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出土是什么年代 夏商朝历史知多少

目录导航:

  1. 三星堆出土是什么年代
  2. 我国法律发展历程
  3. 历史上…小说里…经常提到的中原指哪里
  4. 山西属于中原吗
  5. 登封历史
三星堆出土是什么年代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面积约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它是迄今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

三星堆遗址主要分为四期,一期属于新石器晚期,二到四期属于青铜文化时期。由于其时间之长达2000年,而且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玉器、铜器、金器,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征,自成一个文化体系,所以已经具备了夏鼐提出的命名考古学文化的三个条件,于是将其命名为“三星堆文化”。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大多呈现人物、禽、兽、虫蛇、植物的造型,他们的人头像、人面具表现出其祖先神灵,说明他们可能存在祖先崇拜,而模仿植物特点的青铜神树等反映出蜀人的植物崇拜,还有青铜兽面等传达出蜀人崇拜的自然神祇的样子。这些都说明,当时古蜀国出现了祖先崇拜、动植物等自然神灵崇拜的宗教观念,表现出蜀人的主要精神世界。

这个遗址证明,它是中原地区夏商时期前后,甚至更早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与中原文化有一定的联系,这个考古发现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关于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它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所以其所处时间起至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至商末周初,上下延续近2000年。它与中原文化的夏商朝大概是同一时期,不过它不属于中原文化它是中原文化之外的古蜀国文化。

以前学界普遍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夏商朝都发源于此,然后渐渐的传播到全中国。而三星堆遗址的发现证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甚至长江流域文化并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

我国法律发展历程

中国法学历史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先秦时期。

2、秦汉至清末。

3、清末至中华民国。

4、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从秦朝到清朝的法律思想概述-----以律学为主干·从公元前211年到19世纪中叶,两千多年历史中,中国法学走过了一个以儒家学说为主导,融合法家道家等诸多学说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法律文化系统,典型表现在儒家化的律学的兴起与发展。秦代开始法学领域出现律学。它是根据儒学原则对以律学为主的成文法进行讲习、注释的法学。律学滥觞于秦,发展于两汉,昌盛于魏晋,至唐达到巅峰,唐以后逐渐衰落。

三、近代中国法学发展概述。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法学发展概述 。

马克思主义法学历史。

一、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创立。

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心贡献。

三、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中编 。

法律基本知识法律的本质 狭义方面 人定法: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主要反映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阶层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通过规定权利、义务,设定权利、职责以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一法律是国家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法律体现为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和意志,同时也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三法律所体现的意志归根结底源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法律特征一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的一般特征

(一) 法律的规范性 指法律作为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而具有的,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从而,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的属性。

(二) 法律的概括性 指法律的对象是一般的或抽象的某一类的人和事,而不是具体的、特定的个人和事法律在同样的条件下可以反复适用,而不仅适用一次。

历史上…小说里…经常提到的中原指哪里

中原地区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古代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

夏商朝曾建都于中原商丘、安阳、郑州等,自汉朝起洛阳、南阳、开封成为王侯将相建都之地。广义的中原是以中原六大古都群(洛阳,开封,商丘,安阳,郑州,南阳)为中心,辐射黄河中下游一带的广大平原地区,狭义的中原即指天地之中、中州河南。

山西属于中原吗

属于中原地区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古代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夏商朝曾建都于中原商丘、安阳、郑州等,自汉朝起洛阳、南阳、开封成为王侯将相建都之地。广义的中原是以中原六大古都群(洛阳,开封,商丘,安阳,郑州,南阳)为中心,辐射黄河中下游一带的广大平原地区,狭义的中原即指天地之中、中州河南。地区划分 现位置 主要历史文化名城(标准以国务院审批名单为准) 古中原地区 今大致河南 郑州、洛阳、开封、商丘、安阳、南阳、濮阳 古燕赵地区 今大致河北 邯郸 古荆楚地区 今大致湖北 武汉、荆州、襄阳 古巴蜀地区 今大致四川 成都 古河套地区 今大致宁夏及内蒙 呼和浩特 古吴越地区 今大致江浙 杭州、苏州、南京 古齐鲁地区 今大致山东 济南、淄博 古晋地 今大致山西 大同 古关中地区(古秦地) 今大致陕西 西安、咸阳、延安 古南越地区 今广东、广西、越南北部 广州

登封历史

对于登封的历史,要追溯到夏商朝时期。中国第一个朝代夏王朝定都阳城,即今天的登封告成,“登封”、“告成”则因公元696年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而得名。由于历史久远,登封至今保留着诸多的文化古迹。

少林寺是佛教禅宗祖庭,中岳庙是五岳之中规模最大的道观,嵩阳书院则是北宋鸿儒程颢、程颐兄弟讲学之所,是宋明理学的发源地之一。中岳庙、嵩山书院游览的时间不需太长,可先游览这两地,然后再去少林寺。

夏王朝最早在 阳城(今登封市告成镇)建都,称为 禹都阳城。这也是最早的名字(原名)

周公在嵩山测量天文,安放日晷,登封为古京师洛阳的东部屏障之一。

西汉武帝刘彻游嵩山,正式设立 崇高县。

隋大业初年(605)改为嵩阳县。

公元696年,武则天登 嵩山、封中岳,以示大功告成,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

金代将两县合并为登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