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最后的结局 历史上孙吴集团的内部争斗

目录导航:

  1. 东吴最后的结局
  2. 东吴如何灭亡
  3. 三国志时间表及事件
  4. 三国时孙吴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 想知道三国时吴国中孙氏家族的亲缘关系(诸如表兄弟,堂兄弟之类的,比较有名的人物即可),谢了
东吴最后的结局

最后的结局是被西晋灭亡。

280年5月1日,西晋将领王睿率军抵达建业(今南京),吴帝孙皓出城投降,东吴灭亡,三国时代结束。 魏蜀吴三国,蜀国被魏国灭掉,然后魏国被晋国取代,最后吴才被晋灭掉。也就是说,魏蜀吴三国之中,吴国坚持到了最后。

失败因为东吴在三国时期已经处于劣势,不仅经济、军事、政治都不如曹魏和孙吴,而且统治地区狭小,人口也不足。
此外,东吴的政治风气也存在问题,鲁肃、陆逊等人的死亡,以及孙权死后的权力之争,都削弱了东吴的实力和影响力。
东吴失败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内部政治斗争和经济、军事实力不足外,还包括国家领导人的个人能力和战略决策等方面的问题。
此外,东吴的失败也与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
无论是在哪个时代,只有具备坚定的政治领导力、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有效的政策措施,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东吴如何灭亡

东吴灭亡的原因主要是:1. 经济衰退。
由于三国时期长时间的战争,导致人口锐减和粮食荒缺,使得东吴的经济一蹶不振,财政、物资等方面均无法支撑战争的需要。
2. 内外交困。
东吴与蜀汉和魏国一样,长时间的外交孤立使得东吴的政治局势更加恶化。
同时内部也有官员、将领等人权力斗争,加上武备不足,导致东吴的军力被逐渐削弱。
3. 巨大压力。
东吴正面遭遇魏国强大的军事力量,难以抵抗,同时蜀汉从暗中策反、侵略东吴,导致东吴被夹击,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因此是:东吴灭亡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经济萎缩、内外交困、巨大压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东吴被西晋灭亡的。

在公元280年,也就是西晋王朝建立之后的几年,司马炎开启了灭吴之战,于是率领二十万大军挥师南下,攻破了东吴,最后东吴灭亡。

东吴的灭亡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的。

首先,东吴政权的实际掌权者在战略手段上不够出色,缺乏统一对策,导致在晋军的进攻下节节失败。

其次,东吴内部长期存在党争,孙权的继承人问题引发了夺嫡大戏,两党互骂了整整九年,以至于东吴到了举国中分的地步。

此外,东吴政权后期的统治者孙綝嗜好暴虐,残虐无道,害了孙吴的重要将领,旷日持久的内争也使孙吴国力遭到严重削弱。

最终,公元279年,晋武帝下令大举伐吴,东吴方面上下离心,疏于防备,以致节节失败,孙皓只好脱掉衣服,命人将自己反绑起来,出城投降,东吴灭亡。


公元279年,晋武帝下令伐吴,当时的东吴之主孙浩荒淫无症,君臣上下离心,军队松散懒惰,面对晋武帝的进攻节节败退,孙皓见大势已去,只能出城投降,东吴灭亡

三国志时间表及事件

事件与时间是:黄巾起义始于184年,反对腐败的汉朝政府,张角是其领袖,但不久后张角病死。189年,董卓入京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引起了各地诸侯的不满,于是在190年组成反董卓联盟军。

1.三国志记载的时间是在东汉末年(汉朝分为东汉和西汉),东汉末年又分为三个国家,分别是曹魏,西蜀(蜀汉)和东吴(孙吴),记述了这个时期的三个国家的争斗战争和政治活动。

2.三国志成书于晋朝,由陈寿所写,记载的时间是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魏蜀吴)

回答如下: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事件丰富多彩。以下是三国志时间表及一些重要事件: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由张角、张宝和张梁等人领导。

公元190年:董卓废少帝,立汉献帝,开始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时期。

公元196年:曹操击败袁绍,巩固了他在北方的地位。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孙权、刘备联合击败曹操,曹操的北方势力受到严重打击。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由其子曹丕称帝,结束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时期,开始了三国时期。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了蜀汉。

公元222年:孙权称帝,建立了吴国。

公元226年:刘备去世,由其子刘禅继位。

公元229年:吴国大将陆逊成功攻取荆州,结束了蜀汉与吴国之间的和平。

公元234年:孙权去世,由其子孙亮继位。

公元238年:孙权之子孙权发动了“魏延之变”,刘禅被迫禅位于刘备之子刘禅。

公元251年:蜀汉大将姜维发动北伐,但最终失败,蜀汉灭亡。

公元263年:吴国被东晋统一,三国时期结束。

以上是三国志时间表及一些重要事件,但并非全部。三国时期历史事件繁多,涉及面广,可供深入研究。

三国时期的时间表和事件如下:

190年:黄巾起义爆发,标志着东汉的末期。

192年:董卓入洛阳,掌握朝政。此后,不断施行暴政和谋杀忠臣,导致局势不断恶化。

190年-200年:关羽、张飞、刘备三人相遇,誓同生死,起兵讨董,被称为桃园三结义。

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统一了北方。

208年:赤壁之战,曹军在周瑜、刘备联军的围攻下失败。

219年:刘备在离开曹魏后,攻占益州,开创了自己的势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期,历时约60余年。下面是一个大致的三国志时间表及事件:

1. 黄巾起义(184年-205年):由黄巾军领袖张角、张宝、张梁发动的反抗统治阶级的起义,为三国时期的开端。

2. 东汉末年(189年-220年):由于宦官、官僚和地方豪强的削弱,东汉朝廷逐渐衰弱。

3. 曹操称汉室(196年-220年):曹操在汉献帝的授命下,领兵征讨各地割据势力和黄巾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东汉政权的控制。

4. 赤壁之战(208年):由孙权、刘备联合击败曹操的战役,确立了刘备、孙权和曹操三方的三足鼎立局面。

5. 三国鼎立(220年-265年):曹魏、东吴、蜀汉三国分立,相互间时期和平、时期战争不断,直至晋朝取代三国。

6. 各路抗蜀(227年-262年):指以刘备后继者刘禅为统帅的蜀汉政权面临与周边势力的抗争。

7. 南北朝时期:三国时期的结束标志是晋朝的建立。在晋朝的后继者和中国历史上其他王朝的分裂和统一中,形成了南北朝时期,直至隋唐统一。

以上是三国时期的一些主要事件,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还有很多细节和特殊事件。

1公元184年2月——黄巾起义爆发。

2公元184年10月——黄巾起义组织者张角病死。

3公元189年9月——奸臣董卓控制了朝廷。废少帝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为帝。

三国时孙吴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二宫之乱,严重的内耗导致吴国的衰弱。

二宫之争离吴国建国时已过去25年(从222年算起),建国元老实干一代(如诸葛瑾、顾雍)都已故去,大量新世代正好在这一时间段进入,同是年青一代的太子/鲁王的支持者(顾谭、全寄、杨竺等),在二宫的问题上表现得过于狂热和热情,也是导致二宫矛盾激化的一大重要因素。

这场长达八年的争斗,让吴国的朝堂混乱不堪。因为太子被废,鲁王被杀,最终孙权死后孙亮登基。不过因为孙亮年幼,又出现了诸葛恪、孙峻、孙綝先后专权的局面。

想知道三国时吴国中孙氏家族的亲缘关系(诸如表兄弟,堂兄弟之类的,比较有名的人物即可),谢了

在封建帝王中,孙权是善于用人者之一。但孙权的一些优点,也和曹操一样,主要表现在其统治的前期。到了后期,孙权用人的黑暗面逐步上升,甚至出现重大错误。其中原因,除了封建统治者所共有的通性以外,还需要从孙吴统治集团内部 成员的阶级状况及其利害关系等方面加以剖析。

当孙氏兄弟在江东建立政权时,中原战乱不堪,因之江北士人不断渡江南下。孙氏兄弟对于笼络南下士人颇为注意,原来已经有一定名声的张昭、张郃较早投靠了孙策,受到重用。“纮与张昭并与参谋,常令一人居守,一人从征战”。但大多数士人逃到江南后,情况还是相当艰苦的。如步骘、卫旌、诸葛瑾等即是。但他们能够投归孙权幕府,还算比较幸运的。其他南下士大夫“有倒悬之患”、“糟糠不足”,需要当地官府富人收留救济者所在多有。为了重新占有土地财产,并寻求政治上的出路,他们也千方百计投靠和效忠于孙氏统治者。而孙氏统治者为了壮大自己,也必须招徕人才,以抗拒来自北方的强大军事压力,自然乐于吸收江北的才智与有名望之士。鉴于以上这些情况,南下地主便成为孙氏政权的骨干力量。

两汉以来,江南籍士人仕进显名者,虽逐渐增多,但直至东汉晚期,江南士人尤为中原士大夫所轻视。如会稽郡人虞翻将其所著《易注》寄给孔融,融答书曰:“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乃知东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也”;诸葛亮称赞吴使臣殷礼时亦言:“不意东吴菰芦中乃有奇伟如此人”。说明中原士大夫对江东士人的估价,仍旧偏低。孙氏政权的建立,无疑给江东士人带来了仕进的良机。因之,江南地主之乐于拥护孙氏,自不待言。随着孙权统治的久长,江南籍士人在孙氏政权中的地位与权势也日益增长。如顾雍、朱治、朱然、朱据、陆逊、陆瑁、全琮、潘濬等均身为将相,子弟显赫。

孙氏集团中,除了江南北士人外,还有孙氏家族。当孙坚起兵之初,其季弟孙静即“纠合乡曲及宗室五六百人,以为保障”。说明孙氏家族在地方上还是有势力的。陈寿言诸孙“或赞兴初基,或镇据边陲”。孙权对于宗族,虽未给以特大权位,还是优先任用,给以方面重寄。

孙权统治的前期,大敌当前,君臣上下都要求保全江南,所以内部比较协调,矛盾不甚明显。到三分局面大致确定以后,随着外部压力的减轻,长久积累的内部矛盾也日益显露出来。再者,立国时间长久以后,文武大臣和孙氏家族的经济、政治势力逐步膨胀,与此相适应,他们也日益腐化,心骄志逸,克敌拓境虽无作为,阻挠别人改革,排斥异已,却甚为张狂。吴国统治集团内部的这些消极因素的增长,也反映在孙权身上,使他逐渐失去锐意进取之心,对人才的渴望已不如前。加以孙权年事已高,身后的顾虑,如皇位继承及在位大臣是否可靠的问题,日益纠缠在脑海中。因而,孙权驾驭群臣的手法与用人的态度也逐渐失去原有的光辉面,“任才尚计”的孙权最后变成了“多嫌忌,果于杀戮”的孙权,“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孙权后期及身后的吴国终于坠落为派别斗争剧烈和政治黑暗残暴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