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
- 三国的历史讲解
- 刘备称帝后被谁推翻
- 三国和七国的先后顺序
- 想读真正的三国历史,有哪本书是比较正史的
- 东汉为什么没有被农民起义被推翻
- 古代推翻封建统治的手段
- 三国的历史背景
一、时代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
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二、题材背景
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是三国故事的最早源头,但这是纪传体的史书,记事简略,粗陈梗概。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
中唐史学家刘知袭在《史通》中说,诸葛亮未死的故事已“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可见这个时期三国故事已广泛流传于民间。
三国是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与公元220年魏国代汉,终于公元265年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公元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公元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
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三国的历史讲解三国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时期。
东汉末年,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并实际上以丞相的职位掌握东汉政权,取得“魏王”称号,加九锡。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继承其位,同年强迫东汉的末代皇帝献帝刘协将皇位禅让给他,建立了曹氏政权,国号“魏”,史称“曹魏”,至此东汉政权正式灭亡,三国时代正式开始。
221年,以益州为根据地的刘备自立为皇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同年,割据扬州、荆州、交州等地的孙权接受曹魏政权的册封,开始称“吴王”。229年,他正式称帝建国,国号“吴”,史称“东吴”。
已经事实上控制曹魏政权的司马家族于263年吞并蜀汉后,司马炎于265年废魏元帝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
西晋于280年攻克江南的孙吴政权,正式统一中国,三国时代就此结束。
三国的历史,主要是就是讲的是在东汉末年,由于诸侯国分封过多造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然后群雄争霸过后,最后就剩了三个,占领了北方的曹操,国号为魏国,占领了东南方的孙权,国号为吴国,还有占领了蜀地还有汉中的刘备,国号为蜀国,这三国最终也被一一毁灭合成一个国家
三国历史简介:随着汉朝的末落,越发多的人想要造反,于是天下枭雄被分成了三大派系,分别是魏蜀吴。三国出了诸多的猛将,也有很多智慧超群的幕僚,但最后还是给司马家等到的机会,魏蜀吴的成果都成为了他的嫁衣。
资料: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1]),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190年,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军阀四起,天下大乱。208年发生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
曹魏后期的实权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266年2月8日,魏国权臣司马炎迫使魏元帝禅让帝位,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三国时代结束,晋朝时代开始。280年,晋灭东吴,统一全国。至此,三家归晋。
刘备称帝后被谁推翻刘备称帝后,一直到他去逝。这段时间内,并没有任何人或者军事阵营,推翻刘备的蜀汉政权。
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是在三国后期,距离刘备死了有40多年后。魏国的邓艾和钟会两支大军偷袭蜀国,在魏国大军兵临城下时。蜀汉的刘禅感觉到自己的军事实力远不及魏国,加之自己虽有军队但是姜维的大军远在剑阁,无法救援。故投降,蜀汉亡。
刘备一直称自己是刘胜的后人,是为了汉室江山来讨伐董卓,曹操自是不用说,他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些话人人尽皆知,他的野心也是袒露无疑。
在讨伐前期刘备不管是在为人还是出事上都特别的谨慎,可能是因为自己当时没有足够的人手也没有财力,另一方面就是大家都知道袁术这个人一直想为自己打江山坐皇帝建立自己的王朝,所以天下没有几个人不痛恨不反对他的,所以他刘备更不敢先行尝试了,只能等待机会。
蜀国后期逐渐走向衰落,最终被窃取了曹魏政权的司马家族政权所灭。
三国和七国的先后顺序三国在后,七国在前,七国一般都是指战国七雄,分别是秦国,赵国,楚国,齐国,燕国,韩国,魏国。时间是公元前二百年前距离今天已经二千二百多年了。
三国是东汉末年分裂为三国,距离今天有一千五百年以上。
先有战国七雄,后才有三国。中间大概间隔五百多年。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秦、楚、燕、韩、赵、魏、齐,七个强国。是公元前375年到公元前221年。三国是魏蜀吴,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
先有七国,后有三国。七国时期,指的是战国时代。七国指的是秦、魏、韩、赵、楚、燕、齐这七国。三国时代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
三国(公元220年-公元280年)在七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之后。
1、战国时期:
七国时期,指的是战国时代。七国指的是秦、魏、韩、赵、楚、燕、齐这七国。
东周于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
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以三家分晋的结果为标志,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
2、三国时期:
秦灭六国建立秦朝,而后刘邦消灭秦朝,建立西汉,之后王莽篡汉刘秀复辟建立东汉;
东汉末年宦官把持朝政,天下群雄并起,最后北方的曹操建立魏国,西南刘备建立蜀汉,江东孙权建立东吴,就出现了三国。
想读真正的三国历史,有哪本书是比较正史的
中国人公认的历代正史就是《二十四史》,还有本《资治通鉴》,如果要看关于三国正史的书籍,就看《二十四史》中的《后汉书》《三国志》和《资治通鉴》吧,其中《后汉书》《三国志》是纪传体,《资治通鉴》是编年体。
《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范晔以《东观汉记》为基本史料依据,以华峤书为主要蓝本,吸取其他各家书的长处,删繁补缺,整齐故事,超越众家,后来居上。所以到了唐代,范晔《后汉书》取代《东观汉记》,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盛行于世。而诸家《后汉书》,除袁宏《后汉纪》外,都相继散亡。于是范晔《后汉书》成为我们现在研究东汉历史的最基本的依据。范晔《后汉书》的记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
《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纪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纪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至于其他的往往对曹魏政权有偏见,比如当时吴人写的《阿瞒传》等,要不就是很久以后的人写的,很难还原历史的真实。至于《资治通鉴》虽是宋人写的,但因为有当时北宋全国的资料做基础,还是很客观的。
汉武帝后期,繁重的徭役赋税,苛刻的刑法律令,加上连年自然灾害,以致出现了“民力屈,财力竭,因之以凶年,寇盗并起”(《汉书·西域传》)的社会危机现象,到天汉二年,终于形成了颇有声势的农民反抗浪潮。
起义以南阳、楚、齐及燕、赵之间地区最为剧烈,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附近亦时有发生。
其中著名的有南阳的梅免、百政;楚地的段中、杜少;齐泰山(郡治奉高,今山东泰安市东北)、琅邪(郡治东武,今山东诸城)一带的徐勃;燕、赵之间的坚卢(或称昆卢)、范主等几支义军。
起义队伍大者数千人,小者数百人,他们举兵攻打城邑,夺取武库兵器,释放囚犯,诛杀郡县官吏,所到之处,给郡县官府以沉重打击。
武帝遣御史中丞、丞相长史前往各郡县监督地方官吏镇压无效,再遣直指绣衣御史范昆,暴胜之、王翁孺、江充等分赴各地发兵镇压,在有的大郡一次斩杀义军达万余人。
但义军余部仍散而复聚,坚持斗争。
其后,武帝又采取招抚与武力镇压并举的方略,才勉强将起义镇压下去。
黄巾起义对东汉王朝的直接影响并没有很多人预料的这么巨大,一定要说它只是证明了东汉王朝开始走向滑坡之路,国家统御能力出现了很大问题,阶级矛盾变得尖锐,由此才产生了这场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而它被镇压下去后,如果说统治东汉王朝的汉灵帝能够改弦易辙,采取更加有效和较为怀柔的统治,东汉王朝的局势完全可以向着比较好的局面发展,至少也能给帝国续几年命。
可惜的是黄巾之乱被镇压后带来的一连串内部斗争,加上汉灵帝在继承人问题上的昏庸无能,这些才是东汉王朝最终的覆灭、中华大地走入新乱世的根本原因。
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运动,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势组织的民变之一。
起义之初如狂风暴雨般席卷全国,而仅仅经过九个月的时间,便遭到了彻底失败,这个结局太出乎人的预料。如此巨大的农民起义,为何没有颠覆东汉政权?
东汉实行郡县制,虽然由于军权高度集中造成了地方军力的空虚,但帝国的架构是完整的,各级官吏体制是有序的,一旦朝廷牵头可以快速组织起来。
在意识形态上,东汉帝国实行以礼治国,大力推行儒术,培养起了众多的“铁杆支持者”。帝国虽然衰落,但他们脑海里的忠君思想从未泯灭,不管多少风暴来袭,帝国仍能支撑下去。
而黄巾军则不然,东汉的各路正规军一来,起义军便土崩瓦解,完全是没有战斗力的。
东汉末年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是黄巾起义爆发了。东汉没被推翻的原因是:首先黄巾军起事前有人告密,导致起义不得不提前仓促举行,让东汉政府得以从容应对。
第二,东汉政府对诸侯放权,让地方诸侯豪强们可以自己招兵买马,对付起义军。
第三,起义军首领张角病逝,让起义军群龙无首,便宜被各个击破。
俗话说:“百足之虫,虽死不僵”。东汉作为一个近两百年的王朝,不可能通过一性农民起义就能被推翻的。具体原因我认为有:
一、人们出于习惯性的思维,认为政府是合法的,造反是非法的,大部分人是本能的反对造反。
二、东汉实行庄园经济,虽然政府腐朽,但庄园势力强大,庄园主成为镇压起义的强大力量。如《三国演义》上所写的张飞就是典型。
三、虽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依靠宗教形式组织起来。农民本身凝聚力很差,很难团结起来,容易被各个击破。
当然农民起义虽然没有推翻东汉的统治,但动摇了它的基础。
东汉的地方豪强都是实力派,都有部曲,实力较强,同时受传统的儒家学说教育,对皇帝保持着一定忠诚度,整个国家经济也未崩坏,而靠宗教鼓动起来的黄巾军的战斗力较低,也缺少有才识的士大夫参与领导,所以乌合之众力量上就不行。
只知道烧杀抢掠,没有远大战略,军事将领实力还弱。
首先就是黄巾军所面临的敌人还是很强大的,不仅有数量庞大的官方东汉军队,还有各地的义军参与其中,这是整个地主阶级对他们的镇压。
黄巾军虽然起先打了个对方措手不及,但是待到那边反应过来时,势必会反压回来。再者就是黄巾起义前夕,被叛徒出卖了消息,导致计划被打乱,最终造成了各地的力量难以相互配合。
洛阳的起义更是直接被扼杀,这使得汉军没有了后顾之忧,自然可以倾尽全力对付外围的起义军。还有就是,两军的将领差距太大,汉军这边几乎都是能征善战的好手,什么曹操、孙坚更是后来逐鹿中原的枭雄。反观黄巾军这边,无论是作战能力,还是指挥才能都不及汉军。
还有一点,黄巾军起义的失败在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他们缺乏大的战略构想,没有优秀的军事首领,起义的计划也不完备,起义时也是各自为战不配合,这样的军队怎么不会失败。而且本是农民的黄巾军到后来,竟然也烧杀抢掠,屠戮同是农民的百姓。离开了道义,背离群众的起义注定会失败的。
东汉末年发生了张角三兄弟发起黄巾农民大起义,由于东汉末年,中央对地方政权的把控能力下降,地方政权都拥有了各自的地方军队,黄巾起义发生以后,各地方开始对黄巾大起义进行绞杀,建立了自己大大小小的军事集团,以北方的袁绍,南方的袁术还有刘表,他们通过消灭黄金起义军和收揽周围的乡,其他的军队提高了自己的军事实力,为三国演义奠定基础。
古代推翻封建统治的手段农民起义和权臣篡位,古代士农工商,重农抑商,一般推翻统治的都是朝代末农民起义,比如秦朝,元朝。或者权臣篡位。比如东汉,三国魏。
农民起义。
农民起义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的术语,通常意味着失去土地的农民的起义,反抗既成的秩序或建制。这是专制朝廷和民间社会矛盾的反映,也是所谓的农民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
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无法建立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也没有新的阶级力量和先进政党,虽在一定时期取得军事上的一些重大胜利,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剥削关系和政治统治,农民战争总是陷于失败或被地主、贵族利用为改朝换代的工具。
古代封建王朝通过战争、政变、宫变(逼宫)等等一系列手段,推翻旧有统治者们,建立新的王朝,其实是权力之争,并没有社会进步。
三国的历史背景《三国演义》的背景是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一、时代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
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二、题材背景
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是三国故事的最早源头,但这是纪传体的史书,记事简略,粗陈梗概。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
中唐史学家刘知袭在《史通》中说,诸葛亮未死的故事已“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可见这个时期三国故事已广泛流传于民间。
三国是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与公元220年魏国代汉,终于公元265年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公元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公元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
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三国局面的形成
东汉中平六年灵帝死,刘辩继立为少帝。执政的何太后兄何进联络西园八校尉之一的袁绍,杀统领八校尉兵的宦官蹇硕。袁绍、何进等密谋尽杀宦官,并召并州牧董卓入洛阳为援。
当宦官杀何进,而袁绍又尽杀宦官之时,董卓率兵入洛阳,尽揽朝政。他废黜少帝,另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董卓的专横激起了东汉朝臣和地方牧守的反对,酿成大规规模的内战。
董卓入洛后,袁绍出奔冀州,东郡太守桥瑁假东汉三公名义,要求州郡兴兵讨伐董卓,关东州郡纷纷响应。他们分屯要害,推袁绍为盟主,相机进攻董卓。
经过激烈的混战以后,到建安元年时,全国形成许多割据区域:袁绍占据冀、青、并三州,曹操占据兖、豫二州,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公孙瓒占据幽州,公孙度占据辽东,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
袁术占据扬州的淮南部分,刘表占据荆州,刘璋占据益州,孙策占据扬州的江东部分,士燮占据交州。此外,张鲁以道教的组织形式保据汉中地区,置祭酒以治民。在这些割据者中,势力最强也最活跃的是袁绍和曹操。
建安十六年,刘备率部进入益州,逐步占据了原来刘璋(刘焉之子)的地盘。二十四年,刘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据守荆州的关羽也向曹军发起进攻,但是孙权遣军袭杀关羽,占领荆州大部,隔三峡与刘备军相持。
公元222年,蜀军出峡与吴军相持于夷陵,猇亭一战,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回蜀中。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后迁都建业,建立吴国。猇亭之战以后不久。南北之间虽然还常有战事发生,有时规模还比较大,但是总的说来,力量大体平衡,鼎足之势维持了四十余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