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红军-清涧起义为何失败 清涧起义的意义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陕北红军-清涧起义为何失败 清涧起义的意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清涧起义为何失败 清涧起义的意义
清涧起义的失败可以简单归结为4个原因,这场起义没能成功固然遗憾,但并不代表它没有任何意义,恰恰相反,它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包括开创西北地区武装斗争的“先河”、唤醒陕北人民奋起抗争的意识、培养和锻造一批革命的骨干以及奠定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基石。陕北红军-清涧起义为何失败 清涧起义的意义 清涧起义为何失败 清涧起义为何失败,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是起义部队政治上没有形成一个坚强正确的领导核心。特别是主要领导人李象九在关键时刻政治上动摇,不能正确地执行党的决定,不采纳谢子长、唐澍等同志的正确意见。 二、是军事上指挥失当。部队在起义后没有乘敌军尚未集中之机,主动出击;各个歼灭分散孤立之敌,而是按兵不动,坐失良机。待敌人集结兵力使我军处于被动挨打地位时,又惊慌失措,盲目突围,使部队受到很大的损失。 三、是参加起义的部队成份复杂。这次起义基本上是在旧军队的基础上搞起来的。虽然作为骨干力量的李、谢两个连大部分由共产党员组成,但那时还未能在连队中建立起强有力的党的基层组织,对部队特别是党员缺乏坚强的政治思想工作,所以,一遇困难挫折,不少人就悲观失望,动摇,逃跑,以至叛变投敌。 四、是这次暴动没有和工农革命群众结合起来。当时没有提出,也没有着手解决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土地问题。因此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加和支持,基本上是孤军作战。结果,起义部队终因寡不敌众,被强我数十倍的敌人打散了。 清涧起义的意义 一、开创了西北地区武装斗争的“先河” 清涧起义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首义精神。陕北地处西北一隅,长期以来地广人稀,经济文化落后,优秀的外来文明很难引入。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的榆林籍学生李子洲等回到陕北,打开了陕北了解世界的一扇窗,从此新文化、新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在陕北渐渐落地生根,传播远扬。1924年11月,在李大钊同志的直接领导下,陕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绥德小组在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创建,从此,遍布榆林各地的党团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迅速燃起陕北革命的烈焰烽火。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陕北人民建立起来的基层组织和发展壮大的党团队伍,在国民党“清党”反共的残酷镇压下被迫转入地下,大批党员被捕入狱或逃亡求生,中共绥德县委、中共佳县县委和中共榆林地委也相继解体,革命运动全面陷入低潮,社会时局动荡不安。然而,就在此时,一道闪电划破了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霾,清涧起义爆发了!起义打破了国民党在陕北统治的牢笼,打响了西北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点燃了陕北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也宣告了党在西北地区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 二、唤醒了陕北人民奋起抗争的意识 清涧起义吹响了陕北人民觉醒和奋起的号角,汇聚起党领导人民开展武装斗争的强大力量。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西北军阀冯玉祥实施“清党”暴行,陕北军阀井岳秀自1914年驻军榆林以来,拥兵自重,独霸一方,号称陕北“土皇帝”,借此时机,紧随冯玉祥在陕北到处捕杀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1927年8月,陕北党组织的中心绥德四师被查封,党员师生被驱逐,进步书籍遭焚烧,校长常汉三被软禁。随后中共绥德县委书记蔡南轩、宣传部长关中哲等被捕入狱,中共榆林地委负责人马云程、郭洪涛、周家干被通缉,中共佳县县委负责人杜嗣尧、高锡爵、高光祖被迫外逃,陕北党团组织和共产党人遭到严重迫害。正当人们恐惧和无望之际,清涧起义爆发了,犹如黑暗中的曙光,再次燃起陕北人民革命的希望。起义队伍臂缠红绸,规整划一向南挺进,一路高歌猛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人们看到共产党依然在身边,共产党人愈挫愈勇、百折不挠。武装斗争旗帜高高飘扬,再次照亮革命前进的道路,激发起人民奋起抗争的信心和勇气,鼓舞着更多仁人志士投身革命斗争的历史洪流。 三、培养和锻造了一批革命的骨干 参加清涧起义的革命先辈是最早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优秀陕北儿女,他们果敢坚毅、热血豪情,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甚至献出宝贵生命。李象九、阎揆要、阎红彦等党的领导干部,在经历了清涧起义的失败后,更加坚定了继续革命的信念,逐渐成长为西北革命斗争的先锋和精英,成为党的领导干部和高级将领。清涧起义之后,李象九同志长期从事党的革命工作,1949年代表陕西民建出席了开国大典;阎揆要同志在党内长期从事军队领导工作,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阎红彦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战功显赫,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贡献突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当然,历史更不会忘记唐澍、谢子长、白乐亭、白雪山等革命先烈,是他们英勇无畏、捐躯救国的伟大牺牲精神,点亮了清涧起义和陕北革命史的熠熠光辉。今天,清涧革命纪念馆的英烈纪念碑上,庄严记录着在清涧起义中牺牲的每位烈士的名字,他们的光荣与梦想将永远镌刻于历史的丰碑。无论是牺牲在清涧起义中的先烈,还是清涧起义后成长起来的革命先辈,他们都是民族的脊梁、祖国的功臣,是陕北人的骄傲,他们的精神光照千秋,永垂青史。 四、奠定了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基石 清涧起义开辟的武装革命道路,为党在西北地区建党建军工作、开展工农运动和建立革命根据地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清涧起义爆发后,部队南下北撤西退,在沉重打击国民党反动军阀的同时,也在陕北、渭北、陇东等大片区域播撒下了武装斗争的火种,将武装革命的思想深耕于人民的心中。起义失败后,参加起义的领导人分赴各地继续开展革命斗争,谢子长、唐澍、阎揆要等同志组织领导的渭华起义,将西北武装革命斗争推向新的高潮;白乐亭同志回到绥德、米脂、府谷等地,为恢复和发展地方党团组织作出了重大贡献;阎红彦、白锡龄等同志在山西开辟的根据地,创建的晋西工农红军游击队,后改编为“红二十六军”,成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武装力量。在清涧起义的引导和鼓舞下,陕北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1928年4月陕北特委成立,不断开辟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红色根据地,为中央红军长征取得最终胜利提供了“落脚点”,也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china/201806/105385.html
以上是关于陕北红军-清涧起义为何失败 清涧起义的意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