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抗倭名将 明朝抗倭援朝牺牲的人物

目录导航:

  1. 十大抗倭名将
  2. 明清时期发生的战争
  3. 万历为什么灭杨应龙
  4. 万历年间陈磷的生平及详细事件
  5. 万历抗倭援朝伤亡
十大抗倭名将

1,戚继光

戚继光,山东蓬莱人是明朝有名的抗倭名将,同时他还是一位发明家,在抗击倭寇十余年中发明不少对付倭寇的武器,像戚氏军刀,狼筅,火炮等等。同时也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后称“戚家军”。

2,俞大猷

俞大猷,今福建泉州人,俞大猷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他带领的俞家军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在对倭作战中俞大猷招募训练一支水师,并选用福船与倭寇在海上战斗。在战术上,俞大猷也指出,海上作战,无非是以大船打小船,以众击寡,以大铳打小铳。实战过程当中,俞大猷建立的水军与戚继光的陆军相互配合,有效的对倭寇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唐顺之

明朝南直隶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他并不是武将出身,而是书生出身,是唐宋派文学家,嘉靖八才子之一,与归有光、王慎中两人合称嘉靖三大家。而他亦善武,通兵法,晓武术。

在他担任兵部郎中时,主动率兵船出海打击倭寇,唐顺之率领船队前往倭寇停泊在孤悬大洋中的三片沙,在海上较量了一仗,大获全胜,消灭倭寇120人,击沉其兵船13艘,缴获无数战利品,这是当年在海上御寇少有的一次大捷。

4,胡宗宪

浙直总督胡宗宪,是戚继光在浙江抗倭时上司,他善于用人,精通谋略,冲锋陷阵,冒死报国,功绩在主持抗倭的诸位大员中当推第一,为中国人民反对外来势力侵扰做出了杰出贡献,作用颇大。谭纶

谭纶,江西宜黄县谭坊人,是明代有名的抗倭名将,也是史上亲手斩杀倭寇最多的英雄,他与俞大猷,戚继光并称当时抗倭三大名将,但是论在后世的知名度,谭纶恐怕是最小,但论行政职务,他却是最高,就连戚继光和俞大猷曾都做过他的下属。

6,徐渭

徐渭,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在军事方面他喜出奇谋,谈论行军打仗的形势策略大多得其要领。担任胡宗宪的幕僚时,协助其抗击倭寇,并参与制定诱降海盗汪直、徐海等人的计谋。

7,汤克宽

汤克宽(今江苏邳县)人,明嘉靖年间抗倭名将。是武将世家,他的父亲汤庆,做过防守长江的江防总兵官,汤克宽骁勇善战。后随俞大猷入粤,为破倭寇,留驻广东。

8,邓子龙

邓子龙,江西丰城杜市镇邓家村人。魁伟敏捷,骁勇善战,在明朝对外战争邓子龙先后参与了,抗倭战争,在抗击倭寇达十余年,先后转战福建、广东沿海,大小数百战,屡立战功。还有万历11年的缅甸东吁王朝不断发动侵袭云南边境,邓子龙率军三千驰援云南,邓子龙到达云南前线以后,积极进行防御作战,先后取得了姚关偃草坡、攀枝花、湾甸、耿马三尖山等战斗的胜利,并配合随后到达的刘 部乘胜追击,长驱而入,攻下缅甸副都阿瓦,沉重打击了缅甸东吁王朝侵略者的气焰。9,李如松

辽东总兵 李成梁长子, 明朝名将,他指挥了中国最早的抗倭援朝战争,率领明军指挥了平壤鏖战斗,此战明军与日军的阵亡比例约为1(明军):15(日军),可以算是大捷。李如松凭此一战,威名远播明日朝三国。

10,麻贵

麻贵,今山西朔州右玉县人,是明朝著名军事将领.在万历二十五年,丰臣秀吉在积蓄好力量后,再次倾举国之军力,派遣15万大军入朝,这次朝时李如松在与蒙古军队作战时阵亡,因此任命麻贵为备倭总兵官,率军赴朝作战。

在麻贵,是指挥下彻底打败丰臣秀吉,战后,朝廷因麻贵作战有功,升为右都督。麻贵的兄长麻锦,侄子麻承勋,都是当时有名的将领。故此人们把麻家与同样是武将世家的李如松、李如柏等并称为“东李西麻”。

抗倭名将首属戚继光。戚继光,字元敬,明朝著名军事家,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针对倭寇创建了鸳鸯阵,屡败倭寇,著有《纪效新书》

1,戚继光

戚继光,山东蓬莱人是明朝有名的抗倭名将,同时他还是一位发明家,在抗击倭寇十余年中发明不少对付倭寇的武器,像戚氏军刀,狼筅,火炮等等。同时也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后称“戚家军”。

2,俞大猷

俞大猷,今福建泉州人,俞大猷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他带领的俞家军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在对倭作战中俞大猷招募训练一支水师,并选用福船与倭寇在海上战斗。在战术上,俞大猷也指出,海上作战,无非是以大船打小船,以众击寡,以大铳打小铳。实战过程当中,俞大猷建立的水军与戚继光的陆军相互配合,有效的对倭寇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

01、宗泽,南宋名将,战略眼光独到,也是岳飞的伯乐。

02、岳飞,南宋初年首席名将,骁勇善战,谋略过人,善于用兵,却含恨风波亭。

03、李彦仙,南宋名将,起义军出身,骁勇善战,意志力坚定。

04、韩世忠,南宋名将,也是“中兴四将”之一,与岳飞并列,比有名无实的张俊、刘光世等人要强很多。

05、邵隆,南宋名将,出身起义军,骁勇善战,令金兵闻风丧胆。

06、张浚,南宋名将、名臣,战略眼光独到,岳飞、韩世忠、刘锜、吴玠、杨沂中等名将都是他手下。

07、刘锜,南宋名将,此人性格豪爽、深沉果断,有儒将风度,却抑郁而终。

08、牛皋,南宋名将,岳飞麾下首席猛将,善于骑射,骁勇善战。生擒王嵩、杨幺,牛皋为南宋平定了内部各路起义军,稳定了后方。

09、张宪,南宋名将,岳飞的爱将,也是“岳家军”北伐中原时的先锋大将。

10、岳云,南宋名将,岳飞的儿子,骁勇善战,尤其擅长使用骑兵。

1,戚继光

戚继光,山东蓬莱人是明朝有名的抗倭名将,同时他还是一位发明家,在抗击倭寇十余年中发明不少对付倭寇的武器,像戚氏军刀,狼筅,火炮等等。同时也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后称“戚家军”。

2,俞大猷

俞大猷,今福建泉州人,俞大猷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他带领的俞家军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在对倭作战中俞大猷招募训练一支水师,并选用福船与倭寇在海上战斗。在战术上,俞大猷也指出,海上作战,无非是以大船打小船,以众击寡,以大铳打小铳。实战过程当中,俞大猷建立的水军与戚继光的陆军相互配合,有效的对倭寇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

3,唐顺之

明朝南直隶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他并不是武将出身,而是书生出身,是唐宋派文学家,嘉靖八才子之一,与归有光、王慎中两人合称嘉靖三大家。而他亦善武,通兵法,晓武术。

4,胡宗宪

浙直总督胡宗宪,是戚继光在浙江抗倭时上司,他善于用人,精通谋略,冲锋陷阵,冒死报国,功绩在主持抗倭的诸位大员中当推第一,为中国人民反对外来势力侵扰做出了杰出贡献,作用颇大。

5,谭纶

谭纶,江西宜黄县谭坊人,是明代有名的抗倭名将,也是史上亲手斩杀倭寇最多的英雄,他与俞大猷,戚继光并称当时抗倭三大名将,但是论在后世的知名度,谭纶恐怕是最小,但论行政职务,他却是最高,就连戚继光和俞大猷曾都做过他的下属。

6,徐渭

徐渭,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在军事方面他喜出奇谋,谈论行军打仗的形势策略大多得其要领。担任胡宗宪的幕僚时,协助其抗击倭寇,并参与制定诱降海盗汪直、徐海等人的计谋。

7,汤克宽

汤克宽(今江苏邳县)人,明嘉靖年间抗倭名将。是武将世家,他的父亲汤庆,做过防守长江的江防总兵官,汤克宽骁勇善战。后随俞大猷入粤,为破倭寇,留驻广东。

8,邓子龙

邓子龙,江西丰城杜市镇邓家村人。魁伟敏捷,骁勇善战,在明朝对外战争邓子龙先后参与了,抗倭战争,在抗击倭寇达十余年,先后转战福建、广东沿海,大小数百战,屡立战功。

9,李如松

辽东总兵 李成梁长子, 明朝名将,他指挥了中国最早的抗倭援朝战争,率领明军指挥了平壤鏖战斗,此战明军与日军的阵亡比例约为1(明军):15(日军),可以算是大捷。李如松凭此一战,威名远播明日朝三国。

10,麻贵

麻贵,今山西朔州右玉县人,是明朝著名军事将领.在万历二十五年,丰臣秀吉在积蓄好力量后,再次倾举国之军力,派遣15万大军入朝,这次朝时李如松在与蒙古军队作战时阵亡,因此任命麻贵为备倭总兵官,率军赴朝作战。

在麻贵,是指挥下彻底打败丰臣秀吉,战后,朝廷因麻贵作战有功,升为右都督。麻贵的兄长麻锦,侄子麻承勋,都是当时有名的将领。故此人们把麻家与同样是武将世家的李如松、李如柏等并称为“东李西麻”。

1、戚继光。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2、俞大猷。俞大猷(1503年-1579年),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

3、唐顺之。唐顺之(1507年11月9日-1560年4月25日),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谥襄文。明朝南直隶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官右佥都御史卒。唐宋派文学家,嘉靖八才子之一,与归有光、王慎中两人合称嘉靖三大家。顺之亦善武,通兵法,晓武术。

明清时期发生的战争

太多了,就些几个重要的吧!

明朝

朱元璋征讨蒙古之战(共八次,从1370年持续到1396年),明成祖远征漠北之战(1410年、1414年、1422年、1423年、1424年),土木堡(1449年),萨尔浒战役(1618 年), 明朝抗倭援朝战争(1593年——1598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

清朝

雅克萨自卫反击战(1685年,1686年),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中法战争(1883——1885年),中日甲午战争(1883——188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

万历为什么灭杨应龙

杨应龙(1551-1600),四川播州世袭土司,杨氏地方政权的第二十九代统治者, 后因造反,明朝派兵对海龙屯多日激战,后杨应龙溃败。明代时,在播州设立宣慰使司,驻地相当于今贵州遵义市。隆庆五年(1571),杨应龙世袭了父亲杨烈的播州宣慰司一职。万历十四年(1586),杨应龙升任都指挥使,因从调有功,加封为骠骑将军。万历十四年,因向朝廷进献大木美材七十棵,受赐飞鱼服与都指挥使职。

隆庆五年(1571),杨应龙世袭父亲杨烈的播州宣慰司一职。万历十四年(1586),杨应龙升任都指挥使,因从调有功,加封为骠骑将军。而就在万历年间,播州杨氏与大明朝廷关系恶化。

杨应龙当时控制着经济发达的播州地区,拥有大量庄园和纺织作坊。势力坐大后,他理所当然地成了明王朝统治西南的潜在威胁。且杨氏历代统治播州,势力盘根错节,早有不臣之心。

而杨应龙认为四川官军弱不经战,对其非常轻视,久欲占据整个四川,独霸一方。他的居所雕龙饰凤,又擅用阉宦,俨然是把自己当一个土皇帝。杨应龙为人狡诈多疑,好以诛杀立威,结怨甚深,所辖五司七姓不堪其虐,纷纷叛离。杨应龙还听信宠妾谗言,杀妻及岳母,妻叔张时照向明廷告其谋反。

万历十八年(1590),贵州巡抚叶梦熊也上奏揭露杨应龙的不法诸事,力主勘问。此时,松潘地区动乱不安,播州壮兵不断受调到外地协防,四川巡抚李化龙便奏请暂免勘问。可以说,在处理杨应龙一事上,黔蜀两省意见不一。

万历十九年(1591),叶梦熊重议勘问,奏请播州改派流官治理。李化龙与之相左,遭致怀疑与斥责。朝廷诏命黔蜀两省会勘,杨应龙当然愿赴蜀而不赴黔。

二十年,杨应龙赴渝受审,依法当斩。时倭人进犯朝鲜,杨应龙请求献金赎罪并带兵征倭,朝廷允准。继任四川巡抚的王继光坚持严提勘结,杨应龙抗命不出,朝廷进而下令进剿。

二十一年(1593),王继光会兵进剿,抵达娄山关。杨应龙诈降,暗地遣兵据关冲杀。朝廷官军大败且死伤过半,王继光被革职。

二十三年(1595),兵部侍郎邢玠命重庆知府王士请令杨应龙至綦江听勘。杨应龙缚献黄元等12人抵斩,并请纳银四万两助采木赎罪。朝廷允准,以其子杨朝栋代其职、次子杨可栋留渝作人质。

不久,杨应龙闻次子死,拒缴赎金。二十四年(1596),杨应龙派兵袭掠余庆、大呼、都坝,焚劫草塘二司及兴隆、都匀各卫,围黄平,戮重安长官家。

二十五年(1597),他流劫四川江津、南川诸邑,袭击贵州洪头、高坪、新村诸屯,并侵扰湖广48屯,朝廷震怒。万历二十七年(1599),贵州巡抚江东之等率兵3000进剿。杨应龙令其弟杨兆龙、子杨朝栋至飞练堡迎战,官军无一生还,江东之被革职。

随着明朝援朝抗倭战事接近尾声,万历皇帝决心平定杨应龙叛乱。同年五月,李化龙再度出山,奉命节制川、黔、湖广三省军务,主持平播战事。杨应龙于官军集结前率兵八万陷案江,纵兵血洗綦江城。万历二十八年(1600)初春,明军兵分八路进军播州,总计二十万人。

其中一路总兵刘珽乃平倭名将,素有威名,令苗军闻风丧胆。他率军一直攻到了娄山关下。娄山关是杨应龙老巢海龙囤的门户,与海龙囤并称天险,易守难攻。但是,此地却被刘珽在四月至六月两个月内攻破。

六月初六日,杨应龙见败局已定,与爱妾周氏、何氏关门自缢,儿子杨朝栋、弟杨兆龙被俘。战役前后历时114天,官军斩杀杨应龙的部队2万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十二月,李化龙班师回朝,并将杨朝栋等69人押解到京师,磔于闹市。至此,平播一战以完胜结束。

万历二十七年(1599)五月,土司杨应龙在播州正式发动叛乱,在云贵地区烧杀抢掠,时叛时降,出尔反尔。明朝政府多次对其进行招安无效,于万历二十七年末(1599)任命李化龙为四川巡抚,总督川、贵、湖广军务,对杨应龙进行征讨。

万历二十八年初(1600),李化龙指挥二十余万明军,兵分八路,进攻播州。万历二十八年(1600)五月十八日,各路明军会师于海龙囤,对杨应龙进行总攻。六月,刘铤破其城,杨应龙之子杨朝栋、其弟杨兆龙、妾田雌凤被擒,播州全境光复平定。

万历年间陈磷的生平及详细事件

陈璘(1532年1月27日~1607年),字朝爵,号龙崖,韶州翁源县(今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人,明朝将领、抗倭英雄。陈璘先于嘉靖末年屡平广东贼兵,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陈璘出征朝鲜,于露梁海战中痛击日军,大败石曼子(岛田义弘),立下援朝第一功。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参与播州之役,先击破杨栋梁军,后歼灭四牌、七牌贼军,攻破青龙囤,致使杨应龙自焚。晚年又平定苗民,为边境治安立下功勋。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死后,赠太子太保,荫封为百户。

早年经历:嘉靖末年,陈璘出任指挥佥事,后因讨英德贼有功,升任广东守备,接着履平贼寇,升任署都指挥佥事,佥书广东都司。万历二年(1574年)三月,因张元勋部将李诚立攻打潮州府贼寇诸良宝战败,总督殷正茂临时授予陈璘参将职,让陈璘统帅一支部队,诸良宝平定后陈璘被授予肇庆游击将军,调任高州参将。

陈璘一生主要有三大功绩:一是平定两广的匪患,并落籍粤西云安县(时称东安县),为当地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开拓者的作用;二是统领水师抗倭援朝,尤其是露梁大捷一仗,中朝联军大败日军,成为世界海战史上最著名的战争之一,让日倭此后二百年不敢觊觎中华;三是平定播州叛乱,促进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陈璘亲自指挥的露梁海战是一场以切断敌人海上退路为目的的规模巨大的海上歼灭战,被列为世界古代八大海战之一。这次海战给侵朝日军以歼灭性的重大打击,对战后朝鲜和平局面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经此大捷之后,200多年,倭寇不敢萌生侵略中国之念,而朝鲜亦得复国。

1598年11 月 - 1598年11月,李舜臣和明将陈磷指挥中朝联合水军在露梁海域与日军厮杀,这是这场战争中最大最惨烈的海战! 朝中水师逼近日舰,以猛烈炮火轰击,李舜臣亲乘旗舰与日军对决, 70多岁的明军老将邓子龙指挥千余水兵,分乘三艘巨型战舰,也杀入敌阵。

明军巨舰齐射火箭,日舰多艘着火,烈焰映红 ...1598年11月,李舜臣和明将陈磷指挥中朝联合水军在露梁海域与日军厮杀,这是这场战争中最大最惨烈的海战! 朝中水师逼近日舰,以猛烈炮火轰击,李舜臣亲乘旗舰与日军对决, 70多岁的明军老将邓子龙指挥千余水兵,分乘三艘巨型战舰,也杀入敌阵。明军巨舰齐射火箭,日舰多艘着火,烈焰映红了海面! 在厮杀中,邓子龙壮烈殉国,李舜臣前来增援, 但被流弹击中,也为国捐躯

万历抗倭援朝伤亡

明朝时两次抗倭援朝战争,明军总共伤亡3-6万,日军伤亡过10万,朝鲜不详。

壬辰倭乱(别称:万历朝鲜战争、万历朝鲜之役等)是指明朝万历年间(1592年-1598年),中朝人民抗击日本侵略朝鲜的战争。 壬辰倭乱包括两次战争,第一次是在1592年4月-1593年7月,以中日议和结束;第二次是在1597年2月-1598年12月,以明、朝鲜联军胜利,日军撤退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