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页岛-库页岛是如何从中国脱离逐步成为俄国领土的?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库页岛-库页岛是如何从中国脱离逐步成为俄国领土的?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库页岛是如何从中国脱离逐步成为俄国领土的?
库页岛,我国古代称之为苦叶、苦兀、骨嵬或黑龙屿,俄译名“萨哈林岛”(Sakhalin,这个名称来自于满语,意即是“黑河口岛”),日本称为“北虾夷地”(指北海道以北)或“桦太”。“萨哈林”来自我国满族的满语,意为“黑龙江嘴顶”,而“库页”来自我国唐代黑水靺鞨对费雅喀人的称呼,最早称为“屈设”。不仅是名称,历史上的库页岛与我国也是颇有渊源,据考古发掘,岛上最早的人类遗迹,距今三四千年之久,而其居民习俗也和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下游相似,而且,库页岛上也曾发现我国隋唐宋辽各代的文物甚至是建筑,《 淮南子》、《 三国志》等书也曾记载其为“在大海洲岛上”。库页岛-库页岛是如何从中国脱离逐步成为俄国领土的?
19世纪前,中国曾拥有库页岛的主权,并称库页岛为苦叶、苦兀、骨嵬或黑龙屿,俄国称为萨哈林,日本称为北虾夷地(指北海道以北)或桦太。但当时的清政府并未有效管辖该岛,仅仅派员数年巡查一次。1858年,俄罗斯帝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割让库页岛。1905年,日本通过《朴资茅斯条约》获得南桦太(北纬50°以南)。1905年和1918年至1925年间,日本曾统治库页岛全境。1945年,苏联发动八月风暴行动,夺得库页岛全境。日本官方主张,日本在《旧金山和约》放弃南桦太(北纬50°以南)和千岛列岛的主权,目前全部千岛列岛由俄罗斯控制。大清不把豆包当干粮 库页岛失去是必然的从唐时期起,中国对包括库页岛在内的黑龙江下游地区开始行使行政管辖权,但基本只是存在贡赋关系,清前中期存在征税,登记户籍,绘制地图等行为,但同时期日俄也开始进入库页岛,实质性的开始行使行政管辖权,从清末期这岛就基本和中国没啥关系了,当然,你要扯自古以来也没办法。毕竟在古代库页岛是苦寒之地,所以只有进行简单的“羁縻”,而清朝又封禁关外,导致后来外东北人烟稀少,最终屈辱失地。对于像库页岛这样的边疆地区,要想守住无外乎派重兵、拼经济外加移民实边。在清王朝统治库页岛两百多年的时间里,既没往岛上派兵,也没有派驻官员,更不想着发展岛上的经济。这样的情况下,库页岛肯定守不住。清王朝的短视让中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库页岛其实一直以来都是属于大清的,但是大清不把豆包当干粮,这个足够冷的地方都没有人驻守,不,不能叫驻守,应该叫发配。到了19世纪中叶,库页岛被日俄偷偷瓜分了清政府都不知道。古代人的世界观和现代人完全不同。今天的世界各国都是寸土必争,而在古代有些像阿拉斯加一样地广人稀,不适合人生存的土地是白送都不要的。在清代以前,中国汉族王朝的领土主要就是在关内。关外除了辽东地区,一般没有什么汉人居住。因为汉族是个农耕民族,而关外的土地不适宜耕种。虽然东北地区的土壤非常肥沃,但以古代的生产力而言是很难开发的。东北的气候非常寒冷,冬季天寒地冻,汉人是很难适应那里的生活。要知道古代是没有集体供暖的!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让人怎么过冬?南方没有暖气冻不死人,但东北没有暖气绝对能给你冻成冰棍。而且古代也没有羽绒服,老百姓能有个棉衣就不错了,到了冬天难道冬眠吗?冬季的库页岛,千里冰封由于没有汉人去居住,古代汉人王朝在开疆拓土的时候就只能派兵驻守,而守军的所需要的给养大部分必须从中原运过去,这给中央政府造成了极大的财政压力。为了减少财政负担,从汉代开始,在西域驻守的汉军就开始屯田,自己养活自己。军人平时除了训练外还要亲自下地种粮食,这样可以节约一大笔的粮食运输费用。但即便如此,一旦边疆要塞被敌人攻破就很难再恢复了。因为边疆除了少数军人外根本没有老百姓,没有人是看不住土地的,也建立不了长久的统治。清代的版图在历史上是仅次于元朝,作为一个游牧民族,满族人的扩张性还是比较强的。而且清代皇权极为强大,仗打不打完全由皇帝自己说了算,可谓是只手遮天。若是在明代、宋代,只要是花钱的活动大臣们一般都不支持参加,尤其那些没有收益的劳师远征,朝臣们就更不同意了。
(明代后期版图,除了辽东地区外,基本上已经丧失了对关外的控制)当然清代辽阔的版图绝非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地通过对外战争慢慢获取的。到1760年清军消灭了盘踞西北百年之久的准噶尔汗国,领土面积进入全盛时期。但是即便是全盛时期也并不代表着清军可以击败沙俄,在清军消灭准噶尔汗国的同时,沙俄也趁机占领了准噶尔汗国北部地区,与清军共同瓜分了准噶尔。这时的沙俄同样也是处于上升期,武力值是绝对不逊于清军的。而且清朝也没有驻守库页岛,认证主权的欲望,原因如上文所说,这些土地对清朝没有价值,起码在清朝统治者眼里占领这些土地是没有意义的。就算是发配犯人也不至于去这么远的地方,有新疆和黑龙江就够了。
根据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规定,外兴安岭以南的黑龙江流域属于中国领土,其中库页岛也包含在内。但是清政府从来没有在岛上派驻过守军,对于该岛的监控也不是很严密。库页岛位于清帝国最东北地区,估计不是亲生的,属于爹不疼娘不爱,丢了都不知道。俄国一支没带杀人武器的民间地理探险队上去插了一个旗子,宣告这是沙皇领地,如同丹麦对格陵兰岛宣示主权一样。库页岛当初毛子一支远东探险队(人家不是带杀人武器的军队)上去插了一个棋子,如入无人之境,乾隆接到奏折说。乾隆看过奏报,微微一笑“朕知道了。想那江东苦兀野人岛,久无人居,寒冰四塞,几无大利。若驻兵于上,必糜费钱粮,百害无一利。不理会便是了”到18世纪末期俄国人和日本人分别从北部和南部登陆库页岛,并在岛上建立货栈、教堂、监狱等管理机构,而清廷对此竟然一无所知。到19世纪初,俄国与日本已在库页岛多次爆发武装冲突,清廷对此仍旧是毫不知情。1855年俄国与日本签订《日俄和亲通好条约》,该条约规定日俄两国互相承认对方在库页岛的存在,实际上就是瓜分了库页岛。但是此时库页岛在法律上仍旧是清朝领土,直到5年后的1860年清廷才在《中俄北京条约》中将该岛割让给沙俄。终归到底,对库页岛不重视的大清,促使库页岛成为日俄的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关于库页岛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中期成书的《山海经》:“有毛人在大海洲上”,“大海洲”即库页岛,“毛人”即库页岛土着人吉烈迷人。晋朝的郭璞解释到:“在大海洲岛上”。早期的库页岛居民的确体毛发达,元明清的文献都记载这里居民“人身多毛”。唐高宗年间,唐朝和新罗联军消灭了盘踞在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句丽。消灭了高句丽后,唐军并没有停下征服的脚步,而是继续向更远处的黑龙江流域进发。很快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黑水靺鞨人便向唐朝表示臣服。根据唐朝人的记载,黑水靺鞨人当时分为好几个部落,其中有一个部落叫作“窟说部”,居住在库页岛上。后来唐朝人就用窟说部部落的名称称呼他们的居住地。“窟说”这一名称到了清朝就被写作“库页”,这便是库页岛名称的由来。为了方便管理,唐玄宗开元年间,唐朝政府设置了黑水都督府管理黑水靺鞨人,并在库页岛上设置了相应的羁縻州。安史之乱之后,唐朝陷入藩镇割据的局面,无暇顾及东北地区的事务。到了唐宪宗年间,黑水都督府被唐朝撤销。唐朝崩溃后,居住在东北地区的契丹人崛起,并仿照中原王朝的形式,建立了辽朝。辽朝建立后没多久,就不停地对黑龙江流域的渔猎民族用兵。到了辽太祖统治末期,辽朝基本征服了黑龙江流域下游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地区。辽朝后期,政治腐败。被辽朝统治的女真人不满辽朝统治,在其领袖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起兵反辽,建立了金朝。到了完颜阿骨打的弟弟完颜晟即位时期,金朝灭掉了辽朝。据《金史》记载:“金之封疆,东极吉里迷、兀的改诸野人之境”这句话中的吉里迷指的就是黑龙江下游包括库页岛在内的渔猎民族活动的地区。金朝在唐辽两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库页岛的统治。根据今天的考古资料显示,金朝政府曾在库页岛上修筑了几个小城,可能还派驻了军队,这些小城在金朝灭亡后,还在库页岛上存在了一段时间。蒙元灭掉金朝后,专门设置了征东招讨司管理黑龙江流域的渔猎民族。但库页岛上的一些居民并不想臣服于蒙古,甚至还骚扰蒙古在黑龙江流域的城镇。为了彻底解决库页岛问题,从1264年开始,征东招讨司就多次组织军队进攻库页岛。到了1285年,库页岛上的渔猎部落终于向蒙元表示臣服,并表示向蒙元缴纳贡赋。但库页岛毕竟是天高皇帝远,岛上的居民时不时还会发动反抗元朝的叛乱。1308年,蒙元军队再次兵临库页岛。此战之后,库页岛再无大规模的反元叛乱发生。到了明清时期,库页岛依旧牢牢地掌握在中国王朝手中。明朝虽然是以汉人为主的王朝,但非常重视黑龙江流域的开发和治理。因为黑龙江流域远离中原,明朝在此并没有采取中原汉地的省制,而是设置了奴尔干都司进行管理。为了加强黑龙江流域和明朝中央的联系,从1411年至1432年,明成祖多次派亲信太监亦失哈率领舰队巡查黑龙江以及库页岛。在亦失哈巡查期间,明朝政府还在库页岛上设置了囊哈儿卫、波罗河卫和兀烈河卫三个卫所,这三个卫所全归努尔干都司节制。由此可见,明朝在库页岛上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建制。俄罗斯阿尔谢涅夫博物馆一楼室内的永宁寺姐妹碑,这被视作是明朝实际控建立统治的证据之一。可惜的是,随着中后期国力的衰落,明朝势力收缩,逐渐放弃了黑龙江流域和库页岛在内的广大领土的管理权。在明朝衰落的同时,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又再次兴起了。建州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逐渐征服了东北地区的渔猎部落。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塔拉称汗,建立后金。在后金建国后第二年,努尔哈赤就将库页岛纳入了后金的版图。为了统治库页岛,努尔哈赤在即位后不久就派人前往库页岛,向库页岛上的居民宣传后金国的相关政策,要求岛上的居民每年都要向后金朝廷进贡貂皮。当然后金朝廷对于按时进贡的库页岛居民会予以赏赐。慢慢的,这种进贡加赏赐的管理方式被后金朝廷制度化,被称作“贡貂赏乌林制度”。在寒冷的东北,种植棉花是不现实的,因此水貂毛皮也成为非常实用的商品流通。为了管理岛上的居民,努尔哈赤还在库页岛原先的聚落形态基础上,实行姓长制度,即将库页岛上的聚落分为“哈拉”和“噶珊”。哈拉的长官汉语称作“姓长”,噶珊的长官汉语称作“乡长”。姓长和乡长一般情况下要由后金朝廷直接任命。后来,后金改国号为清,入主中原。清朝将原先的东北地区分成了盛京将军、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三块将军辖地,库页岛归属吉林将军管辖。在明朝衰落的同时,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又再次兴起了。建州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逐渐征服了东北地区的渔猎部落。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塔拉称汗,建立后金。在后金建国后第二年,努尔哈赤就将库页岛纳入了后金的版图。为了统治库页岛,努尔哈赤在即位后不久就派人前往库页岛,向库页岛上的居民宣传后金国的相关政策,要求岛上的居民每年都要向后金朝廷进贡貂皮。当然后金朝廷对于按时进贡的库页岛居民会予以赏赐。慢慢的,这种进贡加赏赐的管理方式被后金朝廷制度化,被称作“贡貂赏乌林制度”。也就是说,库页岛在历史上先后被唐朝、辽朝、金朝、元朝、明朝、清朝等等朝代直接或间接统治。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9月7日,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唐朝文献中,开始出现“窟说”一词。根据文献记载,“窟说”属于黑水靺鞨中的一部。此后的中国文献将之称为“窟说”、“屈设”、“莫曳皆”、“骨嵬”、“苦夷”、“苦兀”、“库叶”、“库野”等,都是“库页”的转音。在满语中,库页就是“黑河口岛”的意思。中国最早将库页岛纳入版图,可能是在金朝。《金史》记载:“金之壤地封疆,东极吉里迷兀的改诸野人之境,北自蒲与路之北三千余里”。到底有没有包括库页岛呢?1919年,日本人鸟居龙藏在库页岛上发现了两座古代城池遗址,一处位于库页岛中部,出土了“靺鞨人的遗物”;另一处位于库页南端的西能吕登半岛上,名为“卡拉霍通”,“卡拉”也就是“哈拉”是女真的姓氏,“霍通”就是城池之意。元朝的文献也记载这里存在一些名为“豁通”的女真名称的城池。这些城池极有可能是金朝修建的。如果说金朝只是可能统治了库页岛,而元朝则是确定征服了这里。根据《元史》等资料记载,忽必烈曾在1264年开始对库页岛用兵,到1286年,征服库页岛。《高丽史》记载1287年:“东真骨嵬国万户帖木儿,领蛮军一千人,罢戍还元。”这说明,元朝在在库页岛驻守了1000人的军队。《元史》对“骨嵬”的位置也有记载:“候十月赛哥小海渡口结冰,冰上方可前去。”可见元朝征伐库页岛,还是用的骑兵。后来岛上的虾夷人作乱,元朝又派兵征伐,使其投降。明朝建立后,积极在东北经营。永乐三年,“苦野木(库页)等处女真野人头目虎头木等三十九人来朝”。1409年,明朝在黑龙江入海口一带的特林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加强了对东北的管理。1412年,明朝册封库页岛上的部落为“囊哈儿卫”,囊哈儿位于库页岛北部,俄国现在称为“郞格里”。后金建立之初,库页岛就已经臣服于清朝。《圣武记》记载1617年:“清太祖遣兵四百收滨海散各部,其岛居负险者刳小舟二百往取,库页内附,岁贡貂皮,设姓长、乡长子弟以统之。”到了皇太极时期,不断北征黑龙江女真,加强了对这一带的控制。康熙年间,为了绘制《皇舆全览图》,派遣人员登陆了库页岛,并在库页岛上设置了七个“噶山”。噶山是清朝设置在库页岛的基层管辖机构。1809年,日本人间宫林藏在《东鞑行记》中记载了库页岛上的三个“噶珊”,他发现这些噶“均由满洲官吏任命”。清朝还在库页岛进行了户口统计。现存于辽宁省档案馆的三姓副都统衙门满文档案记载:“库页费雅喀为六姓,一百四十八户。”图为库页岛居民收藏的清政府乾隆四十年颁布给库页岛的文书。这就是库页岛属于中国最直接的证据。库页每年要对清朝进行进贡,主要是“贡貂”。清朝初期,贡貂的地点在宁古塔。从1715年开始,改由宁古塔副都统每年夏天派遣船只到黑龙江下游的临时衙门接受贡赋。日本人保留了三份在库页岛收集清朝档案,都是嘉庆年间的,一份是满文,另外两份是汉文,主要讲的是宁古塔副都统派遣人员到库页岛征收贡赋的事情。另外,清朝的临时衙门也有贸易的性质,周边的民族,甚至日本的虾夷人也到此进行交易。在中国管理库页岛的时候,其他国家才开始发现库页岛。因为库页岛南部的人经常与北海道的虾夷人贸易,因此日本人很早就从虾夷人口中得知在库页岛的存在。1635年,日本的松前领主派人到库页岛探险,但只是到了库页岛最南端的白主就返回了。松前藩在库页岛探索的消息在日本传开后,德川幕府接管了松前藩在库页岛的据点。1643年,荷兰人的探险队到达了北海,但他们误以为库页岛是和北海道连起来的。俄国人在1645年远远看到了库页,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直到1732年,俄国的探险队才来到了库页岛,但是他们依然认为库页岛和北海道岛是连在一起的。日本人一直以为库页岛是一个半岛,直到1809年间宫林藏发现了鞑靼海峡后,才知道库页岛是一个岛屿。19世纪初,俄国开始向库页岛扩张。1803年,沙俄组织以克鲁森斯特仑为首的“环球航行探险队”,企图占据库页岛。1805年,探险队到达了黑龙江入海口处,由于做贼心虚,探险队未敢继续南下,于是他们向沙皇报告“库页岛是个半岛,和黑龙江河口有地峡相连,海船不能通航”,就这样探险队就借口回去了。而日本人也在从南方偷偷入侵库页岛。早在17世纪,日本的渔民就偷偷在库页岛一带打渔,逐渐地在库页岛的南端出现了日本人的渔村。18世纪末,日本封建领主松前在库页岛南端的白主设立了一个交易所,这是日本首次在库页设置殖民点。1809年,日本间宫林藏对库页岛进行了考察后,认为库页岛除了南端的白主之外,其他“均属满洲统辖之夷区”。鸦片战争后,俄国加紧向中国入侵。1847年,沙皇任命穆拉维约夫为东西伯利亚总督,并成立了“黑龙江问题特别委员会”。穆拉维约夫提出“必须占据黑龙江口和河口对面的萨哈林及黑龙江左岸。”1846年,沙俄再次派遣“勘察队”到库页岛探险,沙俄一再强调:“务必使中国人认不出猜不透是俄国船。”到1849年,俄国的涅维尔斯科伊船长到库页岛探险,他宣称“到我国及世界公认属于中国的地方去”,后来他终于发现库页岛是一个岛。此后,俄国对库页岛的侵略加速了。1853年俄美公公司在库页岛建立了据点,占领了该岛屿,并宣布库页岛“属俄国所有”。1855年,俄国的探险队和日本人相遇,两国签订了《下田条约》,规定库页岛暂时不划界。克里木战争后,俄国暂时从库页岛撤退。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俄国卷土重来,趁火打劫,逼迫清朝签订了《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从此库页岛就失去了。中国失去了库页岛后,日本和俄国继续在库页岛争夺。1867年日俄签订了《库页岛暂行规定》,俄国以千岛群岛中的得抚岛等四岛换取了库页全岛。1875年,俄国和日本正式签订《桦太千岛交换条约》,俄国以千岛群岛北部换取了全部的库页岛。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日本占领了整个库页岛。战后,又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沙俄割让库页岛北纬50度以南的地区给日本。此后日本在库页岛南部建立了桦太厅,俄国则在库页岛北部建立了萨哈林州。1918年,日本又趁苏俄政权立足不稳之际占领了库页全岛,直到1925年才撤兵。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苏联又全部占领了库页岛以及千岛群岛。库页岛争端才基本上尘埃落定。因为这段角逐的历史,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库页岛在发展方面一度出现十分尴尬的局面。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后,派出大量军队,夺取了库页岛的控制权——这就是老大哥的作风。日本签订《旧金山条约》承认了苏联对库页岛的主权地位。对于岛上居住的几十万日本人和朝鲜人,在二战结束后,苏联强制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遣返,直到1958年的时候,才终于遣返完毕。苏联虽然占领了库页岛,但是苏联主要阵地和核心经济区都在欧洲部分,对于万里之遥远东地区难以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再加上西伯利亚恶劣的气候环境,使得远东地区在发展上面难上加难。与此相比,日本人多地少,经济发展迅速,距离库页岛仅42公里,可以有效带动库页岛的经济发展,但当时属于冷战时期,再加上日苏在库页岛问题上的理事争端,苏联又不得不防范美国以及日本的势力,毕竟库页岛的战略位置对于日本来说,还是拥有足够的威慑力的。库页岛历史沿革真正的历史,不要一句自古以来轻轻带过。冰河时期冰河时期的库页岛与大陆相连。岛上原住民是以爱努族和尼夫赫人,以及以赫哲族和鄂伦春族为代表的通古斯人,主要靠打猎、捕鱼为生。元朝之前640年:岛上原住民向唐朝朝贡。12世纪:库页岛属于金朝管辖。元朝1264年:蒙古帝国派3,000大军攻占库页岛,当地住民骨嵬向蒙古人朝贡。1284年:骨嵬反元。1285年:元朝在奴儿干地方设置东征元帅府,随后隶属于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加强对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等地的管理。1308年:骨嵬向元朝降伏,并每年缴纳毛皮税,以海东青、貂鼠、水獭、海豹皮等为贡献。1368年:元朝灭亡,蒙古统治者败走漠北,失去了对此岛的控制。明朝1412年:明朝征服苦兀,在库页岛北部近海处设立囊哈儿卫,在中部波罗奈河流域设波罗河卫,东部驽烈河流域设兀烈河卫,隶属于奴尔干都司。为了更有效地管理黑龙江下游以及库页岛等地区,明朝政府曾先后10次派太监亦失哈出巡奴儿干地方,在当地建立永宁寺,并树立永宁寺碑,以记载管理当地之事。亦失哈并于1413年视察了库页岛。1430年:明宣宗派都指挥康旺、王肇舟、佟答敕哈等人前往奴儿干都司,抚恤军民。清朝1616年:根据魏源所着《圣武记》记载,“清太祖遣兵四百收濒海散各部,其岛居负险者刳小舟二百往取,库页内附,岁贡貂皮,设姓长、乡长子弟以统之”。清朝建立后,库页岛先被划归宁古塔副都统管理;1715年后,又归三姓副都统管辖。岛上居民需每年到黑龙江下游的普禄乡向清廷进贡貂皮。1635年:江户幕府松前藩藩主松前公广派村上扫部左卫门巡视库页岛。此后又于1650年、1689年、1700年先后派家臣巡视该岛。1644年:松前藩绘制全国地图《正保御国绘图》时,首次将北海道与库页岛等原住民居住地纳为日本领土。1679年:松前藩在库页岛的久春古丹建造临时性的渔民居住所,并开始与当地爱努族居民进行贸易。1689年:清朝与沙皇俄国签定《尼布楚条约》,规定外兴安岭以南为中国领土,但当时俄国人并不知晓库页岛的存在。1709年:康熙帝派遣三位耶稣会修士测量全国版图,耶稣会士得知有一大岛,翌年第二支由满人组成的测量队成功地横渡鞑靼海峡到了库页岛。1738年至1739年:探索日本航线的沙俄中尉什潘别尔克从虾夷人处得知了库页岛的存在。1742年:俄国探险者舍利京克勘探了几近整个库页岛的东海岸,令沙俄意识到该岛在远东地区的重要性。1783年至1787年:法国航海家拉彼鲁兹对黑龙江口和库页岛进行了勘察其间发现了拉彼鲁兹海峡(宗谷海峡)。1785年:江户幕府派遣工部吏山口铁五郎等5人及随从人员分两路勘察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得出结论:“库页岛的北部是隶属于中国清朝的”。日俄领土争夺时代1799年:沙皇俄国批准成立俄美公司,其任务是巩固沙俄在北太平洋地区的领土以及夺取黑龙江口、库页岛地区。1806年10月10日:俄美公司军官赫沃斯托夫的舰队在库页岛南端的久春古丹袭击了松前藩藩主的税务所,焚烧仓库,并宣布将库页岛收归俄国所有。次年,江户幕府派远山景晋赶赴库页岛,将库页岛收归幕府直辖,又命令仙台、会津两藩派兵驻守库页岛,直到1814年才将对该岛的管辖权交还松前藩。1808年:江户幕府发布“俄船驱逐令”,指令沿海各地,“今后无论在何处海面发现俄船,应即严加驱逐,如敢靠岸,应迅即逮捕或处死”。同年,江户幕府相继派遣最上德内、松田传十郎、间宫林藏到库页岛勘察,初步得出库页岛是一个岛屿的结论。松田传十郎在桦太最西端建立“大日本国国境”之国境标。1809年:间宫林藏再次勘察库页岛,并沿黑龙江溯流而上,访问了清朝在黑龙江下游德楞设立的地方政府。由此,日本人第一次确切地得知库页岛是一个岛屿,将之命名为“北虾夷”。1850年8月1日:涅维尔斯科伊到达库页岛北部的库艾格达岬,升起俄国国旗,宣布:“现在阿穆尔河口、萨哈林和鞑靼海峡沿岸地带已纳入俄国版图,它们不可侵犯并受到武力保护”。1853年4月:沙皇尼古拉一世命令俄美公司占领库页岛,并命令涅维尔斯科伊在库页岛东西两岸各建立一个哨所。同年8月,涅维尔斯科伊在库页岛东岸登陆,建立了以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命名的哨所,并宣布库页岛主权为俄国所有。1852年5月:沙俄远东政策委员会派普提雅廷为代表赴日进行谈判。1855年2月7日,日俄双方在伊豆下田签订《日俄和亲通好条约》,规定“千岛群岛中择捉岛以南归日本领有,以北为俄国领有;库页岛维持原状,不另定国界”。1854年:忙于克里米亚战争的沙俄暂时从库页岛撤军。克里米亚战争结束,沙俄趁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于1856年派兵重占库页岛,并将该岛划归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直辖。1859年8月:沙俄远东总督姆拉维约夫率9艘军舰抵达日本,提出以北纬48°线划界,库页岛整体为沙皇俄国所有,江户幕府予以拒绝。1860年11月14日:鸦片战争后,清廷走向衰落。在强迫中国签订《瑷珲条约》后,沙俄又以调停中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为借口,强迫中国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共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于俄国。1862年:江户幕府派竹内保德使团赴圣彼得堡进行谈判,并提出以北纬50°线划分日俄边界,而俄方坚持以北纬48°线为界,谈判未获成功。1866年:江户幕府再次派遣箱馆奉行小出秀实赴俄谈判。1867年3月30日,日俄双方签订《日俄桦太岛假规则》,其中规定:俄国把俄属千岛群岛中的得抚岛等四岛让与日本;允许日本渔民在库页岛居住;两国国界仍以北纬48°线为界,继续保持原来的杂居状态。沙俄管治期间1875年5月7日:日本与沙俄签订《桦太千岛交换条约》,俄国把千岛列岛北部给予日本,换取日本不再宣示对本岛的权利。日本宣布完全放弃本岛的领有权,全岛归由沙俄管治。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日军全面占领本岛(桦太之战)。南北分治时期1905年9月5日:根据日俄战争后的《朴茨茅斯和约》,俄国需割让本岛北纬50度以南的领土与日本。日本在割让地设立桦太民政署。1907年3月15日:桦太民政署升格成为桦太厅。1908年3月31日:日本内务省发出告示《桦太地名改正》,指示地名的日本语式汉字表记的转变。1909年:沙俄在库页岛北部建立州,首府为亚历山德罗夫斯克。1915年6月26日:日本发表《勅令第101号桦太ノ郡町村编制ニ关スル件》,在南桦太设立17郡4町58村。1918年:日本趁俄国十月革命发生时,再次向西伯利亚出兵,并占领本岛北部,直到1925年1月24日,在北京签订了《日苏基本条约》(也称日苏北京条约),日本才撤兵,两国建交,但苏联依照条约把北库页岛的石油开采与煤炭开采权限让渡给日本45年。即“北库页岛利权”。由日本五大企业巨头成立辛迪加“北辰会”开采。1929年:日本设置拓务省,“桦太厅”编入拓务省。1929年3月26日:桦太町村制进行公示,町村开始自治制。1941年4月签订《日苏中立条约》前的谈判中,苏联要求日本书面承诺在数月内放弃“北库页岛利权”。随后苏德战争爆发,日本未履行承诺。1943年日本战局不利,为防止苏联放弃中立,日本主动要求与苏联谈判放弃“北库页岛利权”,1944年3月30日双方签署议定书,北库页的日方企业资产作价500万卢布,并于随后5年每年提供5万吨石油。第二次世界大战1942年11月1日:日本拓务省与其他省厅因为一元化计划而合并成为大东亚省。桦太厅改为隶属于内务省之下。1943年4月1日:桦太编入内地,属于北海地方。1945年8月8日:苏联发动八月风暴行动,进攻库页岛,于8月28日全面控制本岛。战后1946年2月2日:苏联发表宣言,宣布占有库页岛全岛及千岛群岛,又在岛南部和千岛群岛建立南萨哈林州。1947年1月2日:苏联将库页岛北部与南萨哈林州合并为萨哈林州,并改由联邦直接管辖。1951年9月8日:日本旧金山和会上发表宣言,宣布全面放弃对千岛群岛、1905年9月5日获得之库页岛(南桦太)部分,以及邻近各岛屿的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1983年9月1日:大韩航空007号班机在库页岛西南方的公海被苏联国土防空军的Su-15拦截机击落,导致269人死亡。现存可证实中国最早管理两块碑:一为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的《永宁寺记》,一为宣德八年(1433年)的《重建永宁寺记》,均系明朝宦官亦失哈奉旨巡视奴儿干都司时竖立的。永宁寺碑是明朝政府对黑龙江流域及库页岛实行管辖的物证,也是研究明代东北的重要史料。清末曹廷杰重新发现永宁寺碑并将碑文拓下,使其得以流传于世;而这两块石碑则被俄国拆除并运往海参崴。永乐七年(1409),中国明朝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作为管辖黑龙江流域及库页岛的最高军政机构。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明成祖朱棣以女真族宦官亦失哈为钦差太监,派他前往奴儿干都司巡视,宣谕抚慰当地人民。永乐十一年(1413),当亦失哈第三次巡视奴儿干都司时,在奴儿干都司官衙所在地附近原有观音堂的基础上,修建了一座供奉观世音菩萨的佛寺——永宁寺。为了纪念永宁寺的修筑,亦失哈又竖立了一块石碑,上刻《永宁寺记》碑文,记录了建立奴儿干都司的史实及亦失哈前两次巡视的过程。明宣宗宣德七年(1432年),亦失哈第九次巡视奴儿干都司时,见永宁寺已毁,便在第二年重建了永宁寺,并又立一块碑,铭刻《重建永宁寺记》碑文,以记其事。这两通碑被合称为“永宁寺碑”。后代湮没亦失哈在宣德八年(1433年)第十次巡视奴儿干并重建永宁寺、立《重建永宁寺记》碑以后,就再也没有明朝官方人员巡视奴儿干的记载了,而奴儿干都司也在正统年间撤废(其所辖卫所仍属明朝)。永宁寺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倾圮了(这座寺庙的建筑遗迹历经俄国人多次毁坏,直到1918年还能看见,之后才毁坏得无影无踪),但两块永宁寺碑却一直矗立在黑龙江岸的悬崖之上。自17世纪以后,中外史料就陆续出现关于永宁寺碑的记录。清朝时期,奴儿干故地隶属吉林将军管辖。清朝康熙初年绘制的满文注释地图《胡尔哈入海图》和清初人杨宾的《柳边纪略》是目前所知关于永宁寺碑的最早文献记录。但是由于满清统治者一心掩盖其祖先臣属明朝的事实,坚持认为明朝疆域“东尽于开原、铁岭”,并且在其主持编修的《明史》中也没有奴儿干都司的记录。所以清朝时期奴儿干都司不为人知,而关于永宁寺碑的记录和考察更是接近于空白了。这一时期,外国人也有不少关于永宁寺碑的记录。1808年,日本人间宫林藏奉德川幕府之命在进入黑龙江流域“探险”时,曾见到这两块碑,并写入他着的《东鞑纪行》一书中。他这样描述道:“众夷至此处时,将携带之米粟、草籽等撒于河中,对石碑遥拜” ,可见明朝的永宁寺碑对当地居民的影响非常深远。但由于他是在船上遥看的,所以没有对这两块碑有仔细观察。俄国人最早知道永宁寺碑是在1676年,当时俄国来华使节尼古拉·斯帕法里根据哥萨克的传说,留下简单的记录:“二十年前,在阿穆尔河上和阿穆尔河口同中国人打过仗的我们的哥萨克人告诉我们,沿河上溯两天路程,有一个悬崖上平整出来的地方,他们在那里发现了一个逾二十普特的中国吊钟。在那里,他们在三个地方发现有铭刻汉文的石碑。当地居民告诉我们:古时候有一个中国皇帝从海路来到了阿穆尔河,并且在那里留下了这个碑刻和钟作为纪念和标志。”19世纪中叶以后,沙俄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1860年,俄国透过《北京条约》霸占了黑龙江、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永宁寺碑从此沦落异域。此后俄国人又对永宁寺碑不断进行记录和考察。185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律师、驻俄国商务代办佩里·麦克多诺·柯林斯横越西伯利亚,由黑龙江河源顺流而下,直至黑龙江口进行考察,1860年发表了《阿穆尔河纪行》一书,其中对永宁寺碑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其中这样写道:“这些土着居民对这个地方(永宁寺碑)及其在古代的用途,怀有一种神圣、持久和强烈的信仰,这种木片制成的花朵无疑是一年一度的献礼,还可能加上一头牲畜作为向这个地方的神抵赎罪的牺牲。” 亦可见永宁寺碑对当地居民的巨大影响。1861年,英国人拉文斯坦发表了《俄国人在黑龙江上》一书,对永宁寺碑的历史遗迹做过简明介绍:“在阿姆贡河(即亨滚河)口附近的黑龙江左岸屹立着一处高达百英尺的断崖,在其顶上发现有古刹的碑、塔二三处和其他遗物。碑石之一立于距绝壁大约二步远的地方,碑高五英尺。另一碑的碑座是花岗岩,碑身是纹理鲜明的灰色大理石。此二碑刻有铭文,记载着在此处建造寺庙之缘由。”1885年,中国学者曹廷杰奉吉林将军希元之命,到黑龙江东岸调查,也看到这两块碑,并拓下了碑文。他对永宁寺碑的考察在他的着作《西伯利东偏纪要》一书中有详细的描述。曹廷杰还根据碑文,首次确认这是中国明朝的永宁寺碑,并明确指出了这是明朝设置奴儿干都司时所立的石碑。这是历史上对永宁寺碑的第一次详细考察,并揭开了永宁寺碑和明代东北疆域的真相,碑文亦从此流传于世,并得到了重视。晚清着名地理学家、军事家、政治思想家曹廷杰,1885年是他冒死从俄人眼皮底下拓印了永宁碑文,在外东北历时129天,往返行程16000余里,曹廷杰在侦察俄境的四个多月中,坚持写日记,他访问了汉族居民和满族、朝鲜族、赫哲族、鄂伦春族、尼夫赫族、乌绩盖族等少数民族,访问了抗金名将牛岙、王贵的后裔,了解了各族居民的生活情况,详细记下了沦陷在俄占区中国各族人民勤劳勇敢的精神和热爱祖国、坚持抗俄的事迹。在侦察中,对古人用兵陈迹,俄侵略军据点、各处的兵数、地理险要、道路出入、屯占人口总数,土产赋税、贸易往来、民族风俗等一一笔录,整理成《旅俄日记》。十一月,他将确凿可证边界的资料、绘图、论文汇成《西伯利东偏纪要》一书。学术界论定该书“为研究东北亚洲历史 、地理、民族、国际关系所必备”,阐明黑龙江北岸、乌苏里江东岸地,历代均为中国领土。曹廷杰的这一发现和研究,当时被认为是“震惊学术界的一大贡献,”受到国内外重视,俄国学者巴·西·西里耶夫写道:“根据永宁寺碑文可以肯定,明永乐九年,明朝政府在奴儿干地区建立了地方管辖机构,把奴儿干改为省一级的都司。”连日本,虽也虎视东北,然其学者如内藤虎次郎,亦不得不求教于廷杰。次年曹廷杰就受到光绪皇帝召见(1866年),他写下《条陈十六事》给予圣上,具体阐述如何抗俄如何收复外东北库页岛故土,结合历史考证和地理考订,根据当时形势,主张军事上备战,政治上稳定内政,经理上开发边疆,外交上阻俄扩张,而后始可言抗俄。在中朝关系上,要支援朝鲜,唇齿相依。要不是后来清朝被民国推翻,曹廷杰的一切本来是能实现的,可就是因为清朝没了,1926年曹廷杰在上海郁郁而终。这是曹廷杰在俄境历尽艰辛写下的《东北边防辑要》其中一段:○库叶岛沿革形胜攷 【 环近诸小岛附】库叶岛,在古为女国,亦名毛人国,后汉书北沃沮海中有女国,唐书日本东北限大山外即毛人,今库叶岛在海中,恰与混同江口东西相值正,与所谓北沃沮海中合。北沃沮,今宁古塔东北之地,沃沮,犹今窝集,又作渥集,一作乌稽,皆同音异字,实一地也。库叶岛南隔一海峡,【 廷杰按地理全志有北路西峡,在日本库叶岛之间即此(这个意思是中国库页岛和日本国之间,别误会)】即日本国明开原志云,苦兀在奴儿干海东,人身多毛,其邻吉里述,男少女多,知女国毛人皆在此岛矣。三才图会有奚部,小如者部,其国无男。小如者,本室韦部名,当与库叶岛相近,梁四公记,有扶桑国此记多荒诞之言,然所记外藩风土物产尚有不尽诬者,所谓扶桑国即今宁古塔极东北之地,其官名与高丽同,其俗使鹿尤为切证,特扶桑之名出于附会耳,记云扶桑国东千余里有女国,身有毛,则知女国毛人盖本一地,传闻失实以为无男耳,唐书记流鬼【谨按唐书,流鬼国去京师万五千里,其地直黑水靺鞨,东北少海之北,三面皆阻海,今库叶岛东北隔海为俄罗斯国之甘查甲部,亦曰冈扎德加,亦曰堪察加,其地东西南三面皆阻海,惟北面与疴哥德部相连,其为古流鬼国无疑。甘查甲西面之海即黑龙江省,东北之海亦系渤海,非大海也。故唐书谓之少海,又云在黑水靺鞨东北也。黑水靺鞨即今黑龙江。】南邻莫曳部,明称苦兀,今称库叶,皆莫曳音转。吉里迷,元史作帖烈灭,故此岛今又名额里野,又作野所也,合而论之,则库叶岛之沿革思过半矣。一统志曰吉林宁古塔所属大洲在城东北三千余里,混同江口之东,大海中南北二千余里,东西数百里距西岸近处仅百里许【 廷杰按地理全志有,库叶海峡在库叶岛吉林之间即此】有山曰图可苏库,其长竟洲,林木深翳,有小水数十东西分流入海,会典图说曰三姓所属,海以外当混同江口之东有大洲,亘千里洲之上,西有博和毕河,汪艾河,低巴努河,温忒呼河,楚克津河,楚拉河,特肯河,伊对河,俱西流东有额里野河,皮伦图河,萨伊河,达喜河,郭多和河,塔塔马河,努烈河,启社什河,阿当吉河,俱东流皆入于海水道。(下一段不给你们断句了要断自己断去= =)提纲曰大长岛为黑龙江口海中大护沙南北袤长一千六百余里 【 南至极高四十九度八分至极高五十四度四分】 东西最阔三四百里或一二百里 【西近黑龙江南小圆岛为东二十六度半至东北斜处为东三十度四分】地形夭矫如游鱼中脊有山连峰自北至南松林相望蜿蜒不绝水分流东西入海海平处有居人数处 【廷杰谨按岛西北有图克苏图山额里雅河出其东麓其南麓为费雅喀人所居图克苏图山西南为音格绳山博和毕水出其南麓音格绳山东为塔塔马山塔塔马河出其东麓其西麓即库叶人等所居又有阿当吉山在岛之中稍南阿当吉河出其东麓启社什河出其北麓特肯河出其西麓伊对河出其西南麓山南即俄伦春人等所居】何秋涛形胜论曰东三省中吉林所辖地最广吉林所属中三姓副都统所辖地最广会典分三姓所辖为二图曰海以外图则库叶岛地也库叶虽一洲岛幅员千里为混同江口外大护沙其间捕牲部落曰库叶曰费雅喀曰俄伦春岁时贡貂皮于吉林【廷杰谨按贡貂诸部先皆亲赴宁古塔后设三姓副都统即赴三姓城惟库叶岛远在海中不能时至每年遣官至距宁古塔三千里之普禄乡收贡颁赐普禄乡即普隆霭噶珊亦作普壠噶山今混同江南岸俄人村镇伯力下八百余里地名木城有木城遗蹟土人犹能述其胜事曰此当年东毛子穿官处也海对岸为莫勒奇地方】环库叶之岛大小数十其崇山则有图克苏图音格绳之属其名川则有博和毕郭多和之属其地四围皆海北控俄罗斯南控日本拱护海口屹然为东三省保障是库叶岛之形胜也又曰此地隶于三姓副都统因地瘠民淳从前未专设大臣镇守若生齿日繁似亦宜加屯戍以重边防也廷杰谨考库叶附近诸岛有在混同江口海中者若东海岛沃新楚鲁峰岛图勒库岛雅普格哩岛及海内天然八岛均在吉林城东北各四千余里自混同江口迆而西南抵图们江口之东北约五千余里均归吉林省辖诸属中国者若珊延岛小多璧岛【 【 脱满字】 洲语多璧狐也】 西斯赫岛 【 满洲语西斯赫褥也】 阿萨尔乌岛大多璧岛妞妞斐颜岛 【满洲语妞妞呼爱小儿之词斐颜色】 扎克塘吉岛法萨尔吉岛岳杭噶岛 【 满洲语岳杭噶犹言有丝棉者】鄂尔博绰岛特依楚岛翁郭勒绰岛和尔多岛蒐楞吉岛勒富岛均在吉林城东南一千一百里外至二千一百里内又有在吉林城东北一千九百里之雅哈岛 【满洲语雅哈无燄火也】二千一百里之摩琳乌珠岛又有在宁古塔城东南五百九十三里之舒图岛八百八十四里之勒富岛恭查天命二年丙申遣收海边部众时东海沿边诸部尚多未附太祖遣兵四百往征凡散处部众悉收之其岛居负险不服者乘小舟尽取之而还当即此库叶岛及以上诸小岛也1904年,沙皇俄国将两块永宁寺碑拆除搬走,转移到海参崴的博物馆中,他们还将永宁寺附近遗迹(如石经幢、八角塔)等全部毁坏。现在两块碑仍在海参崴,由于保存条件不佳(其中一碑甚至露天存放),碑文已经模糊不清了。这是清代着名数学家董祐诚所绘《皇清地理图》中的库页岛地图。董氏依据乾隆《内府舆图》增补道光二年(1822年)以前政区地名绘成。书内含地图凡八十八叶,总计清道光时中国南北纬度相距四十三度,东西经度相距七十七度,计里定方,南北八千六百里,东西一万一千五百里。此为广东艺芳斋覆清咸丰六年长沙胡氏日知斋刊本。是的,这就是清政府的地图,是皇帝官员军部都看过的,上面明明确确绘画着库页岛的具体地理水文山川居所,时至今日依然可以在谷歌地图里找到对应地点。根据《清史稿》吉林卷记载,“又东北海中库叶岛,一曰黑龙屿,广三四百里,袤二千馀里。西北图克苏图山,山阴社瓦狼、阳费雅喀部,南有阿当吉山,山东嵩阔洛、南俄伦春部,又南雅丹部,并天命中内附。辽远不克时至,岁以夏六月遣使至宁古塔东北三千里普鲁乡贡献,颁赉有差。后属三姓。今亦为俄有矣。又东南海中虾夷岛,康熙中屡偕库叶人至混同江境内贡貂受赏,后亦隶日。”库页岛的地理环境和战略地位库页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位于亚洲东北部,黑龙江(俄语称阿穆尔河)入海口的东南方向,东部和北部为鄂霍次克海及太平洋,西部是鞑靼海峡,南部是拉彼鲁兹海峡(宗谷海峡)与日本国接壤,距离日本仅42公里,是东北亚地区仅次于本州岛和北海道岛的第三大岛,紧靠北海道渔场。距离欧亚大陆仅有7公里远,而且海水极浅,大部分地方的深度不超过十米。库页岛地形南北狭长达984公里,东西宽6-160公里,其形状如鱼,面积约7.6万平方公里,为台湾岛面积的2倍多,再加上一个北京市那么大。库页岛拥有超过6000条河流及1600个湖泊,自然资源丰富,物产丰裕。较大的内河有:波罗奈河(350公里)、 特米河(330公里)、维阿赫图河和柳托加河(各为130公里)。岛上有 俄罗斯联邦境内最大的瀑布伊里亚-穆罗梅茨瀑布,瀑高为141米。北部地势较低,中南部多山,最高点海拔1609米。此外,库页岛上拥有众多的湖泊和沼泽地。库页岛上森林资源丰富,有萨哈林冷杉、鱼鳞松、阔叶藤本松。高山上有石桦灌木丛和偃松。此外,还有石油、天然气、煤等资源。渔业资源发达,水产大部分为蟹、鲱鱼、 鳕鱼和 鲑鱼。由于该岛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因此地震频繁。库页岛属于大陆性气候,气候寒冷,夏季短暂,冬季长达六个月,冬天的平均气温都在-19℃至-24℃之间,较北方的地区气温可低到-40℃。若干港口长期冰封。北部封冻达八个月之久。年降水量500-1200毫米。库页岛(俄称“萨哈林岛”)整座岛屿纵长横窄,宛如一艘航母停泊在黑龙江口,西隔鞑靼海峡与大陆相望,南隔宗谷海峡与北海道相对。岛上森林葱茏,河流广布,煤、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渔业资源更是发达。库页岛是大陆性气候,气候寒冷,夏季短暂,冬季长达半年,冬天的平均气温都在-19℃至-24℃之间,气候条件相对比较恶劣。库页岛北部就是要是丘陵山地,比较平坦。库页岛中南部主要是山地,主要由东库页山(东萨哈林山)和西库页山(西萨哈林山)组成。库页岛是名副其实的自然资源宝库。库页岛上有超过6000条河流及1600个湖泊,森林资源、石油资源、煤矿资源、渔业资源极为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森林覆盖率高达60%,拥有巨量的林业资源;库页岛目前已探明石油储量高达70亿吨,与我国大庆油田相当,被称为“远东科威特”;煤炭资源1亿吨;沿海渔业资源100万吨/年。库页岛几乎很难再看见中国的痕迹,岛上曾拥有的永乐年间的篆刻石碑也不见踪影。在遥远东北方的海上库页岛(萨哈林岛)与北海道岛、日本诸岛屿组成了一个关于远东和日本海的岛链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china/202205/130776.html
以上是关于库页岛-库页岛是如何从中国脱离逐步成为俄国领土的?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