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明朝兴盛起来的原因是什么
- 1440年是明朝有什么大事
- 明朝的农业发展有什么特色
- 对中国古代历史特别感兴趣,有没有什么详细记载中国历史的书
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频繁,属于友好往来。明朝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后两者表现为冲突与战争。明代对外交往特点的演变,后两者表现为冲突与战争。明代对外交往特点的演变,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当时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了。
答: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中央集权国家的组织和支持提供了重要保障。经济上: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中国古代个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对外交往的频繁,也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为科技成果的继承创造了条件。中国古代一些著名科学家的个人努力与不屑探索谨慎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观因素。
1440年是明朝有什么大事1440年,庚申年(猴年);明正统五年。属于明朝。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定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于南京;1421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南京为陪都。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1449年经土木堡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
晚明因政治腐败、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
努尔哈赤的五世祖爱新觉罗·充善任建州左卫指挥使为避兀狄哈野人 ,正统五年(1440年),凡察、董山率残部逃往今新宾县烟筒山,投靠了李满住。由于董山、凡察争卫印,明朝政府又增设建州右卫。
建北京宫殿
永乐年间,奉天、华盖、谨身三殿遭火灾,当时仅稍加修葺。英宗于正统五年(1440)三月初六日,命太监阮安同都督沈清会同工部尚书吴中等重建三殿。奉天门为正朝,国中有大事,皇上临御正殿。同时还修缮了乾清、坤宁二宫。因所用材料俱为过去所积,故此次土木之兴仅役工匠官军七万余人。正统六年(1441)九月,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及乾清、坤宁宫成。其规制比前更加壮丽。
定纳谷免役之法
正统五年(1440)定纳谷免役之法:凡民人纳谷一千五百石,敕奖为义民,仍免本户杂泛差役。纳谷三百石以上者,立石题名,免本户杂泛差役三年。
王骥征麓川思任发
正统五年(1440)末,麓川思任发请罪,廷议罢兵。而王振欲示威边陲。兵部尚书王骥阿附王振意,力主用兵。正统六年正月初六日,英宗命定西伯蒋贵为征蛮将军,都督同知李安、佥事刘聚副之,兵部尚书王骥总督军务,太监曹吉祥军务,侍郎徐晞督军饷。率军十五万,转饷半天下,征剿思任发,致使麓川再起战火。至十二月,王骥等进军上江,刘聚等渡下江,会兵腾冲,长驱直入,抵杉木笼山。思任发据高邻险,筑堡互为声援。因军力悬殊,王骥等大胜,乘胜进击,截守西峨渡,环攻思任发据点,焚死、溺江达数万人,思任发仅携二子逃奔孟养。王骥获其印信三十余枚,焚其据点。留守以守。奏报京师,英宗及王振大喜,遂令班师。
是年,两畿、山东、河南、浙江、江西大水,江河均溢。
《大藏经》刑成
正统五年(1440)十一月十一日,《大藏经》刊成,英宗亲自作序。博采竺乾秘典。海藏真铨,刊印广传。共六百三十六函,六千三百六十一卷。
杨荣逝世
杨荣(1370-1440),字勉仁,建安人。初名子荣。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后,召杨荣入直文渊阁,并为之更各曰荣。太子立,进右谕德,仍兼前职,多次扈从朱棣北征,深受倚重。永乐十四年(1416),进为翰林学士,仍兼庶子,永乐十六年掌翰林院事,益见亲任。永乐十八年进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一年又从北征,还至榆木川,成祖驾崩。荣等商议秘不发丧,益严军令,人莫测。仁宗即位,进太常卿,余官如故。又进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进工部尚书,食三禄。宣德元年(1426),汉王高煦反,宣宗召荣等定计。杨荣首请宣宗亲征,宣宗从其计。还,以荣决策有功,受上赏。其后几年多次扈从圣驾北巡,破敌有功。英宗即位,委寄如故,参与决策,使正统之初有清明之治。正统三年(1438),进少师。正统五年(1440)乞归展墓,命太监护行,七月返北京途中卒。年七十。赠太师,谥文敏,授世袭都指挥使。杨荣历事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谋而能断,权威益重。与杨士奇、杨溥等以“三杨”闻名,是明初一位治世名臣。有《杨文敏集》二十五卷,《后北征记》。
复命桑巴为国师
桑巴,原系四川松潘祈命族国师。初,镇守松潘都指挥同知赵谅厌恶桑巴,诱捕之,掠其财货,与同官赵得诬以纠众寇边。于是明朝廷命令都督同知李安、右佥都御史王翱将兵前往征讨。不久,王翱闻桑巴之枉,释桑巴于狱,遂奏请诛赵谅,流放赵得。正统五年(1440)四月十六日,招其所部皆听命于桑巴,还其银印,复命桑巴为净戒弘慈国师,又使桑巴招谕其弟,抚安余党,松潘之乱于是平定。
定常股存积之法
正统年间,因开中商人守支年久,虽然减轻开中,但上纳极少。于是遂于正统五年(1440)四月定常股存积之法;长芦、淮、浙盐司以十分为率,八分给守候支盐的商人,称常股;二分收贮于官府,称存积,遇边警始召商开中纳盐。所谓常股,即商人先纳边粮,乃给盐引,然后守场候支常行盐。存积,即积盐在盐场,遇边粮急缺,乃倍价开中,越次放支之盐。
王振度僧道
太监王振喜度僧道,每年必度一次。正统五年(1440)五月以前,已度二万一千人,六月又度一次,前后共度二万二千三百余人。黄冠缁衣,布满街市。明建国以来僧道之多,无逾于此。
遣官修备荒之政
阁臣杨士奇等建言:自古圣贤的君主,皆有预备之政。我太祖高皇帝惓惓以生民为心,设置仓库,囤积粮食,以备旱涝之灾,有成法可依。其后有司则不能修举,每遇凶荒,人民流徒他乡。请敕谕户部移文地方诸司,举行洪武旧典,其有隳废者,任听风宪官纠举。英宗嘉纳其言,遂于正统五年(1440)七月初一日,命行在刑部右侍郎何文渊等分行天下,修备荒政。其时,太皇太后张氏专以养民为首务,每遇水旱,赈济之费动辄以亿万计,蠲免的灾粮有时达数百万石,闾阎安乐,百姓虽遇灾年而不为所害。其后不久,王振用事,一反正统初年之政,惟蠲租赈荒,尚仍之不改。
陕西庄浪卫地震
正统五年(1440)十月初一日至十日,陕西庄浪卫(今甘肃永登)地震不止,坏城堡官民庐舍,压死男妇二百余人,马骡牛羊八百余只。十一月二十二夜庄浪卫苦水湾驿(今永登县东南百里外)又发生五点五级地震,墙壁草棚多倾复。二十四日、二十五日复震如初。震中烈度(Io)Ⅷ,震级(M)六点二五。
河南僧杨行祥下狱
有僧年九十有余,从云南至广西,言称建文帝。令其徒清进前往思恩府拜投土官知府岑瑛。岑瑛执之送到广西总兵官安远候柳溥处。又械之至京会审。此僧自言:我九十岁,将死,欲葬于祖父陵旁。御史说:建文帝生于洪武十年(1377),今年当有六十四岁。僧词屈,才自陈名杨行祥,河南钧州白沙里人。洪武十七年剃度为僧,历游两京、云南,至广西。英宗于正统五年(1440)十一月十九日下杨行祥于锦衣卫狱,四月其后死。其徒十二人均戍边。
努尔哈赤的五世祖爱新觉罗·充善任建州左卫指挥使为避兀狄哈野人 ,正统五年(1440年),凡察、董山率残部逃往今新宾县烟筒山,投靠了李满住。由于董山、凡察争卫印,明朝政府又增设建州右卫。
1440年是中国的明朝,是明朝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期间。
1440年,庚申年(猴年);明正统五年。
正统为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的年号,起止时间为正统元年(1436年)至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朝使用该年号共十四年。正统十四年(1449年)年九月明英宗于土木堡之变被俘,明代宗即位后次年改元景泰。
正统五年(1440年)二月,沐昂讨伐麓川,明朝大军抵达陇把,距离敌军甚近,右参将都督佥事张荣令都指挥卢钺进攻,但大军失利。
张荣於是放弃符验军器等撤离,沐昂等不能援救。大军归还,英宗敕责沐昂等,留沐昂镇守,右都督吴亮、左参将马翔俱被逮。七月,思任发屯兵孟罗,并进攻者章硬寨。沐昂率领都指挥方瑛、柳英等进攻,麓川军逃离。威远川土知州刁盖罕在威江大战,亦获胜。
随後,思任发遣流目陶孟、忙怕等入贡,礼部商议减少其飨赉,英宗称:“彼来虽缓我师,而朕不逆诈。”
遂给赉但不宴请,赐敕谕命。
正统五年(1440年),北京皇城出了一件轰动朝野的大事——“建文帝被执赴京师。”
《纲鉴易知录》记载:
建文帝喜欢写诗歌,在他逃亡三十九年后,与他同居的一个僧人盗窃了他的诗作,此后“自谓建文帝”。
求见思恩知州岑英,对岑英大言不惭地说:“吾建文帝也。”
岑英十分惊恐,将这个僧人押解到北京。
由于僧人自称“年九十余”,建文帝当年才六十四岁,年龄不符,被确认为假冒
。实际上,这个僧人极有可能是为建文帝探路,临死前提出了建文帝的真实想法——“且死,思葬祖父陵耳”,试探朝廷的容忍底线。
假冒建文帝的僧人死后,建文帝决定进京。
经过老太监吴亮的确认,朝廷下诏“迎建文帝入西内。”
“建文帝既入宫,宫中人皆呼为‘老佛’,以寿终葬西山,不封不树。”
建文帝得到了朱棣曾孙——明英宗朱祁镇的谅解,被安排居住在宫中安度晚年,得以寿终正寝。
明英宗考虑到皇家颜面,只好将其低调安葬在西山。
明朝的农业发展有什么特色1、两宋: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期,南方稻麦两熟制出现;农作物品种交流非常广泛:北方的粟、麦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
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传播到江淮地区,棉花的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南宋时棉布逐渐代替麻布成为人们主要衣被原料。
2、明朝时期:多熟种植;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引入我国;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桑、麻等作物广泛种植。江南大力发展双季稻,岭南出现三季稻。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除了农业 在其他地方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1、 明朝、宋朝的灭亡大都因为北方游牧民族。尽管明朝是被李自成灭掉的,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女真耗尽了明朝的能量。
2、 明朝、宋朝统治时期内,一直受到北方游牧民族困扰。但是灭掉它们国家的却并不是一直受到困扰的部落。北宋受到辽国的骚扰,结果是被金国灭了,南宋受到金国的进攻,结果被蒙古给灭了。明朝大部分时期一直受到蒙古的骚扰,结果是被自己人灭了,或者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另外一个少数民族-女真族。
3、 明朝、宋朝统治时期经济十分发达,十分繁荣,朝政里都是以文制武。文官威信比武官大,重文轻武。不同之处在于明朝军队战斗力不算特别弱。
4、 两个朝代都没有出现过类似于唐太宗的流传千古的皇帝。但是都有一些有作为的皇帝,比如说朱棣,比如说朱祐樘,比如说宋理宗,宋神宗。两个朝代都没有过类似于商纣夏桀隋炀的昏君。但两个朝代都出现了性格十分相似的人,一个是宋徽宗,一个是明武宗-朱厚照。两人有一个爱好,就是玩,并且都好大喜功。宋徽宗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朱厚照想要平定叛乱,结果王守仁已经解决掉了叛变者宁王朱宸濠,结果朱厚照又把他放出来在抓了一遍。彻底无语……两者都智商过人,宋徽宗精通琴棋书画,朱厚照什么玩法都想得出来。
5、 两个朝代都有皇帝被少数民族俘虏了,不同的是蒙古人优待俘虏,而徽、钦二帝客死敌国,非常惨。
6、 两个朝代都出现了太上皇。而且都是被少数民族俘虏的那两位。只不过是一个是害怕把自己儿子当做傀儡,一个是被自己弟弟囚禁了。
7、 两个朝代都出现了以姓氏命名的军队,并且都流芳百世。一支是抗金名将岳飞率领的岳家军,一支是抗倭名将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两人都取得过9战9捷的好成绩。
8、 两个朝代都有流亡的小朝廷。被蒙古灭掉之后,南宋人民出现了流亡小朝廷,明朝出现了南明小朝廷。最后都是被游牧民族灭掉。
9、 两个朝代在与游牧民族的抗争中都取得过一次大捷,一个叫做钓鱼台大捷,一个叫做宁远大捷。
10、江山飘摇的年代,都出现了两位力挽狂澜的豪杰。一位是文天祥,最后宁死不屈,一位是孙承宗,被俘后向南方自尽而死。
11、两个朝代都诞生了两位著名的学者,一位叫做朱熹,一位叫做王守仁。朱熹创造一门叫做理学,王守仁创造了心学。心学理学的区别在于。理学认为:“求天理,去人欲”心学认为:“理在心中。并认为去人欲是不可能的,因为欲是正常的。”反正比较难理解,王守仁觉得朱熹的“求天理,去人欲”是不对的,但认同“理”的存在。
12、两位亡国之君的情况比较类似,都是没有屈服。崇祯皇帝上吊,南宋的宋端宗与赵昺(没有谥号)最后投海自尽。十分顽强
13、宋朝与明朝对于少数民族负隅顽抗的精神实在震撼。蒙古灭掉金国,西夏,西辽,大理都用了不到25年的时间,然而彻底消灭宋朝却花了50年。而相信有许多人不知道南明王朝的历史,这个政权延续了18年,从万历四十六年的萨尔浒之战开始,到南明王朝灭亡整整持续了43年。如果再加上台湾的郑成功,清朝统一中国彻底消灭明朝花了60多年。由此可见中华民族抵抗外敌的伟大精神。
14、两个王朝的开国皇帝都是在乱世中获胜的。五代十国,和元末的割据势力。情况是非常相同的。
在万历年间,明朝的耕地总面积是七百万顷,明末时达到七百八十多万顷,此一水平即使是到了后来的康乾盛世都没有被打破。当时欧洲的传教士是这样形容明朝的,中国的耕地像花园一样井井有条,没有一块荒地,中国产的糖比欧洲白,布比欧洲美。 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纺织业,当时发明了一种“代耕”新式农具,耕田利用机械原理,既省力,又效率高;农业肥料,使用高效的“榨油枯饼”;植棉采用著名的“张五典种棉法”;农业灌溉采用徐光启仿制的“龙尾车”取水,“省物而不烦,用力少而得水多”;实行了农业多种经营,等等。在农业和棉纺织业方面,当时江南稻谷亩产达二三石(担),北方小麦亩产在二四石(担)之间,甘薯、玉米、烟草、油料、花生,已在南北各省种植。棉布已成为全国主要衣料,徐光启的棉纺工具“搅车”,以一人当三人句容式,一人可当四人;太仓式二人可当八人。
明朝进行了人类历史上重大的“农业革命”,通过对越南稻种的改良,在南北广泛推广新稻种。水稻的亩产量出现了大面积提升。明朝江南首现了生态养殖法,在水稻田地里养鱼,用鱼来吃水稻田里的蚊虫卵,因蚊虫卵而产生的疟疾,在宋元两朝曾肆虐中国,到明朝却已不是大害。
明朝第一次创造了泄洪渠和水库综合治理,在江南治理水患,持续千年的江南水患问题得到彻底消解,徐贯等人留下的水利工程,今天还是江南大地抵抗雨季的生命线,从此有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大多数人更不知道的是,西方经济学家把中国社会的生产力分成两个马鞍形,在宋朝到达一个马鞍顶峰,在明朝到达另一个更高的马鞍形。两个马鞍形两边的元朝和清朝,却是生产力的大滑坡
明朝在农业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即使到后来的康乾盛世也没有突破,在朱元璋建朝之初就鼓励农民归耕,劝课农桑,奖励垦荒,积极发展农作物种植。经过查找和总结,现将明朝农业特点总结如下:
1.粮食亩产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尤其是江浙一带稻米的产量,随着玉米传到内陆,玉米产量比麦类产量高,产量大幅度增加。
2.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随着明朝鼓励种植,棉花,甘蔗的面积得到推广,尤其广东达到顶峰。以及后来传到中国的烟草,在全国各地得到普及。3桑蚕业的兴盛。当时江浙一带种桑养蚕已成为农民生产项目。经济作物面积到扩大,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
1、两宋: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期,南方稻麦两熟制出现;农作物品种交流非常广泛:北方的粟、麦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
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传播到江淮地区,棉花的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南宋时棉布逐渐代替麻布成为人们主要衣被原料。
2、明朝时期:多熟种植;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引入我国;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桑、麻等作物广泛种植。江南大力发展双季稻,岭南出现三季稻。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除了农业 在其他地方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1、 明朝、宋朝的灭亡大都因为北方游牧民族。尽管明朝是被李自成灭掉的,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女真耗尽了明朝的能量。
2、 明朝、宋朝统治时期内,一直受到北方游牧民族困扰。但是灭掉它们国家的却并不是一直受到困扰的部落。北宋受到辽国的骚扰,结果是被金国灭了,南宋受到金国的进攻,结果被蒙古给灭了。明朝大部分时期一直受到蒙古的骚扰,结果是被自己人灭了,或者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另外一个少数民族-女真族。
3、 明朝、宋朝统治时期经济十分发达,十分繁荣,朝政里都是以文制武。文官威信比武官大,重文轻武。不同之处在于明朝军队战斗力不算特别弱。
4、 两个朝代都没有出现过类似于唐太宗的流传千古的皇帝。但是都有一些有作为的皇帝,比如说朱棣,比如说朱祐樘,比如说宋理宗,宋神宗。两个朝代都没有过类似于商纣夏桀隋炀的昏君。但两个朝代都出现了性格十分相似的人,一个是宋徽宗,一个是明武宗-朱厚照。两人有一个爱好,就是玩,并且都好大喜功。宋徽宗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朱厚照想要平定叛乱,结果王守仁已经解决掉了叛变者宁王朱宸濠,结果朱厚照又把他放出来在抓了一遍。彻底无语……两者都智商过人,宋徽宗精通琴棋书画,朱厚照什么玩法都想得出来。
5、 两个朝代都有皇帝被少数民族俘虏了,不同的是蒙古人优待俘虏,而徽、钦二帝客死敌国,非常惨。
6、 两个朝代都出现了太上皇。而且都是被少数民族俘虏的那两位。只不过是一个是害怕把自己儿子当做傀儡,一个是被自己弟弟囚禁了。
7、 两个朝代都出现了以姓氏命名的军队,并且都流芳百世。一支是抗金名将岳飞率领的岳家军,一支是抗倭名将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两人都取得过9战9捷的好成绩。
8、 两个朝代都有流亡的小朝廷。被蒙古灭掉之后,南宋人民出现了流亡小朝廷,明朝出现了南明小朝廷。最后都是被游牧民族灭掉。
9、 两个朝代在与游牧民族的抗争中都取得过一次大捷,一个叫做钓鱼台大捷,一个叫做宁远大捷。
10、江山飘摇的年代,都出现了两位力挽狂澜的豪杰。一位是文天祥,最后宁死不屈,一位是孙承宗,被俘后向南方自尽而死。
11、两个朝代都诞生了两位著名的学者,一位叫做朱熹,一位叫做王守仁。朱熹创造一门叫做理学,王守仁创造了心学。心学理学的区别在于。理学认为:“求天理,去人欲”心学认为:“理在心中。并认为去人欲是不可能的,因为欲是正常的。”反正比较难理解,王守仁觉得朱熹的“求天理,去人欲”是不对的,但认同“理”的存在。
12、两位亡国之君的情况比较类似,都是没有屈服。崇祯皇帝上吊,南宋的宋端宗与赵昺(没有谥号)最后投海自尽。十分顽强
13、宋朝与明朝对于少数民族负隅顽抗的精神实在震撼。蒙古灭掉金国,西夏,西辽,大理都用了不到25年的时间,然而彻底消灭宋朝却花了50年。而相信有许多人不知道南明王朝的历史,这个政权延续了18年,从万历四十六年的萨尔浒之战开始,到南明王朝灭亡整整持续了43年。如果再加上台湾的郑成功,清朝统一中国彻底消灭明朝花了60多年。由此可见中华民族抵抗外敌的伟大精神。
14、两个王朝的开国皇帝都是在乱世中获胜的。五代十国,和元末的割据势力。情况是非常相同的。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封建社会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农业生产成为国家和人民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促使农业生产不断向前发展。时至明朝,赋役制度向着货币化方向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活动渗透到农业中,对传统的农业生产产生很大冲击,人们不再执着于传统的单一的粮食种植,而是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使农业向着多样化经营的方向发展,并且更趋合理化,显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一、选取优良品种、引进新品种并加以推广
明代农业生产特色首先表现为农民注重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淘汰劣质品种,提高亩产量。高产作物玉米、红薯和经济作物落花生、烟草等的引进,对解决因人口增加带来的粮食问题以及增加农民的收人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选育优良品种倍受明代人的重视。时人耿荫楼在其所著的<国脉民命●养种篇〉详细记载了粒选的过程,“凡五谷、豆、蔬菜之有种,犹人之有父地,地则母耳。母要肥,父要壮,必先仔细拣种...于所种地中,拣上好地若干亩,所种之物,或谷或豆等,即颗颗粒粒皆要仔细拣肥实光润者,方堪作种用,此地此别类粪力耕锄俱加数倍......如此三年三番后,则谷大如黍矣。”这是粒选和培育相结合的良种选育法,并对土壤的肥力、耕锄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还要连选连育,才能培育优良者。棉花品种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产量和经济收益,得到农民认可,正如徐光启所言:“余见农人言吉贝者,即劝令择种,须用青核三四品,棉重倍矣...择种者竟获棉重之利。三五年来,农家解此者十九矣。’①
明代人在注意选育良种的同时,也注重它的推广。如宋代传入我国的占城稻,其米粒大而味甘,耐旱而且生长期建短,大约只需要百日左右的时间,为旱稻中的佳品。引种以后再经过不断挑选,生长期有进-步缩短之势,在我国北方百广大地区也能种植, 还起到缓解“地少人多”的矛盾。
二、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发展农村加工业
明朝初年,明政府运用强制性的命令以及优惠政策确保农民种植经济作物。明太祖朱元璋先后下令,有田五亩至十亩者,种桑、麻、棉各半亩,十亩以上者加倍,田多的照比例递增。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工部还移文地方官,要教民植棉法,额外“益种棉花,率竭其税”。第二年,明太祖谕令户部,山东、河南农民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后新种桑枣果树,一律不起科。在鼓励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的同时,对不种植者也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不种桑者,交绢一匹。不种麻者,交麻布一匹。不种棉者,交棉布一匹。这些奖惩措施,促使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在政府强调的诸多经济作物中,棉花的种植最为普及。棉花种植在宋以前一直限于边陲地区,经过宋元两代的传播,到明代中叶,呈现出全国普遍种植的局面。明宪宗成化末年,丘浚曾明确指出:棉花“至我朝,其种乃遍布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其利视丝集盖百位倍矣。臣故表出之,使天下后世知卉服之利,始盛于今代“0.全国棉花因种植区域不同,形成三大著名品种:有产湖广一带的江花;有产自余姚、三吴地区的浙花;有产自北直隶、山东一带的北花。并且形成了三大植棉区:以北直隶和山东为中心北方植棉区;以南直隶和苏松为中心的中部植棉区;以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和四川为中心的南部植棉区。明代的另一种重要经济作物是植桑业。时至明代,桑业的发展渐趋集中。棉花在北方取代桑而居于统治地位,出现了棉盛桑衰的状况。虽然明政府也三令五审要求农民植桑,但是仍然改变不了桑衰的局面。正当植桑在北方走向衰败之时,在南方,尤其杭嘉湖一带却得到长足发展。沿湖州县,遍植桑,屋前宅后的尽寸之地,必树之以桑,富者田连阡陌,桑麻万顷。
此外,其他经济作物如甘蔗、果树、茶叶、药材、花草、蔬菜等的种植,在嘉万历年间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带动了农村加工业的发展。明代农村加工业有棉纺、丝织以及粮食、烟草、榨油、果品等,在诸多加工业中,应首推棉纺织业。因为明代人们的衣着原料改用以棉布为主,明政府又把棉布作为国家税收征收的项目,使社会对棉布的需求量急增。农民就是为满足自身穿衣之需以及完国家的税收也得从事棉纺织业,更不用说当时棉布可以拿到市场上出售,并且远比种田获利高。因此,棉纺织业成为明代广大农村家庭的主要副业。
三、促进农业产品商品化,区域农业特色显露
优化农产品的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带动了农村加工业的发展,促使农产品商品化,化;明朝中后期赋役征收从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化,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化的程度。
随着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原料和手工业品生产的地博分工趋势已逐渐显路出夹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形成区域农业生产特色。
总之,明代农业生
产发展既受政府的宏观政策影响,也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明朝建国伊始,朱元璋在恢复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措施中,着重强调棉、桑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到明朝中后期,国家赋役制度由实物劳役税转向货币税为主,农民为完纳赋税,必须出卖自己的农产品,如何把农业生产调整到最佳状况,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成为农民追求的最终目的。在经济利益比较中,由粮食种植转向经济作物的种植,同时以就近原料产地发展农村加工业,引进适应性强的高产作物品种,开展向大自然争取更多的土地,以适应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要。然而在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中,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比如玉米。番薯的引种,使许多山区被开垦,其结果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自然灾害增加。湖广地区的围湖造田,使长江中游在汛期水量无处排泄,增加水灾旱灾。这些经验教训对现在我国当前农村的农业结构调整都引已为鉴,少走弯路。
我个人也很喜欢历史,觉得我国先人的,智慧、文化、政治、战争底蕴、和历史事件。真的是博大精深。
1、《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司马迁,字子长,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历十余年而完成。《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左传》内容经典,形式精美,全面体现“经典藏书”理念。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全书约十八万字,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 468年),共十二代国君、二百五十四年间的历史。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但记鲁国的史实,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帐式的记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不但记春秋史实,而且还引征了许多古代史实。大大提高了《左传》的史料价值。
3、《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在这套书中,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
“二十四史”全部按照纪传体的形式,采取以人物为中心、以时间为顺序的方式记事,完整、系统地记录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明朝末年四千多年间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融合、兴旺的历史轨迹,全面展示了历代王朝的兴亡盛衰规律,翔实而细致地记载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疆域、民族、外交等多方面内容以及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