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北宋宰相被称为什么?宋朝宰相制度历史介绍

宋朝-北宋宰相被称为什么?宋朝宰相制度历史介绍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宋朝-北宋宰相被称为什么?宋朝宰相制度历史介绍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北宋宰相被称为什么?宋朝宰相制度历史介绍

宰相则不是具体官职(只有辽国曾经设立过宰相一职),而是对中国古代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统称。“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宰相始设于战国时期,于明洪武年间被朱元璋废除,虽然存在了一千六百多年,但其实也不是常职,而是断断续续的存在。宰相地位历代不同:太宰、相、相邦、相国、丞相、大司徒、尚书令、中书令、侍中、中书舍人、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等等。丞相和宰相一样吗?都是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官职吗?丞相是具体官职。丞相是中国古代最高官职,乃是百官之首,是代替皇帝统领文武百官、辅佐皇帝总理国政的最高官员。

宋朝-北宋宰相被称为什么?宋朝宰相制度历史介绍宰相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例如汉代的丞相可以称之为宰相,很长时间就是一个人,魏晋南北朝的录尚书事可以算宰相,唐代的三省长官,甚至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算宰相,宰相就是一群人。从汉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礼,逐渐降级,至宋太祖废“坐论”之礼,使宰相地位大降。宋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相。整个宋朝宰相制度发生多次变化。宋太祖建国后,不断加强皇权,分化、削弱相权。实行“二府三司制”,宰相职权被一分为三,中央虽设三省,但三省及六部长官不经特许不得管理本司事务,成为闲职。实际权力归属“中书门下”这一机构,又称政事堂、都堂等,管理国家行政事务,以同平章事为长官,多由中书、门下两省侍郎担任,无定员。一、宋太祖建国后宋太祖建国后,不断加强皇权,分化、削弱相权。实行“二府三司制”,宰相职权被一分为三,主要在于宋代设中书、枢密、三司分掌政、军、财三大务。宰相实际为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三司使、参知政事。二、元丰改制后元丰改制撤销中书门下,恢复唐初三省制度,置三省长官——尚书令、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不过,这三个官位只是虚设,从不授人。又仿照唐制,用尚书左仆射、右仆射代行尚书省的职权;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代行中书令的职权,他们是正宰相。这时,参知政事的名称被取销,而增设了四名副宰相,即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三、宋徽宗政和年间蔡京任宰相,自称“太师”,总领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之事,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太宰”、“少宰”,由太宰兼门下侍郎,少宰兼中书侍郎。钦宗靖康年间,又废除太宰和少宰,改为尚书左仆射和右仆射。四、南宋高宗建炎年间正式以左仆射和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正宰相,又将门下侍郎和中书侍郎改为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还取消尚书左、右丞的官称,大体上恢复了宋初的制度。五、孝宗乾道年间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又改左、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左、右丞相,参知政事照旧。除去中书令、侍中、尚书令的虚称。门下并入中书,称中书门下。左右宰相主中书事,兼尚书省之长,六部直属于宰相,尚书省之制已废于无形,实际上这也是三省合一。从此,左右宰相成为全国最高的行政长官,尚书省只掌握六部,奉命执行政务。宋朝知名宰相介绍1、赵普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 五代至北宋初年着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早年曾被刘词辟为从事,后担任赵匡胤(宋太祖)的掌书记。显德七年(960年),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拜相,协助赵匡胤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淳化三年(992年),赵普病逝,年七十一。宋太宗亲撰八分字神道碑赐之。累封韩王,赐谥“忠献”,并配飨太祖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赵普虽读书少,但喜观《论语》。其“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以儒学治国的名言。寇准寇准(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及知巴东、成安二县。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太宗重用,三十二岁时拜枢密副使,旋即升任参知政事。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年),与参知政事毕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当年冬天,契丹南下犯宋,包围了澶洲等河北地区,朝野震惊;寇凖反对南迁,力主真宗亲征,从而稳定了军心,使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景德三年(1006年),因王钦若等人排挤,辞去相位。天禧元年(1017年)又恢复宰相职务。后因参与宫廷权力斗争,被丁谓等人排挤,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 (1023年),病逝于雷州。皇祐四年(1053年),宋仁宗下诏为其立神道碑,并亲于碑首撰“旌忠”字,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谥号“忠愍”,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寇凖善诗能文,其七绝诗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2、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着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着。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宋朝宰相一览表 宋朝历代丞相列表太祖朝宰相六人:范 质、王 溥、魏仁浦、赵 普、薛居正、沈义伦太宗朝宰相九人:赵 普、薛居正、沈义伦、卢多逊、宋琪、李昉、吕蒙正、张齐贤、吕端真宗朝宰相十二人:吕蒙正、张齐贤、吕 端、李 沆、向敏中、毕士安、寇 准、王 旦、王钦若、丁 谓、李 迪、冯 拯仁宗朝宰相二十三人:王钦若、丁 谓、冯 拯、王 曾、李 迪、张知白、张士逊、吕夷简、王 随、陈尧佐、章得象、晏 殊、杜 衍、贾昌朝、陈执中、文彦博、宋 庠、庞 籍、梁 适、刘 沆、富 弼、韩 琦、曾公亮英宗朝宰相二人:韩 琦、曾公亮神宗朝宰相九人:富 弼、韩 琦、曾公亮、陈 旭、王安石、韩 绛、吴 充、王 圭、蔡 确哲宗朝宰相十一人:司马光、文彦博、王 圭、蔡 确、韩 缜、吕公着、吕大防、范纯仁、刘 挚、苏 颂、章惇徽宗朝宰相十二人:章 惇、韩忠彦、曾 布、蔡 京、赵挺之、何执中、张商英、刘正夫、余 深、王 黼、李邦彦、白时中钦宗朝宰相七人:李邦彦、白时中、张邦昌、吴敏、徐处仁、唐 恪、何 ?高宗朝宰相十五人:李 纲、黄潜善、汪伯彦、朱胜非、吕颐浩、杜 充、范宗尹、赵 鼎、张 浚、秦 桧、万俟卨、沈 该、汤思退、陈康伯、朱 倬孝宗朝宰相十八人:张 浚、汤思退、陈康伯、朱 倬、史 浩、洪 适、叶 颙、魏 杞、蒋 芾、陈俊卿、虞允文、曾 怀、叶 衡、赵 雄、王 淮、周必大、留 正光宗朝宰相三人:周必大 、留 正、葛 邲宁宗朝宰相九人:留 正、赵汝愚、余端礼、京 镗、谢深甫、陈自强、韩侂胄、钱象祖、史弥远理宗朝宰相十六人:史弥远、郑清之、乔行简、崔与之、李宗勉、史嵩之、范 钟、杜 范、游 侣、赵 葵、谢方叔、吴 潜、董 槐、程元凤、丁大全、贾似道度宗朝宰相五人:贾似道、程元凤、江万里、叶梦鼎、马廷鸾恭帝朝宰相七人:贾似道、王 爚、章 鉴、陈宜中、留梦炎、吴 坚、文天祥端宗朝宰相三人:陈宜中、李庭芝、文天祥幼帝朝宰相二人:文天祥、陆秀夫宋朝历任宰相都是谁范质 (911~964)河北威县王溥 (922年-952年),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魏仁浦 (911-969)(今河南卫辉)人赵普 (922-?)生于幽州蓟州(今北京城西南)薛居正 (912~981)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沈义伦(909—987),开封太康(今属河南)人卢多逊 (934~985) 河南怀州人(今河南泌阳)。李昉 [公元九二五年至九九六年]字明远,河北深州饶阳人宋琪 (917—996) 宋范阳蓟(今北京大兴)人吕蒙正 - (944或946-1011),字圣功,河南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张齐贤 [公元九四三年至一o一四年]字师亮,山东曹州句容人,吕端 (935-1000),字易直,北宋幽州安次(现河北廊坊安次区)人李沆 (九四七~一○○四),字太初,洺州肥乡(今属河北)人向敏中 [宋](公元九四八年至一〇一九年)字常之,(河南开封人)。毕士安 (九三八~一○○五),西京山西大同人寇准 (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汉族。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王旦 (九五七~一○一七),字子明,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王钦若 (962-1025年) 北宋大臣。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丁谓 966——1037)北宋大臣。字谓之,(江苏苏州吴县)人李迪 濮州(今山东鄄城)人,字复古。生于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卒于宋仁宗庆历七年(1O47冯拯 (958~1023),字道济,孟州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王曾 青州益都(今山东益都)人,字孝先。生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卒于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补充:王曾(978-1038)字孝先,宋泉州晋江旌贤乡人。祖上世居泉州王厝埕,有两说。存争议张知白 (?-1028),北宋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仁宗天圣三年(1025),张士逊 :(964-1049年),北宋官吏、字顺之。阴城(今湖北光化西)人吕夷简 (978—1040年),字坦夫,祖籍莱州(今属山东);陈尧佐 号知余子(963—1044年),阆州阆中人(今四川南充阆中),章得象(978-1048年),字希信,世居泉州(福建泉州人)晏殊 (991-1055),字同叔。北宋 抚州 临川县文港乡(今江西南昌 进贤)人杜衍 (978~1057),字世昌,北宋山阴上虞驿亭人(今浙江绍兴人),范仲淹 (989—1052年)江苏吴县人陈执中 (九九○~一○五九),字昭誉,名相陈恕之子,洪州南昌(今属江西)人。文彦博(1006年-1097年),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宋庠 (996~1066),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庞籍 (988年—1063年) not;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成武县)人,刘沆 not; 今江西省永新县埠前镇三门前人富弼 (1004—1083)字彦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韩琦 (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曾公亮 字明仲,号乐正生于宋咸平二年(999年)。,福建泉州府晋江人,鲁宗道 (966—1029) 宇贯之,安徽亳州人。韩绛 (一○二一~一○八八),字子华,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王安石 (1021-1086)。江西抚州临川人吴充 (1021-1080) 北宋大臣。字冲卿,建州浦城(今属福建南平浦城)人,王圭 (1019年~1085年),字禹玉,华阳(今四川成都)人蔡确 (1037———1093),字持正,福建泉州人韩缜 (1019-1097)字玉汝,原籍灵寿(今属河北)人吕惠卿 (1032-1111年),字吉甫,泉州晋江人,司马光 (1019~1086),(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吕公着 [公元一o一八年至一o八九年]吕公着字晦叔,安徽寿州人吕大防 (1027年—1097年),字微仲,京兆府蓝田(今陕西蓝田)人范纯仁 (1027-1101) 北宋大臣。字尧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苏颂 (1020年-1101年),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人章惇 字子厚(1035—1105)福建南平浦城人蔡卞 北宋书法家。(一○五八~一一一七),字元度,仙游(今属福建莆田仙游)人苏辙1039年-1112年) 汉族,字子由,宋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县)人,韩忠彦 (1038~1109) 字师朴今属河南安阳)人曾布 (一○三六~一○七),中国北宋大臣。字子宣,南丰(今属江西)人,蔡京 (1047~1126),北宋名臣。字元常。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莆田仙游)人蔡攸 1077-1126) 宋徽宗、钦宗时宰相。字居安,蔡京长子。(今属福建莆田仙游)人蔡懋 北宋泉州晋江(今属福建泉州晋江)人,赵挺之 [宋]赵挺之(1040-1107) 北宋大臣。字正夫,密州诸城(今属山东)人。何执中 (1043-1116) 北宋大臣,处州龙泉(今浙江省龙泉县,位云和县西。一说为今浙江省丽水县)张商英 1043年-1122年),北宋蜀州(四川崇庆)新津人。郑居中 (1059-1123) 北宋官吏。宋徽宗时太宰。字达夫,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刘正夫 [宋],字德初,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柯城区)人。余深 . (约1050—1130年),字原仲,北宋时期福建福州罗源人,王黼 (1079—1126),宋开封府祥符县(今属河南开封)人,李邦彦:浪子宰相 (?一 1130) (今河南沁阳)人。王安中 (1075~1134) 北宋末中山曲阳(今属河北)人张邦昌 (1083-1127)北宋末年永静军东光(今属河北)人欧阳珣(1081-1127年)(今属福建泉州晋江)人童贯 (1054-1126)),开封(今属河南开封)人高俅 (?—1126)籍贯不祥梁师成 (?-1126) 北宋末宦官,籍贯不详张叔夜 (1065-1127)永丰(今江西广丰)人种师道 (1051-1126) 北宋名将。原名建中,又名师极,字彝叔。洛阳(今属河南洛阳)人。邓洵武 ((1057-1121)北宋大臣。字常。四川双流人何栗 何公者,何栗也,字文缜,宋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出生于四川省仙井监(今仁寿县)。李纲 (1083年-1140年),福建南平邵武人黄潜善 (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南平邵武)人汪伯彦 (1069-1141) 南宋初奸臣。北宋末祁门(今安徽省祁门县)人吕颐浩 (1071年-1139年)山东德州人朱胜非 (1082-1144)蔡州(今河南汝南)人。杜充 (?-1141) 南宋叛臣。北宋末南宋初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人范宗尹 (1100-1136) 南宋初大臣。字觉民,邓城(今湖北襄樊)人秦桧 ((1090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字会之,江宁(今江苏南京)人赵鼎 (1085-1147) 南宋政治家、词人。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张浚 (1097—1164),字德远,汉州绵竹(今属四川绵竹()人汤思退 (1117—1164) 浙江龙泉县人陈康伯 [公元一o九七年至一一六五年]字长卿,信州弋阳人(江西弋阳人)朱倬 (1086—1163)字汉章,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人。韩肖胄 (一○七五~一一五○),字似夫,相州安阳(今属河南安阳)人史浩 (1106~1194) 南宋政治家、词人。字直翁。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洪适 [南宋]字景伯(今江西九江鄱阳)人叶颙 (仙游人一一一七至一一八四),福建仙游人虞允文 (1110~1174)中国南宋抗金名臣。字彬甫。仁寿(今属四川)人。陈俊卿 [公元一一一三年至一一八六年]字应求,福建莆田人。梁克家 (1127~1187年),福建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晋江)人,曾怀 (1100-1172年),字钦道,祖籍晋江,(今福建泉州晋江)人王淮 [宋](一一二七至一一九o)字季海,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周必大 (1126~1204) 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留正 1129-1206 字仲至,,(今福建泉州永春人)。赵汝愚 (1140--1196),字子直,江西饶州余干人王蔺 (?-1202),字廉仲,号轩山。宋无为县人。(安徽巢湖市人)余端礼(一一三五~一二○一),(今浙江衢县东北)人京镗 (1138 —1200)字仲远,晚号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谢深甫 (1139-1204),字子肃,临海下渡人。(浙江临海人陈自强(1141-?) 籍贯未祥韩侂胄 (?~1207年),,字节夫,宋朝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钱象祖 (1145—1211年),字伯同,号止安,临海人(浙江临海人)史弥远 字同叔。明州鄞县人(宁波鄞州区人)葛洪 (1152~1237),。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镇葛府人,郑清之 [公元一一七六年至一二五一年]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别号安晚,庆元府鄞县人(宁波鄞州区人)。乔行简 (1156—1241),字寿明,浙江东阳人崔与之 (1158--1239),广东增城人【李宗勉】(?—1241年),字强父,富阳古城(今常安乡)人。(浙江富阳人)史嵩之 (?-1256) 南宋大臣。字子由,一作子申,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杜范 [公元一一八一年至一二四四年]字成之,浙江黄岩人。赵葵(一一八六~一二六六),字南仲,号信庵,一号庸斋,衡山(今属湖南)人谢方叔 (?-1272) 南宋末大臣。字德方,号渎山,威州(今四川理县东北)人董槐 (?~1262)字廷植,定远县城人。(安徽定元人)程元凤 (一二○○~一二六九),字申甫,号讷斋,歙县(今属安徽歙县)人。丁大全 (1191~1263),字子万,南宋镇江(今属江苏)人贾似道 (1213~1275年),字师宪,天台人。(浙江天台人)陈贵谊 (1183~1234) 字正甫,福清场前人。(福建福州福清人)曾从龙 字君赐,号云帽居士。生卒年不详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晋江)人郑性之 生于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福州(今福建福州)人,叶梦鼎 (1200—1279),字镇之,号西涧,宁海东仓上宅人。(浙江宁海人)江万里 (1198——1275),字子远,号古心,今都昌县阳丰乡府前江家人(江西都昌人)马廷鸾 [公元一二三二年至一二九八年]字翔仲,蛲州乐平人河南蛲州人。姚希得 [公元?年至一二六九年]字逢原,一字叔刚,潼川人(陕西潼川人)留梦炎 浙江衢州(今浙江衢县)人,陈宗礼 公元?年至一二七o年]字立之,南丰人(江西南丰人)。陈宜中 [1236?~1276?(一作1280)],字与权,浙江永嘉人。陈文龙 初名子龙,字君贲。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福建莆田人,)文天祥 -(1236—1283) 汉族,吉州吉水(今属江西吉安)人。陆秀夫 (1236—1279)南宋抗元名臣。汉族,字君实,楚州盐城长建里(今属江苏盐城人)宋朝137位宰相籍贯一览表(你的家乡有谁)01 范质 大名宗城人 (今河北邢台威县)02 王溥 山西祁县人 (今山西晋中祁县)03 魏仁浦 卫州汲县人 (今河南卫辉)04 赵普 幽州蓟县人 (今北京蓟县)05 薛居正 开封浚仪人 (今河南开封)06 沉义伦 河南太康人 (今河南周口太康)07 卢多逊 怀州河内人 (今河南焦作沁阳)08 宋琪 幽州蓟县人 (今北京蓟县)09 李昉 深州饶阳人 (今河北衡水饶阳)10 吕蒙正 河南洛阳人 (今河南洛阳)11 张齐贤 曹州冤句人 (今山东菏泽)12 吕端 幽州安次人 (今河北廊坊安次区)13 李沆 洺州肥乡人 (今河北邯郸肥乡)14 向敏中 河南开封人 (今河南开封)15 毕士安 代州云中人 (今山西大同)16 寇准 华州下邽人 (今陕西渭南)17 王旦 大名莘县人 (今山东聊城莘县)18 王钦若临江军新喻人(今江西新余)19 李迪 濮州人 (今山东菏泽鄄城)20 丁谓 江苏长洲人 (今江苏苏州吴县)21 冯拯 孟州河阳人 (今河南焦作孟县)22 王曾 青州益都人 (今山东潍坊益都)23 张知白 沧州清池人 (今河北沧州东南)24 张士逊光化军阴城人(今襄樊老河口)25 吕夷简寿州人(今安徽凤台) 祖籍莱州26 王随 孟州河阳人 (今河南焦作孟县)27 陈尧佐 阆州阆中人 (今四川南充阆中)28 章得象 建州浦城人 (今福建南平浦城)29 晏殊 抚州临川人 (今江西抚州临川)30 杜衍 山阴上虞人 (今浙江绍兴上虞)31 贾昌朝 真定获鹿人 (今冀石家庄获鹿)32 陈执中 洪州南昌人 (今江西南昌)33 文彦博 汾州介休人 (今山西晋中介休)34 宋庠 安州安陆人 (今湖北孝感安陆)35 庞籍 单州成武人 (今山东菏泽成武)36 梁适 郓州须城人 (今山东泰安东平)37 刘沆 江西永新人 (今江西吉安永新)38 富弼 洛阳人 (今河南洛阳)39 韩琦 相州安阳人 (今河南安阳)40 曾公亮 泉州晋江人 (今福建泉州晋江)41 陈升之 建州建阳(今福建省建阳市)42 韩绦 开封雍丘人 (今河南开封杞县)43 王安石 抚州临川人 (今江西抚州临川)44 吴充 建州浦城人 (今福建南平浦城)45 王珪 成都华阳人 后徒舒(今皖舒城)46 蔡确 泉州晋江人 (今福建泉州市区)47 韩缜 开封雍丘人 (今河南开封杞县)48 司马光 陕州夏县人 (今山西运城夏县)49 吕公着寿州人 (今安徽凤台)50 吕大防 京兆蓝田人 (今陕西西安蓝田)51 范纯仁 苏州吴县人 (今江苏苏州吴县)52 刘挚 永静军东光 (今河北沧州东光)53 苏颂 泉州南安人 (今福建泉州南安)54 章惇 建州浦城人 (今福建南平浦城)55 韩忠彦 相州安阳人 (今河南安阳)56 曾布 南丰人 (今江西抚州南丰)57 蔡京 兴化仙游人 (今福建莆田仙游)58 赵挺之 密州诸城人 (今山东潍坊诸城)59 何执中 处州龙泉人 (今浙江丽水龙泉)60 张商英 蜀州新津人 (今四川成都新津)61 郑居中开封人 (今河南开封)62 刘正夫 衢州西安人 (今浙江衢州柯城区)63 余深 福州罗源人 (今福建福州罗源)64 王黼 开封祥符人 (今河南开封)65 白时中 寿州寿春人 (今安徽寿县)66 李邦彦怀州人 (今河南焦作沁阳)67 张邦昌永静军东光人(今河北沧州东光)68 吴敏 真州人 (今江苏扬州仪征)69 徐处仁 应天谷熟人 (今河南商丘东南)70 唐恪 余杭钱塘人 (今浙江杭州)71 何栗 仙井监人 (今四川仁寿瑞云山)72 李纲 福建邵武人 (今福建南平邵武)73 黄潜善 福建邵武人 (今福建南平邵武)74 汪伯彦 徽州祁门人 (今安徽黄山祁门)75 朱胜非 蔡州人 (今豫驻马店汝南)76 吕颐浩乐陵迁齐州人(今山东济南市)77 杜充 相州人 (今河南安阳)78 范宗尹 襄阳邓城人 (今湖北襄樊樊城)79 秦桧 江宁人 (今江苏南京)80 赵鼎 解州闻喜人 (今山西运城闻喜)81 张浚 汉州绵竹人 (今四川绵阳绵竹)82 沉该 湖州归安人 (今浙江湖州) 湖州吴兴?归安人83 万俟卨 开封阳武人 (今河南新乡原阳)84 汤思退 处州青田人 (今浙江丽水青田)85 陈康伯 信州弋阳人 (今江西上饶弋阳)86 朱倬 福州闽县人 (今福建福州闽侯)87 史浩 明州鄞县人 (今浙江宁波鄞县)88 洪适 饶州鄱阳人 (今江西上饶鄱阳)89 叶颙 兴化仙游人 (今福建莆田仙游)90 魏杞 寿州寿春人 (今安徽寿县)91 蒋芾 常州宜兴人 (今江苏无锡宜兴)92 陈俊卿 兴化人 (今福建莆田)93 虞允文 隆州仁寿人 (今四川眉山仁寿)94 梁克家 泉州晋江人 (今福建泉州东街)95 曾怀 泉州晋江人 (今福建泉州晋江)祖籍晋江,迁苏州常熟96 叶衡 婺州金华人 (今浙江金华市)97 赵雄 资州人 (今四川资阳)98 王淮 婺州金华人 (今浙江金华)99 周必大庐陵人 (今江西吉安)100 留正 泉州永春人(今福建泉州永春)101 葛邲 江阴青阳人(其先居丹阳,后徙吴兴)102 赵汝愚饶州余干人(今江西上饶余干)103 余端礼衢州龙游人(今浙江衢州衢县东北)104 京镗 豫章人 (今江西南昌)105 谢深甫台州临海人(今浙江台州临海)106 陈自强福州闽县人(今福建福州闽侯,另说长乐人)107 韩侂冑相州安阳人(今河南安阳)108 钱象祖台州临海人(今浙江台州临海)109 史弥远明州鄞县人(今浙江宁波鄞县)110 郑清之庆元鄞县人(今浙江宁波鄞县)111 乔行简浙江东阳人(今浙江金华东阳)112 崔与之广州增城人(今广东广州增城)113 李宗勉富阳古城人(今浙江杭州富阳)114 史嵩之庆元鄞县人(今浙江宁波鄞县)115 范锺 婺州兰溪人(今浙江金华兰溪)116 杜范 台州黄岩人(今浙江台州黄岩)117 游佀 果州南充人(今四川南充)118 赵葵 衡山人 (今湖南衡阳衡山)119 谢方叔威州人(今四川阿坝理县东北)120 吴潜 宣州宁国人(今安徽宣城宁国)121 董槐 濠州定远人(今安徽滁州定远)122 程元凤徽州歙县人(今安徽黄山歙县)123 丁大全 镇江人 (今江苏镇江)124 贾似道台州天台人(今浙江台州天台)125 叶梦鼎台州宁海人(今浙江宁波宁海)126 江万里都昌人 (今江西九江都昌)127 马廷鸾饶州乐平人(今江西景德乐平)128 王爚 绍兴新昌人(今浙江绍兴新昌)129 章鉴 隆兴分宁人(今江西九江修水)130 陈宜中温州永嘉人(今浙江温州永嘉)131 留梦炎 衢州人 (今浙江衢州衢县)132 吴坚 台州仙居人(今浙江台州仙居)133 文天祥吉州庐陵人(今江西吉安)134 贾馀庆资料缺135 李庭芝汴州(开封)徙(鄂)应山再徙随136 陆秀夫楚州盐城人(今江苏盐城建湖)137 姚良臣资料缺宋朝官职制度的特点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宋朝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体现在职官制度上,有五大特点,即中央集权、皇帝集权、百官权力分散、重文轻武和军事上内重外轻。宋朝的政治体制演变,以元丰(宋神宗年号)改制为界限,改制前与后各为一阶段,南宋又为一大阶段。(一)中枢机构的演变宋朝中枢机构为“二府制”,即设中书和枢密院两个机构“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二府制的特点就是文武分权。宋朝的“中书”,与唐朝的“中书门下”性质相同,是宰相办公的地方。中书之外,尚书、门下两省名号虽存,但已成外朝,不是宰相机构。宋初,沿袭唐朝后期制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为宰相,而以参知政事为副相。从尚书丞。郎到三师皆可加此等衔为宰相或副相。尚书令、侍中、中书令等三省长官,品高位重常“缺而不置”。元丰改制,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行侍中事,为首相;以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事,为次相。名义上恢复三省,实际上趋于一省,次相以兼中书侍郎因请旨而更接近皇帝。副相,包括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和尚书左、右丞。徽宗时,一度将首相改为太宰,次相为少宰。南宋初年,以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并改为参知政事为副相,废尚书左、右丞官。从宰相官称来看,三省已并为一省。孝宗时,索性将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改为左、右丞相,参知政事未变(左。右丞相,唐玄宗时为尚书省长官,宋为中书的长官)。宋朝还有一些特殊宰相官称。蔡京权势最盛时曾任“太师总领三省事”,文彦博、吕公着曾以元老任“平章军国重事”和“同平章军国重事”。南宋韩侂胄当权时,曾任“平章军国事”。他不用军国“重”事称号,因为加上“重”字测权力受限制,只能过问重事;用“同”则权力不专⑴。蔡、韩的称号都是权臣耍弄权术的一种伎俩,并非宋朝常制。 枢密院的由来,也不一般。唐朝有左、右内枢密使,向由宦官担任。唐朝后期的枢密院是在三省之外复有一省,内枢密使是在宰相之外复有宰相,是正常国家机构之外的多余机构,是君主专制制度下宦官擅权的产物。唐末朱温在夺取政权之前,把掌握朝廷实权的宦官杀掉,改用文士为枢密使;同时使枢密使由全面掌权改变为专管军事。宋朝继承了五代的制度,也设立了专管武事的枢密院这一机构和枢密使这一职官。二府制下枢密使的设置,分了宰相的权,形成文武分权;同时又侵夺了原来专管军事的兵部的权力,宋朝枢密院长官自称“本兵”。枢密院长官的官称,宋初为枢密使和枢密副使,或称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签书(署)和同签书枢密院事。元丰改制,专用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等官称。改制时,曾讨论枢密院机构是否继续存在,有人建议把权力合并于兵部。神宗强调祖制,他说:“祖宗不以兵柄归有司,故专命官统之,互相维制,何可废也?”⑵因而元丰改制时唯独把枢密院这一机构保留了下来。宋朝的枢密使、知枢密院事照例用文人充任,副职有时用武人,充分体现了重文轻武的政制特点。宋朝有“宰执”这一提法,是宰相和执政的合称。宰指宰相,只限于同平章事、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和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以及南宋的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和左、右丞相等首相和次相。副相包括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与枢密院正副长官,合称“执政”。宋初,中书和枢密院对掌文武二柄,权力不能合在一起,因此无宰相兼枢密使的情况。后来因用兵西夏,宰相与枢密院长官不相通气,对军事指挥不利,于是在庆历年间一度由宰相兼枢密使。西夏用兵结束,又恢复原状,兼职没有形成制度。到了南宋,一些权臣如秦桧、史弥远、贾似道等都曾以宰相兼任枢密使,但还不是定制。宁宗以后,宰相兼枢密使才成为定制。宰相不能兼枢密使,是防止大臣权重威胁皇权。后来权臣兼任两职,确实曾使皇权受到影响。(二)中央行政机构的演变唐朝后期,正常行政机构、职官之外另设机构、派官掌管的现象已很普遍。宋朝开国,太祖用赵普为相时以及太宗时期都没有做整齐划一、较大幅度的调整。因而宋初制度很乱,例如,兵部之外有枢密院侵夺了兵部的职权,并升为中枢机构;唐朝吏部、兵部分别主管文武官员的铨选,此时另设审官东院管文铨,审官西院管武选;户部尚书、侍郎职权,已由三司使(五代时并户部、盐铁、度支为三司,其长官为三司使)取代,被称为“计相”,其权位仅次于二府,在六部之上;礼部之外有礼仪院;刑部之外有审刑院。元丰改制,一律恢复唐朝前期制度,以《大唐六典》为准,权归六部。除枢密院保留外,其他机构、职官一律废除。从此,结束了唐末到宋初官制上的混乱状态。(三)台谏制度的演变宋朝的御史台;分三院(台院、殿院、察院),与唐相同。照例不除御史大夫,而以御史中丞为台长。元丰改制前沿袭唐制,御史大夫为加官,改制时取消此制。宋朝规定,宰相亲戚和由宰相推荐任用的官吏不得为台长,以避免宰相与台长勾结为祸。实际上宰执仍能控制御史台,并利用为工具以打击政敌(宋朝习惯,御史中丞弹劾宰相,宰相必须辞职,由副相升任宰相,御史中丞则得以进身为执政)。宋朝的谏官制度,元丰改制前沿袭唐制,左、右省虽有谏官存在(左、右谏议大夫,左、右司谏——由补缺改,左、右正言——由拾遗改),但“非特旨供职亦不任谏净”。另有“谏院”,命别官知谏院。元丰改制,废谏院,恢复谏官职权,以左、右谏议大夫为谏长,仍隶左、右省。门下省的给事中和中书省的中书舍人,地位比较重要。给事中正四品,品位在左谏议大夫(从四品)之上。分管门下后省,执行门下省的封驳权。中书舍人级别也比右谏议大夫高,分管中书后省,对皇帝任命官吏所下的“词头”,若认为不当,可以封还。因此在宋朝,侍中、中书令不置,门下传郎、中书侍郎又为宰相或执政,给事中和中书舍人遂成为两省的实际负责人。(四)军事制度的演变宋朝军事制度的特点之一是兵权由几个机构分管,各部门权力分散,权力集中于皇帝。宋朝负责管理军事有关事务的有四个部门。枢密院负责军令、调动和高级军官的任免;“三衙”统率禁军;兵部负责后勤事务和管理地方的厢军;吏部负责武官铨选(武选唐朝归兵部管,宋朝元丰改制前由审官西院管,改制后权归吏部)。宋朝实行募兵制,士兵的来源有多种。其中一种,就是每逢有饥荒,从饥民中招募士兵,补本城。宋朝政府对从饥民中招募士兵的办法很得意,说是“天下犷悍失职之徒,皆为良民之卫”,也就是说把社会上的可能反抗者变为镇压者,一举两得。宋朝还有个从后周时代遗留下来的传统,就是从地方厢军中选拔出强壮者充实到中央禁军。这种作法被称作“强干弱枝”,也是宋朝军事制度的一个特点。另外,宋太祖赵匡胤“惩藩镇之弊,分遣禁旅戍守边城,立更戍法,使(士兵)往来道路,以习勤苦,均劳逸。故将不得专其兵,兵不至于骄堕”。这种办法可收到“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效果,免去将官专权的威胁,但对作战十分不利。神宗即位知其弊,才废除了这种办法。南宋初,允许将领募兵,于是有了岳家军、韩家军的出现。这触犯了宋王朝的大忌讳,有成为私人武装的危险。因而南宋有收回张俊、韩世忠、岳飞三大将兵权的举动。岳飞有大功于国,却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而杀害。“三衙”,即侍卫亲军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军司,是中央统率禁军的三个机构。除殿前司单独有最高级的军事职官都点检、副都检点(后不置)外,各衙的长官是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和都虞候。禁军分布在各地驻防。统率军队的率臣,有都总管、总管、副总管(初名部署,后避英宗讳改称总管)等军事职官。宋朝制度,军事正印官,一律由文官兼任,武人只能充当副职。厢军的长官亦称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但厢军均是老弱,无战斗力,兵士地位甚为低下,有如“给役”(只是一种“听差”)。南宋置御营司,自收三大将兵权后,诸军皆冠以“御前”二字,其将领为都统制、统制、副统制和统领。(五)地方官制的特点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基本上是两级制,即府、州、军、监为一级,县为一级。宋朝的地方官均以中央官吏派出任“知XX事”,高级官吏则称“判XX事”。以州为标准单位,多称“知X州军州事”。知州照例兼厢军正印职。除知州外,每州设“通判”一人,其地位类似隋朝通守。州一级发出文件,必须通判签署,才能生效。目的就是要牵掣一下知州的权力。县一级的官吏,主要有知县、县丞、主簿和县尉。知县由中央派出的官吏担任,也是一种差遣。府州军监以上的大区称“路”。路一级的机构和职官,有监司和帅司。监司包括:“漕司(即转运司,长官称转运使),负责一路的财赋和监察;宪司(即提点刑狱司,长官称提点刑狱公事),负责一路刑狱;仓司(即提举常平司,长官称提举常平公事)负责一路的仓储。宪司和仓司也有监察责任,因而路一级可视为监察区。帅司,即安抚司(经略安抚司),长官为安抚使。安抚使照例兼任禁军军区的马步军都总管等军事职官,同时兼任某州、某府的地方官知州或知府。因此,安抚使下设有管军的幕职官和管地方事务的曹掾官。安抚使兼禁军首领又兼地方长官,权限较宽。为防止安抚使权力过重造成危害,因而安抚使要受路一级监司的监察,同时要受到下属的“走马承受”的监视,“走马承受”可直接向朝廷汇报安抚使的情况。由于路一级的军、政、财、监四权分散,无统辖各权的职官,因而宋朝地方行政区划和官员始终没有正式形成三级制。宋朝的节度使、观察使,名存而实废,两使下的幕职官、曹掾官与唐代不同,仅是闲差。宋朝很重视总结前朝政制利弊,并加以改革和调整,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去掉一些旧隐患,又生长出一些新弊端,影响着宋王朝国力的发展。二、优待士大夫的特殊制度“重文轻武”是宋朝职官制度的一个显着特点,优待士大夫的某些特殊制度更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一)取得入仕资格的途径“入仕”(即开始作官)资格的取得,有三个主要途径,即科举(包括进士、诸科及武举为常选)、制举(特举)和荫补。1.广泛吸收士人的“特奏名”制度。宋朝制度,礼部贡举设进士及诸科。诸科包括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科。乡贡,“诸州判官试进士,录事参军试诸科,不通经义,则别选官考核,而判官监之”。合格者“第其甲乙”,监官、试官署名其下,然后举送。礼部试后有廷试(殿试)。礼部举年份初无规定,英宗时“诏礼部三岁一贡举”。宋朝科举制度更加严密。宋太祖废除“公荐”,以避免请托。“公荐”是唐代陋习,影响科举的公正程度。宋朝加强了考试的管理:现任官应进士举有锁厅试,验证身份和德行。应举之人,要“什伍相保,不许有大逆人缌麻以上亲,及诸不孝、不梯、隐匿工商异类、僧道归俗之徒”。试卷有弥封制度,糊名,使考官不知举子姓名;有誊录制度,将试卷重新抄写一过,以免考官认得举子笔迹,上下其手。考官与举子有姻亲、师生关系,有回避制度。宋太宗时,对达官子弟中礼部贡举者要复试。宋朝科举等第最初只分甲乙,后来进士分三甲。考第之制分五等,上二等为一甲,赐进士及第;三等为二甲,赐进士出身;四、五等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中进士举者才能称“进士”。凡“及第即命以官”,不须经吏部试,此点与唐制不同。宋朝有允许“附试”的“特奏名”制度。凡士人“贡于乡而屡绌于礼部,或廷试所不录者”,遇皇帝“亲策士则籍其名以奏,径许附试,故曰‘特奏名’”。例如咸平三年(1000年),亲试陈尧咨等八百四十人,特奏名者九百余人,共一千七百余人。宋朝科举考试,制度日趋严密,不受门第影响,较少请托,录取名额又较多,向社会各阶层士子开放,因而扩大了宋朝的统治基础。2.允许士人自荐的“制举”制度。“制举”又称制科,习称大科或贤良。制科非常选,必待皇帝下诏才举行。具体科目和举罢时间均不固定,屡有变动。应试人的资格,初无限制,现任官员和一般士人均可应考,并准自荐。后限制逐渐增多,自荐改为要公卿推荐;布衣要经过地方官审查;御试前又加“阁试”(试场在秘阁,及格为“过阁”)。御试即殿试,内容要求更严(试策一道,三千字以上,当日完成),考试成绩分五等,上二等向来不授人,第三等与进士科第一名相当。有官人均升转或蒙拔擢。制科非常选,但它给士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入仕机会。3.照顾高级官吏子弟的荫补制度。宋朝对官吏子弟的照顾,另有荫补制度,荫补的范围比前朝扩大。高级官吏,文臣自太师至开府仪同三司,可荫子、孙、期亲、大功以下及异姓亲,而且可以荫及门客;武臣自枢密使至观察使、通侍大夫,可荫子、孙、期亲、大功以下及异姓亲。遇国家大礼,臣僚亦可荫补。一般官吏可荫及子孙,宰相、执政则可荫“本宗、异姓、门客、医人各一人”。高级官吏致仕,“曾任宰相及现任三少、使相:(荫)三人”,曾任尚书、侍郎等官以上也可荫一人。大臣病故,据所留遗表也可荫补,“曾任宰相及见任三少、使相”,可多至五人。由于官吏荫补机会多,名额扩大,最高记录曾达到同时荫补子弟四千人,致使孤寒之士十年不得一任。宋朝优待大臣的这些作法,对巩固统治阶级队伍固然有一定益处,但也是促成宋代官吏冗滥的原因之一。(二)“职”,宋朝官僚士大夫的特殊职称元丰改制以前,一般官吏多有三个头衔,即官、职和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着,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唐前期的职事官,到唐后期已变成官吏品阶的标志,宋初沿袭了这种情况。官吏的实际职务,要看所分派的差遣。《宋史·职官志》讲,“故仕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迅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例如真宗朝寇准曾为虞部郎中、枢密直学士,判吏部东铨。郎中是官,直学士是职,判吏部东铨是差遣,才是实际职责。元丰改制,定阶官以寄禄(文散官有二十四阶;武散官有五十二阶。五品以上为大夫,六品以下为郎。凡进士、诸科及武举等科举出身者为有出身,此外为无出身),将知、判等差遣变为职事。宋朝的职名甚多,分若干等级。就以“学士”名号来说,按其性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学士为翰林学士、知制浩与翰林侍读学士。学士院,即翰林学士院。其职务为“掌制、诰、诏、令撰述之事”。其职官为翰林学士、知制诰。长官为“翰林学士承旨”。“承旨,不常置,以学士久次者为之。凡他官人院未除学士,谓之直院;学士俱缺,他官暂行院中文书,谓之权直。自国初至元丰官制行,百司事失其实,多所厘正,独学士院承唐旧典不改”宋朝有专门给皇帝讲读经文的经筵官,也称讲读官。讲读官有翰林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元丰改制,废除翰林侍读、侍讲学士不置,但以为兼官。然必侍从以上,乃得兼之,其秩卑资浅则为说书”。程颐(北宋)、朱熹(南宋),均曾任崇政殿说书。知制法,原为差遣,即起草诏令文书、是中书舍人的本职。唐代开元以后,设翰林学士加知制诰衔,负责起草“内命”诏令文书,称“内制”;中书舍人只负责起草“外命”诏令文书,称“外制”,于是有内外两制,简称“两制”。宋代翰林学士人院前须经考试合格始得任命,入院例加“知制法”衔。中书合人不带“知制诰”衔,入学士院者免试。元丰改制前,宋朝政府中许多职务必须由两制或两制以上官员充任。因此,是否具有“两制”资格遂成为文职官员升迁的重要依据。“知制诰”也演变成一种职名。第二类学士为馆。殿学士。宋初沿袭唐制,设三馆。三馆长官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史馆长官)与集贤院(殿)大学士为宰相兼职。元丰改制,昭文馆、集贤院不置,史馆并入秘书省,于是取消了宰相三馆兼职的职名。秘阁,是三馆藏书的皇家图书馆。馆、院专任职官直馆、直院称“馆职”,以他官兼任则称“贴职”。内外职事官带贴职,称“带职”,免去所带职名则称“落职”。元丰改制“罢直馆、直院之名,独以直秘阁为贴职”,而且不须考试。宋朝最高级职名为观文殿大学士、观文殷学士,资政殿大学士、资政殿学士及端明殿学士。“学士之职,资望极峻,无吏守。无职掌,惟出入待从备顾问而已”。观文殿大学士须曾任宰相,观文殿学士亦“非曾任执政者弗除”。资政殿大学士、学士也是宰相、执政的荣誉职名。端明殿(后改延康殿)学士五代已有,元丰以后“以现执政为之”。第三类学士为阁学士。宋朝有一种特殊的阁学士职名,简称“阁职”。有学士、直学士、待制和直阁四级。宋朝制度,每一位皇帝去世后,必敕建一阁,以奉藏先帝遗留的文物。例如龙图阁,就奉藏着“太宗御书、御制文集及典籍、图画、宝瑞之物,及宗正寺所进书籍、世谱”。其后,又建有天章阁、宝文阁、显谟阁、徽猷阁、敷文阁及南宋的焕章、华文、宝谟、宝章、显文等阁。诸阁学士之外,尚有一枢密直学士(后改述古殿直学士),亦是贴职,其班位在龙图阁直学士之上。宋朝官员对职名很重视。入馆阁者,必须是进士出身,“一经此职,遂为名流”。凡有职名的官员,可享有一些特殊待遇。实际上,授予馆阁职称是宋王朝笼络士大夫的一种重要手段。(三)请郡及宫观祠禄官制度宋朝对宰执等高级官吏有一种特殊优待办法,就是“请郡”制度。宰相因任职过繁或与同僚政见抵触,可以请求出任外藩,叫做“请郡”。如以节度使带宰相原衔出任,为“使相”。宫观祠禄官,为宋朝特有的职官制度。宋朝皇帝崇尚道教,于京城内外建立许多宫观。在京者为京词,在外者为外祠。宋真宗命首相王旦充玉清昭应宫使,为宰相兼宫观使的开始。随后,外戚、宗室和宰执罢官留京师,多任宫观官。疲老不任事而又未致仕的官员也多任此职。于是形成制度:凡大臣罢现任,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以食其禄”,称为“祠禄”。先时,任宫观使者员额绝少。熙宁时,王安石执政,为安排反对变法者,规定宫观官不限名额,知州资序以上官即可派遣,并规定了任宫观祠禄官按不同级别应得的俸给和任期。此制施行以来,员额不断扩大。政和年间,祠禄官近百员。钦宗靖康元年曾下诏罢去一批宫观官,渡江以后,宫观不复置,只保留醴泉观使、万寿宫使及佑神观使三种宫观使。绍兴时,士大夫流离失所,朝廷无官缺安置,于是许“承务郎以上权差宫观一次”;又有选入(幕职、州等低级文职官员的合称)众多,无官缺可补,也破格给予岳庙祠禄。宋朝还有一种传统,凡年六十以上(南宋为年及七十),不能理事的知州资序官员应自己陈请罢现任,为宫观。非自陈而朝廷特差宫观者,则属于黜降;但吏部仍可按“自陈宫观”处理,以示优礼。对官僚士大夫的种种优待,其实质是什么?北宋名臣文彦博揭示得最清楚。他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应当说,宋王朝的这些举措,确实激励了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报国之心,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注释:《宋史》职官志一。《宋史》职官志二。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12345678910
《宋史》兵志二。《宋史》选举志一。《宋史》职官志十。《宋史》职官志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一。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china/202205/130767.html

以上是关于宋朝-北宋宰相被称为什么?宋朝宰相制度历史介绍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