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简单解释七位楚王
- 楚成王之后的君主
- 古代战国楚国大王排行
- 楚襄王叫什么名字
- 楚国国君
- 楚国四大名将
1.熊绎:芈姓,熊氏,名绎,周成王时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赐地50里,建立楚国,居于丹阳,为楚国第一任君主。
2.楚成王:名恽,楚文王之子,公元前671年-公元前626年在位46年,楚国第20位君主。即位期间布施恩德,诸侯修好;公元前638年泓水之战中打败宋襄公,称霸中原。
3.楚庄王:名侣,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3年-公元前591年在位23年,楚国第22位君主,春秋五霸之一。任用孙叔敖、伍举等整顿改革,国力增强。;公元前597年,邲之战中打败了强大的晋国,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4.楚昭王:名壬,又名轸,楚平王之子,公元前516年-公元前489年在位28年,楚国第29位君主。公元前506年,吴楚柏举之战中,楚军五战五败,被吴王阖闾率领的吴军攻入楚都郢城,几近覆亡楚国,后来在秦国的帮助下复国。
5.楚悼王:名疑(一作类),楚声王之子,公元前401年-公元前381年在位21年,楚国第33位君主。在位期间任用吴起主持变法,国力强盛;公元前381年楚悼王病逝后,吴起也被楚国旧贵族射杀在楚悼王尸体旁。
6.楚怀王:名槐,楚威王之子,公元前328年-公元前299年在位30年,楚国第37位君主。在位期间,曾用屈原实行改革,半途而废;后期昏聩,几次被秦
打败
;公元前299年赴秦会盟,被秦扣留,三年后死于秦国。
7.楚顷襄王:名横,楚怀王之子,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63年在位36年,楚国第38位君主。两次在秦为质,即位后几次被秦打败,丧权失地;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国的都城郢都,楚顷襄王被迫迁都到陈;流放中的屈原闻讯后投江自杀。
楚成王之后的君主楚成王之后是楚穆王继承国君
楚成王(?-公元前626年),芈姓,熊氏,名恽,出生地:湖北广陵今湖北荆州,楚文王之子,母息夫人,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71年―公元前626年在位。
公元前672年,弑杀其兄楚堵敖夺位。楚成王即位后,布施恩德,与诸侯修好结盟,向周天子进贡以巩固王位,镇压夷越各族,大力开拓疆域。先后灭亡弦、黄、英、夔等国。
楚成王与齐国争霸,后因忌惮齐国兵威,与其举行召陵之盟,暂时同中原诸侯和好休兵。公元前638年,在泓之战中战败宋襄公,称雄中原。城濮之战时,遭晋国打败,因此向中原发展受阻。
公元前626年,楚成王遭太子商臣(楚穆王)和潘崇逼迫自杀,谥号成王。
是楚国第21任君主,楚穆王(熊商臣),楚成王长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626年到公元前614年,共计12年。
弑父篡位,自立为君,楚穆王即位后,先后灭亡江国、六国、蓼国,迁建新都上郢,攻打郑国,迫使郑国与楚国请和;攻打陈国,攻占陈国壶丘,遣使访问鲁国,建立友好关系;平定斗宜西、仲归叛乱;俘虏舒国国君、宗国国君,攻打巢国,使楚国势力扩展至江淮地区,为楚国开疆扩土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正是因为楚穆王打下如此坚固的基础,才让此后的楚庄王能顺利登上春秋五霸的宝座。
古代战国楚国大王排行古代战国楚国国君按成就排行:
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前631-前591年在位,著名的事件有饮马黄河,问鼎中原,任用孙叔敖为相,打败晋国,称霸诸侯。
楚武王,是春秋时期第一个称王的楚国国君。前740-前690年在位。他执行铁腕政策,灭权国并设县,称霸于汉东。
楚康王,前559-前545年在位,他在位时挫败吴国,巩固王权,并与晋国平分霸权。
楚昭王,前516-前489年在位,他击退吴军,立王子,是中兴之主。
楚悼王,前401-前381年在位,任用吴起进行变法,使之富强。
楚襄王叫什么名字楚国君主
楚顷襄王(?-前263年),芈姓,熊氏,[31]名横,又名陵。楚威王熊商之孙,楚怀王熊槐之子。战国时期楚国第二十二任君主。
楚襄王叫熊橫,熊氏芈姓。是楚怀王之子,公园前278年,楚被秦所灭,楚襄王卒于公园前263年,具体出生年份不详,楚襄王一生没有大的功过。
楚国国君楚国君主是指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楚国的国君,共47位。楚国最后一代国君为义帝,即楚怀王熊心。
楚国国君芈(音Mǐ)姓熊氏,其祖先最早生活在河南新郑(祝融之墟)。
中文名
楚国君主
外文名
The King of Chu state
民族
华夏族
所处时代
周朝
祖先
祝融
楚国(?~前223年),又称荆、荆楚,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金文中为嬭姓)、熊氏(金文中为酓氏)。周成王时期(一说即前1042年~1021年),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据《清华简·楚居》记载,楚人立国之初,在鄀国盗牛祭祀一事,说明建国之初的贫弱状况;经过几百年发展,楚国在春秋时楚成王之世开始崛起,奄有江汉,不断兼并周边各小诸侯国,周天子赐胙,命楚国镇守中南。前704年,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楚庄王时,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 楚宣王、楚威王时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时期。
楚怀王时期攻越国,尽得越国故吴地,越国因此而分崩离析。但因为怀王用人不当以及秦相张仪欺诈导致国势渐衰。前223年,秦军攻破楚都寿春,楚国正式灭亡。
楚国君主是指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楚国的国君,共47位。楚国最后一代国君为义帝,即楚怀王熊心。
楚国(前1115年—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楚庄王
楚庄王熊旅(?—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元年(前613年)到楚庄王二十三年(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楚穆王十二年(前613年),穆王去世,庄王熊旅即位,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公子燮与公子仪的叛乱。
他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任用孙叔敖为令尹,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楚国在北林打败晋国军队后,郑国开始听命于楚国。
楚国四大名将项燕
首先,在楚国的名将中,项燕的名气应该是最高的,这不仅是因为他有一个项羽这样的后代,也是因为他曾经正面击败过强大的秦军。根据《战国策》、《史记》等史料的记载,项燕(?—前223年),下相(今江苏宿迁人)人,项燕家族世代为楚国将领,受封于项,后用为姓氏。公元前225年,秦国大将李信率领20万大军进攻楚国,结果被项燕击退。此战,项燕率军攻入秦军的两个营地,斩杀了七个都尉。不过,在李信失败后,秦始皇嬴政又让王翦率领60万大军进攻楚国。在明显的实力差距下,项燕战死沙场,楚国也在不久之后被秦国消灭。
二、景阳
其次,对于楚国来说,存在楚国屈、景、昭、项这四大家族,比如屈原就来自于屈氏家族,项燕来自于项氏家族。至于景阳,则是景氏家族的一员大将。楚倾襄王时,齐国、韩国、魏国三国联合攻打燕国,后者向楚国求援。在此背景下,景阳效仿孙膑的“围魏救赵”,没有去救燕国,而是率军攻打魏国的腹地雍丘(今河南杞县)。三国于是收回了攻燕之兵。在这之后,景阳还用计策促使齐国和魏国互相猜疑,从而导致齐国和魏国的联盟解体,为楚国创造了一个比较有利地外部环境。
三、昭阳
昭阳将军为楚国令尹、上柱国。楚威王六年(公元前334年),昭阳率兵攻打越国,杀死越国国君无疆,使兴化一带并入楚国。由此,楚国能够占据越国的疆域,昭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公元前323年,楚怀王这位君主在位时,昭阳又率兵攻打魏国,得襄陵(今河南省睢县一带)等八邑,此战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影响颇大,被后人称为“楚魏襄陵之战”。鉴于昭阳为楚国立下的赫赫战功,楚怀王将传国之宝“和氏璧”赐给昭阳,又将“古勃海之地”(即兴化一带)封为昭阳食邑。由此,在楚国将领中,昭阳不仅地位最高,受到的嘉奖和荣誉也是无人可以相提并论的。
四、吴起
最后,虽然吴起主要的功绩是在魏国建立的,但是,在魏国遭到排挤后,吴起来到了楚国,并且受到了楚悼王的重用。吴起投奔楚国后,楚悼王任命吴起为宛城太守,一年后升任令尹。在此基础上,吴起在楚国推行了“吴起变法”。通过“吴起变法”的实行,楚国的国力得到明显的增强。一方面,楚国向南攻打百越,将楚国疆域扩展到洞庭湖、苍梧郡一带。另一方面,楚国用兵中原,击败了魏国这个强国。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在楚悼王去世后,吴起也惨遭杀害。此外,除了吴起投奔楚国,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在晚年投奔楚国,并且在楚国病逝。
一,楚名将吴起。公元前392年,吴起在魏国凭着5万人狂虐秦军50万,从此这个战神成了所有人瑟瑟发抖的大佬。
二,楚名将昭阳。公元前334年,昭阳一口气就虐得越国节节败退,并把兴化地区给收到了楚国之中,9年后,昭阳带着楚兵又从魏国手里拿下了襄陵等8邑之地。
三,楚名将景阳。在楚的历史上,他们有屈、景、昭、项4家名流,大多数的贤臣武将都出自这4个家族,比如屈原、景阳、昭阳、项燕。楚倾襄王时,齐、韩、魏3家围攻燕国,燕求救于楚,昭阳就想出了妙计去救援。本来这个时候的楚早就不是超级强国了,1人对付3家似乎有点力不从心。但聪明的昭阳却突袭魏重地雍丘,并散布流言瓦解了齐、魏之间的联盟 。
四,楚名将项燕。前面提到了,项氏1家一直都是楚非常有身份的名流,项燕、项梁、项羽等都是这家的名将。公元前225年,秦将李信带着20万兵伐楚,结果他们被项燕反杀,楚追着秦兵打。2年后,秦派出了战神王翦和60万兵攻楚。虽然楚气数已尽,但项燕带着楚王坚持到了最后,并以身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