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谁知道欧洲三大杯各几年一次?其中欧洲优胜者杯是不是已经不存在了
- 十八世纪各国都进行过怎样的改革
- 15世纪到17世纪中西方时代背景
- 欧洲各国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政权组织形式、政权制度
- 中世纪东欧西欧呈现出怎样的不同
- 17世纪欧洲各国人口
欧洲的传统三大杯赛是冠军杯,欧洲联盟杯和欧洲优胜者杯,他们象欧洲的联赛一样.都是跨年度的赛事,一年一次的,也就是从头年的7月底开始(包括参加冠军联赛资格赛的球队以及国际托托杯,因为托托杯的冠军能参加联盟杯)到第二年的5月底结束,欧洲优胜者杯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在1999年拉齐傲夺的最后一届冠军后,便已经成为绝唱了,欧洲优胜者杯足球赛(CUP WINNERS’ CUP) 其前身是1960年英格兰联合中欧杯赛委员会创建的“双杯赛”,首届双杯赛有10支球队参加。 1961年,欧足联接手双杯赛,并正式定名为欧洲优胜者杯赛,参赛的32支球队必须是上年度欧洲各国的杯赛冠军,比赛全程采用主客场两回合淘汰赛制。 从1995年起,增至48支球队参赛,有16支队直接参加首轮比赛,其余32支队捉对厮杀,获胜的16支队才能进入首轮。 从1999-2000年赛季开始,欧足联把优胜者杯并入到联盟杯赛。欧洲的超级杯比赛是有当年的欧洲冠军杯冠军和联盟杯冠军一分高下
十八世纪各国都进行过怎样的改革十八世纪各国都进行过的改革的方法: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为始,以瓦特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为枢纽,以19世纪30、40年代机器制造业机械化的实现为基本完成的标志。17世纪时,英国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的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生产所必需的劳动力,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对工场手工业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因此以技术革新为目标的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表现是大机器工业代替手工业,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革命的发生并非偶然,它是英国社会政治、经济、生产技术以及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使英国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发生重大改变,生产力迅速提高,这次革命从开始到完成,大致经历了一百年的时间,影响范围不仅扩展到西欧和北美,推动了法、美、德等国的技术革新,而且还扩展到到东欧和亚洲,俄国和日本也出现了工业革命的高潮,它标志着世界整体化新高潮的到来
15世纪到17世纪中西方时代背景15、16、17世纪是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时期,中世纪分散在地方领主和自治城市手中的权力和特权开始向单一的君权过渡。
与这一趋势相伴随,各种“绝对主义”思想在欧洲兴起。
英国君权的扩张是以父权主义和有机体首脑论作为合法性基础的。
戴维·昂德唐教授认为,这两者是16、17世纪英国政治文化的主潮,决定着这一时期政治发展的方向。而在这两者之中,父权主义的影响更大。
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研究少数精英人物的政治思想,而对于普遍流行的、已形成为某种共识的政治文化却缺乏足够的研究。
15世纪到17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运动时期。这一时期的背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大航海时代:欧洲国家开始向海外扩张,探索新大陆,建立殖民地,开辟贸易路线。这使得欧洲经济逐渐崛起,并加剧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竞争。
2.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在16世纪提出宗教改革的思想,反对天主教的种种教义和行为。这导致了天主教教育的分裂,还引发了长达数十年的欧洲宗教战争。
3. 经济和政治变革:在15世纪,欧洲开始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转变。经济活动和贸易变得更加自由,出现了新的商业和金融手段。同时,欧洲出现了现代国家,像荷兰、英格兰、法国和西班牙等国家崛起。
4. 科学和哲学思想:这一时期有许多重要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如哥白尼、笛卡尔和伽利略等。他们的工作对现代科学方法和现代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5. 文化和艺术变革:在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人们重新关注古希腊和罗马文化。艺术家们开始创作更加真实和精细的艺术作品,如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的作品。
欧洲各国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政权组织形式、政权制度目前,世界各国采用的国家结构可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大类。其中,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包括联邦制和邦联制两种类型。英国、法国、意大利、芬兰等国是单一制国家。瑞士、德国等采用的是联邦制。当今的欧盟以及苏联解体后组成的独联体可被看作是邦联制的典型。
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 英国、荷兰、比利时、瑞典、挪威、丹麦、卢森堡等国实行的是议会君主立宪政体(立宪君主制政体的一种形式)。德国、意大利、芬兰、希腊、奥地利、冰岛等国实行议会共和制政体。法国、葡萄牙实行半总统制政体(其中以法国较为典型)。瑞士联邦是目前世界上最典型、最持久并且比较成功的实行委员会共和制政体的国家。(另:议会共和制、半总统制、委员会共和制及总统共和制政体为民主共和制政体的四种主要形式)。
以上仅就欧洲部分国家进行了说明,不很全面,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世纪东欧西欧呈现出怎样的不同中世纪时期的东欧和西欧呈现出许多不同之处。
1.地理位置: 东欧包括斯拉夫国家,如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西欧包括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
2.宗教: 东欧主要是东正教徒,受到拜占庭帝国的影响。西欧主要是天主教徒,受到罗马教廷的影响。
3.政治制度: 东欧各国基本上是封建制度,地主或贵族拥有土地和权力。西欧各国有君主制度,国王和贵族共同统治。
4.文化传统: 东欧有许多斯拉夫民族的文化特色,如民间音乐、舞蹈、绘画等。西欧有更多的拉丁文化影响,如古罗马和古希腊文化的传承。
5.经济发展: 东欧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农民是社会的主要劳动力。西欧的经济更加多样化,包括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等。
综上所述,中世纪东欧和西欧在地理位置、宗教、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中世纪东欧和西欧在政治、文化和经济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不同。东欧地区包括斯拉夫国家和东正教国家,受到拜占庭帝国的影响,政治体系多为封建制度,经济以农业为主。而西欧则是天主教国家,政治体系逐渐演变为君主制,经济以城市贸易和手工业为主。
文化方面,东欧保留了斯拉夫文化和东正教信仰,而西欧则受到罗马文化和天主教教义的影响。这些不同导致了东欧和西欧在中世纪的发展轨迹和社会结构上的差异。
17世纪欧洲各国人口17世纪中只有三年是没有战争的。在这个世界每隔一年就有一场战争,所有欧洲大国都转入于一个或者多个国家的战争,通常是作为联盟的成员或者是与国内其他派别进行的内战,这次战争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因此战争是当时的常态,战争是壁纸。战争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十分巨大。
时机适宜时,欧洲的人口相对来说也少得多,1600年英国人口是400万,法国人口是2,000万,整个欧洲的人口大约是7,800万人,此后并没有增加很多,到了17世纪末人口仍不到8,3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