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难封侯究竟是能力问题,还是运气问题

李广一生立有众多功劳,却始终无缘封侯,以至于很多后人都替他感到惋惜。那李广难封究竟是能力问题,还是运气问题呢?恐怕这两方面的因素都有。李广的确可惜,但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也能发现很多不足之处,其中大部分是性格所致。我们现在都听说过一句话,叫性格改变命运,其实是有些许道理的。抛开运气不谈,李广难封侯,还和这两条因素有关。

李广难封侯究竟是能力问题,还是运气问题

1、李广难封

公元前166年,李广在陪同汉文帝打猎时,冲在最前面,亲手格杀猛兽,表现得十分勇武。汉文帝用略带惋惜的口吻称赞道:“太可惜了,你没遇到好的时机!假如你在汉高祖时期,封个万户侯又算什么呢!”然而,李广的一生特别悲催,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时期,最终也未能封侯。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李广也十分纳闷,他找到了星相学家王朔,向他询问道:“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王朔问道:“将军自己想想,平生有没有特别遗憾的事情呢?”

李广思考片刻后,说道:“吾曾经担任陇西太守,期间羌人造反,我诱降了八百余人,然后将他们全部杀死,至今感到非常遗憾。”王朔说道:“杀降是最大的灾祸,这就是将军一直不能封侯的原因。”事实证明,王朔的话纯属胡扯,因为古往今来杀降的将领很多,这根本不是“李广难封”的原因。那么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李广难封侯究竟是能力问题,还是运气问题

2、缺乏政治思维

其实,早在汉景帝时期,李广就已经可以封侯了,可是他却做了一件错事,彻底得罪了汉景帝。事情是这样的,公元前154年,西汉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汉景帝命太尉周亚夫率领大军出征,李广也参加了这次军事行动。在昌邑城下,李广冲入敌阵,一举夺取了叛军的军旗,自此声名显赫。

按理说夺旗是一件大功,可是平叛之后,汉景帝没有任何封赏。原来在前线军中时,李广接受了梁王刘武授予的将军印绶,引起了汉景帝的不满。梁王刘武虽然是汉景帝的亲弟弟,在平叛中也立下了大功,但是兄弟俩的关系却十分微妙。有一次在酒席宴间,汉景帝当着母亲窦太后的面,对刘武说:“我在千秋万岁之后,打算将皇位传给你。”

刘武虽然表面上推辞,但内心还是十分向往的,而窦太后也希望汉景帝立刘武为继承人。其实汉景帝并不想这么多,因为他有十几个儿子,根本不缺继承人。梁王刘武或是出于对李广的敬佩,或是出于拉拢的缘故,授予了李广将军的印绶。但李广没有意识这背后的复杂政治因素,当他接受梁王将军印绶的那一刻,就注定失去了在汉景帝时期封侯的机会。

李广难封侯究竟是能力问题,还是运气问题

3、治军方法

李广的治军方式有问题。李广领兵出征的时候,根本不会规划部伍行阵,找到有水草好的地方就扎营,在军队驻扎期间,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侯,未尝遇害”。也就是说,李广在统率军队不会使用严格的军纪,所以他的军队显得自由散漫,突然遇到敌军时,就会陷入被动包围的局面。

后来的事实证明,李广多次领兵出塞,都是因为这种治军方式吃了大亏。对此后世评价道,“以广之能而遂至于此者,由其治军不用纪律,此所以勋烈、爵赏皆所不与,而又继之以死也”,“李广非大将才也,行无部伍,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敌则覆矣”。不过,也正是由于李广善待将士,所以在他死后,“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