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三大名将 东汉济南历史名人

目录导航:

  1. 东汉末年三大名将
  2. 济南有多少年的历史
  3. 济南的由来和典故
  4. 济南古代叫什么府
  5. 终军弱冠典故
  6. 三国演义里有哪几个人是山东济南人
  7. 中国历史上文武双全的诗人有哪些
东汉末年三大名将

一位、皇甫嵩

皇甫嵩是东汉末年的名将。汉灵帝时,太平道教主张角作乱,置军三十六方,祸乱天下,京师震动,天下响应。这时,汉灵帝以皇甫嵩为左中郎将,和右中郎将朱儁,总计率领四万多人,征讨颍川的黄巾军。平定黄巾起义的最大功臣,无败绩。可惜为了自己一时的名节没有早点除掉董卓,否则也不会有董卓什么事情。董卓专政时期,又懂得放弃,懂得隐忍,使自己得以善终。

第二位、朱儁出身寒门,赡养母亲,以好义轻财闻名,受乡里敬重。后被太守徐珪举为孝廉,任兰陵令,颇有治绩。再升任交州刺史,以家兵五千大破叛军,平定交州。战后以功封都亭侯,入朝为谏议大夫。光和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朱儁以右中郎将、持节平定三郡之地,以功进封西乡侯,迁镇贼中郎将。又率军讨平黄巾,“威声满天下” 。中平二年(185年),进拜右车骑将军,更封钱塘侯。后为河内太守,击退进逼的张燕。权臣董卓秉政时,想任朱儁为副手,遭其婉拒。其后出逃荆州,更屯军中牟,徐州刺史陶谦等欲推举他为太师,并传檄各州牧伯,相邀讨伐李傕、奉迎天子。但朱儁却奉诏入京任太仆。初平三年(192年),升任太尉、录尚书事。兴平元年(194年),行骠骑将军事,持节镇关东,因故未成行。

兴平二年(195年),李傕与郭汜相互攻杀,郭汜扣留朱儁作为人质。朱儁性格刚烈,即日发病而死。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朱儁形象与正史相似。是汉车骑将军。黄巾造反时,为中郎将,引军讨伐。屡立功绩,迁车骑将军,河南尹。后董卓余党李傕、郭汜乱政,掠夺公卿,朱隽对汉室衰微的状况感到悲哀,归家后即病逝。

第三位、卢植卢植的才华是不用说的,文能搞培训,传播儒学,武能上阵杀敌。平黄巾之乱,卢植就是第一波。只是因为卢植没有给领导派下来的太监小费,所以被撸了下来,后来派了董卓跟皇甫嵩。可是,卢植有点生不逢时啊。他出来得太早了。出场时,三国这场大戏才拉开一点点帷幕。他刚表现了一下,就被赶出朝廷,后面虽被袁绍聘为军师,但第二年就去世了

东汉末年的三大名将是:关羽、张飞和赵云。

关羽(公元161年-公元220年)是刘备的义弟,被誉为“武圣”。他以勇猛善战、忠诚义气而闻名,曾在赤壁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后被称为“关云长”。

张飞(公元168年-公元221年)是刘备的义兄,被誉为“万人敌”。他勇猛威猛,擅长骑射和近身格斗,曾在长坂坡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

赵云(公元168年-公元229年)是刘备的重要将领,被誉为“子龙”。他机智勇敢,善于运筹帷幄,曾在长坂坡之战和定军山之战中表现出色,被尊称为“常胜将军”。

这三位名将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刘备的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也成为后世传颂的英雄人物。

1、冯异

冯异(—公元34年),字公孙,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新朝末年,冯异曾任颍川郡郡掾。后来归顺刘秀,随之征战,冯异随刘秀击破王郎、大败铁胫农民军,平定河北,因功被封为应侯。

平河北后,冯异与寇恂先合兵击破苏茂,然后冯异又率军击败朱鲔。之后被任命为征西大将军率军大破赤眉军、平定关中,参与征讨陇西。最后病逝于在军中,谥号为节侯。

主要成就:跟随刘秀平定河北,平定赤眉军、平定关中、征讨陇西。

2、耿弇

耿弇(yǎn)(3年—58年),字伯昭,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耿弇的父亲耿况是新朝上谷太守,更始二年,耿弇劝说其父亲一起归附刘秀,跟随刘秀平定河北,击破铜马、高湖、青犊、赤眉、尤来、五幡、大枪等各路农民军。

刘秀称帝后,耿弇被封为建威大将军、好畤侯。之后耿弇击败延岑、与吴汉大败富平、获索农民军。击败张步,平定济南郡,随后又参与多次征讨陇右。最后耿弇辞去大将军,病逝后,谥号愍侯。

主要成就:收复四十六个郡,三百多座城池。

3、窦宪

窦宪(—92年),字伯度,大司空窦融曾孙,其妹为汉章帝皇后,窦宪经常恃宠欺人,窦太后临朝称制后,窦宪派刺客杀死刘畅,归罪于刘刚,被窦太后发现后禁闭于内宫,正好南匈奴请兵共讨北匈奴,于是请求出击匈奴,以赎死罪。

窦宪被任命为车骑将军,统率军队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和金微山,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向西边逃亡的北匈奴改变了欧洲历史,窦宪被任命为大将军,封武阳侯,仗着军功权倾朝野,欲谋叛逆,被汉和帝知道后,逮捕其亲信党羽,没收大将军印绶,改封为冠军侯,令其自杀。

主要成就:大破北匈奴,使北匈奴西迁。

济南有多少年的历史

济南拥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

济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这里是齐国的一个重要城市,称为“历下邑”。在秦朝时期,这里设置了历城县,成为山东半岛地区的一个重要行政区。此后,济南历经多个朝代的更迭,在唐朝时期成为了齐州的首府,元朝时期成为了济南路的路治,明朝时期成为了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的治所,清朝时期成为了山东省的省会。

在济南的历史中,有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例如,公元前154年,汉景帝的孙子刘盆子在这里登上了皇帝宝座,开创了东汉王朝。此外,还有许多著名的文化名人和历史人物曾在济南生活和工作,如扁鹊、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等等。他们为济南的文化繁荣和历史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济南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其中最著名的是趵突泉,这是济南市区的代表性景点之一,被誉为“三大名泉”之首。此外,还有千佛山、大明湖、五龙潭、黑虎泉等多个著名景点。这些景点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欣赏。

济南的由来和典故

最早的从商周时期,济南就出现了,只不过不是这个名字,后来进入春秋,齐国拥有了济南。

进入战国以后, 由于七雄争霸,济南慢慢地成为了齐国的邑。而秦始皇统一后,根据郡县制,济南成为了一个郡。

到了汉朝后,济南郡真正有了名字,从汉武帝到汉文帝,济南郡改成了济南国,成为了后续朝代的统一说法了。

八九千年之前是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济南这个地方就发现了人类活动的踪迹,距今7300~6100年前的北辛文化时期的遗址,已在境内发现8处,是山东省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

秦时,济南设郡县制,称历下邑。汉初,设济南郡,此为“济南”这个名字就开始出现了。济南郡治设于东平陵。东汉,为济南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济南多处于战乱之中。济南郡治由东平陵移至历城。

隋文帝开皇三年,改济南郡为齐州,治所仍在历城。

宋开国后,济南沿称齐州。徽宗政和六年,升州为府,齐州遂为济南府。

金代,济南仍为府,属山东东路。此时,在城北开凿了小清河,直通至海。元代,济南为路,属元王朝的“腹里”地区,直隶于中书省。

明初,曾置山东行省,济南始为山东首府,是山东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及按察使司驻地。清代,济南仍为山东省治。

1904年,济南自开商埠。中华民国成立后,改府为道,济南初属岱北道,1914年改称济南道。1929年设立济南市。

济南古代叫什么府

1.古代的叫济南府、济州。

2.2100多年前的改称济南,因地处古四渎之一水”(故道为今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设立济南郡,此为“济南”一名出现之始。

3.东汉,为济南国。隋朝开皇三年废郡,改济南郡为齐州,辖历城等10县,治所仍在历城。徽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齐州升为济南府。

终军弱冠典故

终军,字子云,他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他曾出使匈奴、南越。战前请缨的典故说的就是终军出使南越的故事。不过终军后来被南越丞相吕嘉所杀,时年二十多岁,故人称“终童”。

终军,以博文强记、能言善辩闻名,十八岁时去京城。途中路过函谷关,函谷关守军给他一个繻,终军不知道繻是干嘛用的。守军就告诉他这是归来过关的凭证。终军一听就丢在地上说“大丈夫西游,终不复还”。他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在其后来出使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终军请缨,中国古代典故。出自东汉班固《汉书·终军传》,西汉武帝朝,南越(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割据政权尚未完全归附,他又自请出使南越,表示“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请缨”一词即典出于此)。至南越后,他说服南越王臣服汉朝,但南越丞相吕嘉极力反对,发兵攻杀南越王及汉使者,终军亦被杀。死时年仅20余岁,世人称之为“终童”。后以此典故指主动担当重任,建功报国。

西汉时期汉武帝执政时,山东济南出了一个,很有名气的少年,名叫终军。他文武双全,才智过人,很有一番抱负,那时匈奴常在边疆骚扰,弄得国家很不太平。

汉武帝得派一些士兵到边疆与侵犯国土的匈奴作战,终军也为此事十分着急,发誓报效祖国。

济南太守看见自己管辖的地方出了这么一个人才,非常高兴就派手下人去把中军请到府中。

终军可谓是英俊少年,步入太守府风度翩翩,好一副书生的模样,可谈到国家大事,他又胸怀大志,十分令人钦佩。

三国演义里有哪几个人是山东济南人

三国时期,济南出现过两位著名的名人,分别是魏国的典韦和蜀国的王忠。

典韦是三国时期魏国的一位猛将,他的武器是一对铁锤,每只重达数十斤。他勇猛无比,曾在一次战斗中独自一人斩杀了数十名敌军,并最终死于乱军之中。典韦在历史上被誉为是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被后人称为“典韦将军”。

王忠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一位将领,他在蜀汉后期官至镇东将军、封博阳侯。王忠在历史上的记载并不多,但他在蜀汉后期的地位和影响力是相当重要的。

以上就是三国时期济南的两位名人,他们的事迹被广泛传颂,并在历史上传颂至今

诸葛亮兄弟一族---琅邪阳都县人(山东沂南县)
太史慈---东莱黄人(山东)
程昱---东郡东阿人(山东阳谷县)
于禁---泰山钜平(山东泰安)
李典---山阳钜野人(山东金乡县人)
孔融---鲁国(山东曲阜)
刘表一家子---山阳高平人(山东鱼台东北)

中国历史上文武双全的诗人有哪些

文需要为文学才华或者哲学思想为一派翘楚,或传千世流芳,而非只写几篇文章;武为统军作战,并且取得胜利,安邦定国,而非仅可耍拳弄刀。

如此看来,我认为中国历史上可称为文武双全者,莫过此二人:南宋名将岳飞,著名的民族英雄。著有其脍炙人口的《满江红》和《小重山》两词;清朝名将曾国藩。所著有《求阙斋文集》、《诗集》、《读书录》、《日记》、《奏议》、《家书》、《家训》及《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等,不下百数十卷,名曰《曾文正公全集》,传于世。同时政治经济上开启了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先河。

以上两位可谓文治武功兼备矣!

自古中国的文人就注重文武双全。因为他们一般却要学习六艺,六艺中,除了诗书礼乐之外,还有射和御,射就是射箭,御是驾驭战车,是不折不扣的武术。而在诗人当中,文武双全更是不乏其人。我了解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有李白,王昌龄、陆游、辛弃疾,文天祥、岳飞、纳兰性德等人。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他们。

李白:“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诗中有剑,剑中有诗。他是大唐“剑仙”裴济的弟子,号称大唐第二剑客。

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是诗人,也是个将军,曾戌守边关七年之久,,他经常早晨江边练剑,有一次手中的剑飞掷而出,击中了身旁的一块巨石,剑身没入石中,可见其力量之大。

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写的诗意境非凡,作为南宋双枪大将陆文龙的重孙,其家传枪法出神入化,武力也同样了得。他身长九尺,使乌铁枪,有万夫不挡之勇,称得上是文武双全。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是出色的诗人,也是一个出色的武将,他深入虎穴,一身是胆,能于万人营中,活擒叛将。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位爱国诗人倾家荡产招募兵马,多年苦练功夫,常亲自示范格斗,并带领义军多次杀出重围。

岳飞:“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岳飞的词,至今读束仍会让人热血沸腾。岳飞武艺超群,其带领的岳家军更是令敌人闻风丧胆。

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词的真挚细腻曾打动多少人。但同时,纳兰还大内带刀侍卫,武艺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