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五代时期幽州军阀刘守光为何敢称燕帝?

李存勖-五代时期幽州军阀刘守光为何敢称燕帝?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李存勖-五代时期幽州军阀刘守光为何敢称燕帝?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五代时期幽州军阀刘守光为何敢称燕帝?

此前的幽州,是刘仁恭、刘守光、刘守文父子三个人分庭抗礼的格局。

  后来,他们父子三个火并得一塌糊涂,先是刘守光软禁他的父亲刘仁恭,再后来就是刘守光火并了自己的哥哥刘守文。

  这种事,虽然说起来有点灭绝人伦,但是在政治舞台的绝顶争锋中,这实在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最经典的就是,李世民也是逼父杀兄上位的。


李存勖-五代时期幽州军阀刘守光为何敢称燕帝?

  刘守光通过这样的方式夺取控制权后,幽州似乎进入了全盛时期。因为在这残酷的火并中,幽州的中央集权也随着加强了。

  总的来说,天下纷争的海选阶段已渐渐结束,现在留在舞台上的选手,都是通过一路火并,才得以继续留在上面的。

  他们此前的一路火并,淘汰了众多与他们竞争的对手,也对自己内部进行了一系列残酷的清洗。

  因为刘仁恭(刘守光的父亲)一系丧失了话语权,所以这一系的所作所为,自然是丑态百出。更主要的是,他们的所作所为,自然也就完全不可理喻。

  关于刘仁恭的所作所为,我在前面作过一系列分析,总的来说,那就是国际政治舞台上,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道义、朋友的真实写照。

  在那种乱世中,谁也不比谁光彩,仅仅是刘仁恭把最后修成正果的李克用玩得要死要活,所以才变成了不可理喻的丑角。

  如果刘仁恭一系最后统一了北方,这段历史肯定会完全改写的。但是很不幸,刘仁恭一系此时已到了灭亡的边缘。

  刘守光(刘仁恭的儿子)之所以被淘汰出局,直接原因就是因为他要称帝,随后被晋、镇、定三方联军给灭掉了。

  刘守光为什么要称帝呢?在传统史书中,自然是因为他膨胀了。但是,对于类似的解释,我通常都是不予采纳的。

  第一、出现这种事的概率本身就很小,因为乱世中的大佬,本身都有着过人的智商、意志、勇气、经验,更有强大的团队协助,他们即使犯错,也不会犯极尽低级的错误。

  第二、如果我们看历史,一味相信这种内容,那我们看历史,和看英雄传奇有什么差别呢?因为看这种历史,除了满足大家廉价的优越感之外,估计不会有别的收获。因为类似的历史看多了,给我们的感觉恐怕就是,只要我们不膨胀,穿越回古代就能如何如之何了。

  话说,晋(李存勖)、镇(王镕)、定(王处直)三方,虽然联手打败了朱温的进攻,但是有一个明摆着的危机却是,朱温依然拥有绝对的优势。

  此时的朱温,占据河南、山东两省全境,更占据着陕西大部分地区,还占据着山西的河中、河北的魏博。

  而现在李存勖、王镕、王外直、刘守光四个人只是占据着河北、山西两省大部分地区。关键是,这四股力量一直还勾心斗角。如果这样下去,他们被朱温逐个击破的命运,似乎是难以避免的。

  所以,这四股力量结成联盟,成为一种当务之急。否则,面对朱温的进攻,他们之间不能实现有效的协作,本身就是危险的,如果某一方在关键时候,突然在后面给使坏,就更不用说了。

  大家既然想结成联盟,就需要一个盟主。问题是,谁当盟主呢?

  按理说,李存勖势力最大、而且整个集团充满了朝气,更主要的是,他刚刚帮助镇定二州渡过难关。从这层意义上,李存勖最有机会当盟主。

  但是让这样的李存勖当盟主,对镇定二州,恐怕就是前门驱狼后门入虎罢了。

  镇定二州虽然作为老牌军阀,但是在天下纷争渐渐进入半决赛的背景下,镇定二州显然成为周边三大强藩的猎物。

  梁国的朱温虎视眈眈镇定,镇定联合晋国李存勖,打败了朱温的进攻。

  问题是,李存勖绝不是活雷锋,他帮助镇定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寻找机会兼并镇定。在这种背景下,镇定自然会有意无意地想联合幽州刘守光制约李存勖。

  总的来说,现在的镇定二州,就是标准的在三个鸡蛋上跳舞,哪个鸡蛋踩曝了,他们也承受不了。

  对于刘守光成为晋、燕、镇、定四方盟主的原因,传统史书说得非常含糊,而且也非常莫名其妙。

  话说,朱温进攻镇定二州时,刘守光一直坐观成败。当晋、镇、定取得柏乡大捷后,刘守光就狂妄地想凌驾于晋、镇、定之上。而晋、镇、定看到刘守光这种可笑的行为,自然是不屑一顾,但是为了让刘守光更疯狂一些,所以就同意了他的请求。

  其实呢,刘守光能成为晋、燕、镇、定四方的盟主,大约是这样的。

  在打退梁军的进攻后,刘守光就向李存勖、镇、定三方发出声明,总而言之,我们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避免被朱温逐个击破。所以,我们应该建立某种联盟。

  刘守光的类似声明中,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利诱,总而言之,我们大家合作,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第二层意思显然是威胁,总而言之,你们不与我合作,等梁军进攻你们的时候,我也无法确定自己会做出什么事。

  当然了,在此过程中,刘守光也会派人给镇、定二州分析利害关系。总而言之,你们和李存勖靠得越来越近,无非是赶走了朱温,来了李存勖。关键是,朱温一伙好歹也是咱们同类人,李存勖一伙是异族啊。

  面对刘守光这种行为。李存勖非常生气,因为我们刚刚帮镇定打败梁军,你现在跳出来,想捡现成便宜,还离间我们和镇定之间的关系?


李存勖-五代时期幽州军阀刘守光为何敢称燕帝?

  但是,面对刘守光的这种建议,李存勖显然无法拒绝。

  首先,如果不能和刘守光建立一定的合作关系,在梁晋争霸的背景下,刘守光在背后瞎捣乱,那可真是要命的事。

  其次,镇、定二州虽然一再表示看不起刘守光的为人,也表示敬重李存勖的义薄云天,但是话里话外,显然也希望李存勖接受刘守光当盟主的事实。

  在这种背景下,刘守光取得了晋、燕、镇、定四方联盟的盟主。

  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推论呢?

  因为在这种推论中,没有一个主角的脑袋让驴踢过;而且也没有一个主角的选择,会看起来非常莫名其妙。整个事情的形成,也比较符合情理了。

  当然了,有人会说,你这是标准的历史发明。问题是,真如传统历史所看,那刘守光的脑袋肯定就是让驴踢过了,而且整个过程,也未免太不合情理。

  当然了,如果我们看历史,只是为了满足廉价的优越感,那我们不妨就相信,历史上的大人物,许多时候就是因为膨胀才失败的;甚至还可以添油加醋地继续渲染他们的膨胀。我们这样写的时候,还可以振振有词地说,这都是有史料根据的。

  问题是,我觉得,我们这样看历史,和看英雄传奇没有任何差别。因为看这种历史,我实在不知道大家能学到什么。

  因为这样看来看去,我们恐怕就是会为历史人物的智商、道德、能力着急,因为看这种故事,我们难免会想,如果我们穿越回去,肯定比他们强多了。

  问题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与一些称霸几条街、几个村的牛人相比,真有这种自信吗?大部分人估计是没有的。

  如果事情只是发展到,刘守光成晋、燕、镇、定四方盟主的阶段,我们实在不能说,刘守光有什么明显的错招。至少,不知道后来的结果,谁也不敢说刘守光一定会败。

  但是刘守光取得四方联盟首脑的目的,绝不是联合大家对抗朱温,而是想借此机会,先把镇、定二州先兼并了。

  镇定二州虽然是老牌军阀,但是在争霸战打到半决赛时,他显然成为晋、燕、梁三方虎视眈眈的猎物。

  梁国朱温想吃下镇定,结果惹得镇定叛乱。于是偷鸡不成,反而蚀了一把米。

  晋国李存勖自然也想吃下镇定,只是李存勖的吃相比较好一些。所以与镇、定的关系,还维持着表面的友好。但是,镇定显然也害怕被李存勖吃掉,所以就通过帮助燕国刘守光当盟主的方式,去压制一下李存勖。

  刘守光取得了盟主的地位,难免也想趁势把镇、定先吃下去。只是吃相太难看,又把镇、定再次逼向了李存勖一边。

  从这层意义上,刘守光的行为虽然是错误的、而且是失败的,但是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刘守光称帝,相当于对李存勖、王镕、王处真说,咱们组成五岳联盟,虽然有助于对抗魔教,但是把五岳联盟变成五岳派,更有助于对抗魔教。

  刘守光这种要求一经提出,当时就惹得晋、镇、定三方集体反对,因为大家接受这种要求,就算能躲过被朱温兼并的命运,却有可能让刘守光一步步把他们兼并了啊!

  刘守光提出这种要求,多少有点利令智昏了。因为这意味着,他与晋、镇、定三方的矛盾难以调和了。

  不过在当时的情景下,刘守光的这种选择,也未必完全离谱。因为当时梁国朱温的威胁太大,如果晋、镇、定敢与刘守光翻脸开战,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但是事已至此,晋、镇、定三方,自然愿意冒着被朱温捡现成便宜的危险,也不会接受刘守光这种要求。

  总而言之,狼胆大虎胆小,你不怕被朱温捡了现成便宜,我们也不怕。总而言之,你敢步步进逼我们,我们就敢硬碰硬地回击你。

  大家类似的行为,虽然看起来有点可笑,但是一点也不可笑。对此,只要看看民国历史上,面对列强的虎视眈眈,各地军阀大打出手就可以知道了;至于看看他们为了在内战中胜利,都不惜引狼入室就可以知道了。

  刘守光一看他们不服气,就与朱温达成某种密谋,总而言之,咱们联手先打一场淘汰赛。

  山西、河北几大军阀玩到这种境界,对朱温来说,那是非常巨大的好消息。因为,晋、镇、定、燕四方开战,朱温势力拥有压倒优势,趁势北上,这怎么看,也是统一天下的机会啊。

  但是很不幸,朱温已过了时来天地皆同力的阶段,所以这种良机摆在面前,朱温竟然无法把握。因为此时的朱温重病在身,后来朱温虽然抱病大举北上,但是在关键时候,突然病得实在支撑不住了,于是只能撤军。

  从某种意义上,这是李存勖一生最危险的时刻之一,而且最后完全是靠幸运躲过了这一劫。

  曹操在官渡之战时,听到孙策要大举进攻他,只能把一切期冀于东吴会出事,而且东吴真的出事了。

  李存勖大举进攻幽州刘守光,面对朱温随时可能背后捅刀,也只能把一切期冀于朱温那里会出事,而朱温那里真的出事了。

  要知道,面对梁、燕南北夹击,李存勖似乎是看不到胜算的。至少,如果不发生意外,李存勖的胜算,那是微乎其微的。

  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李存勖一举兼并了幽州。

  当然了,李存勖兼并幽州后,整体实力,与朱温一系依然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好消息,依然不断传来,于是李存勖势力不断长涨,最后终于有资格和朱温一系展开大决战了。

  行文至此,再说几句后话。

  梁晋争霸战进入最后阶段时,李存勖依然存在巨大的危机,因为契丹崛起了。

  契丹崛起后,很快成为中原王朝一百多年的噩梦,直到女真崛起,这种噩梦才算真正结束,当然了,更大的噩梦却开始了。

  李存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与梁帝国展开大决战的。当然很幸运,李存勖一场豪赌,迅速灭亡梁帝国,北方统一了。

  当然了,后唐时代的契丹,与后来的契丹,还是不能相比的。对此,我们只要知道两个基本事实就可以了。

  耶律阿保机的弟弟,与耶律阿保机争夺皇位失败后,逃到后唐申请保护;耶律阿保机死后,耶律阿保机的长子在皇位的竞争中失败,也逃到了后唐申请保护。

  相关内容的存在,本身就证明,契丹的中央集权还远没有成熟;在这种背景下,他对中原王朝的压力,自然远远弱于后来。

  从某种意义上,这也算中原王朝的幸运。如果契丹的中央集权早一步完成,中原王朝处于诸侯争霸的阶段,可能会输得更难看。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china/202112/128495.html

以上是关于李存勖-五代时期幽州军阀刘守光为何敢称燕帝?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