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的排列顺序 唐朝皇帝后代简称

目录导航:

  1. 唐朝皇帝的排列顺序
  2. 还有谁是唐朝张九皋的后代
  3. 郡王称呼千岁吗
  4.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所统治的时期分别被称为什么
  5. 唐朝的韩愈为什么又称韩昌黎
唐朝皇帝的排列顺序

1、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

2、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

3、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

4、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李显;

5、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

6、则天皇后武曌;

7、炀皇帝李重茂;

8、谯王李重福;

9、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

10、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

11.岐王李珍;

12.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

13.广武王李承宏;

14.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李适;

15.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丘帝李诵;

16.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李纯;

17.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李恒;

18.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李湛;

19.绛王李悟;

20.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李昂;

21.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李炎;

22.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李忱;

23.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李漼;

24.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李儇;

25.襄王李煴;

26.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

27.德王李裕;

28.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复辟;

29.哀皇帝李柷

唐朝共21位君主,依次为:唐高祖李渊(在位8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唐高宗李治(在位34年) 、唐中宗李显(在位6年)、唐睿宗李旦(在位8年)。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唐肃宗李亨(在位6年)、唐代宗李豫(在位17年)、唐德宗李适(在位26年)、唐顺宗李诵(在位1年)、唐宪宗李纯(在位15年)。

唐穆宗李恒(在位4年)、唐敬宗李湛(在位2年)、唐文宗李昂(在位14年)、唐武宗李炎(在位6年)、唐宣宗李忱(在位13年)、唐懿宗李漼(在位14年)、唐僖宗李儇(在位14年)、唐昭宗李晔(在位16年)、唐哀帝李柷(在位3年)。

1、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通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今山西长治)别驾。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

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埋下了唐朝中衰的伏笔。天宝十五载(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2、李亨

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即唐肃宗,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绍,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至德元年(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

李亨初封为陕王,开元十五年(727年),徙封忠王。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被立为太子。安史之乱起,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负责平叛。

唐玄宗西逃,他在马嵬坡为百姓所留,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武。至德元年(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尊父亲玄宗为太上皇,他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讨安史,先后于至德二年(757年)六月和十月收复长安、洛阳两京。

宝应元年(762年),李亨病危,张皇后想废除皇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系,李辅国、程元振出兵保护太子李豫,逮捕张皇后、李系等人。当夜唐肃宗病死,时年五十二岁。庙号肃宗,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葬于建陵。

3、李豫

李豫(727年1月9日-779年6月10日),即唐代宗,初名李俶,唐肃宗李亨长子,唐朝第八位皇帝(不计武则天和殇帝,762年-779年在位)。

原封广平王,后改封楚王。安史之乱中,以天下兵马元帅名义先后收复长安、洛阳。乾元元年(758年),被立为皇太子。宝应元年(762年)即位。

次年,安史之乱平定。李豫在位时期,改革漕运、盐价、粮价等,实行了安定社会,发展生产,“以养民为先”的财政方针。

大历十四年(779年),李豫崩逝,谥号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代宗。葬于元陵。

4、李适

唐德宗李适(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唐代宗李豫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外,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在位)。

李适初封奉节郡王。宝应元年(762年)担任天下兵马元帅,改封鲁王、雍王,在名义上统军平定安史之乱。次年拜尚书令。广德二年(764年),被立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779年),李适即位。

李适在位前期,以强明自任,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用杨炎为相,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颇有一番中兴气象。

后任用幸臣卢杞等,并在全国范围内增收间架、茶叶等杂税,致使民怨日深、政局转坏。建中二年(781年)发动削藩战争,开启四镇之乱,两年后“泾原兵变”爆发,李适相继出逃奉天、梁州,依靠宰相李泌及大将李晟等平乱。

执政后期,他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对藩镇多事姑息,导致淮西势力增强,但总体局势较为安定。李适在位时期,对内先导古文运动;对外联合回纥、南诏,打击吐蕃,成功扭转对吐蕃的战略劣势,为“元和中兴”创造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李适于会宁殿驾崩,年六十四,在位二十七年。谥号神武孝文皇帝,庙号德宗,葬于崇陵。

5、李诵

李诵(761年1月8日―806年2月11日),即唐顺宗(805年在位),唐德宗李适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以外)。

李诵初封宣城郡王,后进封宣王,779年立为太子。805年,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继位,是为唐顺宗。同年八月,禅位给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次年李诵驾崩,谥号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庙号顺宗,葬于丰陵。

唐朝皇帝的顺序为: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唐昭宗李晔-唐哀帝李柷。

先后顺序:唐高祖李渊 -- 唐太宗李世民 -- 唐高宗李治 -- 唐中宗李显 -- 唐睿宗李旦 -- 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 -- 唐肃宗李亨 -- 唐代宗李豫 -- 唐德宗李适 -- 唐顺宗李诵 -- 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 -- 唐敬宗李湛 -- 唐文宗李昂 -- 唐武宗李炎 -- 唐宣宗李忱 -- 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 -- 唐昭宗李晔 -- 唐哀帝李柷。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705年,神龙革命后,唐中宗恢复唐朝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还有谁是唐朝张九皋的后代

张养浩(1270—1329),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著名散曲作家。

历任县尹、监察御史、礼部尚书等职。

至治元年(1321),因上书谏元夕放灯得罪辞官,隐居故乡。

至顺二年(1331),追封滨国公,谥文忠,后人尊称为张文忠公。

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

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骊山怀古》等。

张九皋第二十三代孙

郡王称呼千岁吗

郡王也称呼为千岁。因为千岁并不是一个官方称呼,没有任何会典表示在官方尊称某些人为千岁。

人们对皇室敬畏心里的表现,因为皇帝是万岁,所以将于皇帝有亲属有血缘关系的人,包括所有宗室和后妃降一级都尊称为千岁,所以郡王也称千岁

郡王跟亲王一样,都是称呼千岁

亲王和郡王的区别就是亲王要高于郡王一个爵位。郡王与亲王的血缘关系要疏远一些。

亲王:一般指的是皇帝或国王近支亲属中封王者。其名始于南朝末期。隋代以皇帝的叔伯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唐代以皇帝的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宋明时期,一般因袭不改。清代开始以亲王为封号并加美名。蒙古贵族也有封亲王者。《新唐书·百官志一》:“皇兄弟、皇子,皆封国为亲王。“

郡王:一般指的是爵位名称。其名始于西晋。唐宋以后,郡王皆为次于亲王一等的爵位。除去皇室外,臣下也可以封为郡王。清代宗室封爵第三级称为多罗郡王,简称郡王。《京本通俗小说 · 碾玉观音》:”绍兴年间,行在有个关西延州延安府人,本身是三镇节度使咸安郡王。”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所统治的时期分别被称为什么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所统治的时期分别被称“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贞观遗风又称小贞观之治,《资治通鉴》认为唐高宗在位初期的永徽之治有贞观遗风,中国学者郭沫若认为武则天的统治有贞观遗风,是唐朝的盛世之一。

开元之治又称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开元年间的繁荣景象,自然是唐朝百余年来社会发展所积累的成果,并不是唐玄宗君臣一时所能创造出来的奇迹,但这与唐玄宗君臣的孜孜求治,政治比较清明,也是分不开的。

从李世民开始,唐朝进入了一个时间段较长的繁荣时期。

01.唐太宗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

02.武则天时期被誉为“贞观遗风”。

03.唐玄宗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

分别是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

唐玄宗登基后,提倡文教,政治上任用贤能,改革官职,整顿吏治,使得唐中期朝政稳定。经济上,制订新的经济措施,增加财政收入,大力发展农业。打击豪门士族,解放劳动力,减轻人民负担;文化上,打击佛教势力,淘汰僧尼;

唐朝的韩愈为什么又称韩昌黎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1.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2.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3.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年-780年)以来的平庸诗风。

4.在封建思想道德方面,大力提倡儒学,以继承儒学道统自居,开宋明理学家的先河。

5.韩愈三进国子监任博士一职,招收弟子,亲授学业,留下了论说师道激励后世和提携人才的文章。韩愈力改耻为人师之风,广招后学。

6.在教育方面的论文中,他强调了求师的重要性,认为只要是有学问的人,就是自己的老师;把有才能人比作千里马,阐释了在位之人如何识别人才对待人才和使用人才的问题。

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对韩愈的评价“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韩愈在《昌黎先生集通解》中的:“是三人俱以一身立教,而为师于百千万年间;其身亡而其教存,扶持天地,功亦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