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什么是玄学,怎么产生的
- 历史上姓向的名人有哪些
- 各展所长各尽其才的古文
- 历史上姓向的名人
- 历史上姓郭的名人有哪些
- 向姓名人堂
- 历史上的郭氏名人
- 各安其份的意思
玄学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是在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一般特指魏晋玄学。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魏晋时期,由于汉代以来农民起义的打击,统治阶级所尊奉的天人感应的儒学思想和阴阳谶纬的神学思想已经丧失了欺骗人民的作用,玄学便应运而生。玄学是揉合儒道两家学说而形成的新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玄即深奥、玄妙之意。当时士大夫将道家的《老子》、《庄子》和儒家的《周易》称为“三玄”,并以此为根据探讨一些抽象、玄虚的问题,因此他们所谈的内容称为玄学;进行辩论的形式称为“清谈”。玄学是以老庄的“贵无”主义为理论基础,结合儒家的纲常名教,为士族门阀的根本利益进行辩护的唯心主义哲学。因此,玄学是士族门阀应付时变的理论和扼杀农民起义的工具。
由于士族门阀内部存在着不同的集团和派别,玄学也形成不同的流派。
曹魏正始时期(240-248年)的何晏与王弼是玄学的倡始人。何晏的《论语集解》、《道德论》,王弼的《易注》、《老子注》,都是玄学的重要著作。他们论证了有无、本末、一多、动静等哲学范畴,提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的客观唯心主义本体论。又说“无”即为“道”。无与道虽然是无形无名,不可为象的,然而却是一切有形有象物体的本源,是地道的客观唯心主义。他们在政治思想方面,提出了名教(封建等级制度、礼乐教化)出于自然(玄学的道和无)的主张,以证明名教是宇宙的本体“无”或道的产物,而且是有其必然性的。这样,就将儒家的名教同道家的“自然”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论证了名教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可见玄学是以曹魏的时政需要为依据的。
正始以后,掌权的司马氏为了篡夺曹魏政权,标榜名教,主张以儒学治天下。一些拥曹派士大夫不满时政,又无力公开反抗,乃以玄学为工具,对司马氏标榜的名教进行侧面攻击。代表人物有嵇康、阮籍。他们与王弼、何晏不同,认为名教与自然是对立的,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阮籍为了反对司马氏假意提倡的“孝”,在母丧时饮酒食肉。他笑骂遵守礼法的伪君子为裤裆里的虱子,讽刺他们如同虱子一样循规蹈矩,“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裤裆”,却专以“咬人”为生。阮籍等人攻击名教,排斥礼法,是公开同司马氏宣战。司马氏实权在握,终将阮籍软化,并杀死嵇康。阮、嵇冲击儒家的教条,揭露司马氏提倡名教的虚伪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他们思想颓废,以攻击礼教宣泄个人对司马氏的不满,并非真正反对礼教,仍然属于玄学家。
西晋时期玄学的代表人物为向秀和郭象。他们与阮、嵇不同,是通过为《庄子》作注的方式阐发自己的思想。他们修改了何晏、王弼的“贵无”主张,认为“有”是自然存在的,并不生于“无”,因而提出“名教即自然”的理论。向、郭把这个理论运用于政治上,认为一切现存的事物,诸如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都是合理的、自然的;认为“以小求大,理终不得,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这就是要让人民听其自然,遵守名教,安分守己。他们还认为“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这种说法就是使统治者既有清高之名,又得剥削之实,完全是替士族门阀既享有高官厚禄,不理政事,又要假装清高的行为进行辩护。向、郭是司马氏西晋政权的拥护者,他们宣扬的理论,是完全代表士族地主利益的哲学。
在魏晋玄学之风盛行时,各种反玄学的思想也不断出现。两晋之际唯物主义思想家鲍敬言的《无君论》,就是比较突出的代表。鲍敬言从天地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认为天在上,地在下,是自然存在的现象,无所谓尊卑。这与君臣上下、等级制度毫无关系。这在士族门阀的腐朽统治时代,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历史上姓向的名人有哪些向秀:河内怀(今河南省武陟)人,西晋玄学名士。司马昭时授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为竹林七贤之一。性好老庄之学,开郭象玄言之风。有《庄子隐解》,已佚。
向拱:怀州河内人,宋代大臣。后周时屡立勋绩,仕至检校太师、河南尹、西京留守。宋初加兼侍中,封谯国公。其纵情酒色、政务废驰。后升为左卫上将军,封秦国公。
各展所长各尽其才的古文《庄子注》里的《在宥注》西晋郭象著。《庄子注》,西晋郭象著。郭象,字子玄,河南(今河南洛阳)人。生于公元252年,死于312年。他早年家居,“州郡辟召,不就。”
后来被召为司徒掾,不久又升为黄门郎。由于受到东海王司马越的赏识,被引为太傅主簿。
郭象善于名理,口才极佳。当时人反映,“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晋书·郭象传》)。
历史上姓向的名人向宠:襄阳宜城人,三国时蜀国将领。初为牙门将,公元223年封都亭侯,后迁中领军。诸葛亮说他:“性行淑均,晓畅军事”。后率兵征讨汉嘉“蛮夷”,遇害。
向秀:河内怀(今河南省武陟)人,西晋玄学名士。司马昭时授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为竹林七贤之一。性好老庄之学,开郭象玄言之风。有《庄子隐解》,已佚。
向拱:怀州河内人,宋代大臣。后周时屡立勋绩,仕至检校太师、河南尹、西京留守。宋初加兼侍中,封谯国公。其纵情酒色、政务废驰。后升为左卫上将军,封秦国公。
一是项橐,春秋时期神童,相传他七岁时以孔子辩论,被后世称为圣人之师。
二是项羽,秦末时著名将领军事统帅,建立了西处。三四项燕,战国时期楚国名将,被称为楚国的最后长城。
历史上姓郭的名人有哪些郭姓历史名人:
郭隗:战国时代燕国大臣,为燕昭王招贤纳士出计献策,为燕国的兴起作出了贡献。
郭伋: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人,初为渔阳都尉,王莽时,任上谷太守,官至太中大夫。郭象:河南洛阳人,西晋时的玄学名士。
郭璞: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人,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博学多才。代表作为《游仙诗》,著有《江赋》等著作。并注释《尔雅》、《穆天子传》、《山海经》、《楚辞》等典籍,为后世注疏家所推重。
郭威: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隆尧)人,五代时期后周王朝的建立者。在位时的一系列改革为赵宋王朝的建立奠定了良好基础。
郭象:西晋学者、玄学大师,所撰《庄子注》对后世影响很大。
郭嘉:三国时魏曹操谋士。多谋善战,屡建谋功,尤以官渡之战显名。
郭沔:今浙江省温州人,南宋时音乐家、琴家、浙派创始者。作《潇湘水云》、《泛沧浪》、《飞鸣吟》等曲。
郭标:广东省中山人,近现代史上知名海外人士,澳大利亚华侨领袖。
郭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省华县)人,唐代军事家。在平息安史之乱,维护国家统一中功绩卓著。
郭忠恕: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宋著名画家、文字学家。著有《佩 》三卷、《汗简》等。
郭子仪
郭子仪,中国唐代著名军事家。历任左卫长史、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卫尉卿、朔方节度使、御史大夫、兵部尚书、司空、司徒、太尉、中书令等职。平定安史之乱,大败吐蕃攻唐。封代国公、汾阳郡王。
《历史上姓郭的名人有》:“战国名士《郭隗》,唐代名将《郭子仪》,元代著名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东晋著名学者《郭璞》,近代新文学诗歌奠基人《郭沫若》。”
向姓名人堂向宠:襄阳宜城人,三国时蜀国将领。初为牙门将,公元223年封都亭侯,后迁中领军。诸葛亮说他:“性行淑均,晓畅军事”。后率兵征讨汉嘉“蛮夷”,遇害。
向秀:河内怀(今河南省武陟)人,西晋玄学名士。司马昭时授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为竹林七贤之一。性好老庄之学,开郭象玄言之风。有《庄子隐解》,已佚。
向拱:怀州河内人,宋代大臣。后周时屡立勋绩,仕至检校太师、河南尹、西京留守。宋初加兼侍中,封谯国公。其纵情酒色、政务废驰。后升为左卫上将军,封秦国公。
历史上的郭氏名人1、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
早年师从刘秉忠、张文谦,官至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世称“郭太史”。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种天文历法著作。
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自至元十三年(1276年)起,奉命修订新历法,历时四年,制订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为修订历法,郭守敬还改制、发明了简仪、高表等十二种新仪器。
至元元年(1264年),郭守敬奉命修浚西夏境内的古渠,更立闸堰,使当地农田得到灌溉。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郭守敬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耗时一年,完成了全部工程,定名通惠河,发展了南北交通和漕运事业。
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以郭守敬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 1977年3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小行星2012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
2、郭忠恕 (?-977)五代末期至宋代初期的画家,〔北宋〕字恕先,又字国宝,洛阳(今属河南)人。
郭忠恕,兼精文字学、文学,善写篆、隶书,尤其“界画”为世人推重,“界画”是随着山水画发展而派生的一科,主要是画与山水画中有关的亭台楼阁、舟船车舆。《圣朝名画评》中评他的界画,为“一时之绝”,列为“神品”,传世作品有《雪霁江行图》卷。
7岁能诵书属文,举童子及第。后周广顺中(952)召为宗正丞兼国子监书学博士。由于争忿朝政,不久被贬为崖州司户,秩满去官,不复仕,纵放岐雍、陕洛间。入宋,官国子监主簿,益纵酒肆言,因讥讽时政,又遭流配登州,死于临邑途中。
工画山水尤擅界画,楼观舟楫皆极精妙。所画重楼复阁建筑颇合规矩,“上折下算,一斜百随,咸取砖木诸匠本法,略不相背”,比例十分准确精细。作石似李思训,作树似王维,每当自画屋木,王士元便给其补人物,合作颇为默契。
兼精文字学、文学,善写篆、隶书。尤其“界画”为世人推重。“界画”是随着山水画发展而派生的一科,主要是画与山水画中有关的亭台楼阁、舟船车舆。《圣朝名画评》中评他的界画,为“一时之绝”,列为“神品”。
工书,诸体皆能。曾有人得鸟迹篆,忠恕一见辄诵如宿习。清刘熙载《艺概.书概》称:“忠恕以篆古之笔溢为分隶,独成高致。”传有《三体阴符经》、《汗简》、《佩觽》等书。其画风画技在当时和后世有较大影响。
3、后周太祖郭威(904-954年),字文仲, 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隆尧县)人。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王朝建立者(951—954年在位)。
身材魁梧,勇力过人。出仕后汉,累有大功,拜邺都留守、枢密使。后汉隐帝刘承祐厌为大臣所制,派人前往邺都处死郭威。乾祐三年(950年)冬,郭威发动兵变,向南攻破开封,推翻后汉。次年,郭威建立后周,年号广顺。在位期间,崇尚节俭、虚心纳谏、改革弊政,促进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趋向好转。
显德元年(954年),因病驾崩,时年五十一,谥号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庙号太祖,葬于嵩陵。遗诏令养子柴荣即位。
郭威称帝之后,马上就着手治理国家,进行改革来增强国力。他从小经历了很多苦难,对民间疾苦也有亲身体会,所以首先减轻了百姓的负担。这方面郭威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罢除不合理的牛租,二是撤消营田务。
在早年朱温征伐淮南时,朱温将缴获的上万头耕牛给百姓使用,然后向百姓收牛租,几十年之后,到后周时仍然在收,当年的牛早就死了。郭威下令废除这项既过时又累民的税收。至于营田务,是唐末以后在中原地区设置的由户部直接管理的农业生产机构,所属的农民负担很重。
郭威废除营田务后,将原来百姓使用的田地房屋和牛及其他农具都赐给他们永久使用。这项措施加上牛租的废除,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其间,有人建议将一些好的营田卖掉,就能得到数十万缗钱来充实国库,郭威却说:“让百姓得利,就像国家得利一样,朕要这些钱干什么?”此外他还下诏,命令各地官吏不得以任何借口来加收百姓赋税,原来普遍存在的正税以外的杂税一律废除。
4、郭子仪(697~781年),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人。唐朝杰出名将,政治家、军事家。
早年以武举中第,入仕从军,累迁九原太守,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拜朔方节度使,率兵勤王,收复河北和河东地区,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辅佐广平王李俶收复两京,迁司徒,封代国公。
乾元元年(758年),拜中书令。乾元二年(759年)五月,承担相州兵败之责,罢职赋闲。宝应元年(762年)初年,河东兵变后,封为汾阳王,起兵平定叛乱,事后解除兵权。
广德元年(763年)冬天,吐蕃攻破长安后,奉命调兵遣将,驱逐吐蕃敌军。 广德二年(764年),仆固怀恩引领吐蕃和回纥入侵时,单骑说服回纥,合兵大破吐蕃。
大历十四年(779年),唐德宗即位后,拜太尉、中书令,充皇陵使,赐号“尚父”,增加食邑,剥夺实权。建中二年(781年),去世,享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师,谥号忠武,配飨代宗庙廷,陪葬建陵。
5、郭象,字子玄,河南洛阳人。西晋玄学家。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常闲居。辟司徒掾,稍迁黄门侍郎。东海王司马越引为太傅主簿,甚见亲委。任职专权,为时论所轻。尝以向秀《庄子注》为己注,述而广之。一说窃注之事,恐未必信。力倡“独化论”,主张名教即自然,为当时玄学大师。
西晋末年的《 庄子注 》 中第一次精炼提出这种思想的“ 双遣” 、 “ 三翻”的典型表述,从而形 成 以“ 双 遣 ” 、 “ 三 翻 ” 为特征的重玄理论 ,后为佛学理论所吸收, 同时也为道教义理所摄取。
据《晋书·郭象传》记载,他“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世说新语·文学篇》说他“才甚丰赡”,曾与善辩名士裴遐辩论。在社会上很有声望,“时人咸以为王弼之亚”。
当时一些清谈名士都很推崇他,如太尉王衍常说:“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郭象早年不受州郡召,闲居在家,“以文论自娱”。后应召任司徒椽,迁黄门侍郎。又为东海王司马越所招揽,任命为太傅主簿,深得赏识和重用,“任职当权,熏灼内外”,遭到了一些清谈名士的鄙视和非议。
郭象解《庄》有明确的诠释进路:“庄子推平于天下,故每寄言以出意”(《山木注》。这是说,庄子学说的内容本质上是“内圣外王之道”(《庄子注序》,而解《庄》的方法则应当是“要其会归而遗其所寄” (《逍遥游注》),即超越表达手段(所寄)以把握精神实质(会归)。这可以说是王弼“得意忘言”说的发挥与应用。
各安其份的意思各安其分,解释:每个人都安分守己不相互干涉或介入,指各自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原句出自《庄子注》:“各安其分,各足其性。”《庄子注》是中国西晋玄学家郭象解释《庄子》的名著之一。《庄子注》代表了魏晋玄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是在早期玄学贵无论“以无为本”理论和“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名士风气遭到崇有论驳难、批评后出现的,因此带有后期玄学的理论特点。
这个成语说的意思就是:形容大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或者是在各班级里面吗自己的职责上,各司其职,不要管别人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意思是各自在各自的工作位置上或角色定位上做好自己。
人和人之间没有单向关系,一定是双向的,只有各安其位,才能有序。和各安其位相应的,就有各尽其职、当位而行等一串串,都是对它无穷的注解。无论怎么注解,回到基本点就是各安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