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北宋的三次兴学 北宋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三次

目录导航:

  1. 简述北宋的三次兴学
  2. 宋代三次兴学的特点和意义
  3. 金代钧窑上几次釉
  4.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南迁指哪几次
  5. 历史上有哪些朝代征服过台湾
  6. 三次兴学的特点和意义
简述北宋的三次兴学

北宋仁宗以后,为了振兴官学,改革科举,曾有"三次兴学"之举。

北宋第一次兴学,是范仲淹主持的庆历兴学。兴学内容主要有三:①令州县立学;②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帖经墨义,着重策论;③改革大学。

北宋第二这兴学,是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元丰兴学,主要内容是:①改革大学,创立"三舍法";②整顿地方学校;③颁定(三经新义);④设置专门学校;⑤改革科举制度。

北宋第三次兴学,是蔡京主持的崇宁兴学,其主要内容为扩充地方官学,续增州县学生,添置算学、书学、画学,使学制更为完备。

宋代三次兴学的特点和意义

北宋仁宗以后,为了振兴官学,改革科举,曾有"三次兴学"之举。

北宋第一次兴学,是范仲淹主持的庆历兴学。兴学内容主要有三:①令州县立学;②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帖经墨义,着重策论;③改革大学。

北宋第二这兴学,是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元丰兴学,主要内容是:①改革大学,创立"三舍法";②整顿地方学校;③颁定(三经新义);④设置专门学校;⑤改革科举制度。

北宋第三次兴学,是蔡京主持的崇宁兴学,其主要内容为扩充地方官学,续增州县学生,添置算学、书学、画学,使学制更为完备。

金代钧窑上几次釉

钧窑烧制工艺也有参考唐三彩,分二次烧制:第一次为素烧,然后通体施釉第二次入窑烧制釉变彩。

金代早期的钧窑,釉面较为精细,棕眼出现的情况较少,多数器物以天青色为主,底部露出平足圈足,底部足心刷有和釉面一样色釉,但不是所有的器物足心都刷釉,有化妆土,化妆土在胎体和釉面之间,属于二次烧成,先烧素胎,烧成后再上一层化妆土入窑二次烧制,没有上酱釉,取而代之的是一层化妆土,应该是金代早期继承了北宋的烧制方法,继续生产的器物。

烧制的器物一部分是底露胎,胎质疏松,圈足直足,足底内部内旋掏足,只进行简单一刀,较为粗糙,形成深浅不一外足心,胎体呈土白色泛黄或者灰白色,胎土淘洗的不及北宋精细。金代钧窑瓷器的胎体比元代钧窑的胎体要轻薄,但是和北宋钧窑相比要稍厚一点,没有酱釉,但是有一层透明的护胎釉。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南迁指哪几次

一、永嘉南渡

西晋经过短暂统一后,上层统治者争权夺利,随即爆发八王之乱,中央统治受到严重动摇,八王之乱后,中央依旧政局不稳,争权夺利,政权衰弱,社会经济残破,与此同时,北方少数民族趁机反晋,南匈奴建立汉政权,不断攻击西晋,经过十几年的军事冲突,汉政权攻灭了西晋王朝,北方随即进入了五胡乱华的混乱黑暗时代,进入了五胡十六国时期,各政权相互攻伐,战争频发,经济破败,汉人在该时期苦不堪言,而汉人统治集团此时率领臣民南渡,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

二、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北方政局激烈动荡,河北,河南,关中遭受重创,面对战争的威胁,百姓被逼逃难,而被战争波及较少的南方成了首选之地。

三、靖康之难

直接原因即为女真攻破开封,北宋灭亡,赵构在河南商丘称帝,延续宋廷,然而伴着女真的军事威胁,君臣士民人心不稳,官员大举南迁,赵构也将都城南迁,先扬州,后杭州,一路南逃,北方半壁江山沦陷,而随一定南宋定都杭州后,汉人南迁浪潮一波接一波,甚至于岭南地区都成了南迁避难重地。

1、永嘉之乱:包括五胡乱华、八王之乱、五代十六国。北方地区连年战乱造成这期间造成大量汉人南迁。

意义:这次南迁使北方的汉文化和南方的少数民族融合,也促进南方经济发展。

2、唐末藩镇割据:地方势力过大,造成了北方的连年征战,北方为各少数民族政权所控制,汉人不堪忍受,又纷纷南逃。

意义:这次人口大迁徙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里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中国人口地理分区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3、靖康之难:靖康二年金攻陷卞京,徽、钦二宗被俘,北宋覆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变。北方广大沦陷区的人民不堪忍受金的统治被迫举族迁移。

这是一张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移民迁徙主要方向的简图,大致上是,北方民族迁往中原地区,中原汉族迁往江南之地。

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不同,身为农耕民族的华夏族向来重土安迁,生于一地,老于一地,所谓“叶落归根”即是如此,但世道并不总是太平无事,每当战火燃起之时,便是离家之日。

鸿雁南飞尚有北归之日,而那些移民者一旦离开故土,从此故乡就只有春夏,再无秋,一日独在异乡,遂终身为异客。

事实上,古代的阶层流动很是频繁,一次战乱,就伴随着一次移民迁徙。战乱不止,迁徙不息。

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分别发生在三个时期,即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和北宋“靖康之变”。

公元220年,汉献帝被迫禅位于魏王曹丕,东汉王朝灭亡,曹魏政权建立。

45年后,同样的一幕再次上演。魏元帝曹奂被迫禅位于晋王司马炎,曹魏灭亡,晋朝建立。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驾崩,次子司马衷即位,改元永熙,是为晋惠帝。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在朝堂间引起了一场大混乱,史称“八王之乱”,直到公元307年,晋怀帝司马炽即位,乱局才得以平息,但引胡人入京,实为一大祸根。

公元311年,永嘉三年,匈奴大将石勒等人率军攻晋,势如破竹,晋军溃败,洛阳陷落,怀帝被俘,近万人遇难,史称“永嘉之乱”。

异族入侵,中原大乱,晋人纷纷南迁,皇室权贵与门阀大族扶植琅伢王司马睿在建康登基,建立东晋,史称衣冠南渡。

“永嘉南渡”是中国历史上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的开始,据不完全统计,这次南迁的总数大约在90万人以上。

魏晋南北朝结束后,中国历史终于迎来一个崭新的大一统时代——隋唐。然而这种和平也只维持了百年时间,“安史之乱”一爆发,一切就都又回到了魏晋时期。

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一路向西,很快便占领了都城长安,玄宗入蜀,百姓南逃,大唐盛世自此不复存在。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凡是战火波及之处,皆是仓皇逃难之人,在生死存亡面前,哪里还顾得上区分什么高低贵贱。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大逃亡,连九五之尊的皇帝都丢下龙椅逃走了,更何况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呢?

国破了,家也就亡了。

诗人杜甫也成为了流亡队伍中的一员,被迫带着一家老小一路逃向西北。他在诗中写道“野果充糇粮,卑枝成屋椽”,野果充饥,窝棚蔽身,同时还要躲避胡兵的追捕,饱受战乱之苦。

“安史之乱”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它使得南方的总人口在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自此以后,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第一次由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

当唐朝灭亡后,异族又一次扰乱中原,五代十国的混乱场景与魏晋时期何其相似?赵匡胤的大宋王朝本想传之千世、万世,不料只传到第八位皇帝,江山就差点儿易了主。

公元1126年,靖康二年,金军攻破开封城,宋徽宗与儿子宋钦宗一道做了俘虏,后妃、皇子、宗室和贵戚,总共三千多人,全都成了金人的战利品,宋朝自此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从此,“靖康”和“永嘉”一样,成了“国耻”的另一个代名词。

这是汉人的大劫难,曾经繁华的半壁江山被并入了异族的地盘,天子受辱,百姓遭罪。

又是一条流亡路,又是一群逃荒者。

一年后,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是为高宗,重建宋朝,史称“南宋”。南宋的每一任皇帝都打着“复国”的旗号,可惜,失地终究未能收回,故国终究未能光复,黄河以南,长江以北,那些离开家园的人最后都葬在了异乡的土地上,开封,成为了他们永远的梦与痛。

三场移民大浪潮之后,北方的土地早已是千疮百孔,破败不堪,而南方,却开始了属于它的黄金时代。

果然,历史总是何其相似,已经发生过得事情,或许还会再次上演,人们都想趋利避害,但却总是故技重施。

历史上有哪些朝代征服过台湾

历史上征服台湾最早的发生于三国时期孙权曾派人征服过台湾而后最出名的就是塞清朝初期康熙收复台湾。

在中国历史上,先后有三次收复台湾的经历:

一是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

二是康熙统一台湾(1683年);

三是国民政府光复台湾(1945年)。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最早是在三国时期,那时候的台湾名叫夷洲,当时的吴国为了发展势力,在公元230年间派诸葛亮和孙权渡海峡来到了夷洲,那时候的台湾条件非常恶劣,吴国的军队遭到了当地土著的抵抗,最终返回到了大陆。

到了隋朝,隋炀帝也曾先后三次派军队去到台湾(当时称琉球),经过3年东征,隋军获得胜利,当时还从台湾带了好几千人回来,那时候就像是收复了一个野蛮小部落。从此琉球就成为了中国的一部分。

历史上正式驻军台湾

到南宋时期(公元1171年),汪大猷奉王室之命驻守台湾。当时的台湾非常落后,为了岛上的人民能够更好地生存,汪大猷驻守台湾期间就不断地谋求台湾地发展,实行屯垦制度,并委派朝官建牙开府。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驻军台湾。



历史上正式管辖

到了元朝,这个与中国古代大陆也是隔海相望的领土得到了正式的管辖,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正式对台湾进行管辖。公元1335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现在的台湾),当时的台湾隶属福建,而且是名副其实的福建省泉州同安县(今天的厦门)澎湖村。这也是历史上中国正式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实行管辖。

一直到明朝,都延续了巡检司一职,而巡检司是元明清时期县级衙门底下的基层组织,主要就是朝廷用来管辖那些偏远、人烟稀少地方的职位,就好比现在的“村委会书记”。



第一次从外贼手中收复台湾

公元1602年,在明朝大将军沈有容带领军队来到台湾,歼灭了当时在台湾海峡一带猖狂的倭寇,百姓热烈欢迎大将军的部队来到台湾,赶走了倭寇,这也是历史上中国第一次赶走外贼,收复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

明末清初,荷兰殖民者抢占了中国台湾,公元1661年,郑成功亲率两万大军东征,成功赶走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废除了殖民者的剥削制度,设立学校、实行农耕、发展文化和经济,这才让台湾在历史上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想要将台湾作为自己的抗清基地,但是他没过多久就去世了,自此他的子孙开始了对台湾地区长达近20年的管理。1681年清朝政府派施琅大将收复台湾,结束了郑氏一族对台湾的管辖,至此台湾正式与中国实现了历史意义上的统一。

1684年清政府设置立台湾府,隶属福建,康熙加强了对台湾地区的行政管辖,增派军事力量的同时也不断发展台湾的经济文化。

三国时期吴国远征台湾失败

自三国时代开始,大陆开始了与台湾的直接交流。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一支由一万余名军士、三十多艘船组成的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

隋炀帝征服台湾但未驻守

到了隋唐时代,大陆和台湾的接触增多,隋炀帝曾3次派朱宽、陈棱等人前往流求(今台湾),9至10世纪的唐末宋初开始有汉族人定居澎湖。

宋孝宗征台正式驻军

1171年,宋孝宗派泉州知州汪大猷征伐台湾本岛并驻军,实行屯垦制度,将澎湖地区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驻军。

元世祖设澎湖巡检司

到了元朝,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元世祖曾派人在澎湖设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泉州路同安县(今福建厦门),虽没直接将台湾岛并入其内,却是中国中央政府对台湾地区的首次官署设置。

明万历攻台

明朝初期仍设澎湖巡检司,直至1387年因实施海禁而废除,并把居民迁到漳州、泉州一带。明朝将领沈有容在万历年间曾先后三次击败击溃倭寇、荷兰人、倭寇,捍卫了台湾的完整性,粉碎了荷兰东印度公司、日本幕府将军德川家康殖民台湾的野心计划。历史应该永远铭记沈有容将军。17世纪20年代的明朝末期大陆居民开始大规模移居台湾,使台湾社会经济和文化得以极大发展。其时福建人颜思齐、 郑芝龙为抗拒官府欺压率闽粤居民迁居台湾,一面从事农耕、贸易,一面组织武装力量抗御倭寇和荷兰人。1628年闽南大旱,百姓无以为生,郑芝龙组织灾民数万到台湾垦荒定居,各地逐渐形成许多村落。 台湾自此进入大规模开发时期。

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回台湾

明末清初,1622年荷兰海军进攻台湾,占领了台湾南部大员港(在今天的台南地区),荷兰人在大员港建立了热兰遮城和赤嵌城,开始对台湾进行殖民统治。1642年,荷兰人又打败了占据台湾北部的西班牙殖民者,从此荷兰人开始占据台湾全岛。这一占就是三十八年。大明虽然完了,但是余威仍在,明朝的残兵在将军郑成功的率领下,经过激烈的战斗,终于赶跑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

1683年康熙帝和平统一台湾

第二次收复台湾是康熙二十二年(即1683年),在此之前,清朝曾经多次派使臣赴台湾意图实现两岸和平统一,不过台湾的郑氏集团并没有同意。1683年,康熙皇帝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军克复了台湾;其三是1945年陈仪作为接受侵台日军投降的主官,见证了台湾光复的神圣时刻。

1945年日本战败,宝岛光复

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台湾被割让给日本,日本殖民台湾长达50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根据《开罗宣言》,台湾作为中国的领土被归还给中国,1945年10月25日,台湾首任行政长官陈仪代表国民政府从日军手中接收了台湾,此后几年时间里面,台湾与大陆又恢复了统一状态

三国时期的吴国 元朝 南宋朝 明朝 清朝

第一次 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东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领一万余名将士渡船抵达台湾,这是大陆先进文明开发和影响台湾的开端。 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是三国时期东吴丹阳太守沈莹的《 临海水土志》,里面详细记载了当时台湾的生产和生活形态,是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

第二次 隋朝东征

隋炀帝为开拓台湾,于公元607年和公元609年分别派何蛮、陈棱大将军三次东征台湾,大获全胜,但此次东征隋炀帝并未在台湾正式驻军。

第三次 南宗驻军

1171年,宋孝宗派泉州知州汪大猷征伐台湾本岛并驻军,实行屯垦制度,将澎湖地区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驻军。

第四次 明朝抗倭

明朝初年,倭寇侵略台湾,公元1601年底,镇守浯屿(今金门)的福建都司沈有容,歼灭海上倭寇,公元1602年从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

第五次 郑成功收复台湾

明末清初,1622年荷兰海军进攻台湾,开始对台湾进行殖民统治,明朝尽管被清政府击败,但郑成功率领明朝的残余旧部,击败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郑成功是对台湾有着突出贡献的人,收复台湾后,郑成功及其后代治理台湾22年,极大推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第六次 康熙帝统一台湾

1683年,康熙皇帝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军击败了拒绝归附清政府的郑氏集团,收复了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下设台湾、诸罗、风山三县,并派1万名军队驻守,把台湾收入清朝的版图。1885年,清政府又设置了台湾省。

三次兴学的特点和意义

北宋仁宗以后,为了振兴官学,改革科举,曾有"三次兴学"之举。

北宋第一次兴学,是范仲淹主持的庆历兴学。兴学内容主要有三:①令州县立学;②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帖经墨义,着重策论;③改革大学。

北宋第二这兴学,是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元丰兴学,主要内容是:①改革大学,创立"三舍法";②整顿地方学校;③颁定(三经新义);④设置专门学校;⑤改革科举制度。

北宋第三次兴学,是蔡京主持的崇宁兴学,其主要内容为扩充地方官学,续增州县学生,添置算学、书学、画学,使学制更为完备。

宋代在我国历史上一个积弱积贫的时代,政治、经济的发展都不及前代,但北宋中后期的三次宰相兴学把宋代教育推向了顶峰,使宋代教育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道闪亮风景。这三次宰相兴学分别是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由范仲淹主持的“庆历兴学”;熙宁四年(1071年)到元丰八年(1085年),由王安石主持的“熙丰兴学”;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到宣和三年(1121年),由蔡京主持的“崇宁兴学”。这三次兴学从学校建设、科举制度改革、教学方法变革等几个方面作出了新的尝试,使宋代教育面貌焕然一新。本文将从四个部分入手来研究这三次宰相兴学: 第一部分主要研究这三次兴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宋初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和学校教育发展状况两个方面。 第二部分将分别介绍三次宰相兴学的具体内容及其结果,包括范仲淹、王安石等人的教育思想,三次兴学中州县学校建立、科举制改革、专科学校形成的过程。此外本部分还将重点介绍范仲淹在兴学过程中采用的分斋教学法,王安石创立的三舍法等内容。 第三部分将从三次兴学的主导思想、教学管理、科举制度的改革等方面来论述三次宰相兴学之间的联系,并从三次兴学的实践活动中分析其各自的特点,总结这三次兴学对后世教育影响。 在前三部分基础之上,第四部分将从人才的培养方式、教师队伍的建设、课程和教材的潜在功能等几方面来论述宋代三次宰相兴学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1、兴学运动具有较为广泛的覆盖面

北宋时期的三次兴学分别是宋仁宗时期由范仲淹主导的庆历兴学、宋神宗时期由王安石主导的熙丰兴学和宋徽宗时期由蔡京主导的崇宁兴学。

在这三次改革当中,虽然由范仲淹主导的庆历兴学维持时间最短、在范仲淹被排挤出朝廷后便戛然而止,其各种措施也显得不那么完善,但作为北宋历史上的第一次兴学运动,它依旧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力和不可贬低的重要程度。

之后的熙丰兴学和崇宁兴学也都是当宋朝社会本身出现一定问题后才进行的相应改革,虽然最后也都因为时代限制而走向失败,但它们仍然各自发挥了一定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崇宁兴学实施约一二十年后,北宋便在金人的进攻下灭亡了。

作为能够载入史册的事件,这三场兴学运动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力,其较为普遍的规模是重要原因之一。在分布上面,这三场兴学运动最大的特点便是将教育活动扩大到了州县地区。

在宋仁宗之前,州县地区几乎没有学校的兴办,北宋大部分地域的教育事业基本就是一片空白。庆历兴学展开后,范仲淹命令全国各地无论州县都需要兴办学校,并且需要有确切的人员来进行负责和管理,“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

在熙丰兴学和崇宁兴学运动后,州县学校的设置更加具体全面,颁布了此方面的诸多优待政策,如经费、优待士人等等,学校的设置标准也更低,其目的就是为了使教育能够覆盖全国更多的地区。

2、对太学均有一定程度的整顿

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当中由国家创办的最高学府,太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不仅是国家文化和教育层面的风向标,太学内部产生的人才更是推动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

太学在中国历史上也由来已久,早在夏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之后历经时代更迭仍然未曾衰亡,尤其在东汉时期更是迎来了其发展当中的鼎盛时期。

然而,在北宋初期,太学却陷入了一种低估阶段。其中不仅学生名额极其稀少,并且限制出身,只有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弟才能够进入其中。在提倡以文治国的宋朝,这不仅是对其治国理念的一种违背,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来说也是有害无益。

针对于这种情况,范仲淹将开封府内的锡庆院改制为太学,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还规定学生的学习时长必须满五百日。如果有人在这个时间段内因自身原因在请假后长久未归,那么他的学习资格将被取消。

在熙丰兴学期间,太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其学生数量从庆历兴学当中的两百人扩大到两千四百人,相应的教员和管理人员也增多。

此外,这时的太学还将学生们以成绩为标准分为了外、内、上三个不同的等级,可以由外而内依次升级。这既是一种对学业掌握情况的考察,也对日后太学生们的前途命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无人敢于忽视。

到了元丰年间,随着王安石变法的愈发深入,太学内的规定也更加详细。在进入时需要由其所属的州县出具相关考试证明,等到进入后还需要面临更多的考试,分别是月考、季考和岁考。

北宋政府对于太学的扶持力度也接连增强,它将一些郡县之内的田租和息钱设置为学费,并且扩充了校舍和新建了不少学堂,从生活方面给予学生们一定保障。

到了崇宁兴学期间,除了继续扩大太学生的规模之外,又增设了辟雍专处外舍生这一机构和一些专门在职的学官和教员,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们学习环境的安稳。

3、注重知识的实用性

科举考试作为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如果它的考核内容和形式无法跟上时代,那么它的作用自然将大大降低。有鉴于此,范仲淹在庆历兴学运动中就已经开始在这方面进行改革。

他不仅要求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在考试之前必须学习满三百日,考核内容也将原来的先诗词歌赋后时政策论的顺序颠倒,大大提高了时政策论的重要性,至于贴经和墨义这种对政治没有多大帮助的东西更是直接废除不考。

熙丰兴学期间,王安石继续强调科举考试当中的经世致用性,将科举考试的考核内容完全改成了经义策论,改变了之前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封闭状况。

另外,王安石还摒弃了历朝历代以来各个流派和不同人士对于儒家经典纷繁不一的解读,要求大家只能用他自己的注解来诠释儒家经典,否则直接就是零分。

这一做法有利有弊,虽然它统一了考试内容,但却使学生所学变得僵化腐朽,这也是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制度的直接经验来源。最后,王安石还将国家律令列入了考试内容当中。

这原本只是为那些在考试上有所限制的部分人群所设置,后来成为每个考取进士科的人的必要科目。毫无疑问,通读国家法律必然能够对官员们在日后的为政处理上提供一定帮助。因此,由王安石所主导的熙丰兴学充满了实践价值。

相比之下,后来的崇宁兴学在创新上面便要弱了一筹,它更多只是对熙丰兴学运动的复辟和普及,而庆历兴学则担当着一个先驱的开拓角色,为熙丰兴学的出现提供了诸多借鉴经验和失败教训。

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熙丰兴学对北宋社会的影响才最为深远,这也是王安石变法思想的有力体现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王安石还曾有过废除科举制、以学校作为选官途径的想法,只不过由于当时的学校教育还不够完备才被迫放弃,反倒是蔡京后来完成了这点,“天取士,悉由学校贡举,其州郡发解及试礼部法并罢。”单看这一点,宋朝确实是做出了一个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