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书法家排名 大宋南宋皇帝列表

目录导航:

  1. 宋代书法家排名
  2. 赵匡胤后谁做了皇帝
  3. 宋朝的爵位
  4. 南宋朝的都城有哪些
宋代书法家排名

1、黄庭坚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评价:“黄庭坚论书、鉴画、评诗均以韵字为先,他引鹤铭入草,雄强逸荡,境界一新”。

2、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一说1036年12月19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3、米芾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4、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仙游县)人。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

5、赵佶

赵佶(1082年6月7日-1135年6月4日),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书画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赵佶为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

杭州苏东坡纪念馆 苏轼像

宋代的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排名第一的就是苏东坡。苏轼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后人赞誉颇高。对于他的书法,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苏轼的书法从“二王”,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他讲自己书法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他讲他的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他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用传统技法去进行书法艺术创造,在书法艺术创造中去丰富和发展传统技法,不是简单机械的去模古。

赵匡胤后谁做了皇帝

都是赵匡胤弟弟赵光义的后代。 赵匡胤驾崩之后,赵光义即位,赵光义稳固统治皇位后,先后逼死太祖之子赵德昭和赵德芳,又贬黜赵廷美到房州,两年后赵廷美就死于谪所。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就全被处置了,之后继位的就都是赵光义的后代了。 赵光义(939年-997年),即宋太宗(976年—997年在位),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

宋朝的爵位

最高爵位是亲王 原则上亲王之下有嗣王、郡王。

但嗣王很少。整个宋朝,封嗣王的只有嗣濮王、嗣秀王、嗣沂王,都是因为这几个王的子孙中有人当了皇帝,然后这些王就不降封,子子孙孙中总有一个嗣封王爵。郡王有很多,不过多是宗室。异姓王生封的好像没有,死后追封的有不少,比如岳飞追封为鄂王,谥“武穆”。

宋朝爵位,是宋初的封爵增加到十二级,为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

中文名

宋朝爵位

所属时期

宋朝

公、侯、伯、子、男都带本郡县开国,到封国公时,则称某国公。初次只封小国、然后改移大国。皇子、兄弟封国,谓之亲王。亲王之子承嫡者为嗣王,宗室近亲承袭,特旨者封郡王,遇恩及宗室祖宗后承袭及特旨者封国公。馀宗室近亲并封郡公。其开国公、侯、伯、子、男皆随食邑:二千户以上封公,一千户以上封侯,七百户以上封伯,五百户以上封子,三百户以上封男。现任、前任宰相食邑、实封共万户。

相应品级为:王正一品,嗣王、郡王、国公从一品,郡公、开国郡公正二品,开国县公从二品,开国侯从三品,开国伯正四品,开国子正五品,开国男从五品。后嗣王、郡公、开国公不封,保留九等。有封爵者必有食邑。食邑从一万户到二百户,共分十四等。不过,食邑只是虚数,只有食实封才有一点实际利益。食实封从千户到百户,共分七等。实封约为虚封数的4/10,食实封者,按实封一户,每月给钱25文计算,随月俸向官府领取。宋代官员的这些封爵和食邑、食实封等,都没有子孙可以世袭的规定。

南宋朝的都城有哪些

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公元1127年,在“靖康之变”后,宋徽宗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幸免于难,定都南京应天府改元建炎,史称南宋。

应天府

应天府,别名“河南郡”,为宋朝四个京城之一的南京,治所宋城县南京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

应天府作为京东西路路治,管辖应天府、袭庆府、兴仁府、东平府四个府和徐州、济州、单州、濮州、拱州五个州,广济军一个军,四十三个县。

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

公元1132年,九月,南京应天府被金国人攻陷,改称为归德府。

公元1234年,六月,南宋将领全子才南京应天府(商丘)。八月,宋理宗发布榜文,恢复南京之名。

临安府(今浙江杭州)

公元1129年,宋室南迁杭州为行在所,暂居杭州办公,名“临安府”,猜测有临时安顿的意思,估计有打回北方的想法。

公元1129年南迁临安

公元1138年,宋朝皇帝正式定都临安府,增建礼制坛庙。

宋史高宗卷六:。"庚辰,帝不御殿。以方居谅阴,难行吉礼,命秦桧摄冢宰,受书以进。是月,虚恨蛮犯嘉州忠镇砦。是岁,始定都于杭。

临安府治钱塘、仁和两县,辖钱塘、仁和、临安、余杭、于潜、昌化、富阳、新城、盐官九县。

公元1138年北归无望,定都临安府

在南宋定都之前,杭州就是江南人口数量最多的州城,经过北宋150多年的发展,到了南宋时,开始了杭州的鼎盛时期。

自1129年升为临安府后,治所在钱塘,辖钱塘、仁和、临安、余杭、于潜、昌化、富阳、新城、盐宫九县,地域与唐代大致相当。

1138年正式定都在于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扩展,当时分为内城和外城。

内城,即皇城,方圆九里,环绕着凤凰山,北起凤山门,南达江干,西至万松岭,东抵候潮门,在皇城之内,兴建殿、堂、楼、阁,还有多处行宫及御花园。

外城南跨吴山,北截武林门,右连西湖,左靠钱塘江,气势宏伟。设城门13座,城外有护城河。由于北方许多人随朝廷南迁,使临安府人口激增。到咸淳年间(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万余人(包括所属县)。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钱塘、仁和两县而言,人口也达43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