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明朝亲王就藩流程介绍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明朝-明朝亲王就藩流程介绍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明朝亲王就藩流程介绍
前言: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对于儿子们的安排基本上还是沿用元朝的那一套:“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期望皇子们长大之后能够中国历史朝代表“上卫国家,下安生民。”在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之后,朱元璋对勋贵武将实施了大清洗。而在这种形势下,明军依然在北方保持对北元政权巨大的压力,底气就在于分散在北部边境线上的诸位掌握军政大权的亲王们。可惜在朱元璋死后,继位的皇太孙朱允炆被文官集团给忽悠瘸了,对自己的叔叔们举起了残酷削藩的屠刀。最终镇守北平的燕王朱棣被逼反,朱允炆也受到了身死国灭的报应。在之前的文章中笔者曾经说过,朱棣在篡位之后同样也进行了削藩,只不过手段更为巧妙。通过朱棣、朱高炽、朱瞻基三代君王的努力,明朝藩王的军事实力被彻底剥离,完完全全地成为了朝廷的吉祥物。当然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亲王们既然无法觊觎皇位,朝廷就得相应地予以物质上的弥补。今天笔者就以明世宗嘉靖皇帝的亲爹兴献王朱祐杬的就藩过程为例,看看普罗群众为这样一位亲王的就藩,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明朝-明朝亲王就藩流程介绍陈宝国老师扮演的明世宗嘉靖皇帝兴献王朱祐杬的背景朱祐杬,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伦序为第二子),生母宸妃邵氏,生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七月二日。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七月,自知身体已经不行的宪宗下旨将所有皇子全部册封为亲王(长子朱祐樘先以受封皇太子),于是年仅12岁的朱祐杬被册为兴王。一个月后宪宗驾崩,皇太子朱祐樘继位,是为孝宗。作为皇帝所有兄弟之中年纪最大的那个弟弟,兴王朱祐杬所受到的任何待遇,都会被视为其他亲王的标杆。弘治元年,兴王等五王将出阁读书,孝宗安排进士马政等人作为教读官。弘治三年,15岁的兴王朱祐杬开始做就藩准备,孝宗将其教读官马政、刘良升为兴府左、右长史。弘治四年,孝宗下旨在湖广德安府安陆州为朱祐杬修建王府。兴王成婚婚礼流程在就藩之前,首先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成婚。虽然明朝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亲王婚礼,算得上是经验丰富。但是由于历朝历代皇帝、后宫和亲王之间的关系不同,每次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亲王婚礼流程做出微调。比如这次兴王成婚,就不能直接套用成化元年德王朱见潾的婚礼流程。虽然德王和当时的皇帝宪宗的关系,和兴王和现任皇帝孝宗一样都是兄弟。但是当年德王成婚的时候后宫只有皇太后,而现在后宫之中既有皇太后,又有太皇太后。(弘治四年十一月)辛卯,礼部进兴王婚礼仪注:一钦天监选本年十二月十六日尚冠。二十一日纳徵发册。弘治五年正月二十日亲迎。(《明孝宗实录卷五十七》)十二月二十一日,孝宗派太师兼太子太师、英国公张懋为正使,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刘吉充副使,捧持节册,为兴王妃行纳徵等礼。这两个人,一个是世袭勋贵的老大,另一个则是内阁首辅,可见皇帝对兴王婚礼的重视程度。兴王妃是中兵马指挥司指挥蒋敩长女,这位蒋氏日后在嘉靖帝“大礼议”事件中还有突出表现,此是后话。支盐风波当然举办婚礼,钱是最重要的。在早前的弘治四年三月,孝宗下令赐兴王淮安仪真盐一万引,以助婚礼之用。在明朝如果想要合法贩盐,首先必须先向政府取得“盐引”。凭“盐引”到盐场支盐,再到指定销盐区卖盐。笔者对“盐引”这一块不太熟,大致看了下每引折盐300斤,一万引那绝对是天文数字了。此事还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前面说到这一万引盐是要派人去盐场自己启运的,当时朝廷一共派出两名内使(内监),兴王本人也赏赐了这两位支盐内使路费和口粮。但问题在于这二位视这趟差使为发财的好机会(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不但带了四、五个家人同行,还带了二十多名军校随同保护。按理这也不算特别过分,关键是连这二十多名军校也带了家人随行,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事情被礼科左给事中韩鼎捅到御前之后,孝宗亲自作了批示:上命原差内使二人许带家人、军校共八人。其盐令巡按御史同内使就彼鬻之,解银来京,毋致迟误。(《明孝宗实录卷五十》)修建王府弘治五年,巡抚湖广都御史谢绶上奏朝廷,表示由于修建王府事务繁多,请求免去湖广德安府知府朝觐。要知道天下官员到京城朝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朝廷要对朝觐官员进行考评打分以决定升迁还是降级。弘治七年,新任巡抚湖广都御史韩文又称湖广修建王府费用浩大,想留用荆州府木植料商税的70%作为工费开销。工部表示商税是用来造漕运船的,不能挪用。最后皇帝和稀泥之后双方达成协议,造船剩余费用可以挪用来修建王府。(弘治七年二月)庚午,巡抚湖广都御史韩文奏:今湖广方营建兴、岐二王府第,又重修吉府。三役并举,木石瓦甓之费难以预计。 其官匠人等饩廪,计岁用银四万三千二百两。今工未及半,不知将来所需其多几何。 乞以荆州府抽分木植料价十之七,以佐其费。(《明孝宗实录卷八十五》)安陆兴王府遗址对于孝宗朝王府修建时的奢侈浪费、工役浩大,礼部尚书倪岳为此请求朝廷查永乐、宣德年间王府规制,务求节约。(弘治八年十月)庚申,礼部尚书倪岳等言:永乐、宣德间造各王府规制俭约,近来务极宏丽,伤财害民。 乞敕内官监今后凡造王府,悉遵永乐、宣德间式样画图,务从俭约,以恤民困。 上曰:既永乐、宣德间王府规制皆祖宗所定,诚宜遵奉,所司其备查以闻。(《明孝宗实录卷一百五》)兴王之国弘治七年九月八日,兴王朱祐杬到天寿山祭拜列祖列宗陵寝(包括其父宪宗朱见深所在的茂陵,祖父英宗朱祁镇所在的裕陵,曾祖父宣宗朱瞻基所在的景陵,高祖父仁宗朱高炽所在的献陵,以及他们这一支的始祖太宗朱棣所在的长陵。)此后终其一身,都不会再有回京的机会了。九月十七日,朱祐杬诣奉先殿行礼,百官诣北京兴王府行礼。九月十八日,朱祐杬在孝宗早朝之后,冕服至御前行五拜礼。孝宗赐果酒,朱祐杬喝完之后磕头告别。出奉天殿后在东阶上及丹陛下及午门外,再磕头三次。孝宗目送弟弟出午门之后才回宫,从此兄弟二人此生再未重逢。当然孝宗也绝不会想到二十年后,这位弟弟的儿子会重新回到这紫禁城中,成为大明王朝的新主人。王府护卫随同亲王之国的王府护卫惯例于后府锦衣卫并在京卫分拨,合计1700人。弘治六年由兵部尚书马文升的建议,改为在京锦衣卫拨校尉300人,其余京卫拨军士600人,剩余800人由王国所在地附近卫所拨补。这样一来不但可以避免过多的京军被调遣到地方,还可以节约亲王之国路上的钱粮消耗,可谓一举两得。之国礼议根据弘治七年八月礼部所上的兴王之国礼仪,兴王到达安陆州城外时,本处文武官员要率领当地耆老出城迎接。王府内露台之下要陈设仪仗,承运门外要陈设金鼓旗,军职官员负责守卫王府各门及各殿。大殿丹墀前设文武官员拜位,文东武西。等兴王冕服升殿之后,所有文武官员行跪拜礼。引礼引班首升自东阶,由殿东门入至殿中。赞跪,外赞同赞跪,班首众官皆跪。班首致词云:“某官某等,敬惟殿下钦承上命。至国之初,礼当庆贺。”如系王府官,则称臣某等。(《明孝宗实录卷九十一》)沿途骚扰不尽,百姓苦不堪言兴王之国之时,共用船九百余艘,军校二人用车一辆。一路之上“官校暴横甚于狼虎,虽方面官亦被凌轹。”而之所以用那么多船和车,就是为了装载私盐,勒索银两。经过地方之时,盐法惨遭破坏,百姓求生无门。当年仁宗朱高炽诸子郑王、襄王等在宣德年间之国之时,用船不过二、三百艘,而军校俱无车辆。英宗朱祁镇诸子德王、崇王等在成化年间之国时“船亦多不过七百余艘,军校无车辆,宫人无廪给。”虽说比起宣宗朝时已多了数倍,但和现在的兴王比起来还只是小巫见大巫。结语:兴王作为孝宗长弟,其从婚礼流程、王府规制一直到之国礼仪,都对孝宗朝其他亲王有着标杆效应。而在兴王之后,还有岐王、益王、衡王、雍王、寿王、汝王、泾王、荣王和申王九位亲王在等着全套流程再走一遍,这对于大明王朝的财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因此在弘治十一年十一月,以英国公张懋为首的文武百官借着清宁宫火灾的由头,向皇帝做出了大声疾呼:今后亲王之国,车船数目兵部俱照成化年旧例拨送,不许求讨过多。旗校人等宜从户部查照支给行粮,免行应付口粮。钦差太监一员总理其事,不必多差。其承奉、长史令钤束下人,不许纵容附撘客商买载私盐等货。(《明孝宗实录卷一百四十三》)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china/202205/130775.html
以上是关于明朝-明朝亲王就藩流程介绍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