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南京唱的是什么戏曲
- 云锦为什么被称为中华一绝
- 大行宫的由来
- 云锦的十大特征
- 元朝女子服饰与头饰
- 白局的意思
1、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是南京地区的古老曲种,元曲曲牌中的“南京调”是白局的古腔本调,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于元朝末期的云锦织机房,盛衰随着南京织锦业的发展变化而起落。
是一种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说的是最正宗的城南老南京话,唱的是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调,揉进了南京秦淮歌妓弹唱的曲调,因其曲种收调众多,唱腔丰富多彩,所以又有“百曲”之称。
2、南京白话
南京白话又名“南京相声”,流布于南京及其毗邻地区。是以南京话说、学、逗、唱的一种民间曲艺。相传始于20世纪30年代。起初只是简单模仿相声,后来逐渐有所发展。相声用第三人称,南京白话则用第一人称,演员便成为剧中人,所以演重于说引。
3、南京评话
南京评话又称“讲评词”、“南京评词”、“说书”,是用南京方言说讲的评话,流行于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南京评话相传始于明末清初的“说善书”,于清乾隆年间正式形成,乾隆时评话艺人童万家被公认为“南京评话”的祖师,清末民初为鼎盛时期。
4、高淳阳腔目连戏
高淳阳腔目连戏是一种传统戏曲剧种。高淳最古老的戏台为元朝万寿戏台;源于元末明初的《高淳阳腔目连戏》,在全国各类古剧种占有一席之地。
高淳的戏曲艺术,起源于宋朝。开始只有南曲,即以南方语言用韵,音乐为五声音阶,用萧笛伴奏,声调柔和和婉转。后来,随着北方大批移民南渡避乱,又带来了北曲。北曲和南曲相对应,声调奠劲朴实,音乐为七声音阶。
元朝是我国戏曲艺术的鼎盛期,著名的《窦娥冤》、《西厢记》就产生在那时。高淳一带的戏曲,则相应地由南曲、北曲,演变为音乐、歌舞动作、念白溶于一炉的元杂剧。这是一 种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高淳阳腔目连戏
高淳阳腔目连戏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起源于元代,县内的固城刘家陇戏楼,始建于元延佑元年(1314年),可为佐证。发展于明代,盛行于清代,经太平天国战乱中断,清末自民国又有复兴,衰落于上个世纪中叶。从形成到鼎盛,阳腔目连戏在高淳有着600多年的发展过程。
南京唱的是白局。甚至有些南京本地人也没听说过。“白局”在明朝末年就已经出现,是一种以地道的南京方言演唱的戏剧艺术,也是南京地区唯一的地方性古老曲种。
云锦为什么被称为中华一绝南京云锦集历代织绵工艺艺术之大成,又融会其他丝织工艺的宝贵经验,代表了中国丝织工艺的最高成就。历经元、明、清三代均为皇家御用品及贡品,其用料考究,织造精细、图案精美、锦纹绚丽多姿,为浓缩中国丝织技艺之精华,中国丝绸文化的璀璨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001年,南京云锦正式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次排于古琴之后。2006年5月20日,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江苏省金文云锦名人工作室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2009年9月30日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云锦被称为中华一绝的原因如下:
一、美轮美奂,中华瑰宝。南京云锦被视为“中华瑰宝”、“中华一绝”是有原因的。她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其用料考究,织造精细、图案精美、锦纹绚丽、格调高雅,在继承历代织锦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发展而来,又融会了其他各种丝织工艺的宝贵经验,达到了丝织工艺的巅峰状态,代表了中国丝织工艺的最高成就,浓缩了中国丝织技艺的精华,是中国丝绸文化的璀璨结晶。
二、做工精细,寸锦寸金。它将“通经断纬”等核心技术运用在构造复杂的大型织机上,由上下两人手工操作,用蚕丝线、黄金线和孔雀羽线等材料织出华贵织物,操作时,上面一人手持经线,小心翼翼、聚精会神;下面一人翘首向上,围绕经线,左右穿梭,上下兼顾,“缫丝织帛犹努力,变缉撩机苦难织”就是对织锦艺人的真是写照。当时,两人一天仅能织出5-6厘米,所以南京云锦又有“寸锦寸金”之说。
三、“四美”特色,世上罕见。南京云锦织造技术纷繁复杂,造型奇美,世界知名学者、专家对其文化和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四美”,即艺术造型设计的靓美,经纬颜色和谐的艳美,技术创新原理的精美,寓意纹样图案的奇美。这“四美”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四、历史悠久,赓续不断。从元代开始,云锦一直为皇家服饰专用品。到明朝时织锦工艺日臻成熟和完善,并形成南京丝织提花锦缎的地方特色。
大行宫的由来大行宫是南京的地名,因清朝乾隆皇帝的南京行宫曾建于此而得名。据清代史料记载,清代乾隆行宫是在清代康熙、雍正年间江宁织造署(一说江宁织造府)旧址上改建的。清代的江宁织造署即大行宫的位置大概为东到龙蟠中路,西到碑亭巷,南到棉井巷、科巷、仁孝里,北到长江后街(一说到珠江路),长宽都是1公里范围的方框内。清代的江宁织造署(衙署兼主要人员住宅)、江宁织造府(一般住宅)、江宁织造局(南京云锦织造工厂)三者统称“江宁织造”。据考证,《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就诞生于江宁织造署中。
1984年,南京考古专家在当时的大行宫小学东南角施工地地下,发现一堆太湖石和一批色织染料,以及印有“大清雍正年制”字样的瓷碗底等文物,经南京考古专家鉴定,确认这里是江宁织造署遗址,推断此处应该是曹家的居住点,并定为曹雪芹故居。
现在作为南京地名的大行宫实际上是片区名,指的是今南京市中山东路和太平南路、太平北路交叉十字路口为圆心周围五百米至八百米为半径画的圆形图案的范围。
大行宫,因清乾隆南京行宫曾建于此而得名。史载,乾隆行宫范围极大,东到逸仙桥,西到碑亭巷,南到利济巷,北到长江路、汉府街(一说到珠江路南)。现在泛指中山东路和太平路相交处一带为大行宫。
清乾隆南京行宫是在江宁织造署的基础上改建的。从元朝至清末,南京的工业以丝织业为大宗,尤以缎业久负盛名。
云锦的十大特征一、美轮美奂,中华瑰宝。南京云锦被视为“中华瑰宝”、“中华一绝”是有原因的。她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其用料考究,织造精细、图案精美、锦纹绚丽、格调高雅,在继承历代织锦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发展而来,又融会了其他各种丝织工艺的宝贵经验,达到了丝织工艺的巅峰状态,代表了中国丝织工艺的最高成就,浓缩了中国丝织技艺的精华,是中国丝绸文化的璀璨结晶。
二、做工精细,寸锦寸金。它将“通经断纬”等核心技术运用在构造复杂的大型织机上,由上下两人手工操作,用蚕丝线、黄金线和孔雀羽线等材料织出华贵织物,操作时,上面一人手持经线,小心翼翼、聚精会神;下面一人翘首向上,围绕经线,左右穿梭,上下兼顾,“缫丝织帛犹努力,变缉撩机苦难织”就是对织锦艺人的真是写照。当时,两人一天仅能织出5-6厘米,所以南京云锦又有“寸锦寸金”之说。
三、“四美”特色,世上罕见。南京云锦织造技术纷繁复杂,造型奇美,世界知名学者、专家对其文化和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四美”,即艺术造型设计的靓美,经纬颜色和谐的艳美,技术创新原理的精美,寓意纹样图案的奇美。这“四美”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四、历史悠久,赓续不断。从元代开始,云锦一直为皇家服饰专用品。到明朝时织锦工艺日臻成熟和完善,并形成南京丝织提花锦缎的地方特色。
元朝女子服饰与头饰元代的服装制度与汉唐相似。蒙古人多把额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像个桃子,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子,再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头上戴笠子帽。
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紧、比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这种衣服很方便上马下马。元代的贵族妇女,常戴着一顶高高长长,看起来很奇怪的帽子,这种帽子叫做"罟罟冠"。
她们穿的袍子,宽大而且长,走起路来很不方便,常常要两个婢女在后面帮她们拉着袍角,一般的平民妇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元代在中国历朝历代中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它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它是一个庞大的多种族复合国。多宗教和多种价值观的碰撞,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其中也包括服饰文化。元朝女子以袍服为主
元代妇女服装分贵族和平民两种衣。贵族多为蒙古人,以皮衣皮帽为民族装,材料多为貂鼠皮和羊皮。多为宽大的袍式,衣袖形似灯笼,袖口窄小,袖身宽肥。这种袍式肩部装饰十分华美。面料质地十分考究,采用云锦、茸类及毛毡织物,颜色多为红色。
元代汉族妇女穿的衣服也是长袍。只是叫法不一样,北方称“团衫”,南方称“大衣”
元代蒙古族女子时兴戴一种很有特色的古古冠,这种冠是用桦树皮或竹子、铁丝之类的材料作骨架从头顶伸出一个高近1米的柱子,柱子顶端扩大成平顶帽形,然后加饰翠华、珍珠,地位高的还在冠顶插野鸡毛使之飞舞飘动,很有生气。
与古古冠相配的是长袍,蒙古贵族妇女的袍子宽松肥大,袖身很大但袖口收窄,衣长拖地,走路时要有两个女奴扶拽才能前行。
元代还有一种常见的女装是上衣下裙,即上身穿着比较短的服装,如襦或袄;下身穿着长裙,如唐裙、湘裙等。
白局的意思指的是这一局不算,相当于白来了。说明这一局因为出现了什么差错或者打平,所以不算入比赛的结果中,需要另开一局来定胜负
南京白局是南京地区的古老曲种,元曲曲牌中的“南京调”是白局的古腔本调,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于元朝末期的云锦织机房,盛衰随着南京织锦业的发展变化而起落,是一种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说的是最正宗的城南老南京话,唱的是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调,揉进了南京秦淮歌妓弹唱的曲调,因其曲种收调众多,唱腔丰富多彩,所以又有“百曲”之称。 白局属于联曲体说唱艺术,白局曲牌大多来自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调,富有江南特色;白局的伴奏多采用江南丝竹乐器,如二胡、琵琶、三弦、竹笛等,再配上板鼓、碟盘、酒盅等特色打击道具,表演起来十分生动有趣。 白局形同相声,表演一般一至二人,多至三五人,表演内容涉及金陵美景、秦淮美食、历史传说、节庆民俗、方言俚语等南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具金陵地方特色,被誉为南京民间文化百科全书,对于研究南京方言,人文风俗有很高的历史贡献。2007年被列为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