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陈寅恪与柳如是有何关系 陈寅恪怎么读才对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陈寅恪-陈寅恪与柳如是有何关系 陈寅恪怎么读才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陈寅恪与柳如是有何关系 陈寅恪怎么读才对
陈寅恪与柳如是
1961年8月30日,陈寅恪静坐在房间内,时间已接近午夜12点,虽然目不能明、腿不能行,但其坐姿依旧端正,他正在等一个人,等一个阔别12年的挚友吴宓,他们是在哈佛一同留学的同窗,而现在吴宓是清华研究院的主任。
陈寅恪-陈寅恪与柳如是有何关系 陈寅恪怎么读才对
《牡丹亭》中柳如是剧照
午夜将过,终于等来了吴宓,陈寅恪将其所着《论再生缘》油印本作为礼物赠送于吴宓,之后两人相谈甚欢,陈寅恪向吴宓透露自己正在准备一部壮观大作的大纲,此作便是后来的《柳如是别传》。
此书发表后在学界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是因为陈寅恪打破了以往历史叙述中的守固观点,推陈出新,从另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解读一代风尘女子柳如是的人物背景与人生历程,塑造出了一个在轻浮卖弄外表下甚有主见与胆识的独立女性形象,在当时混乱的时局下,从事着反清复明的秘密任务。并引发世人感慨,明清之际,烟花之地的弱女子竟然比五尺男儿更重家国情怀,更重民族独立,在当时的年代,柳如是所处的社会地位卑微,更是被满口仁义道德的士大夫所不齿,但陈寅恪偏偏要为此奇女子立传,以彰显民族独立、精神自由的先进思想,通过柳如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形象展开对明清时期社会大历史的讨论与剖析。
这本明清社会的百科全书历时整整10年,陈寅恪从柳如是的遭际中联想到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无奈,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抗日战争中所经历的挫败,深感触动,故而倾其心血,创作了这部85万字的巨作。
陈寅恪怎么读
陈寅恪名字中的“恪”的读音一直存在很大的分歧,与陈寅恪相熟的人都称其为陈寅恪“que”,但此读法在《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皆无记载,在20年代至40年代期间,清华北大出身的高层知识分子皆如此称呼陈寅恪先生,这不禁引起大家的疑问。
陈寅恪-陈寅恪与柳如是有何关系 陈寅恪怎么读才对
陈寅恪塑像
如此众多的人称其名字为“que”,询问其中一两人,却都说不出详细原因,大多都是人云亦云,曾经在北京大学任教的王力先生在一次采访中透露,“恪这个字本身只有"ke"一个读音,但在陈先生的名讳当中,大家都读为“que”,所以我也跟着这样称呼了,并未有正式的资料可以作证”que”这个读音。”
既然是人云亦云,那这个读音的源头出自何人呢,竟连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也将此字读为"que”,这其中的奥秘其实可以用方言读音来解释,因为在南方的一些省份“恪”的读音接近于”quo”,但国语标准中是没有这音的,故而随了乡音将名字读为"que”,陈寅恪先生在北方教学期间,大家也都习惯了称呼其南方的叫法。
对于名字读音的误解,陈寅恪先生倒并不放在心上,也未曾纠正,有人问其原因,陈先生反而笑着问道:“有这个必要吗?”如此精通国学的大师将其一生精力心血都灌注于学术研究上,对待自己的学术纠正反倒顺其自然了,可谓是大家风范。
陈寅恪的学生
陈寅恪一直以来都被冠誉为“教授中的教授”,他在清华研究院任职期间,每堂课都座无虚席,连朱自清、吴宓如此的知名教授都一堂不落的旁听陈寅恪的课。而且众多闻名而来的旁听生从未失望过,皆是在其课堂上满载而归,受益匪浅。
陈寅恪-陈寅恪与柳如是有何关系 陈寅恪怎么读才对
陈寅恪的学生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china/201609/35550.html
以上是关于陈寅恪-陈寅恪与柳如是有何关系 陈寅恪怎么读才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