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纣王的正史记载 商朝是东夷之人历史记载

目录导航:

  1. 关于纣王的正史记载
  2. 东夷最早的记载
  3. 商纣王是谁的后代
  4. 殷商是东夷人还是华夏族
  5. 东夷人是匈奴人吗
  6. 商出自东夷,为何仍对东夷大打出手?东夷人是哪族人的祖先
  7. 商朝,楚国吴国越国东莱国是不是东夷人建立
关于纣王的正史记载

首先,我想说下,《史记》《殷本纪》中说,帝乙死后,辛继位,称为帝辛,但是帝辛很残暴,天下人都叫他纣(天下谓之纣)。也就是说,纣王的名字叫子辛,并不叫殷受。姓子氏是因为商的始祖契被舜封在商,赐姓子氏。《封神演义》中的殷受怎么来的,我不太清楚,可能其他古籍有相关记载。本文只以正史为准。

司马迁大师记载,纣王机敏善辩,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可以说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让我不禁想起了隋炀帝杨广)。纣王的才智足以拒绝大臣的进谏,说的话足以掩盖自身的过失,凭借才智和帝位,认为天下所有人都不如他。

于是,纣王好酒淫乐,宠幸妇人。特别宠爱妲己,什么事都由着妲己(也是怕老婆的表现吧,哈哈)。纣王还比较喜欢文艺,他命令一个叫涓的乐师谱写了“北里之舞,靡靡之乐”供自己休闲。

在敛财方面也很棒,加重民众赋税只为将鹿台堆满钱财(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征集粮食塞满了一个叫钜桥的粮仓。为了让自己置身大自然和博物馆,纣王还搜集狗马奇物,扩建园林和亭台楼阁(这里让我想起了宋徽宗),将很多野兽蜚鸟关置在园林里(这里让我想起了明武宗朱厚照的豹房,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啊),好家伙,这俨然像是又建了一个动物园。

这还不算完,纣王为了随时能欣赏艺术,还把很多戏子类的人聚集在叫沙丘的地方,以酒为池,悬肉为林(酒池肉林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更前卫或者变态的是,让很多赤身裸体的男男女女在其中追逐嬉戏,整夜的饮酒作乐。

这样的帝王,谁会服呢?于是,百姓怨望,诸侯有叛者,为了震慑,纣王加重刑罚,发明了炮烙之法。炮烙之法什么样呢?史记这么记载:将铜柱涂上油脂,下面放炭火,让人在铜柱上面走,最后因太滑掉进炭火中烧死。

商朝时有三个诸侯官位很大,分别是西伯昌(就是周文王)、九侯、鄂侯,这三人是三公,其中九侯有个女儿很漂亮,进献给纣王后,九侯的女儿不喜欢淫乱,就被杀了,但是变态的还在后面,纣王居然把九侯剁成了肉酱。因为这事,鄂侯与纣王争辩,纣王却把鄂侯制成了肉干。骇人听闻啊!这可是商朝的顶级大臣们,就被这样杀害了。

西伯昌(周文王)听说后,叹息了叹息,好了,这一叹息不要紧,出事了,他叹息这事让崇侯虎给知道了,向纣王打了小报告,纣王把西伯昌囚禁在羑里。幸好西伯昌的手下闳夭等人进贡了美女奇物善马,纣王一高兴就赦免了西伯昌,这下,三公中,就只活了西伯昌。西伯昌一出狱,就把洛西之地献给商朝,并请求纣王去除炮烙之法,纣王答应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纣王赐给西伯昌弓矢斧钺,让他可以征伐,还封他为西伯,也就是西路诸侯的首领。纣王你这就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了。

西伯昌回去后,修德行善,很多诸侯叛商往归西伯,西伯昌的势力日益强大,同时,纣王也因为重用费中和恶来,导致诸侯疏远商朝。这时,纣王的叔叔比干劝谏纣王,纣王不听。纣王还在这个时候罢免了贤臣商容。不久,西伯昌灭掉了饥国,商朝的大臣们害怕了,对纣王说,我们商朝的国运难道快被上天断绝了吗,大王你太荒淫残暴才导致这样的后果啊。我们现在怎么办呢?纣王一听,说,难道我不是顺应天命才做的帝王吗?一句话也听不进去。

有个叫祖伊的大臣直接不干了,走前他说,纣王已经无法劝谏了。没多久,西伯昌死了,他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继位,居然有能力召集八百诸侯讨伐商朝,可是大家都认为可以进军商朝时,周武王却说,我们还不知道天命如何,于是就收兵回国了。

这下可好了,纣王轻松了,淫乱不止。微子启屡次劝谏,没啥用,他就和大师、少师一商议,离开了商朝廷。这个时候,比干又出来了,他说,作为臣子,我不得不以死劝谏。纣王怒了,他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就命令人把比干的心挖出来看看是不是有七个孔。这一来,吓坏了另一个大臣箕子,他于是假装自己疯了,去当了奴隶。纣王听说后,觉得箕子侮辱他智商,把箕子抓起来囚禁了。商朝的太师、少师拿着祭祀用的器具跑到周国去了。这个时候,周武王说,天命已经明确了,于是召集诸侯征讨纣王。

纣王在牧野战败后,逃回城里,登上了鹿台,穿上宝玉做的衣服自焚而死。周武王进城后,砍下纣王的头,悬挂在一面白旗上。纣王就这么完蛋了。

商纣王简历

帝辛(?~公元前1046),称商纣王、殷纣王,因此古文献又称“商王帝辛”“殷辛”“受辛”“后辛”“辛纣”等。其父商王帝乙去世,帝乙长子微子启因其母为妃不能继位,辛母为后而辛得以继承了王位。司马迁《史记·殷本纪》称帝辛是个很聪明的人,灵敏多才,身体高大,勇力过人,能手格猛兽,又是一个能言善辩、很自负且听不进臣僚劝谏的人。

帝辛(约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5年),中国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帝乙少子。子姓,名受(一作受德),谥号纣,世称殷纣王、商纣王。

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帝辛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

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深得其父帝乙欢心。帝辛继位后,重视扩张领土 ,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把中国疆域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国土则扩大到今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

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中,周武王击败商军,帝辛在鹿台(今河南鹤壁)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后世对其评价褒贬不一。

有人 曾评论商纣王:“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

纣王是中国历史上商朝末代君主,他的正史记载主要来源于《史记》和《左传》等古代文献。

《史记》是西汉时期司马迁所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中包括了对商朝的历史记载。在《史记·殷本纪》中,记载了纣王的生平事迹和统治情况。纣王被描述为荒淫无道、暴虐残忍的君主,他沉湎于声色之中,荒废政务,残害忠良,导致商朝政治腐败,社会动荡。

《左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的一部史书,其中也有关于纣王的记载。《左传》中的《隐公二十五年》和《庄公二十五年》等篇章,记载了纣王统治下的商朝政治黑暗和社会动荡的情况。

除了这些正史记载外,还有一些其他古代文献和传说中对纣王的描述。例如《尚书·商书》、《竹书纪年》等,这些文献对于纣王的形象和统治情况提供了一些补充和细节。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的演变和文献的残缺,对于纣王的具体事迹和评价存在一定的争议和不同观点。因此,在了解纣王的正史记载时,需要综合各种史书和文献的记载,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估。

东夷最早的记载

在了解和研究齐文化时,大多数人把齐文化的起始时间定在了太公封齐建国时期,即公元前1045年,并且认为齐文化是一个静态的、封闭的系统。其实,河有源,树有根,齐文化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不是从天而降、凭空出现的东西,而是建立在东夷文化、殷商文化、姬周文化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从追根溯源的角度,欲谈齐文化,必先了解东夷文化,特别是东夷地区的先齐文化。因东夷文化时代久远,古籍记载较少,学术界对此争论颇多,故拣几个简单的问题,约略说之。

(一)“东夷”指的是什么地区

“夷”的名称,约产生于夏代,与“华”、“夏”并称,目的是为了进行华夷、夏夷之辨。在商代甲骨文中,“夷”字经常出现,泛指居住在统治中心指外周边的部族。到了《礼记》曲礼下,“夷”才开始有“东方之人”的意思。《王制》篇说:“东方曰夷”,东汉许慎《说文》中也说:“夷,东方之人也。”更加明确了这种说法。我们知道夏商的统治中心在今山西、陕西、河南的黄河中游地区,“东夷”既然在这个统治中心之外的东边,那么东夷就只能是以今山东为中心的东部地区了。

(二)东夷文化的发展阶段及主要成就

东夷文化从距今8300年前的后李文化起,历经北辛文化(距今约73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500年)、龙山文化(距今约4500年)、岳石文化(距今约3900年),都是东夷人所创造出来的不同阶段的文化。

在漫长的史前阶段,东夷人靠他们聪颖智慧的心灵和勤劳灵巧的双手,制造出了实用、精美的石器、骨器、玉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烧造出了薄如纸、黑如漆、音如镜的蛋壳陶;编织出了布纹细、密度高的纺织品;发明了冶铜术、原始历法和最古老的文字;在原始农业的基础上,兴起了家禽饲养业和酿酒业。早在龙山文化时期,东夷人就已经进入阶级社会,并出现了国家,标志着文明社会的开始。

(三)东夷族有哪些主要部落,它们的历史贡献有哪些?

据《竹书纪年》和《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夷有九种。在古代,九不是实指正正好好九个,而是“数量很多”的意思。也就是说,东夷族不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部落,而是由大大小小很多个部落组成的庞大部族和部落联盟。其中,最主要的部落有:风姓部落,姜姓部落,嬴姓部落,姚姓部落等。东夷族各部落主要以龙、蛇、凤、鸟、太阳为图腾,以鸟类图腾居多。

在东夷族的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部落首领有太昊、蚩尤、少昊、大舜等。

太昊,伏羲氏,风姓,以龙为图腾。据《白虎通》和《新语》道基记载,伏羲氏定人道,创八卦,并且还发明了五十弦的瑟和陶?o等乐器,设官分职,制礼作乐,进入文明社会。

蚩尤,姜姓,炎帝后裔,其部落有81个氏族组成。蚩尤时期,冶铜技术空前提高,制铜工具大量涌现。蚩尤用铜制作了大量的刀、戟、大弩等兵器,增强了兵器的杀伤力,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据传说蚩尤英勇善战,威震天下,一举而兼国九,再举而并国十二。后在与黄帝的争战中,遭到惨败,死后葬在东平。再后来逐渐被神化,成为齐地八神之一的兵主武神。

少昊,名质,又名金天氏,黄帝后裔,嬴姓。因修太昊之法,故称少昊。其居住中心在曲阜,足迹遍及山东各地。少昊氏以凤鸟等各种鸟类为图腾,组织严密,设官分职,井然有序,社会化程度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舜,古籍中称作虞舜,姚姓。《孟子》离娄说,舜生于诸冯,也就是今山东省诸城市。据传,舜亲率东夷人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渔业和制陶业,由于舜品德高尚,治理有方,东夷族人口激增,社会发展,文化繁荣。不但出现了城邑,创造了早期的城市文明;而且完善了原始的天文历法,创造了以《大韶》为代表的音乐文化。舜死后,把君位禅让给禹,因而舜也便成了后世儒家所歌颂的上古圣君。

泰山雄伟博大的山体,拔地通天的气势,宛如稳坐大地的尊严的长者,在原始人的心目中,便逐步形成了稳如泰山的形象。东夷人的生存首先依赖于自然,在原始严酷的环境里,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原始人梦寐以求的生存愿望,在洪荒年代,东夷人对解释不了的自然现象敬如神灵,太阳能给人以光明与温暖,原始人首先产生了对太阳的崇拜,传说,东夷族的首领太昊和少昊,都被尊为太阳神,他们的名字昊字,就是天顶着红日,泰山位于最早看到日出的东方,于是东夷人由太阳崇拜、东方崇拜,逐步演化为泰山崇拜,1961年7月19日,在泰山东南部发现的神秘符号,引起了中国考古界的极大关注。符号上面是太阳的影像,底是弧形的,有尖,最底下是五个山峰,是一座山,按照我国古代祭太阳的习惯,都是在山顶上,架着柴火燃烧祭祀太阳。

商纣王是谁的后代

商纣王是帝乙的儿子。

商纣王,姓子,名受,一般称他为帝辛。世称“殷纣王”“商纣王”。商纣王也是中国商朝最后一位君主,谥号纣王。

帝乙是商朝第二十九任君主,公元前1076年,帝乙病逝,葬于殷。帝乙死后,其子帝辛(商纣王)继位。

纣王(前1105-前1046),子姓,名受或受德或辛,也叫“帝辛”。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帝王, 帝辛在位30年,后世称商纣王。据正史所载,商纣王博闻广见、思维敏捷、身材高大、膂力过人。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他继续发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了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特别是讨伐徐夷的胜利,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把疆土开拓到我国东南一带,开发了长江流域。为古代中国的最终统一奠定了物质和思想的基础,是统一古代中国的先驱者。

周天子一般指周朝君主,周朝时期的最高统治者。姬姓,黄帝后裔。如周武王、周平王。约公元前1046年,姬发灭商建周,行分封制,周王为天下共主,也被称为天子,共传30代37王,后期周天子大权旁落,但仍为名义上的华夏最高统治者。

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位君王,他是商朝的第十一代君王,也是商朝的末代君王。商纣王是商朝末年的统治者,他是商朝末年政治腐败、暴虐残暴的代表。根据历史记载,商纣王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的后代。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随时告诉我哦!

殷商是东夷人还是华夏族

殷商是华夏族。
1.殷商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历史上属于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文明古国之一。
2.据史书记载,商汤是夏王朝的霸主,后来灭掉了夏朝,建立了殷朝,这说明殷商是跟夏商周时期的主体民族——华夏族是一脉相承的。
3.此外,文献记载中关于殷商的祖先、国号、人文活动等等都与华夏族有着密切的关系,也进一步证明了殷商是属于华夏族的。

是华夏族

公元前约1046年,商汤乘战乱之机灭掉夏朝,建立商朝。商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部落,子姓,姑祖名契。殷商指商朝晚期迁都到殷的地方,称殷商。殷商占卜时使用甲骨文,是具有严密规律的文字,而且有典有册。

殷商应该是属于东夷人,因为殷商之时华夷之辩尚未形成;第二,先商主体分布在河北地区,但是在夏商之际,明显地受到东夷岳石文化影响。

东夷人是匈奴人吗

东夷人是生活在山东半岛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随着中原势力的扩张,这些少数民族被迫北上,演化成为了后世的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

不是

秦汉时接则直把匈奴作为了胡人的代称。而东夷人之中,自商周至隋及唐初,扶余人一直是统称为东夷人的主要民族和主导民族。

胡人原指中国以北的蒙古高原地区的游牧族群,而秦汉时期塞北胡人统一后,则被汉人称为匈奴,匈奴则自称为胡人,后来胡人一词则被用来作为中国北方和西方的外族或外国人的泛称,整体上为我国古代对北方异族及西域各民族的称呼。

东夷主要位于今天的山东地区。传说东夷人身材高大,骁勇善战。建立商朝的商人部落就是东夷人的一支。姜子牙是东夷人,身材高大的孔子也是东夷人的后裔。今天山东人的平均身高也是比较高的。

商出自东夷,为何仍对东夷大打出手?东夷人是哪族人的祖先

商朝早期与东夷的关系很好,商汤伐夏桀时,联合了大量夷人,商朝的开国名相伊尹就是土生土长的东夷,灭夏后商夷联盟还维持了很长时间,一直持续到第十代商王仲丁。

商王仲丁时期是商王朝势力衰退的时期,这期间发生了著名的“比九世乱”,商王朝由于王权争夺,使得内政不稳,导致诸侯离心。

自仲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向争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史记 殷本纪》

为了惩罚不臣诸侯,仲丁开始对东夷用兵,讨伐对象是位于山东一代的蓝夷。之后又讨伐班方,这里的班方与蓝夷都属于东夷。值得注意的是,仲丁之后商朝的五次迁都大体分布在商夷分界线,反映出商人与东夷斗争之激烈。

商人和东夷的关系在武丁之后进一步恶化,武丁中兴使商人实力大振,多次发起对夷人的大规模攻势,一直到商朝灭亡,对夷人的进攻也没有停止,所以《左传》才有“纣克东夷而陨其身”的说法。

此外,商朝本身也有开发东方的目的,东方的海盐、龟甲、贝壳都是商人迫切希望获得的资源。

不过,没有永远的盟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商朝灭亡后后,殷商遗民与东夷的亲戚们又走到了一起,纣王的儿子武庚联合了东夷的五十个方国发动了“三监之乱”。

东夷的概念在后世不断被扩大化,淮夷以及东北亚的其它民族也被统称为东夷,因此很难说东夷是哪个民族的祖先。至于商朝时期的东夷,则早已与其它民族融合,共同形成了今天的汉族。

商朝,楚国吴国越国东莱国是不是东夷人建立

商朝不好说。对于和西戎有亲戚的周来说(这是真的,姬姓的西戎部落一大片),经常说商是东夷或者东夷出身,但商自己不这么觉得。商朝自己和东边的东夷是很对立的,商朝自认为是高辛氏的后代,这和东夷的几种说法都不一样。东夷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炎帝的后裔,一种是大昊的后裔,但和高辛氏不是一支。

楚国肯定不是,楚国发源自巫山山脉东边,自称是祝融的后裔,或者是帝高阳的后裔。而且楚国被称为蛮,是南边的。

吴国和越国同根,不同在于吴国是开始华夏化的越,也就是上层是分封而来的周王室的贵族,但是越国则是那些没有华夏化的人。越人是蛮人以外的另一个族群。他们自认为或者被传为是夏后氏的后裔,但其实根本不是,他们是另外一支的。

东莱国是东夷建立的,莱夷是东夷比较偏的一支,所以存活的时间比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