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活得最长的儿子 明朝皇子死亡时间排序表

目录导航:

  1. 朱由检活得最长的儿子
  2. 万贵妃的儿子
  3. 朱元璋的大儿子结局
  4. 嫡长子继承制名存实亡时间
  5. 朱棣是元璋第几个儿子
朱由检活得最长的儿子

简介:朱慈炯(1632年-1708年?)活得最久,明思宗朱由检第三子,母孝节烈皇后周氏,崇祯十六年(1643年)封为定王,别名朱三太子。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变,李自成攻入京师,朱慈炯被俘,受封定安公,李自成败退时不知所踪,南明年间追谥为定哀王。身为一个失踪的明朝皇室嫡系,他的绰号朱三太子更为有名,清兵入关以后,有关他起兵反清复明的流言一直流传于社会。

查继佐《明书》(罪惟录)言思宗第三子永王慈焕、第四子定王慈炯(一作慈灿),俱田贵妃出,不详其所本。

第五子朱慈焕,隐姓埋名活了70岁,但是还是被康熙找到,然后连夜处死了。

崇祯一生共有7子7女,但是有3个儿子4个女儿,在很小的时候就死了。而在1644年,李自成大军将北京城围困的水泄不通,崇祯皇帝自知大势已去。因此,让心腹太监分头将四位皇子送出了宫,分别是太子朱慈悢,三皇子朱慈炯,四皇子朱慈炤,五皇子朱慈焕。

而为了防止后宫女眷被起义军糟蹋,有伤皇家体面,崇祯逼迫周皇后自杀,并且持刀亲自斩杀其他嫔妃,还有自己的女儿。其中长平公主没有死,而是被砍掉了一只手臂,这就成为后来的独臂神尼。其实这位长平公主,之后被抓获,但是清军并没有杀他,而是给他找了个人家嫁了。但是,因为忧伤过度很快也就死了。

而送出去的皇子那就更惨了,太子朱慈悢,三皇子朱慈炯,四皇子朱慈炤,据说都被农民军俘虏。其中朱慈悢还被李自成封为宋王,但是后来这两位皇子落在了吴三桂手上,最终死的是不明不白。而只有五皇子朱慈焕逃出皇城,一路乞讨为生,辗转到了江南。

先是被一个王姓乡绅收留,并加以保护,但是王姓乡绅死后,就没人再愿意收养他。后来其再次流落街头,无奈之下出家做了和尚。本来以为会在寺庙度过自己的一生,但是其身世被当地一个胡姓乡绅发现,而且胡姓乡绅见其容貌伟岸,因此极力劝说朱慈焕还俗,后来直接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还生下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一直平平安安,隐姓埋名活到了70岁,儿女成家立业,可谓是子孙满堂,其乐融融。但是呢,转折点就发生在康熙晚年,其为了笼络人心,缓和汉族的抵抗情绪。因此,做出一些仁义之举,其亲自拜祭明朝皇族陵墓,朱元璋墓葬,而且派兵保护明十三陵。并且做出寻找崇祯皇帝后人,而且善待他们的承诺。年过七旬的朱慈焕,认为祖宗昭雪的机会到了,而且也认定了康熙皇帝的真心。因此,暴露了自己的身份,结果,康熙知道后,却立刻下旨:“着凌迟处死……子俱着立斩”。71岁的朱慈焕终究还是没有躲过那一刀,子孙也被杀绝,自此崇祯的后代被杀绝了。

朱慈炤,活到75岁。

朱慈炤是朱由检的第四个儿子,是田贵妃所生。1644年,明朝灭亡,当时朱慈炤才不过12岁。

崇祯15年,朱慈炤就被封为了永王,因为朱慈炤是朱由检活着的儿子里面,排行第三的皇子,所以后世也有人把他称为朱三太子。

朱慈炤算是这三个娃里面,最幸运的一个了。因为他没有被李自成抓到,也没有被多尔衮给宰了,而是逃到了河南地区。

据说在河南还种了一年地,守护他的毛将军在清军追杀时,不得不独自离开,从此朱慈炤过上了一个人浪迹江湖的日子。在凤阳地区遇到了一个姓王的明朝旧臣,得到他的收养后,被这位王姓旧臣改名为王士元,其实反过来就是原是王。王姓官员死了以后,朱慈炤又遇上了一个胡姓的前朝旧臣,后来朱慈炤更是成为了他的女婿。打这儿开始,朱慈炤就过上了安稳的生活,一辈子以王士元的身份教书为生。一直到康熙47年,当时的朱慈炤已经75岁了,家里有6个儿子3个女儿和1个孙子,算是一个非常大的家庭。

万贵妃的儿子

成化二年,已经三十六岁的万贵妃终于怀孕产子。高龄产妇为明宪宗生下了他的皇长子,明宪宗欣喜若狂,认为帝国终于有了继承人,可这孩子只活了一年就夭折离世,此后万贵妃再未生一子。

万贵妃不想要让其她女人先她一步生下孩子,所以但凡宫中怀孕的女人,都难逃她的毒手。因为独宠万贵妃,朱见深对此是一无所知。所以有人说万贵妃儿子的死亡,是她的报应了。

万贵妃和朱见深有一个皇长子,不过皇长子早夭,未命名。

万贞儿(1430年—1487年),后世多称为“万贵妃”,青州诸城(今山东潍坊诸城县)人,明宪宗朱见深妃嫔,荣冠后宫。

万贞儿四岁时就被选入明朝宫廷,一开始是孝恭孙皇后的宫女。长大后,被派遣至东宫去服侍当时还是皇子的朱见深,作为朱见深幼年时期的保姆。当明宪宗十八岁即位时,万贞儿已经三十五岁了,与明宪宗生母周太后同岁,比明英宗只小三岁。个性机警,善于迎合明宪宗的意思,不久进谗言使明宪宗废了吴皇后,得以进掌六宫。每次明宪宗来看看后宫时,万氏都随侍在侧,可以说是明宪宗最喜爱的夫人。成化二年正月,怀胎生下明宪宗的皇第一子,明宪宗大喜,遣中使祭祀诸山川,遂封为皇贵妃。同年十一月,皇长子薨,万皇贵妃则没有再受孕。

成化二十三年春天,因暴疾过世,明宪宗为此辍朝七日,谥曰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葬天寿山。

朱元璋的大儿子结局

朱标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长子,他出生时,朱元璋正在打天下。

13岁时,他才被封为太子,开始了他长达二十五年的储君生涯。相对其他25位皇子来说,他最了解自己的父亲,看着自己的父亲一路走来,风风雨雨。

他理应是明朝第二代皇帝,可惜他苦苦等了30多年,最后还是带着一身的无奈和哀怨离开了人世。尽管在世时,在26个儿子中,他并不是朱元璋最佳人选。

嫡长子继承制名存实亡时间

嫡长子继承制发展到明朝时期就几乎被彻底摈弃了,到了清朝时期虽然也还有一些“立长”、“立嫡”的言论,但是这些言论都会被皇帝看作是迂腐之言。嫡长子虽然说是中宫皇后所生,同时也是皇帝最年长的皇子,但是这并不代表嫡长子就能够拥有胜过其他皇子的才能,若是嫡长子十分平庸的话,那么也是难当大任的,所以嫡长子继承制才会被废除。

二、有的皇帝根本没有嫡长子

其次,若是嫡长子继承制的话,那么清朝时期的好多皇帝恐怕都找不到继承人。就拿雍正皇帝来说,雍正皇帝临终的时候,他的皇后乌拉那拉氏根本就没有活着的儿子,后来乾隆皇帝的富察皇后的嫡子也只是排行第二、第八,而乾隆皇帝的继皇后辉发那拉氏的嫡子更是排行第十二、第十三,所以说若是嫡长子继承制的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就找不到继承人了。

三、嫡长子继承制容易导致皇子不努力

最后,清朝之所以一直不采取嫡长子继承制,其实也是担心嫡长子因此懈怠,清朝时期只有康熙皇帝立了太子,然而康熙皇帝的太子却是个不学无术的人,所以后来的皇帝都不愿意立太子了,就更不用说继续采取嫡长子继承制了。

朱棣是元璋第几个儿子

朱元璋有26个儿子,朱棣排第四。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 等。

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后,多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 还欲调走他的军队,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建文四年(1402年)取得胜利,在南京称帝。

第四子。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

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被册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建文帝即位后,厉行削藩,朱棣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即皇帝位。政治上,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和东厂;为加强对北方的控制,迁都北京。

朱棣在朱元璋的二十六个儿子中排行老四,也就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

朱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朱棣这个人很复杂,对于他的侄子、朋友他可以说不是一个好人。

但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他又是一个雄主,用当年明月的话来说就是“他不是一个好人,但他是一个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