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在前武则天在后吗 五代十国所有皇帝年龄

目录导航:

  1. 朱温在前武则天在后吗
  2. 五代十国长寿名将
  3. 现在还有朱温的后代子孙吗
  4. 五代十国的历史划分
  5. 秦始皇到溥仪有多少皇上
朱温在前武则天在后吗

不是啊,别穿越了,武则天在前,武氏是大唐太宗李世民的昭仪,唐三帝高宗李治的皇后,公元690年称帝。

而朱温是唐末黄巢起义时的将领,公元882年叛变降唐,成为唐末最大的军阀后,他勾结权相先诛杀宦官集团,再屠杀朝臣,挟持唐宪宗迁都洛阳,于904年杀宪宗立哀帝,两年后又废哀帝又立,改国号为梁。

错误。应该是武则天在前朱温在后才对。

朱温出生于公元852年12月5日—公元912年7月18日。而武则天出生于公元624年2月17日-公元705年12月16日,由此可见朱温在后。

朱温别名朱全忠、朱晃。生平主要成就 :在唐朝后期平定黄巢,公元907年登基,建立后梁,年号开平,乾化。。在位期间废除重税,鼓励农业发展。

武则天别名武媚娘,武曌。通称此外,主要成就: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为皇后(655年—683年)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武则天当政时代,影响最大的举措莫过于对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对人才的搜求。在科举制方面,武则天首创的有殿试、自举、武举和制科等。此外,武则天对盛唐诗赋的繁荣也有贡献。

武则天(624年-705年),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继位年龄最大(67岁)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

朱温(852年-912年),是五代十国后梁开国皇帝,开平元年(907年)到乾化二年(912年)在位。乾化二年(912年),朱温因继立问题,被亲子朱友珪弑杀。朱温在位六年,享年六十一岁,上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庙号太祖。

故:应武则天在前,朱温在后!

朱温在前武则天在后,不对。武周在前,后梁在后。

公元907年,唐朝权臣朱温逼迫唐哀帝李柷禅位,朱温改国号为梁,历史上称之为“后梁”,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的大唐王朝灭亡。但实际上,大唐王朝于公元905年白马驿之祸后就已经灭亡!

大唐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自大唐王朝建国后,在开国之君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等人的励精图治下迎来了王朝的鼎盛。当时大唐王朝疆域幅员辽阔,国力强盛,每年来大唐朝贡的国家就多达三百多国,在当时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大国。

五代十国长寿名将

单算年纪,刘词活了六十五岁,并不算是最长。但是,刘词在唐末出生,后梁建国初期参军,身经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在后周世宗显德二年时方才去世。

从唐朝出生,贯穿五代,存活悠久,作为五代战将,刘词就算不是第一,那也是并列第一。

现在还有朱温的后代子孙吗

有的,朱温子女众多,子孙后代也很多

朱温一共有七个儿子,他们分别为朱友裕、朱友珪、朱友贞、朱友璋、朱友雍、朱友徽、朱友孜。除了这几个亲生儿子以外,朱温还收养了四个养子,即朱友文、朱友谦、朱友恭、朱友让。

朱友裕是朱温七个亲生儿子当中较为出色的一个,他性情温和,厚待士兵,加之其自幼精通骑射,在军中威望很高。年纪稍长时,朱友裕便开始跟随朱温四处征战,他表现出色,很得朱温的欢心。

目前全国只有两处是朱温后代末帝朱友贞后裔至今已有45世

朱友贞后裔分布【福建,寿宁县张广地】和【浙江,苍南县金家山朱氏自然村】

砀山朱氏派下

砀山朱氏属于中国最古老的朱姓氏族之一的朱虎朱氏。唐末,砀山人朱温一举推翻李唐王朝,建立后梁政权。但不到二十年,被唐庄宗李存勋的后梁王朝复辟,后梁王朝对朱温家族进行残酷报复清算,成员大都被杀,幸存者四处隐没,融入沛国朱氏之中。

苍南马站金家山朱氏

始迁祖

始迁祖闵端,清初避乱徏居处州(今浙江丽水)碧湖。数载后公卒,配叶氏率四子转辗漂泊至平阳北港闹村,后复迁蒲门西门,又遭火灾再迁金家山。

村名来由

先祖初到此地,荒无人烟,野兽出没。山中有一块平地,常闻锦鸡啼鸣,遂定居于此,成为锦鸡山,后闽南语偕音,改为金家山。

行政隶属沿革

金家山明清时属招顺乡五十五都金家山里,民国时属马站区澄海乡金家山村,解放后属马站区澄海乡金家山村,公社化前期属马站公社云亭管理区振南大队,后期属马站区云亭公社振南大队,公社撤销后改称马站区云亭乡南堡岭村,现属马站镇沿浦办事处南堡岭村。

地理地貌

金家山村位于苍南县南部,东临沿浦湾,西和木林村为邻,西靠沙埕湾,北接云亭村,属滨海山区。

从灵溪出发,沿104国道西行至观美高速路口出口处,再往南顺232省道到马站,转至蒲城,再转至本村,全程约43公里。

飘流

明末崇祯年代兵荒马乱之际,始祖闵端公从何不详,居自古到今族人口传。

始迁祖福建省 寿宁县(中广智)闽南话读音与(张广地)闽南话读音相同迁居处州碧湖樟树脚,积劳成疾过早去世,撇下母子五人,难以为生,漂泊流浪,南下经温州、平阳、北港仓头,途中收留一流浪儿为义子,视同己出,后又徏蒲门城内西洋角居数载,不幸更遭祝融之变,乃迁至山顶孟福林,定居于鸡鸣之处,即现称金家山。

为求源流,后裔数度回处州樟树脚寻找,均不见踪影。适遇见福建寿宁县张广地朱氏,也派人寻找玠伍后裔,玠伍者,张广地朱氏人,在崇祯年代离开张广地到处州,祖地始终没有找到玠伍后裔下落,双方一拍即合,将闵端公【玠伍公】列在张广地朱氏宗支中。

张广地朱氏,据族谱称,先祖是后梁王朝第三位皇帝朱友贞的后裔,朱友贞的七世孙朱恒,字仲穆,金陵为刺史,迁大司马,从金陵迁福州南台为始迁祖,恒公之十三世孙少一公迁徙张广地,再传十四代至玠伍迁处州樟树脚。后经二族核对协商,玠伍等同闵端。

闵端公生四子,收义子一,迁居金家山,分为孝、悌、忠、信智五房。 孝房克棋(1638—1675,)生子茂林,茂林配颖氏生子四:文瑞、文会、文经、文贵。

悌房克候(1640—1679),配罗氏生茂宗,茂宗配张氏生三子:文章、文玉、文敬。

忠房克显(1649—1713)生子茂元,茂元配郑氏生子三:文英、文豪、文秀。嗣子文经。

信房克星(1652—1712),继配张氏生子二、君相、君宠。君相嗣子一文友,君宠配郭氏生子文通,居玉环。

智房克初生茂仁,茂仁配王氏生子三:文起、文友、文彩。

播迁

乾隆年间,孝房派昆若迁温岭乌根塘头,昆山迁沿浦,昆中迁福鼎渡船头。昆明迁福鼎秦屿。悌房派拜盆迁过海。忠房派迁 ,昆界迁福鼎管坪。信房派昆盛、昆清迁玉环。智房派迁北港闹村冷水窟,昆德迁福鼎硖门鱼井。

行第

闵克茂文昆迁开拜孔维成祖武(修)乃(斯)振(克)家(应)声(继) 现已繁衍至十五世克(振)字辈。

截至2011年,全族共有1000余人,其中浦亭乡冷水窟100人,温岭38人,(湖州30人),沿浦150人,下在100人,鱼井50人。其中大学文化程度48人。

现在没有朱温的后代子孙了。朱温是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的创始人,也是他亲手覆灭了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朱温生性多疑残暴不仁,最后因为在继承人的问题上犹豫不决,被自己的儿子杀死。朱温的子孙后代有一部分死于内部的自相残杀,还有的是在李存勖攻破后梁的国都开封以后,朱温的后代基本被李存勖斩尽杀绝。所以现在没有朱温的后代子孙了。

五代十国的历史划分

五代十国是公元907年—960年,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五代是指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而在唐末、五代及北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统称十国。

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这是五代十国的开始。公元923年,晋王李克用的儿子灭了后梁,建立了后唐。 后唐之后的五代君王都出自李克用的子孙与部属。后唐发生内乱后,被石敬瑭引契丹军攻灭,建立了后晋。不久契晋关系恶化,契丹军南下灭后晋,建立了辽朝。同时,刘知远在太原建立了后汉,收复中原。郭威篡后汉建后周,苦心经营,使后周隐隐有一统天下的希望,但柴荣在北伐燕云十六州时不幸病亡。后周最后被赵匡胤篡位并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十国:江南地区初期吴国是最强的,后来被李昇篡位,建立了南唐,实力强的还有越国与闽国等。湖广地区被荆南、南楚与南汉等占据。南唐国力最强,先后攻灭了闽国、楚国,但多次用兵使得国力衰退,最后被后周打败。蜀地有前蜀、后蜀,国家富强,是仅次于南唐的强国,然而蜀国耽于安乐,最后亡于中原。 北汉是十国中唯一在北方的一国,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刘祟所建。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与他的弟宋太宗相继扫荡群雄,最后于979年攻灭北汉,基本统一全国,至此十国结束。

历史学家认为“五代十国”的划分时间是从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开始,一直到公元960年宋朝统一中国为止。因此,“五代”共有54年的时间。其间在中原地区前后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历史学家称这五个朝代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除这五朝之外,还前后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和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这十几个政权统称为“十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五代十国”。

其实,“五代”和“十国“在本质上都是唐朝藩镇割据和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续。唐朝灭亡后,军力强盛的藩镇国家就成为了“五代“。虽然,这五国实力强大,但只是藩镇型的国家,无力控制整个中原。而其他割据一方的藩镇,也有些自立为国,所以在“五代“之外,还有“十国”。

五代有时也称为五代十国,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十个割据政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

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前朝的藩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故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仍,政权屡有更迭。在五个朝代中,后梁维持的时间最长,也只有十七年,其次后唐十四年,后晋十一年,而后汉仅仅四年,后周九年,都不足十年。其实,即使在一朝之内,其权位之争亦超乎寻常。如后梁太祖朱温登上皇位才五年,就被其次子朱友硅所杀。而朱友硅上台不久,又被其弟朱友贞所杀。再如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儿子秦王李从荣,亦曾以兵夺权,未能成功,反丢了性命。明宗去世之后,其弟五子李从厚继位,仅只一年,其位即被明宗的养子李从珂所夺。频频的兵戎相见,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痛苦和灾难。

五代的第一个朝代是由朱全忠篡唐而建的朱梁王朝,改进了唐朝的一些政弊,后梁被世仇李存勖的后唐所灭。后唐有比较开明的皇帝唐明宗李嗣源实施了不少利国利民的政策,使社会出现小康的局面,但他的后继者却被他的女婿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向北方的契丹人借兵所灭。

石敬瑭认比他年纪小的契丹帝为父,被契丹帝册封为大晋皇帝,定都开封。但源源不绝的财富却流入契丹人的国库,以至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不甘如此,在大臣景延广的建议下以向契丹称“孙”不称臣的借口,企图改变对契丹的依付关系,但契丹人用挥兵南下灭后晋,虏石重贵来作为答案,并在开封建立大辽,耶律德光自立为帝。后晋灭,但辽政权无力在中原立足,撤回北方,立李从益为中原之主,太原刘知远杀死李从益,夺取中原,自立为帝,建立大汉帝国。

他的儿子刘承佑因杀大将郭威不成却被郭威所代为大周,郭威和他的养子柴荣后周是五代中的明君,在他们的经营下,后周渐强,并逐步统一中国,但柴荣的继承者是七岁的小孩,无力掌管天下,终大将赵匡胤在陈桥被手下黄袍加身,代周立宋。后来宋王朝在赵匡胤的经营下,终统一中国,结束五代时的大分裂。

这一段历史,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即在五朝之中,有三朝,即后唐、后晋、后汉的开国之君都是沙陀人。同时,北方的契丹人亦不断强大,他们互相勾结利用,逐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军事集团,为以后宋、辽、金对峙形

五代十国指的是哪五代和哪十个国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导致朝廷丧失了威望,也逐渐失去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于是有不少不臣之心的节度使拥兵自重,忽视臣责,发展自己的势力。

天祐四年(907),梁王朱温逼迫唐哀帝禅位,建立了后梁政权。后梁的建立,标志着唐朝的灭亡,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五代十国”的开始。

那么,所谓的“五代十国”分别是哪“五代”和哪“十国”呢?

“五代”这一称呼最早来源于北宋史学家薛居正监修的《五代史》。“五代”顾名思义,指的便是五个朝代。从《梁唐晋汉周书》可以得知,五代指的是“梁”、“唐”、“晋”、“汉”、“周”,而为了和历史上的同名朝代区分,后世又将它们称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以及“后周”。

上文已经说到,朱温灭亡唐朝,建立了后梁。据《五代史》记载,朱温出生于宋州砀山县午沟里(今安徽砀山县一带)。父亲的早逝让朱温从小就缺少管束,他“不事生业,以雄勇自负”,于是乡里的人都十分厌恶他。

年长一些后的朱温参与黄巢起义,并在义军中崭露头角。不久,朱温投奔唐朝,和李克用一同剿灭黄巢。因为平叛有功,朱温在朝中的权势越来越大。最终一发不可收拾膨胀,他以武力取代了唐朝,杀死昭宗逼迫哀帝,建立了后梁政权。

image.png

后梁建立后,朱温曾经的战友李克用割据北方,实力强大。李克用去世后,其子李存勖继位。天祐二十年(923),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建立了后唐。

同年,李存勖南下攻灭了后梁,占领了洛阳并将它定为首都,成为了五代十国时期疆域最辽阔的王朝。

image.png

后唐传至末帝李从珂时,大将石敬瑭成为了朝廷最大的威胁。二者矛盾爆发后,石敬瑭先是处于下风,但他认契丹首领耶律德光为父,并以幽云十六州为代价换取了契丹的支持,最终攻灭后唐,建立了后晋。开运四年(947),后晋被契丹所灭,契丹人将中原劫掠一空后撤军。

这时,曾经的后晋大将刘知远抓住时机,建立了后汉政权,并迁都汴州,但他仅仅称帝一年便去世。其子刘承祐继位后想要对朝中的重臣下手,但大将郭威因为身在邺都而幸免于难。听说刘承祐想要诛杀自己后,郭威直接起兵杀进都城,建立了后周。最终,后周被宋所代替。

五代说完,我们再看看十国。所谓“十国”,其实并不是只有十个,它是那一时期在中原以外地区建立的十余个国家的合称。在欧阳修所编写的《新五代史》中,最早出现了十国的说法,书中的十国有“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荆南”和“北汉”。

前蜀的开国君主王建本是世代做饼出身,但唐朝末年为了生计而去贩卖私盐。被捕后,王建逃出监狱,当了强盗,又机缘巧合入了忠武军,因战功被封蜀王。

唐朝灭亡后,王建趁势自立,建立了前蜀,但前蜀被后唐建立者李存勖所灭。前蜀被灭后,李存勖很快死于兵变,西川节度使副使孟知祥趁机占据蜀地,不久便建立了后蜀。

唐末,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割据一方,朝廷封他为吴王。唐朝灭亡后,他便建立吴国,但并没有称帝。顺义七年(927),杨溥正式称帝。十年后,南吴被南唐烈祖李昪所灭。李昪本是南吴大将徐温的养子,因战功掌握了南吴朝政,并最终建立南唐。

十国中,吴越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其君主先后尊唐朝、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为正统,并向他们表示臣服。也正因如此,吴越国是当时最为安定和平的国家。

闽国的建立者是后梁册封的闽王王审知。他去世后,次子王延钧弑兄夺位,正式称帝,最终被南唐趁着内乱消灭。

楚国的建立者马殷原本是木匠,后来从军,逐渐成为了割据湖南的大将。随后,他又攻下岭南数地,并被后梁封为楚王,被后唐封为南楚国王,最终存世五十五年,被南唐攻灭。

image.png

南汉的建立者刘隐被后梁封为南海王,后来称帝,因地处偏远,存世五十余年。

南平由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建立,他被后唐封为南平王。南平占据今天的湖北一带,最终被宋太祖赵匡胤所灭。

后汉建立者刘知远的弟弟刘崇也在后周灭后汉后占据河东,在契丹人的扶持下建立了北汉,最终被北宋所灭。

此外,当时还出现过割据陕西的岐国、占据越南北部的曲家、定难军、归义军等势力。

五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十国即南吴、南唐、吴越、南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荆南)、闽国和北汉。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

五代(907年—960年)。唐朝灭亡之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定都于开封和洛阳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以及割据于西蜀、江南、岭南和河东等地的十几个政权,合称五代十国。五代指这五个位于中原的王朝,正统史学家们一般称五代为中原王朝,十国为割据政权。五代不是某一个朝代,而是介于唐宋之间的特殊历史时期。

十国(902年——979年)是在唐朝之后,与五代几乎同时存在的十个相对较小的割据政权的统称。其中南方有九个,即南吴、南唐、吴越、南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荆南)、闽国,北方一个为北汉。

秦始皇到溥仪有多少皇上

秦始皇到溥仪总共有422位皇帝。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作为天子的最高尊称,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

据统计,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在2132年中,中国共有皇帝422人。

中国自秦始皇开始,“皇帝”一词替代“王”成了天子的最高尊号。中国自秦朝之后的君主虽然大多数以皇帝为尊号,但仍有相当部分的君主不称皇帝。

比如西楚霸王项羽、前秦天王苻坚、十六国北燕和西凉的君主、五代十国吴越及荆南这样的半独立政权、太平天国的洪秀全等。

所以皇帝人数和该政权的实际君主数,并不相同。比如清代十二位君主,但努尔哈赤只是后金大汗不是大清皇帝,所以不计入皇帝人数。

扩展资料:

皇帝之最:

1、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享年89岁。(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计年不准确,故不计)。

2、历代帝王中,寿命最短的帝王是东汉殇帝刘隆,2岁即亡。

3、历代帝王中,即位时年龄最大的是武则天,时年已67岁,其次是南朝宋武帝刘裕,时年已65岁。

4、历代帝王中,即位时年龄最小的是东汉殇帝刘隆,出生仅百余日。历代帝王中,在位最长的是清朝圣祖(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享位61年。

5、历代帝王中,对文艺最有贡献的是唐明皇(玄宗)李隆基,他对戏剧、歌舞、音乐都深有研究,创建过戏剧活动中心——梨园,被历来的戏曲艺人尊为梨园祖师。

6、历代帝王中,最能赋诗的是三国时期的魏文帝曹丕,他赋诗甚多,后人收编成《魏文帝集》,其诗语言通俗,描写细致。

7、历代帝王中,最有文采,善于作文填词的是南唐后主李煜。他的词多以白描手法和贴切的比喻,前朝之作多写宫廷靡华生活,后期之作多反映亡国之君的衰痛,留传至今有《南唐二主词》。

8、历代帝王中,最善于木工的是明熹宗朱由校,他曾制成一座乾清宫的模型和蹴圆堂模型五间,都小巧玲珑。

9、历代帝王中,最精于书画的是北宋微宗赵佶,他的书法自成一派,称瘦金书,绘画擅长花鸟,作品流传至今。

10、历代帝王中,最懒惰的是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此君在位48年间,竟有28年不上朝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