是一群蛊惑皇帝的奸吝小人。崇祯帝又信了,于是这帮人倒霉了。然后温体仁坐上了首辅大臣,明朝在最后的十几年更加地乌烟瘴气。

温体仁本身没有丝毫才干,在任职期间就是爱耍结党和排除异己,被他折腾过的人有数十人。本就处在风雨飘摇之际 的大明朝,急需能查善变处事机敏的掌舵者来带它度过危机,但是有了温体仁,那是误国误民。不仅蒙蔽了崇祯帝的双眼,还使得朝中原本精炼的大臣一个个被罢黜,留下来的都是一帮自私自利的小人。所以后人对温体仁的评价就是,彻头彻尾的误国奸臣。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china/201609/34167.html

以上是关于明朝-奸臣温体仁周延儒成明朝灭亡重要原因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