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建立的原因 为何历史上有西晋和东晋

目录导航:

  1. 东晋建立的原因
  2. 为什么要称西晋东晋,而不是北晋和南晋
  3. 西晋为什么会改国号改成东晋
  4. 为什么分西晋东晋
  5. 为什么要称西晋东晋,而不是北晋和南晋
  6. 为什么有东晋西晋之分
东晋建立的原因

西晋被刘聪灭亡后,晋朝在南方还有大片领土。当初,晋愍帝被俘前曾留下遗诏,一且北方陷落,让镇守建康(今江苏南京)的琅邪王司马睿继承帝位。司马睿的名望在当时并不高,但他有个最知心的朋友叫王导,很有计谋。司马睿对他也是言听计从。

当年,司马睿刚到建业时,当地的一些大土族 嫌他名望低瞧不起他,司马睿对此深感不安。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就找王导商量办法。王导的堂兄王敦当时是扬州刺史,很有成就,王导就把他请到建康一起商量这件事,于是二人想出一个办法。

每年的三月初三,按当地的风俗是禊节,百姓和当地官员在这一天都要到江边祈福消灾。这一天,王导为司马睿摆出了一个十分壮观的仪仗队伍。当地人从没见过这么有气势的排场,一下子轰动了。那些大士族从门内悄悄张望,看到王导、王教这样的名土是那样地尊敬司马睿,都大吃惊,觉得这个人 一定非常了不起,于是纷纷争先恐后拜见他,从此,司马睿的名望下子提高了。 不久,在王导的倡议下,司马睿又请了当地最有名望的顾荣、贺循出来做官,顾、贺二人很高兴答应了。那些小士族看到这么多有名望的人都拥护司马睿,就都追捧他。

就在北方大乱时,当地有很多王族为了躲避祸乱都逃到了江南。司马睿听从了王导的建议,就把其中有才学的人吸收到他的王府中来。这样共有一百零六人在司马睿的手下做官。司马睿对王导十分感激,称他是自己的“萧何”。

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重建晋朝。立帝号为元帝。这就是历史上的东晋。司马睿当了晋元帝后,立即封王导为尚书,掌管朝内切大事,任王教为大将军,掌管东晋的军队,又把王家很多人都封了重要官职。大书法家王羲之就出生在这个大家族。

王教掌权之后,居功自做,有时甚至都不把晋元帝放在眼里。晋元帝也看出了这个迹象,就另启用了刘隗和刁协做重臣,并断渐疏远了王氏兄弟。

为什么要称西晋东晋,而不是北晋和南晋

公元265年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历史上称西晋(公元265→公元316年)。公元317年西晋皇族司马睿在士族支持下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晋,历史上称东晋。历史上为什么称西晋东晋而不是北晋南晋,因为南京大致位于洛阳东偏南,所以后人叫东晋,好似西汉东汉一样。例如杭州位于开封南偏东,所以后人叫北宋南宋。

中国历史上任何朝代的国号建立的时候都是全称,比如晋朝,都是称晋,晋朝。唯有后代历史学家为了区分,才不得不在前面加上南北、西东、前后。

比如西汉,在东汉时期,称为前汉,东汉成为后汉,有名的就是《后汉书》,后汉就是指的东汉。刘秀为了表面刘氏的正统,因而延续了国号。但实际上,东汉与西汉皇室的血脉差距很大了。三国时期的刘备一样延续刘秀的做法,称呼自己的为汉朝,历史学家称季汉(拥汉派),蜀汉、蜀(拥魏派、拥吴派),一个朝代两种以上的称呼,流露出历史学家的政治态度。

历史上存在西周、东周,西汉,东汉,到了东晋南北朝之后,为了延续这样的传统自然就会使用西晋、东晋的称呼。但是东晋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件,就是衣冠南渡,重点发展江表地区,就是现在的南方地区,导致,南方逐渐成为整个国家的经济重心。

晋朝之前的关内、关外主要指函谷关。关中富庶,国家的重心就是关中地区。但是宋朝以后,关内关外就是指山海关,关东就是指山海关以东,关内就是指山海关以西。国家重心的转移,江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不断的汉化,成为国家的中坚力量,才是称呼变化的根本原因。

隋唐时期,江南逐渐富庶,扬州的地位就是现在上海香港的地位,因而烟花三月下扬州,应该就是到国家最富饶的地方去游玩。

两宋时期,南宋屹立不倒,比东晋坚强的原因,就是江南富庶,经济发展迅速,这一风格一直延续到现在。

元明清时期,江南一直富庶,朱元璋反元,也是从江南起家,并定都在南京。和晚晴对抗的民国政府也是定都在南京。

六朝古都开始了江南的发展。造成国家朝代更迭的变化。

265年曹魏权臣司马炎废除曹魏皇帝,自立为帝,建立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316年内迁的匈奴首领刘渊灭掉西晋;317年南迁的西晋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定都建康(今南京),史称东晋。由此可知,西晋的都城在西边洛阳,东晋的都城是今东边南京,所以会有西晋和东晋之分,而没有南晋和北晋之别。

在朝代名前面加东西、南北,其目的有二:

其一,为了区分国号相同的政权

其二,为了划分同一政权的不同阶段

其区分依据是根据国都的位置,这没有疑义,但在国号前加“东、西”到加“南、北”的转变,其实反映的是我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

1,宋朝之前,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北方,所以天下统一的关键在于关中与关东(函谷关以东)的对抗,也就是东西对抗。

从国都来看,就是长安与洛阳的区别。比如西周和东周,西汉和东汉都是如此。

2,从宋朝开始,我国历经三次衣冠南渡后,经济文化中心南移至江南地区。

从此统一天下的关键在于南北,从国都来看,就是北京和南京的对立。

3,而晋朝和宋朝便是这一转变的过渡。

晋朝之时,人们看待天下大势依然以东西而论,与长安和洛阳相似,东晋的国都建康(南京)在西晋国都洛阳的东面,“东”更能体现当时政权的地缘属性,所以史称东晋。

南北朝时期虽然也是南北对峙,但当时能否统一天下依然取决于北方的东西对峙和最终融合,当时历史发展的主线在北不在南。

东西对峙决定天下大势的局面即使到了隋末依然没有改变,李世民一统天下的关键是击败山东(太行山以东)的王世充和窦建德,而当时的南方并无真正可以对抗的政权。

但从宋朝开始则不同,南方已经从整体上超过了北方,统一天下之局变成了南北之争,所以即使临安也在开封的东面,但更在南面,“南”更能代表这一政权的地缘属性,所以称南宋,而非东宋。

西晋为什么会改国号改成东晋

鉴往知今,千年依旧!

西晋是三国之后 又一个大一统朝代,但是开国之后因为晋武帝传位给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 ,爆发了著名的八王之乱,国力迅速衰退,最终导致五胡乱华 ,永嘉南渡!

晋朝宗室 司马睿在士族王导的协助下南方建立了新的政权,都城建康,区别于西晋 ,所以称为东晋,有偏安之意。

导致 西晋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八王之乱,还有皇权也不能驭下,官僚 一直穷奢极欲,奢侈之风盛行!贫富差距悬殊!

种种原因造成了,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形成了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迁徙!

西.玄.东.蜀.汉,西.东.晋,北.南宋,那都是后世史学家为了分辨出来加上的,事实上人家的国号一直叫汉,晋,宋没有改过

西晋东晋的国号都是晋,之所以称为西晋和东晋是史学家为了便于区分,这跟西汉东汉时一个道理。

西晋是司马昭死儿子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建立的新政权,晋的由来是因为司马昭在曹魏朝进爵为晋王,这是当时国号承制的规矩,比如曹魏的由来就是因为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王,此后的刘宋、南齐、南梁都是沿袭了这一惯例。

由于经历动荡的三国战乱,西晋时期中原汉民族人口锐减,为了恢复生产力大量内附的游牧部落内迁,这给西晋亡国和五胡乱华埋下伏笔。经历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少数民族乘机作乱,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向南渡过长江躲避战乱,史称“衣冠南渡”,这是未来江南地区大发展的开端。

西晋是东汉分裂后的短暂统一,可谓“昙花一现”,公元316年,西晋灭亡,立国51年,传四帝。

公元318年,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正式即位,史称晋元帝,东晋曾多次试图北伐,但内部争斗过于频繁导致多次失败,祖逖本有希望恢复旧土,但被司马睿挟制,最后郁郁而终。桓温的北伐被慕容垂击败后功败垂成。

公元420年,刘裕废除晋恭帝,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东晋立国102年,传十一帝。

为什么分西晋东晋

区分西晋东晋原因在于,定都位置不同,国家管辖范围不同。司马炎结束三国分裂局面,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司马炎死后,国家内乱造成胡人入侵,司马睿逃到江南,定都建康,只剩下半壁江山,史称东晋。

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为西晋;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南渡在建康称帝,偏安东南,称东晋。

因为都城不一样。

先有西晋,都城在洛阳,后来被灭。

之后东晋建立,都城在建康。

因为建康在洛阳之东,所以叫东晋;洛阳在建康之西,所以叫西晋。

西晋就是取代三国时期的魏国所建议的朝代晋朝,史称西晋,西晋是一个统一的王朝。东晋是西晋被前赵灭亡后西晋的皇族在建康所建立的晋,这时已经是五胡乱华时期,俗称五胡十六国,东晋是一个偏安一隅的王朝,并不是统一王朝,为了和以前的晋相区别,所以叫东晋,其实两个朝代都叫晋,只不过后人为了在历史上区分两个朝代而称呼西晋和东晋的

为什么要称西晋东晋,而不是北晋和南晋

1、西晋和东晋都是后人用来区分这两个朝代而做的称呼,它们自己本身在历史上,都是叫“晋代”。但是由于西晋灭亡后,其后裔才在南方又建立了新的“晋”政权,为了研究和称呼的方便,以致不会引起歧义和混淆,所以用“西”和“东”做了区分。历史上的西汉、东汉;北宋、南宋都是这种情况。

2、区分西晋东晋原因在于,定都位置不同,国家管辖范围不同。司马炎结束三国分裂局面,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司马炎死后,国家内乱造成胡人入侵,司马睿逃到江南,定都建康,只剩下半壁江山,史称东晋。

3、因为都城不一样。先有西晋,都城在洛阳,后来被灭。之后东晋建立,都城在建康。

因为建康在洛阳之东,所以叫东晋;洛阳在建康之西,所以叫西晋。

4、西晋就是取代三国时期的魏国所建议的朝代晋朝,史称西晋,西晋是一个统一的王朝。

东晋是西晋被前赵灭亡后西晋的皇族在建康所建立的晋,这时已经是五胡乱华时期,俗称五胡十六国,东晋是一个偏安一隅的王朝,并不是统一王朝,为了和以前的晋相区别,所以叫东晋,其实两个朝代都叫晋,只不过后人为了在历史上区分两个朝代而称呼西晋和东晋的

5、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为西晋;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南渡在建康称帝,偏安东南,称东晋。

因为它们的建都位置决定了其名称。

西晋的都城建于今天的陕西西安,而东晋的都城则建于今天的江苏南京,因此被称为西晋和东晋。

如果按照南北方向来划分,那么其名称则不符合实际情况。

同样的,类似的历史上的朝代也被按照建都位置来命名,比如南朝和北朝、西周和东周等等。

这也反映了历史上建都地点的重要性和影响。

东晋都城建康虽然在南方,但与旧都洛阳相对,其实它是在更偏东的位置。西晋都城洛阳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6'—112°37',北纬34°32'—34°45',东晋都城建康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2″-119°14″,北纬31°14″-32°37″。在纬度上看,两座都城只差了2度;在经度上看,两座都城却差了6度。

所以,从地理位置来讲,建康对之于洛阳,更加偏东。如果在地图上划一条从洛阳到建康的直线,我们就可以发现,这是一条接近于东西走向的横线,而非南北走向的纵线。因此,将两晋称为西晋和东晋,这既是沿用传统史学家的划分习惯,也是对两座都城的地理位置进行考量后的结果。

265年曹魏权臣司马炎废除曹魏皇帝,自立为帝,建立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316年内迁的匈奴首领刘渊灭掉西晋;317年南迁的西晋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定都建康(今南京),史称东晋。由此可知,西晋的都城在西边洛阳,东晋的都城是今东边南京,所以会有西晋和东晋之分,而没有南晋和北晋之别。

首先,西晋的都城在洛阳,“八王之乱”后晋朝政权瓦解,大量定居在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纷纷建立割据政权,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代,而从北方南渡到江左的晋朝宗室司马睿在建康(南京)重建晋朝。

由于东晋的都城建康处于西晋都城的东面,而且东晋统治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江东一带,故又称其为东晋。

为什么有东晋西晋之分

回答:先介绍西晋。大家一定熟知三国的历史,曹操的儿子曹丕灭了刘阿斗的蜀国后,建立了魏国,但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晋武帝于265年取代了曹魏,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并于280年灭了孙吴,重新统一了中国,但这次统一是短暂的。

司马家族建立的晋朝,政风黑暗,贪赃枉法,举国奢靡,北部的游牧民族乘虚而入,大肆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混乱局面,316年都城长安失守,晋朝灭亡,国祚51年。

317年,南渡长江后的皇族司马睿重新建立王朝,定都建康(今杭州)。因为此时的都城杭州在洛阳的东面,统治的地方又大都在江东,所以历史学家将此时的晋朝称为东晋,而将已经灭亡的洛阳晋朝,称为西晋。

东晋内部四分五裂,也未能统一全国,只是偏安一隅,公元420年也随之灭亡,进入了长达三百余年分裂状态。

1、西晋和东晋都是后人用来区分这两个朝代而做的称呼,它们自己本身在历史上,都是叫“晋代”。但是由于西晋灭亡后,其后裔才在南方又建立了新的“晋”政权,为了研究和称呼的方便,以致不会引起歧义和混淆,所以用“西”和“东”做了区分。历史上的西汉、东汉;北宋、南宋都是这种情况。

2、西晋和东晋是按它们都城所处的位置来划分的,而不是按俗语的“东西”来随便定义的。西晋的都城在洛阳,西晋灭亡后,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政权,都城在建康(今天的南京),因为洛阳相对于南京位置在西方,所以称为“西晋”,而后来建立的定都南京的晋朝则被史家称为“东晋”。西汉、东汉;北宋、南宋同样也是这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