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东汉和三国的顺序
- 东汉十三州人口实力
- 三国演义主要写了哪三国的代表人物
- 三国西凉有哪些军阀
- 三国鼎立指哪三国他们建立者分别为谁
- 东汉大将军职位排名
- 三国时期是西汉还是东汉
公元220年,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东汉灭亡,曹魏建立,三国开始。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是为蜀汉。
229年,孙权称帝,建立东吴。
263年,蜀汉为曹魏灭亡。266年,司马氏纂魏,建立晋朝,曹魏灭亡。
公元280年,晋灭吴。至此,轰轰烈烈的三国存续了六十年,彻底消亡了。
东汉在前,三国在后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又称后汉,与西汉合称汉朝。
东汉中后期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年继位的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朝政日益腐败,而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
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初平元年,董卓之乱又起,自此汉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董卓被杀死后,建安元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 公元220年,东汉灭亡,进入三国割据时期。
东汉十三州人口实力一、司隶校尉部 (人口307万)
二、幽州刺史部(人口247.3万)
三、并州刺史部(人口66.4万)
四、凉州刺史部(人口46.9万)
五、冀州刺史部(人口580万)
六、豫州刺史部(人口516万)
七、兖州刺史部(人口404万)
八、青州刺史部(人口299万)
九、徐州刺史部(人口279万)
十、荆州刺史部(人口628万)
十一、扬州刺史部(人口433万)
十二、益州刺史部(人口568万)
十三、交州刺史部(人口超过107万,孙权时又把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两个州)
东汉全国设十三州,一州所辖郡,徐州 益州 荆州 并州 幽州 青州 凉州 豫州 雍州 交州 司州 扬州 司隶部。由于末年战乱,流动人口很大,我就用三国初的,曹魏地广人众,有人口440余万,军队30余万。孙吴次之,人口230余万,军队20余万,;刘蜀的力量最弱,人口90余万,军队10余万。
1、司隶
河南(洛阳)元106年,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将全国分为十三个部州。分别是凉州部、益州部、冀州部、兖州部、青州部、幽州部、 交趾部、荆州部、扬州部、徐州部、并州部、豫州部、朔方部,外加一个司隶部。司隶部包括着京师以及京师附近的七个郡。
光武帝建立东汉时,依照旧制,将州牧改为刺史。与此同时,光武帝做出了一些调整,他将“交趾”改为“交州”,并将朔方部并入并州部,同时还在每个州设置了治所。刺史平时巡视郡国,不仅可以弹劾、监察郡国官吏,而且还能直接黜免,这是不同于西汉的地方。
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兖州、荆州、益州、扬州的人口数据:兖州共有人口404万,扬州人口433万,益州人口568万。除此之外,北方的司隶部有人口307万,幽州人口247万,冀州人口580万,豫州人口516万,青州人口299万,徐州人口279万。
三国演义主要写了哪三国的代表人物三国演义里写了哪三国的代表人物?一、蜀国的代表人物,诸葛亮孔明,集聪明智慧人格魅力超级优秀神话级的人物,二、吴国的神童级人物周瑜,主持的赤壁大战影响到当时三国的整个格局,三、魏国的代表人物司马懿大智若愚,夺取了曹家的江山,最后统一了三国,成为司马家江山大晋国。
三国演义主要写的是,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故事。
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内有十常侍颠倒黑白,祸乱朝纲。外有张氏兄弟高呼“苍天已死,黄巾当立”的口号,掀起浩大的农民起义。一时间狼烟四起,刘家朝廷宛如大厦将倾,岌岌可危。 所谓乱世出英雄,曹操、公孙瓒、袁术、袁绍、吕布、刘备、孙策、关羽、张飞、诸葛亮等各路豪杰不断涌现,从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战,从魏蜀吴三国鼎立到三分归一统,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
三国西凉有哪些军阀邯郸商,复姓邯郸,陈留人,东汉末期人物。兴平元年六月,受诏为雍州刺史(治凉州姑臧)。建安十一年七月(一说在建安十四年),武威太守张猛叛乱,为张猛所杀。
张猛,字叔威,凉州敦煌郡(甘肃酒泉市敦煌西)人,东汉末年官吏,官至武威太守。 东汉献帝建安十四年作反,被韩遂扫灭。
李堪,河东人,东汉末年凉州军阀之一。建安十六年,从附马超起兵反抗曹操。同年九月,在渭南大决战中,李堪战死。
成宜,东汉末年凉州军阀之一。建安十六年,从附马超起兵反抗曹操。同年九月,曹操发动渭南大决战,成宜战死。
梁兴,东汉末年凉州军阀之一。建安十六年,从合马超起兵反抗曹操。联军战败后,梁兴逃到蓝田,劫掠周围郡县。夏侯渊进攻蓝田联合郑浑征讨梁兴,梁兴战败被杀。
张横,东汉末年凉州军阀。建安十六年,从附马超起兵反抗曹操。同年九月,兵败后,下落不明。
马玩,河东人,东汉末年凉州军阀。建安十六年,从附马超起兵反抗曹操。同年九月,联军战败,马玩不知去向。
程银,河东人,东汉末年割据凉州一带。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从附马超起兵反抗曹操。兵败,逃往汉中地区,曹操征讨张鲁平定汉中,官爵复原职。
侯选,河东人,割据凉州一带。建安十六年,从附马超起兵反抗曹操,失败后入汉中依附张鲁,曹操平定汉中后,侯选投降,被封官赐爵。
杨秋,汉末凉州军阀之一。建安十六年,从附马超起兵反抗曹操,兵败于渭南后,逃到安定。曹操兵围安定,杨秋降曹操。曹丕称帝后,秋为冠军将军,畤乡侯。征讨郑甘、卢水、平定关中。官至讨寇将军,封临泾侯。
宋建,盘踞在西凉地区的军阀,在东汉行将崩溃之际,第一个建国称王与东汉分庭抗礼的,自称“河首平汉王”。建国的地点,位于东汉王朝的西北边陲。
三国鼎立指哪三国他们建立者分别为谁曹魏,曹丕于220年建立蜀汉,刘备于221年建立东吴,孙权于229年建立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从公元220年起,在我国历史上先后建立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它们三分东汉州郡之地,各霸一方,称王称霸,互相对峙,这种政治局面称为“三国鼎立”。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221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
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三国鼎立是指曹丕建立的魏国,刘备建立的蜀国和孙权建立的吴国三个政权并立的局面。220年曹丕代汉建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国,都城是成都,222年孙权建立吴国,定都建康,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完全形成。三国鼎立局面代替东汉军阀割据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东汉大将军职位排名1、大将军
武将之首,其官职位比三公,有时在三公之上,有时在三公之下。东汉末年,其官职在三公之上,因此当汉天子以曹操为大将军而以袁绍为太尉时,袁绍“耻班在太祖下”。属官有长史、司马。
2、骠骑将军
位在大将军之下,比三公。将军中位比三公的共四级: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3、车骑将军
位在骠骑将军之下,比三公。
4、卫将军
位在车骑将军之下,比三公。
5、中郎将
汉朝武官的级别分: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由于将军并不常置,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品秩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卫队,属光禄勋管辖。
6、校尉
校尉是比中郎将略低一级的武官官职,品秩为“比二千石”。在汉代设八校尉分掌中央军队。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校尉反而成为了低级军官的职位。
7、八校尉
汉武帝起所置京师的屯兵八校尉,分掌中央军队。分别是长水校尉、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射声校尉、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东汉时,省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到三国时期,八校尉的职权越来越小,最后沦为低级官员。
8、四军将军
即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周末始有,汉朝时并不常置,汉末群雄迭起,四军将军才以重号将军(即高级军官)的名号屡屡出现。
9、四征将军四征大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卫将军之下。
10、四镇将军四镇大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四征将军之下。
三国时期是西汉还是东汉我们按时间来量化两个朝代的存在感。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总计220年,东汉(公元25--公元220)总计195年。东汉存在时间大约是西汉的89%,也就是说,如果按时间来量化存在感,东汉的存在感应该接近到西汉的9成。但实际上,一般人眼中的西汉是大泽乡起义到高祖挂、文景之治、武帝反击匈奴、昭君出塞、赵飞燕姐妹,加起来时间大概有50年吧,东汉就是光武中兴,顶多15年,从黄巾起义到曹丕称帝算三国,所以一般人眼里东汉存在的时间只有西汉的30%,这就是为毛东汉存在感低。如果加上被当做三国时期的东汉历史,我感觉,东汉与西汉的存在感应该是相当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