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清朝王爷用上朝吗
- 隋朝上朝规律
- 描写上朝的场面
- 唐朝是什么时辰上朝
朝觐,但不参与国家大事,国家大事是由宰相或者三省或者军机处什么的办理,清朝出现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这时候王爷上朝,当然,所有的朝代王爷想要上朝的第一前提是他要有皇帝封的官衔,就像李世民,在做秦王的时候曾仁尚书令,这时候他就得上朝,唐朝以后王爷都是封而不治,名义上分管地方,但实际上不管事儿的
隋朝上朝规律隋朝较短,唐朝上朝制度基本和隋朝一样的,
唐时帝王每日都要临朝视事。 《唐会要》引《仪制令》:"诸在京文武官员职事九品以上,朔望日朝;其文武官五品以上及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每日朝参。
【这句话意思是,在京文武含九品及以上每月初一和十五上朝(朔望日朝),其他文武官五品以上及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每日上朝,除了休息日】
每逢初一十五,这是大朝,就京文武九品以上可以上朝参见皇帝,和皇帝商讨大事。或者碰见紧急事件召开,上朝时,之前就确定了大朝要商讨什么,请什么人参加,很有针对性。商议完毕,各大臣还有皇帝回自己的办公室处理自己的问题,工部的会工部吏部的回吏部。
其他文武官五品以上及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每日上朝,一般都是指三省六部各个官员包括吏员到办公室办公,皇帝到自己的办公室办公。就如同现在上班一样。
再说时间,在唐朝上朝的时间是卯时(凌晨4点-5点左右)(点名叫做“点卯”就是这样来的),处理完事务下班,一般下班时间是在下午3点左右,中午会有午餐和休息时间,算起来,差不多和现在一样八小时左右。
一般下朝后,官员们就可以休息了,但是吏员们需要去传达或者执行某些命令
百官上朝,唐诗中也有说以"鼓声"为号令的。李贺《官街鼓》诗中说:"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王琦注:"《唐书》:“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三千挝,辨色而止。”其制盖始于马周。旧制:京城内金吾昏晓传呼,以戒行者。周上书令金吾每街隅悬鼓,夜击以止行李,以备窃盗,时人呼曰鼓,公私便焉。”可见置于街坊的鼓,当日暮、凌晨时敲响,主要用于警戒以防盗贼,也兼有报时的作用,以启坊门。原与百官上朝无关,但百官可以据鼓声判断时辰,所以唐诗中 写到早朝的诗,多写钟声,也有钟鼓一齐写到的。
"官街鼓"凌晨 "五更二点"敲起,相当于今日的早上五时左右。古代天子讲究 "勤政",所谓 "夙兴夜寐",上朝理事,不敢懈怠。上朝的百官们当然更要早起,因为他们散居于长安各街坊,距上朝的宫殿还有相当远的一段路程。《明皇杂录》:"五鼓初起,列火满门,将欲趋朝,轩盖如市。”是晓色朦胧中百官上朝的真实写照。
隋唐时期的官员上朝奏事也均有座
我们看电视剧里那些皇帝,感觉好像每天都要上朝,但其实不是。每个朝代对上朝的规定都不一样,比如说清朝是每十日一朝,也就是十天上一次早朝。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说康熙、雍正和乾隆这几位都是勤政爱民的好皇帝,真的就做到了每天上朝。
在西汉时期,是每五日一朝,然后五天休一天。这样的上朝制度一直延续到了唐朝,都是这样。到了唐朝的时候,因为国家比较兴盛,但是事情也就比较多了,官员们休假变成了十天才休一天。
到了宋朝的时候,有几位皇帝觉得上朝真的太麻烦了,就改成了逢五上朝,比如说每个月初五、十五、二十五上朝,其他的时候就都免了。这样就变成了一个月大概只上朝三次。
到了元朝的时候,他们认为上朝更多的就是一种形式,他们对这种形式主义不太喜欢,所以就干脆直接免了早朝。除非是一些特殊的情况,其他时候几乎是不上朝的。
描写上朝的场面答:早朝起源于西周时期,西周时期虽然还没有产生皇帝,但是已经开始形成集权。
答:早朝就是最高统治者将官员全部聚集到一起讨论国事,所以说西周早朝制度的诞生也从一方面意味着皇权开始产生。
答:在朝堂之上,规矩是颇多的,不同等级的官员所受到的待遇会有所不同,所待的位置也是有规定的。
答:早朝一开始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在京官员都要参加,直到唐朝才开始规定所有在京的官员都必须参加早朝,哪怕只是一个九品芝麻官,也要上朝觐见,这也体现出从唐朝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加强。
唐朝是什么时辰上朝唐朝是每天都早朝的,早朝时间大概是六点半,持续俩小时,八点半结束。参加的人数还挺多,要求五品及以上官员都得参加,五品以下的官员每个月初一和十五上朝即可。唐代早朝的时候,百官是有座的,那时候没有椅子,大家都是跪坐,比较人性化,宋朝的时候才开始站着上朝。所以皇帝和大臣一样早上六点半开始上班,这是正常规定,不过规矩是人定的,昏君也可以不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