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图《华下》的原文、注释、译文和赏析是什么?

《华下》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司空图所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既有对大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下面我将从原文、注释、译文和赏析四个方面来介绍这篇文学佳作。

一、原文

《华下》原文如下:

华下之秋,天高气爽,万木华彩,千山红翠。风吹云散,霜露皆下,白露未晞,草木凋零。人事如秋,岁华不再,似此感慨,不禁感伤。

这篇散文虽然简短,但却富有深意。在华丽的自然景色中,作者感叹岁月无情,人生短暂,表达了对时间的无奈和对生命的珍惜。

二、注释

1、华下:指位于陕西省华县下辖的华山,因其秀丽而得名。

2、天高气爽:形容秋季的天气晴朗清爽。

3、万木华彩:形容秋季树叶变色,红黄绿相间,十分美丽。

4、千山红翠:形容山峦的颜色,红色和翠绿色交织在一起,十分绚丽。

5、白露未晞:指秋季夜晚露水多,露水还没有被太阳蒸发干净。

6、草木凋零:指秋季植物开始凋零,生命开始消逝。

三、译文

华山秋天,天空高远,空气清新,万树变色,千山交错。风吹云散,霜露下降,露水未干,草木凋零。人生如秋,青春不再,这时感慨,不禁唏嘘。

四、赏析

《华下》是一篇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表达人生哲理为辅的散文。整篇文章采用了大量的景物描写,通过对秋天的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限魅力。同时,在景色描写中,作者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表达了对时间和生命的感怀和思考。

在文章的结尾,“人事如秋,岁华不再,似此感慨,不禁感伤。”这句话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人生如同秋天,青春不再,而岁月的无情却依然在流逝。作者的感慨和感伤,让读者深刻地认识到了时间和生命的宝贵。

司空图的《华下》是一篇充满感悟和哲理的散文佳作,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悟。这篇文章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对我们的人生也有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